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及青年教師的專業素養,10月28日下午,濰坊市教科院語文、英語、物理、地理教研員在高新區教科院楊淑萍主任以及區教研員的陪同下,來我校指導工作。期間分別聽了我校馬廣慧、朱新剛、沈鑫、周翠玲四位老師的課。
聽完課,市區教研員們與我校教師分組進行了面對面的評課活動.在對我校教師的教學設計,課堂組織進行肯定的同時,重點給出了指導性意見,引領我校課堂教學工作的提升。
語文教研員王曉春老師提出:狠抓課本基礎知識,狠抓翻譯句子。句子從短句子開始,或者是半句也行,目的是讓學生在不斷地完成這些可達成的目標的同時,不斷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王老師提到,翻譯句子是句型加語感,而這個語感是需要大量的操練的,教師講得再好,那只是理論層面,只有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練才能形成自己的語言技能。王老師還提到關於寫作的問題,學生作文不會寫,主要是基礎差,組句能力弱,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首先還是要抓基礎,指導學生如何組句。讀寫句子前要先做指導,然後再大量操練,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
王老師的指導很有針對性,讓平時老師們教學中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思想引領和方法指導。老師們都意識到,只有基於學生實際水平,抓中間,促兩端,把基礎知識小片化,讓學生在達成學習小目標的同時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和自身成就感。
物理教研員劉老師提出:要注重圖像的應用;強調在教學中以舊知識比較來理解新知識,比如用
知識的比較來理解新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知識獲得過程,對於規律的學習,學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語言表述出來,強調知識的構建過程,而不是教師一味的講解,教師可以給學生搭設支架,做鋪墊。對於中考複習,主要是以單元為主,通過一個題目的講解,讓學生會一類題目,層層設問,逐層加深難度,讓學生搞明白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形成系統的知識構架,不至於出現知識零零散散的情況。複習時多使用問答題,少用選擇題,題目不能貪多,重要的是把題目做透,讓學生會進行知識遷移。
地理教研員劉老師提出:課堂教學一定要與中考接軌,多研究中考方向與題目,將問題講深講透。必須樹立宏觀地理觀,注意問題間的聯繫。要撬動學生思維,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思維深度是考察重點,也是我們培養的重點,所有的問題要邏輯清晰地進行分析。老師們要注重創新題目設計,多出多練新題,培養學生的應變、遷移運用的能力。
語文教研員李老師從教學目標到教學環節,從專業素養到學情分析的點評給了老師們莫大的鼓舞。同時也對新教師提出了今後的改進措施和重點方向,研究中考,整體構建學科知識,樹立語文大單元教學的理念,幫助新教師的專業成長。
老師們認真地記錄,認真的思考,並就教研員提出的問題分享自己的想法,共同探討,共同提升。
教研員們的指導高屋建瓴,讓參與聽評課活動的老師們獲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將牢牢抓住每一次提升自我的寶貴機遇,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鼓勵支持下,老師們會以更積極的姿態,更飽滿的鬥志,自我反思、自我加壓、自我改進,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策略,讓鋼城現代學校的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再創新輝煌。
編輯:尹麗華 張強
審核:王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