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如何站在鉛筆上
一個關於石墨烯、大象和鉛筆尖的故事。
這是@qikipedia 在2011年9月1日發的一條推特(Twitter)全文:「如果有一層保鮮膜那麼厚的石墨烯(graphene),那麼想把它刺穿就需要一頭大象平衡地站在一支鉛筆上。」一番偵查工作顯示,這個說法源自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的機械工程學教授詹姆斯霍恩(JamesHone),他在2008年說過:「我們的研究證明,石墨烯是人類所知最堅韌的物質,比結構鋼還堅韌200倍左右。如果有一層賽倫保鮮膜(Saran
Wrap)那麼厚的石墨烯,那麼想把它刺穿就需要一頭大象平衡地站在一支鉛筆上。」
這位教授的宣言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第一個問題:「什麼是石墨烯?」微軟的Word軟體就不知道,它一個勁地在「graphene」底下畫紅色波浪線,那意思是「你要寫的是不是『grapheme』(字母)?」(當然不是,儘管我的確在這個頁面上堆滿了各種字母。)
幸好,維基百科總算是收錄了石墨烯的定義,它來自安德烈海姆(AndreGeim)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合寫的一篇論文(這兩位就是憑藉對這種神奇物質的研究獲得了2010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定義如下:「石墨烯是一種緊密組裝成二維蜂窩狀柵格結構的單層碳原子(原文如此),也是構成其他各種維度石墨材料的基本成分。它可以變成零維的富勒烯,捲成一維的納米管,或者堆成三維的石墨。」請想像一張鐵絲網,再將網上的每個節點替換成一個碳原子,你想像出來的這個怪東西就是石墨烯了。(好吧,是虛擬
的石墨烯。)
霍恩教授是寧願設法將幾層石墨烯堆疊成保鮮膜的厚度,也不願意為我接下來的問題費心的。那麼,善良的讀者,我就把這些問題都留給您吧,我們這就開始。
首先,那支鉛筆是垂直的還是水平的?就權當它是垂直的吧。這樣一來,那頭大象的全部體重就都集中在石墨烯的一點上了。水平的鉛筆在多數狀況下都是沒有用處的(比如躺在鉛筆盒裡時),除非是在牆壁上寫字。
其次,那支鉛筆是用什麼做的?普通的鉛筆頭不可能承受大象的體重。那麼答案肯定是被捲成巨大納米管的石墨烯。(對納米管來說是巨大的,但對鉛筆來說正好。)制筆的時候不妨在石墨烯卷裡加入一根較細的石墨柱體,這樣就真的可以書寫了,可那樣又太學究氣了一點。(不過話說回來,不能寫的還能叫鉛筆嗎?大概不行吧。有人跟我說過我不能寫,而我也顯然不是一支鉛筆。)
總之,我們現在有了石墨烯保鮮膜和石墨烯鉛筆。下一個問題是:那頭大象要怎麼弄到鉛筆上去?且慢,稍等片刻。這大象是體重6,800千克的非洲象呢,還是體型較小、僅重4,500千克的亞洲象?
這兩種動物不光是體型不同,性情也大不一樣。你或許可以安然無恙地讓亞洲象表演這個特技,但我是不會試圖讓一頭非洲象站上一支鉛筆的,尤其是一頭非洲公象。它或許無法將石墨烯的鉛筆壓斷,但十有八九會奮力抗拒,把整個實驗室摧毀。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對那頭大象了解得並不算多。它是一頭成年象,還是一頭象寶寶?要站上鉛筆的話,一頭亞洲象寶寶是最容易的選擇。另外,大象接近石墨烯的時候,研究人員有沒有播放美國作曲家亨利曼西尼(HenryMancini)的《小象進行曲》(BabyElephantWalk)?如果沒有,是為什麼?畢竟這樣的機會可不是天天都有的。
當象寶寶的體重集中在鉛筆的筆尖上時,產生的壓強能將下面的石墨烯刺穿嗎?如果實驗原本需要的是一頭成年非洲象,那麼我很懷疑那頭100千克的象寶寶是否夠重。如果那頭可愛的小象把全部重量都壓在那支強度卓絕的納米鉛筆上,那麼保鮮膜或許沒有問題,就怕小象會撐不住,鉛筆會在可憐的象寶寶身上扎個洞,並整個陷進它的肉裡。這下,就會有一頭受傷的亞洲象寶寶在你的石墨烯上血流不止,一頭象媽媽在一邊氣得發瘋,一群動物保護組織的人在外面大聲抗議了。
我們最終還是得挑選一頭完全長成的亞洲象,它的身上要包裹一層保護性的石墨烯,它的象腿站在石墨烯的鉛筆上,在石墨烯的薄膜上保持平衡。而且它還不能像這篇專欄文章這樣——偏離中心。(翻譯紅豬)
(本文選自《環球科學》雜誌《大象如何站在鉛筆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