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力築學生健康成長之路
2019年5月18日到5月19日,在區德育科組織下,我校教師劉小敏在浙江杭州參加了由杭州師範大學心理科學研究院主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學術交流論壇之—「督導與心理諮詢師專業化成長」高峰論壇,來自海峽兩岸的幾位教授為我們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兩天的學習讓我們收穫頗豐。
來自臺灣師大、臺灣高雄師大、臺灣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浙師大、杭師大的心理諮詢界學者出席了開幕式。
心理督導是協助從事心理工作的相關人員提升工作能力與心理素質的一種工作模式,擔負著與心理行業的同行們分享臨床知識、澄清思路、提升技巧的功能。心理督導者的最終目的是連接科學與實務,相當於是心理諮詢師的「實踐導師」,督導者不僅要具備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更要具備相當的實踐能力和操作技巧。
在心理諮詢師成長為心理諮詢與治療專家過程中,心理督導具有關鍵作用。論壇上,來自各地的心理學者與專家做了多場專題報告。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林家興教授圍繞「督導視角下的優秀心理諮詢師」這個主題,從督導下的臨床經驗角度,向大家介紹了諮詢師、督導師、督導體制建立的必要性,分享了自己在美國和臺灣的臨床督導經驗,最後針對督導下的臨床經驗提出具體建議。林教授幽默風趣的語言,紮實的學識使得老師們收益匪淺。大家表示要朝著兼具科學基礎、人文素養、社會關懷和專業知能的優秀諮詢師方向發展。
臺灣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徐西森博士做了《歷程取向督導模式的理論與實務》的報告。他以激情的演講,生動的案例和高效的互動,向我們闡釋了諮商督導的發展背景和目的,四種督導模式和督導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報告後,老師們表示對督導與受督之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和深入了解團體督導,林家興教授和王浩威教授為我們進行了現場演示。由甘肅農業大學心理健康中心教師和杭州一所高中心理教師報告個案,本次個案督導報告了個案初始印象、家庭生活背景、個案諮詢輔導過程以及所遇到的困惑,在場的專兼職諮詢師就此展開了熱烈討論。林家興教授和王浩威教授在督導過程中,大膽剖析,探尋個案心理問題的起因、評估現狀,啟發下一步諮詢輔導方向,引導諮詢師深入探討如何有效地開展心理諮詢。
會後,大家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從短暫的兩天培訓中對心理諮詢和心理督導有了更為明確的認識。這次的學習仿佛使老師們乘坐著觀景電梯,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和境界,之前我們只是跨進團輔和個輔的門檻,現在,又站到督導的門口瞭望著門內優美的風景。在今後的教育生涯中,我們會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加強學習,持續充電,攜專家之經驗,力築學生心理健康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