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晶被冒名頂替一案調查結果公布後,她卻陷入一片罵聲,主要有三個理由:
1.有人認為,苟晶誇大其詞,明明是學渣,卻偏偏冒充學霸。
2.有人認為,苟晶的班主任,只是用了苟晶不要的成績,並沒有改變她的命運。
3.有人認為,苟晶佔用了陳春秀的熱度,將人們的目光,從本應最關注的地方,轉移到她的身上。
在我看來,這些理由,其實都有商榷之處。
關於學霸之說,來自於苟晶的自述,她認為自己的兩次高考,所拿到的都是假成績。
然而,調查組所調查的真相,苟晶1997年高考是551分,僅僅達到了中專(理科)委培分數線。
而也是這一年,她放棄填報志願,使得她的班主任利用到這個分數,讓自己的女兒冒名頂替上了中專。
1998年,苟晶高考考了569分,還是僅僅超過了中專分數線。由於她在填報志願時,填寫了服從調劑,因此被調劑到湖北黃岡水利電力學校。
所以,調查組的調查結果,證明苟晶拿到的並非假成績,就是她參加高考的真實分數。
那麼,為什麼當時苟晶認為自己拿到的是假成績呢?
我認為,可能受到了估分的影響。
眾所周知,高考結束後,考生會拿到高考標準答案,並參照答案,估算自己的考分。
在估分時,有人所估分數,與實際考分相差不多;但也有人估出的分數,與實際考分差距較大,相差數十分,甚至上百分。
幾乎每年,都會有同學懷疑自己自己的高考分數存在問題,感覺沒有預期高。
因此,苟晶所估分數,很有可能與實際分數相差較大,使她對高考分數產生了質疑。
在對苟晶的訪談中,苟晶認為自己高考時很順利,也能體現這一點。
特別是,數年之後,她又得知了自己被頂替一事,而這種情況,也必然會加重她的質疑。
所以,她懷疑自己拿到了假成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按照調查結果,苟晶的班主任,是在苟晶1997年放棄填報志願後,在苟晶不知情的情況下,塗改了苟晶的準考證、學生檔案,讓女兒冒名頂替上了北京的中專。
在苟晶復讀期間,他又為苟晶偽造了學生檔案。這也是1998年苟晶能夠順利參加高考的原因所在。
而苟晶1998年參加的是真高考,拿到的是真分數,被錄取的也是真學校。
由此很多人認為,苟晶的人生從未改變,因為苟晶班主任的女兒,只是撿起了苟晶丟掉的東西。
但是,這一切真相,我們只是在調查組調查之後,才知道的。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想到,苟晶的班主任有這種神操作,其中就包括苟晶自己。
因此,苟晶要找出與自己命運相關的這個真相。正如她自己所說,她不要賠償,也不要道歉,只想要一個真相。
一個人,想尋找與自己命運相關的真相,有錯嗎?
而且,苟晶班主任的所作所為,對於苟晶的命運,其實也有很大的改變。
因為他女兒的冒名頂替,讓苟晶一直生活在迷惑困擾之中,希望尋求真相,卻又恐懼於徒勞無功。
因為他女兒的冒名頂替,讓苟晶的父親一直為此耿耿於懷,直到遺憾離世,也沒有得知事情的真相。
也正是因為他女兒的冒名頂替,把苟晶放在了當前的風口浪尖之上。
有網友指責苟晶,懷疑她有迫害妄想症,比如她發帖之後,班主任找她媽媽「拉家常」,順帶提到她小妹的孩子即將中考,她便認為這是一種威脅。
如果苟晶真的有迫害妄想症,那麼,誰能否定,班主任二十餘年前的所作所為,不是這迫害妄想症的始作俑者呢?
苟晶與陳春秀,兩人之間的關係,並非是競爭關係,而是同類關係。
大家關注陳春秀,是在關注高考公平;關注苟晶,也是在關注高考公平。都是在關注高考公平,何來佔用一說?
陳春秀一事,從來沒有因為苟晶的橫空出世,受到任何影響。
對於陳春秀被冒名頂替,有關部門一直在進行深入調查。而且,調查結果也已經公布,有29人受到相應處理。
尤其是,苟晶的出現,對於陳春秀來說,不僅沒有負面影響,而且還會有助推作用。
因為,正是苟晶的出現,延長並且加深了網友們對於冒名頂替這一話題的關注度。
只有保持對冒名頂替這整個話題的持久關注,才更有可能惠及與陳春秀、王麗麗、苟晶有著相似經歷的更多人,而不是一個上了熱搜的幸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