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遇到藥品不良反應怎麼辦?

2020-12-13 閃電新聞

# 藥品不良反應 #

生活中難免會碰上小傷小病

感個冒、發個燒

怎麼辦?總不能一直難受著吧?

於是,有人選擇求醫

有人選擇自己買點藥吃~

大家都明白「是藥三分毒」的道理

可是,千小心萬小心

還是會有人在服藥期間

產生頭暈、嗜睡等副作用…

難不成是吃了假藥?不至於~

這都是藥品不良反應的

幾種表現而已啦!

1

什麼是藥品不良反應?

藥品不良反應(英文Adverse Drug Reaction,縮寫ADR),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藥品不良反應是藥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藥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

藥品不良反應有哪些臨床表現?

2

從總體上來說,藥品的不良反應可能涉及人體的各個系統、器官、組織,其臨床表現與常見病、多發病的表現很相似,如表現為皮膚附件損害(皮疹、瘙癢等)、消化系統損害(噁心、嘔吐、肝功能異常等)、泌尿系統損害(血尿、腎功能異常等)、全身損害(過敏性休克、發熱等)等。

3

什麼是藥品的副作用?

它和不良反應有區別嗎?

怎樣預防?

老百姓俗稱的「副作用」就是指藥品不良反應。在學術上,藥品的副作用只是藥品不良反應的一種,也叫副反應,是指藥品按正常劑量服用時所出現的與藥品的藥理學活性相關,但與用藥目的無關的作用。出現這類反應的藥品具有兩種以上的藥理學作用,例如阿託品具有解除胃腸道肌肉組織痙攣作用,同時也具有擴大瞳孔的作用。當患者服用阿託品治療胃腸道疼痛時,容易產生視物不清的副作用。藥品不良反應除副作用(副反應),還包括藥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應)、後遺效應、變態反應等。

一般情況下,藥品的副作用程度較輕,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慮改用別的藥。

患者初次服用某種藥品,一般要從較低劑量開始,服用後注意療效怎樣,有沒有副作用;如療效、副作用不明顯,遵醫囑可適當增加劑量,但不能超過最大治療劑量。增加劑量後更要密切觀察有無不良反應。

如何看待藥品不良反應?

如何客觀理解不良反應與

藥品質量的關係?

4

我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81號)明確:藥品不良反應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合格藥品」可以理解為質量是不存在問題的藥品,因此不能將藥品不良反應與藥品質量問題混為一談。

藥品的質量是否有問題,應該根據國家藥品檢驗機構的檢驗結果,看藥品的質量是否符合法定的質量標準。許多藥品不良反應是在藥品質量檢驗合格的情況下發生的,不能認為有了不良反應就一定是藥品質量有問題,就一定是藥品質量事故。

5

公眾如何發現不良反應?

出現不良反應後如何應對?

使用藥品後,有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嗜睡、頭暈、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皮疹、瘙癢,無力、口乾等症狀。極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包括全身發疹型皮疹伴瘙癢、嚴重蕁麻疹、重症多形紅斑型藥疹、大皰性表皮鬆解症,肝功能異常,過敏性休克、過敏樣反應、昏厥,間質性腎炎,白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等。

患者一旦出現疑似的症狀就應當立即停藥,一些症狀在停藥後可自行好轉,如果症狀較重、或停藥後未見好轉建議去醫院檢查治療。

往期精彩推薦

輸入下方關鍵詞即可查看最新相關分類文章

通知

熱點資訊

謠言粉碎機

小魯科普課

食安護佳節

抽檢結果

相關焦點

  • 科學看待疫苗的不良反應
    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鄭東旖針對有些人對疫苗產生恐慌和牴觸情緒介紹說,時至今日,傳染病仍在威脅人類健康,是疫苗降低了傳染病的危害,公眾要正確看待疫苗的獲益和風險,科學看待不良反應,不要因噎廢食,因為疫苗仍然是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 如何正確看待疫苗的不良反應
    公眾要正確看待疫苗的獲益和風險,科學看待不良反應,不要因噎廢食。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人類一直在遭受著傳染病的威脅。有時數以萬計、億計的生命會因為傳染病而消失。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鄭東旖對有些人對疫苗產生恐慌和牴觸情緒介紹說,時至今日,傳染病仍在威脅人類健康,是疫苗降低了傳染病的危害,公眾要正確看待疫苗的獲益和風險,科學看待不良反應,不要因噎廢食,因為疫苗仍然是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最有效措施。1。
  • 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開展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能力提升線上培訓
    為進一步夯實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基礎,提高ADR監測技術水平,提升我省醫療機構對藥品不良反應風險的識別和防控能力,11月3日,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舉辦2020年山東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能力提升線上培訓班。
  • 欣弗事件不是藥品不良反應
    繼齊二藥事件之後,藥品安全再度引發全國強烈關注。有法律界人士對「欣弗事件」中藥廠、藥商、醫院和藥監部門責任進行分析,稱如將此事件定性為「藥品不良反應」,則受害者將很難索賠(8月20日《重慶晨報》)。  首先,要澄清一下:自「欣弗事件」曝光以來,衛生部、國家藥監局等有關部門並未將其定性為「藥品不良反應」,而是一直稱之為「藥品不良事件」。
  • 抗生素類藥品 不良反應居首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去年深圳藥品不良反應監測顯示,抗感染藥報告佔總報告數量的50.50%,其中主要為抗生素類藥品,市民應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合理用藥。  問題:抗感染藥病例報告居首位  提示:嬰幼兒發燒勿濫用抗生素  2013年深圳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顯示,深圳去年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6388份,其中化學藥佔88.12%、中藥佔10.54%
  • 「藥」點小課堂①|藥品有不良反應,是藥不好嗎?
    為普及藥品安全知識,引導公眾合理用藥,在「全國安全用藥宣傳月」期間,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揚子晚報紫牛APP、揚子名醫團聯合開出《「藥」點小課堂》,藥品安全的那些事,專家給您一一講明白!《「藥」點小課堂》的第一期,讓我們來關注藥品的不良反應。藥品都有不良反應了,聽著好嚇人!但實際上,藥品不良反應是藥物的固有屬性,合格的藥品一樣會出現不良反應,關鍵是如何識別和處理它!
  • 藥品輔料也會引起不良反應嗎?
    當同一種藥物不同的劑型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不同時,考慮到主要成分相同,那麼藥師考慮不良反應可能是輔料所引起!!!藥品成分生活中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認為藥片全都是有效成分,事實上,藥物由兩個基本部分組成:活性藥物成分和賦形劑。賦形劑也叫做輔料,是指在藥物製劑中除主藥以外的附加物。
  • 食品藥品監管局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辛伐他汀
    此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通過《藥物警戒快訊》通報過有關辛伐他汀安全性信息。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共收到有關辛伐他汀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1447例,不良反應表現共計1868例次。
  •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氟喹諾酮類藥品風險顯著
    4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報告分四部分介紹了2016年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總體進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情況、風險控制措施情況以及重點提示關注的五方面問題。
  • 鎮江開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質量在線評估
    金山網訊 為全面評估我市個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質量情況,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近日組織開展了對於2019年個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質量在線評估專項工作。本次評估由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人員組成評估小組,藉助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開展線上評分。
  • 藥品不良反應知識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藥品不良反應可侵及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系統,包括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神經、精神系統等等,以及致突變、癌變和畸形等。   藥品不良反應具有自限性特點,發現早,處理及時,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自行恢復。如果已經出現了嚴重反應甚至影響到人體的組織器官功能,除停藥外,還應及時進行對症處理和治療。
  • 食藥監局提醒關注諾氟沙星等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第58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示關注諾氟沙星等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
  • CFDA:關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
    《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以下簡稱《通報》)公開發布以來,對推動我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用藥安全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期通報品種為氟喹諾酮類藥品。氟喹諾酮類藥品是臨床使用廣泛的抗感染藥,因其抗菌譜廣、療效顯著、使用方便等原因,在抗菌治療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一直關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安全性問題。
  • 欣弗藥品不良反應引發用藥恐慌 專家出面闢謠
    新華社南寧訊 「欣弗」注射液導致患者不良反應事件,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日前,廣西部分市民出現「用藥恐慌」。專家認為,用藥出現的不良反應與藥品質量問題是兩碼事,恐慌是不必要的。  記者7日在南寧市街頭隨機採訪時發現,市民對「欣弗」不良反應事件感到「緊張」,不少人甚至懷疑自己或者親屬朋友誤用了這個藥而趕緊到醫院做檢查。
  •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提醒關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
    新華網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胡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1日發布通報,提醒關注氟喹諾酮類藥品的嚴重不良反應。
  • 中山新增一家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聯盟單位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作為新增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近日舉行「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聯盟單位」揭牌儀式。這是我市繼中山市博愛醫院之後,第二家醫療機構正式加入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聯盟。
  • 是藥三分毒 江蘇建立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網絡
    省藥學會副秘書長趙起介紹,近年來我國新藥研發速度加快,各類新藥快速、大量上市,與此同時,藥品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也在快速增長,公眾用藥安全風險逐年增加。去年全國共報告藥品不良反應事件151萬起,尤其老年人和兒童是不安全用藥的最大受害者。
  • 2015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藥學備考:藥品不良反應的概述、分類、監測及...
    2015山東醫療衛生考試藥學備考:藥品不良反應的概述、分類、監測及報告程序 一.藥品不良反應的概述藥品不良反應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現的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
  • 韓國流感疫苗風波背後:如何理性看待疫苗偶合反應?
    來源:AEFI因果關係評估手冊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事件的因果關係首先分為是否獲得足夠信息,如獲得足夠信息,再進行細分。接種後發生的不良事件與疫苗之間可能存在哪些因果關係?在難以判定的情況下,全球目前推薦的評估方案又是如何運行的?這些問題的解答,與如何看待和應對疫苗接種不良事件密切相關,也有助於看待韓國應對此次流感疫苗風波的態度。
  • 監測藥品化妝品不良反應 廈門新增3家國家、省級「哨點醫院」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陳泥 通訊員 許清光)近日,我市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授牌儀式,宣告全市新增3家國家、省級藥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  授牌儀式上,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被授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福建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牌匾;廈門市兒童醫院和廈門弘愛醫院被授予「福建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