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寶媽剛走進藥店就開始抱怨
「寶寶明明白天都不咳了,可一到晚上又開始咳,一聲接著一聲,為什麼啊?」
其實很多顧客來給寶寶買藥都會特別強調「白天都還好,就是晚上還會咳嗽。」
白天偶爾咳一兩聲,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劇烈咳嗽就開始了,不僅影響自己的睡眠,也影響他人的睡眠。上學的時候,宿舍裡有位同學一到睡覺就咳嗽,那時候真恨不得把她從窗戶扔出去,哈哈哈哈……
筆者小時候體弱多病,咳嗽就是家常便飯,深受夜間咳嗽折磨。晚上關了燈,躺下去半個小時吧,咳嗽開始了,每咳一聲感覺都要把肺給咳出去了,眼前還會有一道亮光閃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
後來查了一下,可能是咳嗽時導致短暫的眼壓升高,而眼壓過高時會使視網膜產生光感,通常都是一閃而過。
對於夜間咳嗽,真的怕了。是呀!明明白天幾乎都不咳了……
1、為什麼到了晚上咳嗽就會加重呢?
有不少原因會讓咳嗽在晚上更劇烈一些。
比如室內空氣情況的變化:晚上關窗會讓屋內空氣品質下降,空氣中的塵埃等汙染物會多一些;晚上開空調夜間空氣溼度下降,乾燥的空氣會可能引發咳嗽;
除了空氣的問題外,平躺的姿勢就會讓咳嗽變得更強烈。
當人處於直立狀態下的時候,吞咽和活動都會減少喉部的粘液。而平躺狀態下,呼吸道粘液積攢的更快,導致咳嗽增加。
人們身體保持平躺狀態時,容易使膈肌與腹部臟器上提,造成肺舒張受限,也會導致咳嗽增加。
此外例如人體激素分泌周期和一些藥物作用,都可能會導致夜間呼吸道粘液增加、肌肉舒緩等情況,從而增加咳嗽。
還可能與夜間肺淤血加重及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有關。
一些夜間肺部「排毒」的說法,這裡不多做討論。
2、關於夜間咳嗽該如何處理呢?
咳嗽的主要功能是「清理氣管」,將呼吸道裡讓人不舒服,甚至可能引發窒息的各種物體排除到體內。
比如喝水時不小心嗆到了,我們就會不停的咳嗽。這是因為水進入了呼吸道,呼吸道受到刺激,通過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大腦判斷後指令身體做出咳嗽的動作,把嗆進去的水衝出去。
如果沒有咳嗽,這些水就可能停留在氣管裡出不來,會有氣道堵塞,繼發感染等風險。
炎症性刺激也會引發咳嗽,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微生物的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炎症刺激是最常見的咳嗽原因。
咳嗽本身不是病,對人體有保護作用。通過咳嗽,呼吸道能將痰等分泌物排出體外,這是一個有益的動作,能夠保證呼吸道的通暢。
咳嗽雖然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家長對待咳嗽也應該和對待發燒一樣,別著急趕快解決這些症狀,而是要去了解病因。
相關「止咳藥」,並不推薦家長立馬給寶寶服用。咳嗽產生的氣流,能夠幫助人體排除氣道中的異物、病原體、過敏原、以及黏液。盲目止咳反而可能讓孩子失去這個自我保護機制。
給孩子吃止咳藥,算是在幫助「敵人」
治療咳嗽關鍵是針對病因治療。大部分兒童咳嗽是病毒引起,情況不嚴重,但家長要注意警惕孩子一般狀況及伴隨症狀。
不能準確把握時,及時去醫院。
最後說一下緩解夜間咳嗽的方法:
絕大多數的夜間咳嗽是不需要擔心的。換句話說,就是給咳嗽一些時間,耐心等待!
1歲以上的寶寶,可以喝一杯蜂蜜溫水,對1歲以內不能喝蜂蜜的小寶寶,喝幾口溫水也可以緩解一些;
如果是空氣品質不好,那就改善空氣品質。清洗床上用品,開空氣淨化器,使用加溼器,定期設備清洗;
儘量用鼻子放緩呼吸,用嘴呼吸會降低喉部空氣的溼度;
改變睡姿。讓後背墊高傾斜一些,粘液就不會攢著喉部。也可以試試換一個枕頭,從平躺改為側臥,調整呼吸道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