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此刻,你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像極了多年前你受教的方式

2020-08-19 大妞漫生活

二十多年前,我是什麼樣子?記憶有點模糊了。不知是因為真的記憶力減退,還是有意的去塵封那時的記憶,直到今日。

開車載著優寶去參加一位同事妹妹的婚禮。她也是優寶的早教老師,所以優寶有點小激動。車子行駛的半個小時裡,優寶一直喋喋不休的與我討論著她老師結婚這件事,小傢伙太興奮了。進入到婚禮現場以後在等待新人入場的時候,我們倆簡單的吃了點飯菜,她就迫不及待的到場邊期待著老師的到來。在歡呼聲、音樂聲、交談聲中,新人緩緩入場。優寶高興極了,她後來說她在看老師表演節目,非常開心。

可是有一個闖入者打擾到她且打斷她了,當然,我不知情。她很突然的跑過來大哭,告訴我說:有一個大哥哥打擾她。我耐心的聽完且告訴她解決辦法。她高興的回到了原來位置。不一會,她又哭著回來了,聲音更大,情緒更激動。我安撫不好,只能帶她先離開。回到車上她還是哭個不停,一直坐著車子哭回了家,期間有半個小時。我生氣了,沒法說話,我睜大眼睛、怒視著她、聲音很大、舉起手問她:能不能先平靜下?孩子看我的眼神裡有陌生和害怕。我忽然轉過頭爬到方向盤上哭了。

我從她陌生的眼神裡看到小時的自己,兇巴巴的母親。優寶就是我,我就是優寶。一個弱弱的、小小的孩子啊!我回到了二十年前。年輕時的父親有太多的陋習,愛玩、掙錢少、不愛回家。所以母親的脾氣不好,因為她沒多少文化,且太辛苦了。帶孩子、幹活、掙錢養家都是她,所以母親的脾氣都撒到了我身上。小時候的我,總認為他們不愛我,愛我的弟弟。甚至,我想過「死亡」。那時候我可能沒有超過七歲。

考上大學,選擇學校時,我想逃離的遠遠的。不知道是為了自由,還是為了證明離父母遠,他們就會愛我。所以很決然的選擇了一所離家2000公裡外的學校。大學期間,費用並不低,但是父母再困難都會想辦法從家裡打過錢來。而且經常給我打電話過來訴說著有多想我。那時候起,我漸漸地知道了他們是愛我的。

我以為我早就釋然了,但直到優寶看我的眼神,我知道了並沒有,我把母親父親對我的傷害又重複帶給了她。這就是證明。儘管我一直遵循科學育兒的理念。但是,情緒是個大問題。我知道了我在很多年裡都是逃避的。我是個孝順的孩子但不太會和父母特別親密,因為她們在我七歲之前確實傷害到了我。今天,我把這種傷害帶給了我的孩子。這裡不再贅述兇孩子,打罵孩子的危害,這樣的科普很多了。

在我做幼兒園和早教工作的時候,我觀察到非常多的父母與我有一樣的問題。孩子們上早教的很多時間是由祖父母帶著上,所以我看到了祖父母——父母——孩子,兩代之間的教育方式神奇的相似。即使,年輕的一代想遵循科學育兒方式,但是,父母們自己可能沒意識到,我們大多數時候是帶著我們兒時的受教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經驗使然。

偶然機會蘇潔老師推薦我看了「不乖」這本書。我很感謝老師和這本書,現在我寫下這篇文章來紀念。我和自己和解了,我原諒了自己;重要的是我原諒了父親母親,和他們和解了!

一生中,不幸的人和事多,幸福的少。我們要多原諒,多接納,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你不想把父輩帶給我們的問題重複到我們孩子身上,唯一的辦法:多看書、多學習、多總結。讓我們的孩子享受到充滿愛的、親密的、正確的、適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環境。

相關焦點

  • 孩子正處於叛逆期,這位家長的教育方式很受教,好過打與罵
    其實,孩子正處於叛逆期的話,家長的教育方式非常關鍵,下面這位家長的做法就很受教,好過打與罵。其實,家長覺得孩子叛逆,都是因為家長想要掌控孩子的心理太強,所以一旦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不聽父母的建議的時候,家長就會覺得孩子叛逆了,翅膀硬了,不願再讓他們管教了。中國的父母,大多都會有這樣的心理,對孩子的佔有欲太強。
  • 你對孩子的教育是90年代的方式,而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卻是20年代
    2.現在苦點,以後就會好了,等他懂事了就知道我對他的好了。3.這個社會不學習,以後哪裡有出路。4.我知道這樣教育不好,可是他不懂事,只能強硬要求。家長們總是抱著「為她好」的態度去教育孩子,可是從來沒有想過嗎?日後孩子在自己的人生當中是否真的稱心如意。家長不是命運之神,無法改變一個人的未來。
  • 姥姥對待媽媽的方式,像極了媽媽對待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是的,你是不是也經常感覺自己的家人在某些方面很像很像媽媽對待你的方式像極了姥姥曾經對待媽媽雙眼皮雙眼皮是顯性遺傳,單眼皮與雙眼皮的人生寶寶極有可能是雙眼皮。但父母都是單眼皮,一般孩子也是單眼皮。睫毛長睫毛也是顯性遺傳的。父母只要一人有長睫毛,孩子遺傳長睫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 你知道嗎,你對教育投資的方式是錯的
    當然,孩子一個學期的辛苦學習下來,現在給報個興趣班調節調節,放鬆放鬆,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首先要問問孩子願不願意去學啊,不要一開口就說,你看誰家的誰也去了,你不去就落後了。更離譜的是,有一些培訓機構居然推出了什麼暑期「未來領袖精英班」,報名費一期都要幾萬元。據了解,所謂的「未來領袖精英班」只是帶孩子去戶外鍛鍊鍛鍊,進行一些拓展訓練而已,舉辦方只是在唱高調。
  • 寶媽半夜「怒吼式教育」響徹整個小區,不寒而慄,網友:受教了
    真的是「怒吼式教育」,這個聲音讓很多人已經投訴了,但是沒用,這個媽媽每天都會按時按點的對孩子進行怒吼式教育,你能清楚的聽到」,還有很多寶媽表示:「這可是真是受教了,以後一定不會這樣,真的太沒素質。」。,就像這個媽媽的教育方式,我們大人聽著都不寒而慄,更何況是一個心理非常脆弱的孩子呢?
  • 你對待孩子的方式,可能是場景重現,血脈相承
    而可能你覺察不到的是,這種包容和理解是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完成的。這樣心理和身體反應是來自於人的原始腦,原始腦是在遠古狩獵時代形成的,比如說我們現在不需要那麼多熱量,男士還是喜歡吃肉,人體用堆積脂肪的方式來儲存能量。這很大程度上都是基因遺傳的因素在。
  • 哄騙+嚇唬的教育方式,到底對孩子好不好
    「以前她是個光頭,都說像個兒子。現在頭髮長長點了,才像個妹妹。」楊琳說,如今女兒頭髮長了,洗頭不容易幹。但是,見到大人拿著電吹風,女兒就躲。  楊琳給女兒解釋,電吹風沒什麼可怕,但女兒就是不用電吹風。  「我一直不明白,女兒為啥害怕電吹風。
  • 「愛之深,責之切」的教育方式,早過時了!
    在第六季《爸爸去哪兒》裡,#楊爍的教育方式#被頂上了熱搜。  短短五分鐘的視頻裡,楊爍對兒子楊雨辰的「折磨」一句套一句。  一開始,楊爍就在對孩子碎碎念:「衣服能挽好嗎?所有人在等著你啊,快點!」  孩子可能是因為緊張有些內八,走起來歪歪扭扭,楊爍乾脆簡單粗暴,走不好就重走一遍吧:「不會走是嗎?走回來跑上去!」
  • 你還在用最不明智的方式教育孩子嗎?
    有一個媽媽控訴:自己的孩子從前也是很開朗,很堅強的孩子,現在不知怎麼了,越來越沉默,喜歡逃避,甚至有些極端,問有沒有知道原因,尋求解決的方法。有人建議找一下心理醫生,有人建議帶孩子出去散散心,只有一個人指出問題所在:孩子之所以變成這樣,你想過自己的原因嗎?你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這個媽媽說,自己脾氣越來越不好,特別是這兩年,工作、生活壓力太大,打罵孩子成了家常便飯,是和打罵有關係嗎?
  • 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過是在樹立「權威」罷了
    因為看到一個太讓人難過的新聞,柒叔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孩子教育的話題,希望給看到文章,為人父母的你,一些啟發。非常抱歉,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他。但我想,此刻最無法原諒自己的,應該是他的媽媽。就像上海17歲少年跳橋事件一樣,在孩子縱身一跳之後,全世界都在憐惜中眾說紛紜,而那個情緒崩潰的媽媽,卻永遠地失去了她的孩子,一輩子都活在無法饒恕自己的負罪感裡。
  • 你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真的是正確的愛嗎?
    我們每個人愛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是傾盡所有,有的是埋藏心底,有的是開門見山,有的是秘而不宣。表達愛的方式不一樣,孩子們接收到的感覺便也不一樣。有人覺得愛孩子就是給孩子自由,讓他們走自己的路。有人又想幫孩子設計好未來的路,讓他們避免彎路。
  • 《三十而已》顧佳教育方式獲贊!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劇中的主角之一顧佳是一位既能教好孩子又能支持丈夫事業的全職太太,堪稱「裡外一把手」,不少網友為她教育孩子的做法點讚。這些隱藏在顧佳言行中的教育觀點,你怎麼看?擁有自己的理性判斷,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 別讓你那些不好的教育方式毀了你的孩子
    現在社會越來越重視家庭對孩子的教育,父母一些不好的教育方式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終生影響。今天早上我起了一個早床去吃早飯,在早餐店裡遇到一對母子。小男孩就六七歲的樣子,母親一進店就用非常急切的語氣問孩子。你要吃什麼,是白粥還是瘦肉粥。
  • 打孩子是錯誤的教育方式,你想像不到,這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實際上,或許很多家長誤解了體罰和暴力教育的概念,體罰並不等於就要下重手去打孩子,並不是告訴你要用痛去讓孩子銘記自己的錯誤。打孩子對孩子的傷害,你知道多少?1.3歲以內的寶寶不能打首先3歲以內的寶寶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因為一時的失手,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另一方面來說,3歲以內的寶寶根本就沒有是非對錯的觀念,就算你打了,那也是白打,所以沒有冒這個風險的必要。
  • 德國孩子優秀的秘密,與「獨特」的教育方式有關,看完很受教
    每個國家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有所不同,眾多國家之中就屬德國的教育方式最特別,與中國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差距。 德國側重的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更獨立自己能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嫁到德國的姐姐就是採用「德國式育兒」。
  • 正確的教養方式,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現實生活中,因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對教育觀念理解的不同,所以對孩子的教養方式也不同,所以,根據這個可以將教養方式,大致分為三種,家長們可以對照看你的教養方式屬於哪種?第一種,嚴厲型。相信每個家庭的孩子在剛上小學的時候,都有過一段不能主動寫作業的時光,對於這件事情,因為三種教養方式的不同,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在一個嚴厲的家庭中,只有媽媽才知道什麼是做好的,孩子沒有選擇的餘地。
  • 不同教育方式培養出不同的孩子,你的教育方式,屬於哪一種?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不同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各不相同,你的教育方式屬於哪一種?縱容溺愛型這類的家長對孩子十分的縱容寵愛,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給孩子制定任何的規則,放任孩子自由成長、自由發揮,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也不捨得對孩子進行教育,甚至還會幫孩子開脫,用其他的理由來替代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
  • 學區房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教育家: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關鍵
    姑媽的成功教育經驗在親戚當中廣為傳頌,有不少人想要效仿,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表弟一樣,邁入重點大學的大門。實際上,除了像表弟這樣成功的例子,更多的是傾家蕩產購買學區房卻大失所望的家庭。>購買學區房進入重點學校,父母的教育方式更為重要。
  • 孩子執拗不服管,用西方寬鬆的教育方式還是中式嚴格的教育方式?
    嚮往西方寬鬆的教育方式,又跳不出自身受過的嚴厲教育方式,讓我無所適從。家長提問:執拗的孩子用什麼方法溝通比較有效?我家孩子六歲,可能是我對孩子耐心不夠,孩子軟硬不吃時,只能放任不管或者用鞭子解決。小時候媽媽對我管教很嚴厲,當時很希望有個溫柔善解人意的媽媽,現在我不自覺地會用嚴厲的方法對女兒,事後經常覺得愧疚。
  • 2020 經典科學育兒方式現在還能用麼?你知道什么正確的方式麼!
    經典的教育方式在導播採訪的時候,四歲的雄赳赳告訴他,他到現在還沒有吃過果凍薯片這幾種零食,別的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有奶油蛋糕,但他沒有,母親說這種東西是糖衣炮彈,不讓他吃,劉璇的老公——著名音樂學院的教授王弢,不太同意劉璇的教育方法,在電視上,他特別爽快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