最近,很多外國網友被一位中國老大爺圈粉了
他憑藉一手絕活
吸引了累計1億多的播放量
單條視頻最高達到1000多萬播放
隨便一條視頻都是幾百萬人觀看
這位人稱阿木爺爺的大爺
都展示啥絕活呢?
就從最受歡迎的視頻開始
一個個給大家開眼吧
1
把傳統技術玩轉成精
魯班凳
說到這門手藝
很多人都已經快忘了吧
但阿木爺爺的這條視頻
讓國內外許多網友再次認識了
中國傳統手藝的傳神和精湛
他搬來一塊木頭
先用磨砂紙把木頭磨光滑
然後用尺子和筆標記下
要動手的部分
接下來就正式開工了
固定好木塊在樹上
開始沿著畫好的標記鋸
然後鑽
一點點鑿
咦,好像有那麼點樣子了
已經可以交叉掰開了
再經過一步步的鋸、鑽、鑿、磨
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一把堅固、實用又便捷的魯班凳完成了
有人可能覺得做把魯班凳沒啥稀奇的
別急,還有更多令人讚嘆的手藝
世博會中國館
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
不少人見過不少它的微型版本
但像阿木爺爺這樣僅用木材打造
一手鋸出來的還是第一次見
也是鋸、打磨、鑿、鑽等十來道工序
把製造中國館需要的零部件一個個做出來
每一根小棍子、每一孔
每一個細節都要做到精緻
最後將這40多根榫卯稜和柱
27道鎖、1個榫卯基拼起來
一個微縮版的中國館就做好了
如果你有仔細觀察
會發現阿木爺爺製作過程用的
全都是很原始的工具
對於這些過程和展現出來的作品
視頻底下評論的畫風是這樣的:
「太神奇了!」
「看得我好想學習中國建築!」
「該給這位爺爺頒發一塊獎牌」
「就這麼點工具,就能做這麼好,太贊了!」
魯班鎖蘋果
同樣是一塊木頭和幾把基本的工具
在木頭上畫上蘋果的形狀
和標記下各個可拆卸部位
接著各種鋸、鑽、鑿
一個個蘋果的零部件就搞定了
追求完美的阿木爺爺
將蘋果的曲面度打磨了一次又一次
每個細節都要做到最好
最後像拼積木一樣
把各個部件都拼好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蘋果好真實!
2
沒有他不會做的玩具
阿木爺爺是個愛倒騰木頭的工匠
更是個愛孫子的爺爺
每當小孫子有什麼想玩的玩具
他第一想到的不是去買
而是動手給他做一個
世界僅此一份、獨一無二的玩具
木質精雕汽車
小男孩都愛玩汽車玩具
阿木爺爺的小孫子也不例外
於是他親自造了輛小汽車
答應小孫子後
他出門搬起木頭就準備開工了
很多人估計會想
這用木頭鑿出來的
哪比得上外面買的精緻
但他一邊看著手機原圖
一邊一刀一刀地鑿
就還原出了車身的每一個細節
會走路的木質小豬佩奇
沒有電池,也沒有軸承
也能自己走起~
除了小豬佩奇
阿木爺爺還做了會行走的袋鼠
會自動行走的木頭人
手搖風扇泡泡機
別人家的小孩玩泡泡,是靠吹
但阿木爺爺跟小孫子說
「這個太簡單了,我做個高級的」
來幾根竹子、來把鋸子、砍刀和榔頭
眨眼功夫就變出了個泡泡機
把泡泡水裝進竹筒裡
然後搖動轉盤
泡泡們就順著一個個小圓圈口飛舞起來了
這場面可比吹泡泡好看多了
可以說
孫子從小到大的玩具
基本都是阿木爺爺親手打造的
小到拿在手上玩的撥浪鼓
竹蜻蜓
益智漢諾塔
大到學步車
小木馬
小三輪車
滾鐵環
烏篷船
滑板車
這些承載著幾代人童年回憶的玩具
都被阿木爺爺這雙巧妙的雙手做了出來
3
村裡的寶藏大爺
在村裡
他還是全村人誇讚的手藝大師
時不時就為小鄉村造點有意思的東西
他的腦子裡就像裝滿了無數的「寶藏」
而想得到的東西
他都能靠自己的智慧和一雙巧手做出來
比如用竹子做個精緻的老式燈籠
燈籠掛上點亮的那一刻
為村子的小路增添了溫馨的意境
村裡沒有小橋流水
那就自己造一個小水車
偶爾還帶著小孫子
用自己做的竹笛哨子
吹點歡快的小曲兒
悠揚的調調傳遍了鄰裡
關鍵時刻
阿木爺爺也會為大家打造能解決問題的器具
常年的鳥害一直是農戶心裡的痛
為此阿木爺爺便做了個
自動驅鳥器來阻止野鳥
巧妙解決了大米被偷吃的問題
阿木爺爺學木工這門手藝已有49年時間
如今到了花甲之年的他
依然保持著對木匠活兒的熱愛
年輕時,他憑藉木匠的手藝養家
現在每天做點手藝活成了他的日常消遣
有網友說
「希望我老了也能像他這樣
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忱
在一片自己喜歡的地兒
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
悠然自得地過著每一天
足矣」
圖片來源:youtube、西瓜視頻
@阿木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