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觸點」營銷,離人近離增長就近

2020-12-27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這幾年私域流量一直是人們搶佔的概念,不用付費、精準觸達等特點受企業的追捧,比如微信群的運營,合理有效的運營方式可以提高轉化率;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私域流量觸點營銷的策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企業微信群上限從200人到500人,我們等了7個月,一直來運營人都流傳「企業微信」將成為私域流量的最大池的趨勢,現在趨勢成了現實方向。

與人的距離越近,就會與增長越近,這是增長的底層邏輯;​無論是「私域流量」還是「增長黑客」,我們相信精準的把握好和用戶之間的「觸點」,就能實現增長。

而企業微信現在,無疑是最好的私域流量「觸點」。

總結下企業微信2020年度大會的要點:

1)總結數據:企業通過企業微信服務和連接的微信用戶數已達4億;目前,企業微信上已有的真實企業與組織數已經超過550萬,活躍用戶數也超過1.3億。

2)總結行業方案:家校行業、政務行業、零售行業等多行業方案,對內可以實現內部組織溝通協作,對外可以直接連接用戶,用戶對接更方便快捷。

3)功能展示:

  • 企業微信已全面提升客戶群人數上限,從之前的200人提升至500人。
  • 企業可綜合運用客戶群防騷擾、防廣告、群發助手、聊天工具欄等社群管理能力,更好地維護社群客戶資源,提升服務效率。
  • 企業可以在客戶群發放客戶群紅包,進行新進群成員的迎新、新品發布或直播開播前的提醒、活動抽獎等,在多個場景下提高群成員活躍度、參與度,構建有人氣、有溫度的社群氛圍。
  • 企業微信離職繼承進一步優化,離職繼承不再需要客戶手動確認,客戶將在24小時後自動添加新接替的成員。
  • 企業微信在提供基礎的通訊和連接功能外,同時也開放了豐富的能力,讓每個開發者可以基於這些能力,為企業量身定製對外服務的解決方案。今年以來,企業微信開放接口增加到了540個~
  • 大會現場,企業微信正式發布了企航計劃:企業微信將提供12億元數位化扶持基金,幫助教育行業、區縣政務行業和中小企業實現數位化。

一、私域流量「觸點」營銷

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流量費用高企,轉化越來越難;私域流量概念火爆,企業不僅僅重視品牌,也更重視轉化,要求品效合一;種草模式受人追捧。

這兩年大家都想解決「流量少、流量貴、流量假」的問題,常說「公域流量靠搶、私域流量靠養」

無論是搶還是養,流量增長的核心是社交關係的建立。

顧客在企業跟顧客的關係中,始終佔據主導地位。社交是私域流量的基礎,但是我們習慣的叫法只有私域,這種叫法很容易把人帶偏,讓人忽視掉社交屬性的重要性;因為沒有社交屬性的流量等於是沒有轉化驗證的流量,你沒法去評價它,沒有辦法評價的社群流量就變成了「虛榮指標」。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貴的是什麼?最貴的不是流量,流量只是結果,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貴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鏈(包括品牌和用戶之間)

現在普遍做私域流量的定義為:添加到微信和微信群的數量。「普通流量」和「關係連接的流量」之間,是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的,這個鴻溝叫做:信任。

信任連結網絡才是最大的網絡效應。一切的效應、裂變基礎都是基於信任為大前提,脫離了信任,一切都毫無意義。

我們能看多有部分機構或者商家做私域流量的方式,就是拉群;拉群完了之後對群裡的群友瘋狂的進行消息推送,把轉化率寄託於「量搏概率」的方式。

這樣的私域操作,已經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它違背了私域流量的可重複性;這種瘋狂推送消息的社群,生命周期非常的短,並且裡面的流量屬於一次性流量,用了可能就沒了。

沒有信任連結的流量,強行將用戶拖進的社群,產出不了什麼價值;這樣的群稱之為「死群」,在整個微信生態中,這樣的「死群」有非常的多,廣告群、活動群等;這些「死群」就是只有流量關係,但是沒有連結關系所帶來的結果。

二、私域流量不是做社群

私域流量並不是簡單的拉群就完了,任何社群的形成,都帶有目的性,為此私域社群能分為三類:

1. 營銷型

營銷型社群是指營銷頻率高,以營銷活動和優惠分享、銷售轉化為直接目的的社群類型;營銷型社群中包括了折扣型、裂變型和通知型。

折扣型社群是以強折扣、搶購、秒殺等活動為主要特徵的社群;裂變型社群則主要做拼團、砍價、助力等作用,兩者可以交叉使用;主要是針對對價格敏感、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

2. 內容型

內容型社群可以分為教程信息導向,話題討論導向和直播短視頻導向;比如孩子王的母嬰內容社群,是根據育齡階段進行社群劃分,為不同社群的新手媽媽提供差異化的知識和經驗分享。

3. 服務型

服務型社群主要提供售前和售後服務,適合家電和 3C 行業;雖然產品消費頻次低,但是企業可以通過服務型社群提供可靠的售前諮詢,從而積累意向用戶。然後在促銷節點進行轉化。

這三類社群都是存在「社交屬性」的,「社交屬性」不是要交心交友這個層級,泛指「有來有回,有來往」即可;所以有價值的私域流量,都是流量之間能形成「有來有回的來往的」。

在構建自己的私域流量之前,品牌自身要明白移動網際網路的新時代下,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消費者存在。

因為每個人購買產品的目的:都不是為了讓企業賺錢,而是為了實現自己需求。

無論談營銷還是聊品牌效應增長,無論哪一種增長,都不是因為不是一下幹件大事,而是做對一系列小事;要做對一系列的小事,就要不停的細分,挖細節。

這裡也在細節上聊聊:怎麼解決與流量間的信任問題?

信任是一種情感連接。

陪伴、互動、日久生情這種都是私域流量下,品牌可能與用戶來來回回之間產生的一種信任情感表現,也可以理解為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

三、私域流量的引流「觸點」

引流的「觸點」分為兩種:主動推送型、被動吸引型。

1. 主動推薦型

主動推薦型的引流,也是市面上常見的公域引流方式:主動推送消息、設置步驟留下微信號碼、廣告投放收集信息。

主動推送型的引流公式:人群「需求」洞察+產品「賣點」提煉+用戶「渠道」甄別

公式中的側重點在於對人群「需求」的精準洞察和產品「賣點」的提煉,然後在各大目標渠道上進行測試驗證;這種方式下,引流公式的效率的高低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需求這麼多,哪一個需求是真的有效的,需要每個都測試,渠道這麼多,哪一個渠道的轉化率是最好的,同樣是需要測試的。

這種模式下使用工具是提升效率為目地,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去處理一些可以自動化的工作,例如:自動回復、信息分發、資料發送等來減少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就很有必要。

2. 被動吸引型

被動吸引型引流,引流側重點在於「引」。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傳播力量從官方的大喇叭遷移到了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傳播」;傳播中夾帶的人情味,這要求「用戶理念思維」的轉變。

通過內容為「觸點」吸引流量,實現私域流量的增長。

而沉澱下來的私域流量,又可以在每一個短周期內給企業帶來持續的商業回報,這其實也是一種良性的正向循環。

被動吸引型引流公式:內容IP+內容矩陣+活動刺激

公式中的側重點「內容價值」,被動引流是一種內容價值的吸引方式;無論是今天看到的很多創意廣告,還是網絡爆火的10W+文章,背後的提升流量的要點,都是通過「內容價值」吸引的。

 

作者: 陽俊orlo,公眾號:城市末

本文由 @陽俊Orlo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馬化騰首次聊「私域流量」,真香!
    本來吧,我只是想著便宜不佔白不佔,畢竟「智慧零售」啥的感覺很高大上,離自己有點遙遠。結果書到了一看,裡面很大篇幅都是在講企業做私域流量。在序言中,馬化騰寫道:針對流量困境,騰訊智慧零售團隊聯合業界夥伴,提出了「.com 2.0」私域業態,通過小程序官方商城、官方導購和超級社群三類典型的思域業態,組建基於微信生態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掌握在零售企業手中的自有流量,實現以連接驅動增長
  • 比起投放,更要重視私域客戶的轉介紹
    當我們接觸一個私域打法時,除了了解品牌方的案例拆解外,還有必要看一看服務商開發了什麼功能、提供了什麼幫助。在11月20日的「上海私域零售峰會」上,千聊旗下的教育品牌「荷小魚」和服務商「艾客」一起分享了他們做私域的組合拆解。
  • 什麼是私域流量?怎麼做私域流量?
    那麼企業該如何做好私域呢?《超級連接》這本書主要給到了關於「小程序商城」、「官方導購」和「超級社群」的方法論。這 3 個模塊,是經過實踐和打磨的,並且可複製、可規模化、可持續。具體怎麼做,我們來看看。1)小程序商城2019 年,小程序交易總額超過 8000 億。可以說,小程序商城已經是消費者的重要購物渠道之一。
  • 下個十年,私域流量就是產權
    總而言之,我們曾經關注的是「線上與線下」兩者的關係,探討究竟誰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有人說「電商將顛覆一切行業」,有人說「實體經濟才是主流,網際網路充斥著泡沫」……但來自有贊的閆冬老師,在本次2020私域流量行業大會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我覺得未來線上線下不分家了,真正的核心就是私域流量。」
  • 一個家紡企業的獨白:騰訊幫傳統零售商做「線上倍增」靠譜嗎?
    什麼是企業的私域流量?小程序倍增行動的目的是幫助企業搭建私域流量池,即真正歸屬於企業,可以自由反覆利用,無需付費,又能隨時觸達的流量。通常,企業的微信公眾號、微信個人號被認為是完全的私域流量。不過最近,微信對自動化加粉、建群、群發信息等「外掛」行為進行了嚴厲打擊,上半年就對上百萬這類帳號進行了短期或永久限制處理。
  • 網際網路品牌誤解:社群= 私域流量
    (一開始我們也是有過各種補貼的,例如很多品牌都在抽 iPhone、灑錢獲取粉絲數,但後來都證實是最愚蠢的作法)開始圍繞「社群」來發展,經營自有流量——中國內地稱「私域流量」。也就是說,「消費者互相影響的能力大大抬頭,而品牌主的發言權則大大衰退。」而這,就是「社群媒體」發揮作用的時候,也是國內網際網路這幾年大談的私域流量——是媒體(Media)+ 社交(Social)的疊加效應,利用人和人「信任程度」上的差異,做進一步的商業行為,但依然把人看過流量。
  • 營銷為人 融合增長丨OPPO營銷亮相2020大中華區艾菲國際論壇
    今年,在疫情的催化下,眾多品牌廣告主也正在將線下流量向線上遷移,逐漸關注到品效協同以及私域運營的重要性。,同比2017年增長48%;在2019年,手機終端媒體廣告流量增幅進一步提升,同比增長達到58%。
  • Growthbox | 2020增長黑盒工程學-營銷中臺實戰訓練【萌家推薦】
    」到「增長」.pdf文件大小:6.2M00【課前預習】什麼是商業逆向工程?.pdf文件大小:4.5M09【圖文課程】1.6 如何研究社交媒體和私域流量.pdf文件大小:6.8M10【圖文課程】1.7 如何挖掘產品內部的數據和情報?.
  • 社群=私域流量?這是網際網路品牌的誤解
    甚至認為「私域流量就是社群」,卻沒有 Community(社群)的認知,而是用了社區的思維在構建社群,其實相當可惜。 2012 年後,流量獲取變得巨貴,各公司開始意識到不能再無腦地去獲取流量和用戶(一開始我們也是有過各種補貼的,例如很多品牌都在抽 iPhone、灑錢獲取粉絲數,但後來都證實是最愚蠢的作法)開始圍繞「社群」來發展,經營自有流量——中國內地稱「私域流量」。
  • 私域流量+會員卡+分銷萬信科技增長三板斧受熱捧
    「網際網路線上流量紅利期已經基本結束,對線下門店而言,做流量、抓用戶的關鍵是通過精細化運營,盤活存量、拉動增量。」黃天文指出,為此,萬信科技把網際網路增長的方法論引入線下門店,以數據分析為依據,以「私域流量+會員卡+分銷」為抓手,線上線下聯動,探索出一條實現門店內生增長的新路徑。
  • 年末重磅 |《私域流量運營實操指南》
    Part 1私域營銷大背景平臺流量越來越貴,企業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如何破局?當增量市場轉變到存量市場,中小商家如何應對這一困境?私域流量呈井噴態勢,你足夠了解它嗎?對企業有何價值?
  • luckin coffe瞄準「微信生態私域」,讓APP流量轉向私域流量
    luckin coffee利用企業微信開拓新型營銷模式,讓APP流量轉向私域流量,就是十分典型的企業營銷數位化轉型案例。營銷數位化,是當前企業整體數位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第一站。而私域流量是相對流量池而言的,指的是我們不用付費,可以任意時間,任意頻次,直接觸達到用戶的渠道,比如自媒體、用戶群、微信號等。
  • 自媒體運營清單:打造私域流量工具有哪些?
    私域流量風光無限,是這兩年以來被廣泛討論的熱點話題,幾乎所有企業都在探索如何建立和運營私域流量,做私域流量,最基礎都要有增長工具和運營工具。
  • 一文讀懂深響年度大會,增長密碼藏在這些關鍵詞裡
    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解碼和求索「增長」的內核便顯得尤為重要。12月15日,以「增長新引擎」為主題的深響年度機遇峰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上,深響創始人劉亞瀾發布了最新品牌「營銷新引擎」。行業在變化、公司在變化,作為媒體也必須不斷去接近產業、剖析行業,才能真正把握變化、理解行業、與浪潮同行。
  • 企業數位化轉型,都開始做私域流量轉投小程序直播了?
    (2)從引爆私域流量開始,實現流量沉澱在直播開播前,商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社群、公眾號消息模板引導用戶關注直播間,開播前收到提醒,提前激活私域流量,鎖住忠誠客戶;商戶還能引導用戶關注公眾號,持續積累私域流量,多通道觸達粘性更高,也方便後續對用戶進行二次營銷,可利用多元化的會員玩法,增進復購。
  • 私域流量背後,是你看不到的Martech營銷技術的力量
    私域流量崛起,作為一個Martech技術從業者,我會覺得困惑:為什麼談到私域流量的崛起,網上的熱詞永遠都是社群運營、個人號分享、內容創意、短視頻的製作呢?這些都很重要,可是在背後Martech營銷技術的力量非常地明顯,卻沒有被太多的關注。也許是Martech營銷技術從業者往往不太善於利用媒體去發聲,以至於絕大多數人看到的就是海平面上的冰山。
  • 萬信科技增長三板斧:私域流量+會員卡+分銷亮相微信生態企業服務展
    「網際網路線上流量紅利期已經基本結束,對線下門店而言,做流量、抓用戶的關鍵是通過精細化運營,盤活存量、拉動增量。」黃天文指出,為此,萬信科技把網際網路增長的方法論引入線下門店,以數據分析為依據,以「私域流量+會員卡+分銷」為抓手,線上線下聯動,探索出一條實現門店內生增長的新路徑。
  • 武漢這家街頭零食鋪子上市了,從0到83億,最硬核的竟然是私域流量?
    贊同者說,在這個規模達到3萬億的市場上,良品鋪子也許成為中國的雀巢或卡夫;而批評者卻認為,良品鋪子是一個重營銷輕研發的公司,耗費巨資在流量和價格戰,有些本末倒置。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在招股說明書上,這家企業為什麼把自己定位成「通過「數位化技術」融合「供應鏈管理」和「全渠道銷售體系」開展高品質休閒食品業務的品牌運營企業」,它的核心優勢到底是什麼?
  • 私域流量應該怎麼做?
    說到底,傳統的方式,從來沒有脫離過漏鬥式的營銷模型。當傳統營銷模式面臨在獲客-流量-轉化-復購-觸達越來越難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基於人口碑傳播的私域流量營銷才是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獲取線索的渠道。私域流量天然依託在每個人身上,企業能夠調動的人越多,私域流量池也就越大,這些人,就是企業的「合伙人」基於口碑+利益,企業可以大規模發展「合伙人」每個員工和夥伴客戶都是私域流量的入口,他們都是潛在的KOC,如果把每個員工的流量都充分利用起來,進行全民營銷,那就是低成本構建企業私域流量池的最好方式。
  • 「私域黃埔軍校」,小程序倍增行動助力商家做好線上線下一體化自主...
    起因是,在用戶增長團隊與客戶進行前置諮詢的過程中,一個普適性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在微信生態內,不少品牌經過原始積累,已經有較好的粉絲基礎和影響力,但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小程序觸點多,立體組合應用挑戰大,可運營點容易遭到忽視,導致流量利用效率非常低,交易轉化始終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