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泗水的鄭和清真寺,是印尼哈夷鄭和基金會於二00二年出資修建的,這個基金會成立於一九九六年,資金都是華裔捐款。二00三年五月落成揭幕時,由現任中國駐印尼大使盧樹民題寫寺名,據說這是全印尼唯一的一所具有中國特色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以鄭和名字命名的清真寺。
鄭和清真寺採用中國和印尼相結合的建築風格,既有中國古代建築的風格,又吸收了基督教和佛教的一些典型圖案,體現了多元宗教相互交流和共同發展的信念,也體現印尼原住民穆斯林與華裔穆斯林的深情厚誼,象徵著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長期友好。
當記者問及為何以「鄭和」命名清真寺時,印尼日惹華文聯誼會會長鄧國光回答說,印尼全國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信仰伊斯蘭教,這是鄭和在印尼傳播伊斯蘭教的功勞。鄧國光曾把印尼華文媒體《千島日報》刊登的鄭和在印尼傳播伊斯蘭教的長篇報導翻譯成印尼文,他告訴記者,作為一名虔誠的穆斯林,鄭和在七下西洋期間不忘傳播伊斯蘭教。在印尼的三寶壟、三寶廟,據傳原是當年鄭和所建的一座清真寺。他到三寶壟時所住過的石洞,是當年傳播伊斯蘭教的一個中心。
印尼不少學者介紹說,當年鄭和船隊在沿印尼中爪哇北岸航行期間,副手王景弘突然患重病,鄭和便下令船隊在塞蒙安河河口登陸,為王景弘治療,十天後鄭和率船隊繼續西航,留下已逐漸痊癒的王景弘和十名隨員。王景弘並未追鄭和船隊,而是教當地居民和華僑耕種,並向他們傳布伊斯蘭教。
印尼著名伊斯蘭教學者哈姆加指出:「印尼和馬來亞伊斯蘭教的發展,是與一名穆斯林有著密切關係。這位穆斯林就是鄭和將軍。」新加坡學者李烔才在其《印度尼西亞:神話與現實》一書中稱,十五世紀上半葉爪哇島的一些地區,如雅加達的安卓爾、井裡汶、杜板、錦石、惹班等地興建清真寺;巨港出現華人伊斯蘭教區等等,都與鄭和在當地積極傳播伊斯蘭教密不可分。臺灣學者龍村倪認為,鄭和以少數民族回族的身份在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互的直接交流上,其貢獻可以說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絕後的。
一九九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印尼的河裡夫希達雅杜拉伊斯蘭教學院在首都雅加達舉行了哈只穆罕默德·鄭和國際學術討論會,由印尼宗教部長主持,二百名專家中有印尼歷史學家、宗教學家、印尼駐中國大使代表等參加。
近年來,印尼不少華人伊斯蘭教徒著重從伊斯蘭教角度來宣傳和讚美鄭和,有的明確提出要把鄭和作為印尼華人學習的榜樣,有的撰文要「成群結隊地沿著鄭和開闢的道路邁進」,還有華人伊斯蘭教徒發表文章:「鄭和往夷城,鯨舟巨浪;經滄溟,遠涉洪濤,在航海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中新社記者韓勝寶)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