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別說這些廣東話歇後語不知道,有失廣東人「身份」

2020-12-12 朝讀夕寫

據說,當年康有為上書變法,光緒深知國家危急存亡,亟待變法,當康有為論述變法之時,對維新變法極度重視的光緒,卻也一臉「懵逼」,因為康有為是廣東人,官話不好,說的廣東話,光緒聽不懂……

中國眾多方言之中,廣東話是最重要之一,廣東話又稱粵語、廣府話、白話等,由古代中原雅言融合古粵語而成,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是最有古漢語特徵的語言。

地方特點往往在方言上有重要體現,最有生活氣息的歇後語更甚,以下經典廣東話歇後語,各位老廣要記好了。

賣布唔帶尺——存心不量(良)

土地公放屁——冇啲神氣

王母娘娘有咗——生鬼

水浸芝麻——發極有限,意為小生意做不大

十月芥菜——起曬心,形容對異性動心

九大簋——任食唔嬲

十對作家加十對將軍——廿文廿武,(廣東話「廿」可以譯為叫囂)表示耀武揚威的樣子

一部通書睇到老——食古不化

半夜食黃瓜——唔知頭唔知尾,比喻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粵語「二叔公」使用廣泛,有實指的親屬關係——爺爺的二弟,也指舊時當鋪的老櫃員、關係疏遠的老一輩人,相關的廣東話歇後語也不少。

二叔公去剃頭——髮廊

二叔公嫁女——一擲千金

二叔公蒔田——聽殃,意為遭殃

二叔公割禾——望下截,比喻盼望下次有好收穫

電燈膽——密封,不通風,形容不近人情,妨礙別人

尼姑齋菜——冇釐油水

粵語「油水」有個近義詞「著數」,就是沒有好處的意思。

東莞臘腸——短肚闊封,多用來嘲笑個矮肥胖之人

生仔姑娘醉酒佬——講唔要又要

盲公食餃子——心裡有數

石頭磨剃刀——有損無益

泥水佬開門口——過得自己,過得別人

這裡的粵語「過」是使XX滿意之意,過得自己,過得別人,與將心比心、將心比己意近。

六國大封相——盡地出齊

六國大封相是廣東粵劇的重頭戲,傳統粵劇開場必演《六國大封相》,劇團全部演員均參與,是一個粵劇團的實力展現,所以廣東話歇後語,六國大封相——盡地出齊,盡地出齊則全部出演的意思。

鬼叫你窮——頂硬上

鬼拍後屘枕——不打自招,「後屘枕」則後腦勺

食得大頭菜多——發夢

豉油撈飯——整色整水,形容故弄玄虛,裝樣子,裝門面

隔夜油炸鬼——冇釐火氣,形容一些男性性格軟弱,缺乏陽剛之氣

關於方言廣東話,廣東話歇後語,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留言和大家說說吧!

相關焦點

  • 廣東人為什麼不敢輕易說廣東話?
    這幾個詞裡面反覆出現,不知道哪個才是純正的粵語……。在深圳的時候還算好,因為在深圳說普通話的人比較多,溝通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話。深圳本地的朋友,有時候我跟他說粵語,他偶爾也會穿插一些普通話。但是在廣州的時候說粵語,我們就……唉,無論是廣州的朋友還是廣州的一些老闆們,都會不停地糾正我們的口音。後來在香港,香港的同事又說我有廣州口音。
  • 廣東話俗語、歇後語大彙編
    粵語白話中有很多俗語,歇後語。其中意思不懂粵語的聽起來會張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廣東話歇後語是粵語的歇後語。含有廣東粵語的精髓。本期特意整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希望大家用得上。神主牌都會鬱——暗喻簡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幸運。捉黃腳雞——暗喻登徒子追逐良家婦女,追進那女人家裡去,被她家裡的人捉到,把他身上的財物搜去之後,並給予極難堪的折磨。
  • 不懂廣東話,你怎麼敢說懂廣東人?
    不了解廣東的性格,就不理解廣東話;不讀懂廣東話,也就不明白廣東人。文/侯虹斌廣東是大陸漢語區裡罕見的實行雙語制的省份:沒錯,四川人講四川話,湖北人講湖北話,上海人講起上海話來比誰都囂張;可是,只有廣東,公車報站先粵語再普通話,主流的電視電臺都以廣東話為主,還養著一批譯製人員專門給劇中人配一口字正腔圓的廣東話。
  • 這些諧音梗,只有廣東人才懂
    這些諧音梗,只有廣東人才懂 2020-12-2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人不會說廣東話,老阿姨:很正常,別大驚小怪
    那麼大家都熱愛自己的家鄉話嗎?或者說熱愛自己的母語嗎?相信答案是肯定的。小編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所以在這裡想說一下自己對粵語的一點看法和感想。廣東的粵語算是人們認知度較高的語言。特別是90年代,香港的娛樂圈文化盛行一時,其中很多粵語歌不僅在內地很受歡迎,還一度延伸到中國臺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
  • 廣東不說粵語的兩個地方,方言使用很廣泛,但連廣東人都聽不懂
    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的語言分為好多種,種種各不相同,所以很多外國人甚至中國人都說中國語言實在是博大精深,明明使用的是同樣的詞語卻偏偏表達的是兩種不同的意思。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特別是全國的各地的方言更是讓人難以理解。
  • 終於知道廣東人為什麼不能吃辣了!
    ▽畢竟大家都知道廣東人連「人」都敢吃唯獨在吃辣這件事情全身心都在抗拒說到廣東,你能想到什麼?比如在這些著名美食中你就看不到「辣」的存在就像在颱風來臨之際有關「辣」的食物,廣東人也一概不囤在廣東人眼裡,只有甜的和鹹的
  • 廣東人都講粵語?NO!其實廣東有三大方言!
    大學時期課程不多,課餘時間我們宿舍的同學一有空就找我教他們唱粵語歌曲,但其實我的歌喉真的不敢恭維,但幸好我的粵語發音還不錯,因為雖然我是化州北部的客家人(其實我們鄉下很多人都不認為自己是客家人,也不知道自己講的所謂「涯話」就是客家話)。但我們當地是一部分人說白話,一部分人說客家話,上學的時候老師全部用白話上課(當然不是像廣州這種白話)。
  • 唐話被廣東話代表
    周松芳早期海外華人,特別是美國的華人,絕大多數是廣東人,其中又絕大多數來自臺山等四邑之地,由於這種特殊的來源,及多屬下層平民,識見有限,常常認為所有中國(唐山)人都是像他們一樣的「唐人」,都應該說他們一樣的「唐話」,由此引出無數的趣事軼聞,而從中卻也可以見出一部廣東人的向外拓展的奮鬥史與精神史。
  • 為啥廣東人對福建人「情有獨鍾」,廣東人告訴你:因為我們愛吃
    想來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富足的同時,就會對更高層次的方面進行追求,而就像是中國的「吃」文化,那可能光是美食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而就在中國的廣東地區,對於吃,就有著非常大的文化。
  • 廣東除了粵語,還有2種最難懂的方言,廣東人也聽不明白
    外地人認為「廣東人都是講粵語的」,其實這是不對的,廣東其實還有兩個地區的方言並不是粵語,而且這兩種也是最難懂了,廣東其他地區的人都聽不明白的。廣東北部的一些城市,比如梅州,河源還有興寧等城市,講的大約都是客家話,也叫涯話,土廣東話等等。聽起來就很有難讀有沒有?
  • 未末談廣東:廣東話——粵語
    粵語(Cantonese),又被稱作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但首先要聲明的一點是,粵語並不是廣東的專有語言。廣東金融高新區廣東,簡稱「粵」,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省級行政區之一,省會廣州。廣東是目前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因其古地名廣信之東,故名「廣東」。
  • 快失傳的「廣東話歇後語」,身為肇慶人的你到底識幾多?
    肇慶之星  歇後語,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後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一部分是「俏皮話」,也可以看成是漢語的文字遊戲。最初的歇後語與現在我們看到的歇後語的表現形式並不相同,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  你還記得嗎?那些年我們經常說的「廣東話歇後語」都有哪些?下面大家睜大眼睛,看看你還記得多少吧!
  • 廣東話之三大方言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廣東有三大方言,粵語、客家話、潮汕話。它們都經歷幾百上千年的傳承可謂是各有千秋,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個語種不是方言而是一種語言,因為,它們都有各自的專屬詞彙和發音,其中粵語被認可是一門語言的支持率最高。粵語是方言。粵語是漢語的一種方言,這是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認可。
  • 滿族人不吃狗肉,苗族人不吃羊肉,有一種東西,連廣東人也不願吃
    有些食物不吃是因為有毒性對人體有危害,而有些美食卻是因為文化習俗等而不吃。每個民族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就像我們知道滿族人忌食狗肉和苗族人不吃羊肉也是如此,這些少數民族的信仰和傳統限制了對這些美食的享用。但是廣東人就不同了,大到老虎小到蟑螂老鼠都是廣東人的盤中餐,但有一種東西,連廣東人也不願吃,你們知道是什麼嗎?前段日子,浩浩蕩蕩的山竹就瘋狂掃蕩了一把廣東地區,可謂是百年一遇的情況。
  • 廣東人專屬!微信這個功能愛了!沒辦法,老闆是廣東人!
    廣東人專屬!微信這個功能愛了!沒辦法,老闆是廣東人! 廣東人在線坐等... 你就知道微信粵語語音轉文字,有多好用
  • 廣東人為什麼喜歡日系車?這一條原因估計只有廣東人知道
    對很多人來說,車並不是必需品,因為現在公共運輸也很發達了,想去哪直接在網上買票就行,飛機、高鐵和汽車任你選擇。但是偶爾大家也會覺得這些交通工具並不是那麼的方便,例如時間,這時候如果家裡有一輛小汽車的話,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了,所以很多人有條件的話都會先把車買了。
  • 據說這幾個字廣東人一輩人讀不出來
    那人笑了:「錯啦,我是弗蘭(湖南)人!」而要說口音重,或者發音不準,廣東人絕對有話說。比如下面這幾個字,據說很多廣東人一輩子也無法用普通話讀出來! 據說念過這個「17次」的廣東人都自閉了!其實知道自己不標準說明還好,最怕的是覺得自己說普通話說得很好。
  • 【粵語文化】廣東話的歷史
    以後每周周三給大家講一點跟粵語文化有關的東西,增加一點粵韻~廣東話與普通話的交融 當年(80年代),為了促進南北交流,強制推行普通話.廣東及廣東人都對外來人口和外來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時至今日99%的廣東人聽得懂普通話,80%的會講普通話,正常交流已經不存在問題,但在那個時代大概只有10%的老廣會講普通話,可見廣東人在這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反而進入廣東生活的外來人員
  • 說粵語,廣東人最後的倔強
    /圖蟲創意別說香港,即使是同在廣州土生土長,西關口音和東山口音也有輕微差別,芳村口音更容易聽出來,畢竟芳村隔壁就是南海,按舊時可就被當做「鄉下人」了。 到廣州讀大學,不在宿舍裡鬧幾個「語言梗」笑話,肯定學不好粵語。當年一位來自河源的同學,母語並非白話,她問室友「你洗咗未」(你洗了沒),將「洗」(sai2)念成了「死」(sei2),整個宿舍瞬間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