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顏世龍 北京報導
8月27日,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經信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關村空間信息技術產業聯盟承辦的「2020年北鬥創新應用和產業發展研討會暨北京市北鬥產業創新基地啟動儀式」在北京合眾思壯北鬥產業園舉行。主辦方表示,北京市推動建設的北鬥產業創新基地是認真貫徹《北京市關於促進北鬥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2020年-2022年)》的重要舉措。
北京市北鬥產業創新基地揭牌
據了解,為推廣北鬥應用,北京市不僅出臺了相關實施方案,還確定了「能用盡用」政策,通過政府信息化技術審查機制,要求新上信息化項目必須採用國產北鬥定位授時技術;同時還發布了《北京市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推動北京高精尖產業發展基金與北鬥星通合作,成立了5億元規模的北鬥新業態基金,從技術、資金、推廣、產業配套等多方面提供保障。
據悉,在北京北鬥產業布局方面,北京市經信局信息化與軟體服務業處處長尤靖表示,北京當前已經形成了以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核心目標,以海澱為技術創新研發區、亦莊為高端製造區、順義為融合發展和應用示範區的「一核三區兩平臺」的產業發展布局,不斷推動「北鬥+」和「+北鬥」的融合創新應用。
「在基礎設施方面,北京市完成了22個北鬥CORS參考站的建設,並將其接入『導航與位置服務高精度增強服務平臺』。市政府以股權投資方式成立了『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公共平臺』,目前北京地區平臺在線用戶數達27.7萬戶,服務中小企業數量達613家。」尤靖說,「為深入推動北鬥產業深入融合發展,北京將在6個方面做出努力,分別是建立北鬥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北鬥創新應用重大場景、打造高精度位置服務基礎設施、推動國家級民用服務平臺落地、成立北鬥產業創新中心、打造北鬥應用服務保障體系。」
據了解,北京市北鬥產業創新基地位於經開區通明湖畔,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一院(北鬥新時空研究院)、兩館(衛星導航應用體驗館及博物館)、四平臺(協同創新平臺、快速製造平臺、位置數據運營服務平臺和眾創空間平臺)」為依託,以「建設高水平、國際化、智能化的北鬥新時空產業基地,提供專業化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服務,打造北京北鬥產業生態的核心樞紐」為定位。
北京市北鬥產業創新基地將匯聚產業鏈各環節優勢企業和機構力量,提供產品開發、產業孵化、國際合作、行業交流、應用體驗等一體化服務,助力北京市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核心要素集聚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並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時空信息保障,推動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北鬥衛星導航產業園。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陳煥文表示,北京市具備全國最完整的產業鏈布局,規模以上企業約116家,2019年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將以海澱區北清路沿線、順義區國家地理信息產業園、經開區北鬥產業園為核心,打造產業創新、應用示範等特色基地,加快產業資源整合。北京市北鬥產業創新基地作為北京市推動國家北鬥創新應用綜合示範區建設落地的首個特色基地,將成為北京打造「北鬥+」融合應用生態的重要載體。北京已將北鬥納入新基建政策體系,並加強在資金、人才、空間等方面的要素保障。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楊健指出,北京是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的戰略與技術策源地,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資源豐富,具備應用示範項目成功實施的良好基礎,希望新成立的北鬥產業創新基地加快資源整合,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充分發揮首都優勢,提升自主技術、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影響力,將基地打造成為高水平、國際化、智能化的北鬥時空產業核心集聚區。
編輯:盧志坤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