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淺淺媽媽育兒經】一個80後寶媽,家有女寶一枚,喜歡寫作、讀書,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喜歡我的寶媽可以關注我哦。
生完寶寶之後有個問題困擾著新媽媽那就是惡露不淨。正常情況下做完月子惡露就沒有了,但是有了新媽媽本來沒了又出現了,或者是一直不斷。那為什麼惡露總是不淨呢?新媽媽該怎麼做才能儘快讓惡露消失呢?一起來了解下。
【惡露的規律】
1、產後第一周,惡露顏色鮮紅,量大,有小血塊兒,這個時期被稱為血性惡露。
2、產後第二周,隨著身體的恢復血量減少,沒有之前的紅變成淺紅色的漿液,這個時期被稱為漿性惡露。
3、產後第三周血液量明顯減少,變成白色或者淡黃色,被稱為白色惡露。
4、產後四到六周可以完全排淨,如果超過六周還沒有消失的話,可以去醫院檢查。
【產後惡露不淨的原因】
1、生產過程中沒有清理乾淨。在生產過程中有部分胎盤或者其他組織物沒有被醫生清理乾淨,殘留在子宮內排不盡,導致的惡露不淨。
2、宮縮無力,產後還會有宮縮。這種宮縮有助於惡露的排出,但是有的新媽媽宮縮無力,也會導致惡露不淨。
3、受到涼風侵襲。如果新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受到涼風侵襲也會導致惡露不淨。
4、個人衛生不到位,導致感染,使惡露增多。
【新媽媽該怎麼做排出惡露?】
1、讓寶寶多吸母乳
寶寶在吃母乳的過程中會刺激新媽媽的子宮收縮,有利於新媽媽儘快恢復,惡露排出乾淨。
2、避免涼風侵襲
坐月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別碰涼水,不要讓冷風吹到。受涼風侵襲的話就會導致惡露排不乾淨,落下月子病。
3、要下床活動
新媽媽一定要下床適當活動,不要總是躺在床上,多下床活動才有利於惡露排出。
4、注意飲食
新媽媽可以多吃一些加速惡露排出的食物。
5、產後注意衛生,避免感染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新媽媽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每天都要清理一下下體,保持乾淨不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