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照。 舞團供圖
南都訊 記者許曉蕾 為豐富廣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響應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2020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6月19、20日晚上8點,極具廣東特色元素的現代舞作《九大簋VI》在廣東藝術劇院準時「開席」!
該劇目由廣東現代舞團傾力打造,從舞團舞者的原創作品中精選十個作品組合而成,十三位舞者各顯神通,展現獨舞、群舞層次多樣,呈現專業舞團的多元風貌。
創意滿滿的現代舞作 「宴請」廣大觀眾廣東現代舞團的舞者創作系列以「九大簋」為名,今年迎來第六季,如以往一樣展現出青年舞者對生活的思考和理解,以獨具創意的舞蹈展現現代舞藝術的魅力。
劇照。舞團供圖
第一個登場的作品是張龍的群舞《機械羊》。他選擇從九宮格的隊形進入舞蹈,高能的動作堆積,規避意識流狀態。「科技優化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但也不停地催促著我們往前跑,我們就像沒有反抗能力的羊。」張龍在這兩年裡從學校走進舞團,隨著身份的轉變,他關注到一些社會現象,並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融入到作品。
Goose 由李嘉豪編創並演繹。她形容自己性格「像鵝一樣」,擁有追求嚮往事物的勇氣和不加掩飾的想法。這次想到用鵝表達成長的思考,首先是佩服這種動物似乎對未知的事物無所畏懼,此外,她覺得自己應該學習鵝,對舞蹈保持初心,勉勵自己紮根在舞蹈的世界裡,繼續自由生長。
張楚晨帶來群舞作品《人類的手》,以理性為編創框架——將肢體動作對應每種情感編號,按照不同號碼的排列順序重新拼湊成舞。編舞認為,每個人對愛、恨、開心、傷心等情緒的肢體表達都不一樣,手是思想的體現。《人類的手》看起來像是一場歡快的遊戲,但其中卻蘊含著編舞的複雜情緒。
十個創意滿滿的現代舞作輪番登臺如同十道美味菜式逐一呈上,「宴請」廣大觀眾朋友。
舞團作品將重返劇院舞臺廣東現代舞團的舞者創作系列被命名為《九大簋》。在廣東地區,「九大簋」是用以形容盛宴的餐中飯菜之豐盛、筵席規格之隆重,表示主人待客之誠意和盛情,也凸顯客人地位之尊貴和夠分量。而上了舞臺,舞臺如餐桌,舞姿如佳餚,體現出舞團對舞者創作的期望和支持。
該項目被納入2016年廣東省委宣傳文化人才培養工程,每年都會推出高質量的現代舞新作,至今已經來到第四年。
據介紹,面對今年疫情因素,舞團及時調整創排計劃。參與《九大簋VI》創作的舞者在居家防疫期間開始構思和編排,舞團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合理安排復工復產,為舞者提供合適安全的排練場所。在遵守各項嚴防嚴控措施之下,舞者專注創新創作,《九大簋VI》順利完成創排工作。通過參與本屆演出季,舞團作品將重返劇院舞臺。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