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文者也。
日本對於外國人來說,一直是個有些神秘的國家,不止是西方國家,就連它的近鄰,也不敢說真正了解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讀這本書——《日本的世界觀》。
《日本的世界觀》作者馬裡烏斯.詹森是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日本史、中日關係史專家,他對日本歷史的見解不會流於表面,也很少使用空泛的理論和深奧難懂的道理,所以,當你讀這本書時,不用擔心它過於艱深。
跟其他西方國家的歷史學家把日本歷史孤立起來研究不同,詹森認為,日本並非孤獨的發展,而是與東亞歷史還有世界歷史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關於這一點,詹森使用了大量的原始資料,他本人對於檔案和史料的分析能力,也為此書增色不少。
在日本的世界觀中,直到德川幕府時期,還是「三國論述」,即中國、印度、日本,但是到了德川幕府中期,「蘭學者」杉田玄白髮現,此三國只不過是世界的一小部分,通過學習西醫,他著書立說,為日本世界觀的轉移,產生了重要影響,從這一時期開始,日本的目光投向更遠、更廣闊的世界。
久米邦武就是在明治初期,出使西方的重要見證者和親歷者,他親自見證了西方的繁華和強盛,從骨子裡蔑視中國的落後和愚昧,也正是在他的促進下,日本徹底轉向效仿西方的道路,使日本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
松本重治則是二戰後的昭和時代,對日本世界觀產生重大影響的另一知名史學家。戰後,日本從一片廢墟中重新崛起,連西方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因此,日本誕生了新民族主義,「日本人論」的種族主義思想一度成為戰後日本的主要思想。
這種思想導致的後果是,日本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開始變得複雜,似遠還近,似近還遠,讓人捉摸不透。
馬裡烏斯.詹森以日本這三位影響深遠的歷史學家為主線,分析了日本世界觀產生的三個重要時期,通過講故事的方法,讓大家明白歷史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看過之後,相信你對日本世界觀會有一個明確的了解。
進入21世紀,世界經歷了許多巨大的變化,日本的世界觀又會向何方向發展?是回歸原來的民族主義,還是向著國際化更進一步?如果你想得出一個接近正確的看法,《日本的世界觀》是必備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