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在河南掛牌,將為法官判案提供裁判...

2020-12-15 大河網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1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河南刑事案例研究中心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掛牌成立,將為法官判案提供裁判標準,同時也能夠避免對相同或相似案件作出不同甚至矛盾的判決,從而保持法律適用的統一,維護司法的公正和權威。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華小鵬說,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是最高檢授予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全國16家「檢察研究基地」之一,是檢校聯繫與合作的有益探索。河南刑事案例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結合自身實際與優勢,切實做到研究基地「邊建邊研邊產出」的具體體現,也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和河南省社科院、北京華泰(鄭州)律師事務所協同推進法治河南建設的一項實際行動。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教授程政舉說,「研究中心」成立後,將以年度論壇、專題調研、專家論證、案件評估、學術報告會、人員交流培養等戰略合作的方式進行理論與實務研究。每年召開刑事案例研究學術論壇(報告會)一次,舉辦專題刑事案例研討、沙龍等不少於三次,並整理出版一至兩部案例研究專刊。

相關焦點

  • 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河南刑事案例研究中心在鄭州掛牌
    映象網訊(記者 王韶卿 文/圖)1月8日,由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華泰(鄭州)律師事務所共同舉辦,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河南刑事案例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成功舉辦。
  • 一名法官眼裡的「案例研究」
    一名法官眼裡的「案例研究」 發布時間:2020-12-23 08:49 星期三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於同志 案例以及關注、研究案例有何價值,筆者有一些認識、體會,可概括為「七個關鍵詞
  • ...把脈獻良方,法官與學者聯袂「亮」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課題結項評審紀實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課題結項評審會議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行。國家法官學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長孫曉勇主持評審會議。因防疫需要,評審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市四中法院「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市四中法院「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掛牌12月24日12月24日,市四中法院「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掛牌成立。這是重慶市首家司法案例研究中心。圖 | 司法案例研究中心司法案例研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司法案例研究的各項要求,進一步服務審執工作、推動法院科學發展。
  • 四類18項:專家把脈獻良方,法官與學者聯袂「亮」出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新成果
    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課題結項評審會議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行。國家法官學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長孫曉勇主持評審會議。因防疫需要,評審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評審的課題有四類18項,其中,綜合類司法案例研究課題5項、民商類司法案例研究課題6項、刑事類司法案例研究課題4項、中華法系司法案例研究課題3項。
  • 2020年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立項公告
    經最高人民檢察院研究決定,2020年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課題立126項。[GJ2020B18]「案-件比」質量評價指標研究:最高人民檢察院案件管理辦公室 董桂文[GJ2020B19]檢察權運行管理機制完善研究:廣東省人民檢察院 林貽影[GJ2020B20]中外檢察機關司法協助實務比較研究:最高人民檢察院國際合作局 阮丹生[GJ2020B21]民營經濟司法保護與檢察職能發揮
  • 證據裁判主義的司法適用研究
    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法官裁判的恣意,但它要求審判者必須按照法律預先設定的規則來審理案件, 而這些證據規則多表現為機械刻板的公式,很多時候法官的裁判淪為將現有證據的加減乘除,排除了法官的自由裁量和判斷。  (二)裁判結果  被告人胡常麗娜犯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繼續追繳被告人胡常麗娜違法所得人民幣五千九百二十八元零四分,發還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申請撤回,二審法院準予撤訴。
  • 河南又有一所高校研究中心入選最高檢檢察研究基地 全國21所河南就佔仨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9月7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大學法學院獲悉,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研究基地名單》,全國18所高校及法治前海研究基地的21所研究中心入選,覆蓋10個檢察業務類別。其中,鄭州大學檢察公益訴訟研究室、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司法案例研究室、河南大學職務犯罪檢察研究中心等三所河南高校入選。
  • 我們應如何研究司法案例
    藉助信息化手段,我們迎來了歷史上最大限度的司法公開,標誌之一是裁判文書的大規模網上公布。現在最高人民法院搭建的「中國裁判文書網」已累計發布各類裁判文書4000萬份,同時隨著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很多公司也加入到對案例的商業開發行列中,由此帶來「案例發現和檢索」的極大便捷。一方面,在訴訟利益最大化的內在驅動下,無論是司法人員還是律師、當事人都逐漸重視以往判決,以從中尋求支持。
  • 第一個用儒家經典判案的法官
    大陸法系是不承認判例的司法效力,它只認制定出來的法律條文。而以上所述卻是英美法系的重要特徵,所以英美法系又被稱為是「判例法」。  由此聯想到我國古代的判案方法,說起來竟與英美法系的特徵有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我國古代的法官在判案時,遵循的不是基於法律條文產生的判例,而是先秦時期的儒家經典。法官們往往根據儒家經典中的片言隻語定罪量刑,成為中華法系的一大特色。
  • 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分會南京基地揭牌
    12月27日,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分會南京基地在南京中院掛牌。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法學會會長徐錦輝,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原所長兼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孫佑海為中國行為法學會司法分會南京基地揭牌。
  • 構建司法案例研究大格局 開創司法案例研究新局面
    2020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課題選題評審會在國家法官學院召開。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博士生導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案例研究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胡云騰出席評審會並發表講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案例研究學術委員會主任孫曉勇主持評審會。
  • 裁判文書說理:激活案例指導制度之舉
    2018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於加強和規範裁判文書釋法說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個文件對於裁判文書的撰寫意義重大,對於法院裁判的理性化以及提高法院聲譽、通過司法實現社會治理,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長期以來,我國司法實踐中有些裁判文書的說理並不充分有效,有些未能有針對性地回應訴求,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
  • 最高法制定司法改革綱要 法官可直接籤發判決書
    昨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楊偉東對南都記者說,最高法院的這個舉措有去除行政化的功能,既是對審判人員的信任,也可以讓審判人員有承擔責任的基礎。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東接受南都記者採訪表示,司法是一種裁判的權力,而這種裁判來源於對案件事實、證據的審查和法律的適用,只有親自審理案件的主審法官才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由主審法官負責審、負責判,並負責籤發。
  • 衛留成:法官判案不能以領導眼色為依據為準繩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在發言時指出,法官判案不能以領導的眼色為依據、為準繩。  衛留成強調,進入司法程序的事,黨委領導、行政領導最好誰也不要幹預,就應該按司法程序走。即使領導轉了一篇東西去,也只是讓司法部門了解一下信訪情況。「判案的時候一定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能以領導的眼色為依據、為準繩。」
  • 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釋
    編者按:司法考試試卷四第八題論述題「判例、案例和司法解釋」徵文啟事刊登後,編輯部收到了大量的來稿,許多作者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對這三者之間關係的個人意見。本版陸續刊登這些稿件,希望這些文章能為廣大考生解答論述題提供有益的思考。
  • 黃文俊任國家法官學院院長、最高法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長
    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組織人事部部長孔玲宣讀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關於黃文俊同志任國家法官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長的任職決定。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胡云騰出席會議並講話。胡云騰專委指出,國家法官學院成立20年以來的發展成就來之不易,是幾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案例研究中心成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教授,法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陳衛東教授,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原所長、天津大學刑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太雲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原庭長、天津大學檢察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戴長林教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訴廳副廳長史衛忠等來自高校、法律實務部門的60餘名嘉賓出席會議。   王軼和陳衛東共同為訴訟案例研究中心揭牌。
  • 黃奇帆建議法官看外國電影思考程序和司法正義
    中國網3月11日訊(記者 陳保龍)11日上午,重慶代表團舉行分組會議,繼續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發言中指出,有兩種類型的司法電影,對法官判案起著很好的訓練作用。  重慶代表團的分組會議,代表們發言都很踴躍,現場氣氛嚴肅又不失活潑。
  • 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
    7月28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加強民事檢察監督 精準服務民企發展」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檢第二十一批指導性案例。樊城區人民檢察院認為,樊城區人民法院查封的210套房產價值為1.21億元,查封財產價值明顯超出生效裁判文書確定的債務數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存在明顯超標的額查封被執行人財產的違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