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濰坊6月15日訊6月15日,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在濰城區濰州麓臺學校舉辦全市小學信息技術C++編程教學現場觀摩研討會,從6個不同角度和層面展示了編程教學與數學思維的完美結合,全市300餘名小學信息技術骨幹教師、教研員參加了現場觀摩研討,交流分享探討編程教學課堂經驗。 這是繼2017年11月3日在高新區舉辦的首屆小學信息技術scratch編程教學研討推介會之後的第二次小學信息技術編程教學研討會,也是從直觀的圖形化編程教學過渡到抽象的代碼編程教學的一次深入探索,是從遊戲化創意編程過渡到嚴謹算法的程式語言學習與思維訓練的提升推進,是進一步實現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專業化、學術化的有益途徑,能更好地完成新時代育人目標,為未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提前謀劃,逐步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戰略」以及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的「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慧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的戰略規劃。
經過精心準備和研討,此次編程教學研討會立足於編程思維與數學思維相融合的教研方向,從6個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展示了獨具魅力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現場。6名優秀教師以自己獨具魅力的教學方法與學生一起徜徉於奇妙的編程世界,每節課都精彩紛呈,教師激情講解、耐心點撥、高潮迭起,學生積極思考、討論質疑、創意不斷。在座觀課的每一名教師,時而拿著筆和學生一起計算,時而小聲地探討,時而浸入到深深的思考中,完全被課堂所吸引。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是成人無法預估的,C++課程引入小學,可以讓學生通過編程的不斷深入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C++編程與其他課程尤其是數學課的學科整合無疑是非常容易的。6節現場觀摩課主要有:
濰城區湖景小學李志強老師執教的《繪製正多邊形》。李志強老師這節課主要利用scratch中的角色轉換、設置以及畫筆模塊中的清空、落筆、畫筆設定等模塊,結合動作模塊的移動與旋轉命令,完成行正多邊形的繪製並嘗試圓的繪製,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編程思維與數學思維的結合,培養學生利用編程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學生熟悉的畫線段入手,引出畫學生比較熟悉的正方形,讓學生初步形成畫正多邊形的編程指令,然後層層遞進拓展到正五邊形、正六邊形……讓學生在充分的探索和合作中了解畫正多邊形邊數和旋轉角度之間的聯繫,進而突破本課難點——總結提煉出畫正多邊形旋轉角度問題的規律。然後利用規律繼續拓展直至畫出「圓形」。將編程思維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帶給學生,學生學在老師的引導下認真思考,發現規律,為學生打開解決問題的另一扇大門,讓學生體驗編程教學與數學思維相結合帶來的思考方式的轉變,進一步提升數學思維與編程思維的融合度,加速小學學科課程整合的進程。
濰州外國語學校馬遙老師的《數學中的平面圖形》。馬遙老師這節課主要是啟發學生使用編程的方法解決數學中的平面圖形問題,深入理解數學公式,學習C++語言中順序結構程序的編寫方法,嘗試運用C++語言解決平面圖形問題。更多地引導學生去思考,想辦法,出思路,把計算的任務交給機器完成,讓做題變得輕鬆,讓數學的學習不再枯燥。讓學生在編程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數學公式,改變傳統的通過反覆練習來鞏固數學知識的學習模式。在編程教學過程中,啟發學生進行充分的自主學習探究,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編程的快捷和準確,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語言的興趣,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
濰城區永安路小學李作梁老師執教的《數列求和》。李作梁老師這節課引入《高斯求和》的經典數學故事,讓學生初步理解數列概念,掌握使用c++語言for循環語句解決數列求和,理解For循環語句的基本結構和執行過程。通過設置難度遞進的題目,使學生不斷加深對For循環語句的理解,讓學生真實感受c++編程的魅力。
山東省濰坊外國語學校褚然然老師執教的《雞兔同籠》。褚然然老師這節課導入古代趣味經典題目,啟發學生對過去知識的回憶和思考,通過提問的方式總結《雞兔同籠》問題的解題方法,讓學生比較列舉法、假設法、方程法的優缺點。本節課重點落在方程的解法上,對於《雞兔同籠》方程的解法可用編程來解決,通過for語句和if語句的嵌套使用,計算機能很快很準確的找到準確答案,讓學生理解並掌握電腦程式的邏輯關係,訓練學生的思維,把方程問題轉化為程序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C++語言的強大與實用。
濰城區實驗小學劉文帥老師執教的《進位轉換》。劉文帥老師本節課通過生活中手機的更新迭代感受信息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以及發展速度之快,體會學習信息技術課的重要性。藉助十進位的進位規則,引入二進位數和進位規則;通過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困難的遊戲,既練習了進位轉換的規則,也活躍了課堂氣氛,讓本來枯燥的內容變得有趣,還滲透了二進位在計算機領域的應用思路。課堂構思巧妙設計合理,突出重點,用0、1兩個數字巧妙的引入二進位,通過兩個構思巧妙的遊戲,不僅讓孩子們掌握了二進位與十進位的轉換方法,還體會了用二進位在各個領域的用處,認識計算機的二進位工作原理。
濰州麓臺學校顏潔老師執教的《字符統計》。顏潔老師這節課主要講授了使用C++程序來統計句子中的字符數量,掌握While循環語句的基本用法,讓學生學會使用C++語言分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用算法和邏輯思維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語言程序與WORD等應用軟體的比較,讓學生了解了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及程序編寫的重要性。整個教學過程環環相扣,由易入難逐漸展開,從簡單的句子開始,一點點增加難度,充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與自主探究,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接受規律,也消除了部分學生對編程的畏難心理。學生參與熱情高漲,既競爭又合作,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適時點撥,既幽默又嚴謹,體現出編程教學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以上這些課堂觀察中,學生對編程表現出的極大興趣,對新知識的強烈渴望,課堂學生們的精彩表現,一直在增強一線基礎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濰坊的每個孩子都應該學習編程。濰坊市教科院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小學信息技術教研員於芳民說:「不管存在多大的困難,要讓濰坊的每一名學生接受優質的編程教育,我們一線教育工作者要對孩子的未來負責。在這個技術變革的時代,我們濰坊每一個學校都要深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課程內容,未來不是通過強化訓練培養高分的孩子,未來是人與機器共存的時代。如何讓人不被機器取代,如何讓人能與機器更好的溝通交流,如何讓人擁有比機器更強大的學習決策能力,必須人人都要掌握機器語言,必須讓人比機器更有智慧。所以,現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編程教學研究刻不容緩,困難再大,也要儘快轉型,努力推進。」
短短10年間,騰訊、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的崛起,谷歌、蘋果為全球創造了網際網路新秩序,AI、VR、大數據、區塊鏈、語音識別等新概念的誕生都離不開計算機語言中的那一行行代碼。短短兩三年間,人工智慧突然闖入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今天,編程無疑是重要的溝通手段和創造工具,編程教育的普及必然是未來教育的趨勢與方向。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Everybody in this country should learn how to program a computer, because it teaches you how to think.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編程,因為它會教你如何思考。編程教學的目標不是培養程式設計師,不是培養代碼工程師,而是培養未來世界的開拓者、領航員、思想家、戰略家。讓未來的人類擁有比機器更強大的學習能力,讓人類比機器更有智慧。
對於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學習C++語言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濰城區教科研中心信息技術教研員王國德主任,多次組織信息技術教師們認真考證、反覆研討、大膽探索,結合國內外開展編程教學的實際案例,在把控編程教學速度與節奏的同時,讓孩子們輕輕鬆鬆體驗編程的快樂過程。在教研方向上,結合數學思維的培養,用編程的方式解決傳統的經典數學問題,加深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不貪急求快,認真呵護小學生學習編程的興趣與熱情。高新區教研室信息技術教研員潘光榮老師在2017年已經在小學五年級、六年級開展C++編程教學研究,每周召開一次全區信息技術教師教學研討會。高密、臨朐已經在四年級課堂開展Python編程教學,諸城、青州、安丘、壽光、昌邑等縣市也在開展Scrath編程教學的同時,加大編程教師培訓力度。
通過開展編程教學,藉助編程平臺或工具完成特定的任務,啟發學生編程思維,引導學生學習編程思想和方法,體驗計算機編程的神奇與快樂,加深對信息技術學科靈魂的理解和把握,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科學合理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持續推動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專業成長,專業的教師執教專業的課程,讓小學課程走向專業化、學術化。這是信息技術學科教研在編程教學中一直堅持的目的和方向。
從2016-2017學年度的第一學期,濰坊市信息技術學科就開始調研、論證編程教學的理念、實施步驟、課程結構,從最初對編程教學的不接受到接受,再到主動去推廣,大多數一線信息技術教師經歷了一個矛盾而複雜的掙扎過程,現在終於可以面帶微笑了。目前,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競爭的風口浪尖,隨著科技創新的飛速發展,未來已經到來,編程將是未來人人必備的基本技能,必須儘快轉換思想觀念,從單純教學生使用應用軟體,轉變為引導學生使用算法和邏輯思維來解決問題。濰坊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濰城區教科研中心將集中信息技術骨幹教師,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成長特點訂製一個相對長期的、寬鬆的編程教學計劃,做好和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銜接,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編程的積極性,慢慢引導學生走進神奇的編程世界,創新發展,迎接未來世界。在下一步的編程教學中,不組織參加功利嚴重的各種比賽,不組織影響學生學習心情的考試,不進行所謂的學業評價,只為學習編程而學習,只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培養的不是未來謀生的手段,而是在訓練學生思維的過程中讓學生變得更加聰慧,不做未來的書呆子,要在未來多元競爭的智能時代中不被機器打敗。雖然面臨重重阻礙,眾多困難,周圍充斥著各種不同的聲音和爭辯,一線擁有編程情懷的信息技術教師與教育工作者為實現自己的編程教育夢,終將鍥而不捨、砥礪前行。
此次活動,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能力、尋找差距、謀求提升的平臺,為信息課程的改革方向提供了另外一條途徑,教學生C++並不是為了把學生都培養成為代碼工作者,而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計算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在AI應用逐漸成為趨勢的今天,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該如何定位,還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學習和研究。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通訊員 趙雲福 濰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