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被忽視的「內部營銷」:你的產品感動你的員工了嗎?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我們在進行營銷推廣的時候,會集中注意力在外部營銷上,希望打動更多顧客。但是往往忘記了內部營銷,公司員工是否被產品打動了呢?如果沒有,員工怎麼去打動顧客呢?本文將圍繞這個話題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開始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先做一個小測試:

  1. 打開你所在公司或者公司旗下品牌的微信公眾號。
  2. 查看有多少位朋友關注了這個公眾號?
  3. 隨便瀏覽最近的2-3篇文章,看一下有多少位朋友讀過?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為什麼要做這個測試?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一下,接下來先看一個案例故事:

一、Tiffany的迪士尼實習之旅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書的Tiffany,大一暑假時曾經到美國佛羅裡達的迪士尼實習了兩個月,這段時光讓她經歷了從心存懷疑到相信快樂的蛻變。

Tiffany在迪士尼的實習工作主要就是打掃和清潔。如果是你的公司,一個員工只是暑假來實習兩個月,你會花多少心力培訓Ta?

迪士尼的實習旅程,從第一天開始就很不一樣,培訓的地方叫做Disney University。培訓不是大家排排坐聽講,而是像一個典禮一樣。你會領到自己的專屬名牌、一個米老鼠耳朵的帽子。等到實習離開時,原本的那頂帽子會掛上帽穗,就像畢業一樣。

迪士尼的企業理念是Create Happiness。培訓的時候,迪士尼給實習生看很多的影片及圖片,還有家長寄來的信,寫著他們在迪士尼美好的體驗,或是特別要感謝某個員工。Tiffany說,看一兩封時,可能還沒有感覺,但是一口氣給你看「很多」,你就會覺得真的有這麼一回事。

培訓的課程包含很多部分,最令Tiffany期待的是與遊客互動的課程,因為感覺最好玩。但是迪士尼卻遲遲不教,而是等到最後一天,實際帶實習生到園區走一趟。

為什麼不教?Tiffany發現,因為這種東西是教不來的,跟遊客互動、解決遊客的需求永遠沒有正確的答案。從世界各地來的遊客永遠會有千百種的問題,一本標準的培訓手冊根本寫不完,你必須靠實際經驗去判斷、回答、處理。

迪士尼從培訓開始,就讓你真心相信,這裡是個創造魔法的樂園。對你來說,這是一份兩個月的實習,到最後做的事大同小異。但是對遊客來說,這可能是非常難得的一次機會來到迪士尼,你要創造什麼體驗給他們?要發揮多大的影響力,都取決於員工服務時的表現。因此迪士尼才會花這麼多時間與心力在訓練。

從Tiffany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為什麼常常在媒體上看到迪士尼的暖心故事,還有收到客戶感激的回信,因為全體員工都相信並遵循著迪士尼的企業理念——Create Happiness。在感動客戶之前,你先感動自己的員工了嗎?如果連員工都不相信企業的價值,怎麼可能傳遞熱情給顧客呢?

今天我們要關注的話題:

營銷的隱秘角落——「內部營銷」。

因發現「黃金圈法則」而出名的美國著名作家和組織顧問西蒙·西內克(Simon Sinek)說過:「客戶永遠不會愛上一家公司,除非員工首先喜歡它。」

當你想到市場營銷時,我們傾向於向外看:你可能馬上會想到這是對消費者/客戶進行的營銷,我們制定策略來吸引他們,向他們展示我們所能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將他們帶入我們的品牌世界,並說服更多的人購買。

但是,另一個「市場」也同樣重要:你的員工,使品牌變得生動活潑的人,能夠為你的消費者/客戶帶來更多活力。然而,很多公司和品牌經常會忽視或輕視這一關鍵群體。

二、存在感不強的內部營銷

「內部營銷」從字面意義上來看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概念:除了將品牌向外影響消費者/客戶之外,你還需要努力在內部影響自己的員工,以建立或提高品牌喜愛度和忠誠度。

進一步來說,除了讓員工了解公司願景與品牌核心精神之外,更應該建立傾聽員工需求及形成員工樂於分享公司品牌價值的機制,這樣才能進一步凝聚共識,使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體現出品牌精神,進而創造出企業期望提供給消費者/客戶的品牌體驗。

確實,專注於從內部創造品牌喜好度並不是一種營銷規則,但是,如果代表該品牌並向外界傳達其承諾的員工們自己都不欣賞該品牌,他們又如何才能可信、真實地說服消費者/客戶這樣做呢?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經常將員工和員工的行為視為品牌的代名詞。因此,公司必須在員工中建立和品牌的情感連接,樹立對品牌的認同感和敬意。

1. 內部營銷的重要性

根據蓋洛普在美國隨機抽樣超過 3,000名在職員工所做的調查,僅有 41%的受訪者認為他們非常清楚「公司的價值主張」以及「自家品牌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值得關注的是,若依受訪者職級進一步分析統計結果,這個比例在高階及中階主管中分別為 60%與 46%,但對一般基層員工而言則大幅降低至 37%。

這項調查顯示出, 多數員工對於公司想要打造什麼樣的品牌僅有非常模糊的概念 ,而這些基層員工卻可能是每天面對和服務顧客的人。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在內部銷售品牌》中精準地總結出了內部營銷的重要性:

內部營銷是幫助員工與您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建立強有力的情感聯繫的最佳方法。沒有這種聯繫,員工可能會破壞您的廣告所設定的期望。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了解您向公眾承諾的內容。在其他情況下,可能是他們實際上並不相信品牌並感到與外界分離,或者更糟的是對公司懷有敵意。我們發現,當人們關心並相信品牌時,他們就會變得更加努力,並增強了對公司的忠誠度。員工團結一致,並受到共同的目標感和認同感的啟發。

——《哈佛商業評論》,2002

2. 薄弱的內部營銷對銷售和運營的影響

對銷售的影響:如果你的銷售人員對你的品牌不感興趣,或者對品牌的使命和核心價值感到困惑,他們就無法有效地向客戶銷售。真正認同企業的文化和品牌的銷售人員會表現得更好,因為他們是真實的。這種真實性甚至可以克服銷售流程中的失誤或銷售工具的缺乏,而不真實的員工可以毀滅世界上最好、資金最充足的銷售系統。

對運營的影響:員工流失率高、招聘成本增加、生產力下降。

3. 內部營銷怎麼做

另外一個品牌的例子——耐克,它的成功除了令人驚豔的產品、創新不斷地營銷和運動明星代言之外,更重要的是其企業文化,耐克建立了一個公司的內部文化,這個內部文化與大眾認知的耐克品牌完美結合。這也意味著,在耐克工作,就像這個品牌所呈現的一樣鼓舞人心、創新和新潮。那耐克又是如何創造一個和品牌形象一致的文化呢?答案比你想像中簡單:溝通。

內部營銷是「品牌內化」的執行層面,一套成功的內部營銷體系最終會形成品牌內化的最終目標。

圖片由遮光罩LensHood製作

從內部溝通開始到品牌內化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卻無法一蹴而就,同時也是一項長遠的持續性工程。儘管如此,企業可以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清晰化公司願景及品牌核心精神:

讓所有員工對此皆有清楚的認知、認同,並且了解企業期望創造何種顧客體驗。例如星巴克會精心打造出品牌示範空間,邀請主管及員工以顧客的角度親身感受,實際體會星巴克希望提供的理想體驗。

建立「每個人的工作皆對品牌有所貢獻」的觀念:

多數人常誤以為做品牌是市場部的責任,企業應該讓每位員工了解自己的工作如何影響著消費者/客戶的觀感,並且儘可能列舉可遵行的具體做法、面對狀況的取捨原則以及應該避免的不當行為,協助並鼓勵每個人成為品牌的最佳代言人。

例如H&M便以員工作為海報及影片的模特兒。這種做法不但可以讓員工更加重視其自身工作對品牌的影響力,也是表彰員工和促進認同的一種方式。

活化內部溝通機制:

企業應該將員工視為內部客戶,透過各種媒介與管道不斷溝通,讓組織持續聚焦在核心願景。並且藉由誠懇開放的傾聽與對話,提升組織透明度,使員工對組織既有理性的契約和責任感,也能發展出感性的歸屬與認同感,進而在這種心理基礎上,發自內心表現出盡心盡力的行為。

將內部營銷工作融入人才選訓的過程:

成功的品牌內化始於僱用志同道合人才。在招募流程中明確傳達公司願景及價值觀,協助求職者明了哪些是符合企業品牌精神的行為特質,並儘可能爭取具備品牌DNA的人才加入團隊。同時可以透過工作坊、訓練營、講座等不同形式的在職訓練,持續深化員工的品牌認知。

但需要注意的是,內部營銷和品牌內化不是生硬地背誦口號的表面功夫,企業經營者應該運用具啟發性的方式,並以身作則,讓員工感受到品牌精神真實地存在於組織之中,並因身為品牌的一份子而感到光榮,才能真正激勵員工、獲致認同。除此之外,良好的工作環境、開放而簡單的人際氛圍、經營者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員工愛上工作、愛上品牌、愛上企業的動力。

所以回到文章開頭的測試,如果你發現企業或品牌的公眾號關注人數或朋友讀過文章的數量與你同事好友數相差甚遠,那大概率能說明一個問題——你所在的企業內部營銷出了問題。雖然閱讀數量可能和內容質量等因素有很大關係,同時這個指標也不能代表所有問題,但作為一個企業員工,連閱讀這個簡單的動作都無法完成的話,那你又如何指望外部的消費者有動力去關注品牌呢?

內部營銷到品牌內化是個沒有終點的永續工程,需要耐心且真心的耕耘。一旦企業建立起實踐品牌精神的文化,那將會是最獨特且無法被複製的強大競爭力。

管理層感動10名顧客,不如去感動5名員工,因為受感動的5名員工絕對不止感動10名顧客!調查顯示,員工滿意度每提高3%,顧客滿意度就提高5%,而利潤可增加25%-85%!

——海底撈

Reference:

https://gretatsai.com/disney-intern/

https://hbr.org/

 

本文由 @李胤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營銷的隱秘角落
    從Tiffany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為什麼常常在媒體上看到迪士尼的暖心故事,還有收到客戶感激的回信,因為全體員工都相信並遵循著迪士尼的企業理念——Create Happiness。在感動客戶之前,你先感動自己的員工了嗎?如果連員工都不相信企業的價值,怎麼可能傳遞熱情給顧客呢?
  • 「取締役」到底是啥?五分鐘教你看懂日本公司內部結構
    日本公司裡有很多看起來是漢字,但對中國人來說卻「意義不明」的頭銜和部門,比如取締役和代表取締役、會長、經營企劃部……可是,如果不搞清楚這些詞的含義,就可能鬧出笑話甚至業務上出大錯。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便來簡單講解一下日本公司的內部結構。
  • 產品的「感知價值」——促成購買的關鍵
    從「珍珠之王」薩爾瓦多·阿薩爾的故事我們看出,他是利用「錨定效應」提升商品的「感知價值」,其他珠寶就是黑珍珠的「錨點」(這裡默認您已了解什麼是錨定效應,如果不了解,可百度查閱)。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感知價值」——促成購買的關鍵。
  • 那些被你忽視的「微文案」,其實是讓產品更好用的秘密 | 有用功
    到時候,你就知道微文案的神奇魔力了。展示你「熱血」的一面在樓下雜貨店,有專門的自助結算櫃檯。只需要對商品一一掃碼,即可支付帶走。不過我不太習慣這種智能方式,我還是喜歡人工櫃檯。即便人工櫃檯耗時更長,但至少面對的不是「冷血動物」。屏幕上的文案,永遠也無法取代現實中的真實對話。但好的微文案,還是能向你證明產品是現實生活中的人類製造出來的。如果產品更加擬人化,更「熱血」,其更容易受用戶青睞。
  • 數字營銷時代的 CMO 的 10 種特質,你有嗎?
    作為一名好的 Marketer,不能端坐於辦公室,還需要發揮「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路線了解客戶的需求。 所以如果你看到 CMO 走出辦公室,走進市場的時候,不要吃驚哦。 需要說明的是,企業的核心根本還是產品,營銷是輔助產品,打開市場的助力。
  • 沒想到Google內部會開這些課,聰明員工也覺得超有用!
    但不論是教育訓練的課程規畫,還是教育課程的方式(面對面、遠距、自學、團體課等),要讓這群優秀的人才對上課的內容信服、覺得有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Google前資深人資長拉茲洛‧博克(Laszlo Bock)表示,學習方式因人而異,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但是開的課程和內容要讓Google人願意捧場,「最好的老師就在自家辦公室裡。」
  • 比起MUJI 我更願意買內部員工評選的「十大好物」
    ランキング》(《請,排行》),就邀請了日本 300+ 位 MUJI 員工,每人選 5 款必買的 MUJI 單品,最高分 100 分,第二名 80 分...以此類推,最後讓節目組根據評分得出一份 MUJI 員工認為必買的「十大好物」,意外的是,這份「十大好物」和「十大暢銷」竟然無一重合。
  • 小米通報內部貪腐,兩位員工被移送公安;電子菸「JUUL」將正式進軍...
    小米通報內部貪腐,兩位市場部員工被移送公安機關7 月 19 日消息,小米內部通報稱,兩位中國區市場部員工違規舞弊,已被辭退並移送公安機關。全球範圍內有超過 520 個公共安全機構信任並使用大疆的無人機產品執行關鍵任務。(來源:觀察者網)美國電子菸品牌「JUUL」將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已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7 月 19 日消息,美國電子菸品牌「JUUL」將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已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最晚今年 10 月,JUUL 電子菸產品會上架京東電商平臺。
  • 「動保瞭望者」產品策劃破局營銷系列三——產品差異化優勢塑造
    從用戶信賴你到用戶消費你的距離有多遠?從用戶知道你、認可你到用戶與你產生交易的距離有多遠?從第一步的信任問題到第二步的應用問題,我們的產品逐漸更接近用戶,但有句話說:99%的概率和0%是一樣的,在沒有實現交易之前,企業的產品仍然是被用戶拒之門外。缺了哪一步呢?
  • 私域流量「觸點」營銷,離人近離增長就近
    一、私域流量「觸點」營銷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流量費用高企,轉化越來越難;私域流量概念火爆,企業不僅僅重視品牌,也更重視轉化,要求品效合一;種草模式受人追捧。這兩年大家都想解決「流量少、流量貴、流量假」的問題,常說「公域流量靠搶、私域流量靠養」。
  • MEXPO2017「穿」金「戴」銀的「知識營銷」好在哪裡?
    「知識營銷」被知乎正式標籤化的半年時間裡,知乎商業 Live 獲得「第五屆梅花網營銷創新獎」最佳營銷產品創新金獎;另外,知乎梅賽德斯奔馳「致敬人類首次登月」、知乎天貓「玩物立志,玩出理想生活」分別獲得最佳事件營銷創新銀獎和最佳電商營銷創新銀獎。  那麼,收穫一金兩銀的「知識營銷」究竟好在哪?
  • 收取會費,不打廣告……Costco的「非傳統營銷」
    減少縮水Costco已找到一種方法來避免商店中出現盜竊行為——那就是這個「為購物資格買單」的方式。商場中的扒手不太可能每年花60美元來尋覓機會。Costco在其2014年財務報告中指出,該公司的盜竊率「遠低於那些做折扣操作的競品企業」,並將這歸功於會員制度。
  • 你也在不經意間,掌握了一堆關於「買買買」的知識點嗎?| 100 個...
    這些需求也越來越細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十歲的美妝博主總有辦法讓你相信你,僅僅滿足於面霜眼霜的仍然是粗糙的原始生活,你的每一寸皮膚都可以找到專業的護理產品,臉看上去沒什麼問題但仍然顯老,那可能是你的頸紋太多所致,不如買個頸霜塗塗看?即便是沒有人看到的腳底,也要用足膜給自己最貼心的呵護啊。同樣的,只買電動牙刷怎麼能夠,漱口水總要常備的吧,水牙線囤好了嗎?
  • 這款馬桶想阻止你「帶薪拉屎」
    你有在公司廁所見過什麼奇怪的東西嗎?在廁所看到同事忘拿的手機早已不足為奇,最近,愛範兒辦公室的廁所還曾出現過一隻滑鼠(???)。未來,我們在廁所裡遇到的「奇怪東西」也許沒有滑鼠那麼跳戲,但卻承載了反人類設計思路,它是一款名為「標準廁所(StandardToilet)」的馬桶。
  • 你會考慮買一個「智能行李箱」嗎?
    在剛剛過去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一款名為 Cowarobot 的智能行李箱可以自動跟隨用戶前進,成為了展會上為數不多的亮點;前不久,京東平臺上線了一款包括 GPS 定位、手機 app 開鎖等功能的智能行李箱 ALLOY+;而小米生態鏈公司潤米科技,最近也在眾籌平臺上發布了「90 分智能金屬旅行箱」——如果你願意,還能找到更多類似的產品。
  • 商業新思維何以制勝:永輝超市「一線員工合伙人制度」
    3永輝超市用的是一套「一線員工合伙人」激勵制度。即,讓一線員工都成為店鋪、櫃組的股東,大家一起分新增利潤,而且員工拿大頭。這樣,員工變成為自己打工,爛的蔬菜水果大部分損失都是自己的,所以情況就截然不同了。我家附近就有一個永輝超市。
  • 618年中大促,一個電商運營很容易忽視的點「電商數據分析」
    同時還考驗一個很重要,卻很容易被忽視的點:「價格」。「價格」很重要。這世上沒人不關注價格,營銷4P理論更是將價格擺在一個十分顯眼的位置。「價格」也很容易被忽視。電商運營中,我們做了很多店鋪設計、商品展示、SOP客服接待、廣告賣點塑造的工作。但是真正為價格做過什麼?
  • 從極限運動殺到電子遊戲,來跟「魔爪」學學營銷神操作
    基地休息室內,玩家可以在桌子上很容易地發現「魔爪」功能飲料甚至,當玩家在基地休息室內飲用「魔爪」功能飲料時,也都會看到遊戲主角扮演者「弩哥」諾曼·瑞杜斯喝完整罐飲料的畫面。布局全球市場,魔爪離開「舒適圈」營 銷 研 究 所藉助熱門電子遊戲巧做營銷的背後,其實也是「魔爪」布局全球化戰略的新嘗試。這款向來與競速運動、極限運動強綁定的功能飲料產品,也在不斷尋求著營銷創新之道。
  • 湖北員工無法回公司上班!愧疚向黃曉明申請離職……收到回信感動哭出
    一名黃曉明工作室的員工便在網路上透露,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去上班,愧疚地向黃曉明提出留職停薪,甚至願意申請離職,沒想到收到老闆溫暖的回信,感動到當場哭出來!黃曉明關心肺炎疫情。(圖/翻攝自微博/黃曉明)這名湖北籍員工PO出對話截圖,訊息中向黃曉明道歉:「老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返京,可不可以申請停薪留職,這個月工資就先別給我發了。」他因為無法回去上班,自認影響了工作進度,若繼續正常領工資,會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在家裡也覺得很焦慮。
  • 面對疫情,Google 和 Facebook 為什麼要給員工開「大鍋飯」?
    當然,更多的是來自內部員工的不滿和質疑。據 The Information 報導,扎克伯格決定給 45000 名全職員工發放 1000 美元補助,不僅如此,取消 2020 年上半年業績考核,並且以 Exceeds Expectation(超出預期)評級給每位員工發放績效獎金。「小扎暖心了」,不少人在社交媒體這樣說。不過還是有人吐槽,「最優秀員工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