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

2020-12-25 新E薈

什麼是「素質教育」?至今也沒有誰說得清楚,因為這一概念來源於「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這樣類似的口號。

當對「素質教育」這一概念提出質疑時,有人就說我們的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是高分低能的,這樣的說法只能說明學校與社會之間、分數與能力之間還存在有一定的差距。

20世紀末期,西方教育理念開始滲透進國內的時候,很多人就開始提倡不能像機器生產那樣的培養學生,要培養自我個性想法之類的,慢慢的,就導致很多教學又向另一個軌道方向無限偏離。可以最後又要繞回來看結果。

最終,家長們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跨出校門就成為名家、名人,又要玩又要學習好?這不能不說是一些對教育寄予厚望者的一種畸形心理。

就現在一些所謂的取得了「素質教育」成效的學校而言,在幾年或十幾年後,這些學校培養的學生就一定都是高能者嗎?他們的「素質教育」特徵和經驗何嘗又不是教育的特徵和經驗,從所謂的「素質教育」裡抽去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論及其教育手段,「素質教育」又還剩下什麼呢?

要說「素質教育」孔子早就提倡「素質教育」了。

第一、為教育評價提供了一張不客觀的標籤。

一是什麼是高素質?沒有客觀的標準,評價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或是評價他人都是以評價者自己的期望值來決定的,你說他是高素質的,他就是高素質的;你說他是低素質的,他就是低素質的,甚至還可以這樣說,有的評價者連期望值都沒有,隨心所欲。

二是就教育本身而言,不管哪一種教育方式都包含有其值得肯定的成分,像現在就有人提出「應試也是一種素質」。

第二、就教育系統本身而言是在自我矮化,使教育工作者無所適從。

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了,在這期間社會穩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取得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先後普及了小學教育和九年義務教育,為社會輸送了數以億計的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的勞動大軍,在高科技的隊伍中大多數是我國自己培養的人才。

成績的取得不是因為有了「素質教育」,差距的存在不是換一個名稱就能夠改變的,而「素質教育」這個名稱只能給一些遠離教育實踐的人對教育說長道短提供藉口。

教育需要探索,需要創新,需要改革,絕不是以一句空洞的口號來代替具體的行業術語。

教育需要付出時間,可能也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摸索出適合我國自己的教育方式。希望新中國的教育越來越好,這是給中國孩子最好的福報傳承!

相關焦點

  • 學習的目的是什麼?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
    教育不是修幾所希望小學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一輛車的發動機壞了,不是換換外殼就可以改善的。我們一直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嗎?如果一個孩子德智體美勞都很好,但是在社會上仍然不會與人相處、解決問題、面對困難無能為力,這樣的素質教育到底對嗎?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筆者針對該發言中的一些看法撰寫了一篇文章《依法治教和應試教育,教育部門最應該關注什麼》,認為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最應該關注的是依法治教,在政府教育部門依法治教的基礎上,學校選擇實施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是學校的自主選擇。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在爭什麼?
    為何素質教育口號喊了這麼多年,仍然有這麼多人支持應試教育?在到底應該堅持應試教育還是堅持素質教育的根本方向上,依然沒有共識。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應試教育的支持者在支持什麼?  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就難怪陸建國面對「可以暗地裡使勁抓教學抓成績,但是,對外一定要大力宣揚素質教育」的表裡不一的現實,高喊「我們一向提倡實事求是,如果是正確的事情,大家都在做的事情,為什麼非要鬼鬼崇崇、偷偷摸摸?為什麼非要說一套做一套?好像應試教育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  支持應試教育的另一個理由則是公平。
  • 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意思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界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個概念。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價值觀念,其初衷在於糾正「應試教育」現象:中小學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大學教育過分專業化等。應試教育把教育活動的評價環節作為教育目的的所在,把人的素質的某個方面作為全部,教育活動本身和教育培養對象被嚴重扭曲。因此,應試教育不僅背離了我國的教育方針,也不利於培養社會進步與發展所需的人才。素質教育觀扭轉了應試教育觀,把教育目的的重新指向人本身,指向人的整體的、全面的素質。
  • 素質教育,是個什麼東西,你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已經提了很多年,然而素質教育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素質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改變?素質教育是不是讓我們對孩子培養更加迷茫?我們應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又是什麼關係?一、什麼是素質教育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素質。素質:一方面指心理學上的人的某些先天性特點,另一方面指的是失誤本來的性質以及品質、質量等。現在更多的人講素質包括了文化修養,道德水準,身體條件,心理健康等等方面的綜合衡量但尚未標準的概念。也就是說,素質本義主要指的是先天條件,與身俱來的特點。
  • 什麼是教育?何為素質教育?
    結果就來了,第一種情況的孩子只會覺得你這裡的老師為我付出多少都是應該的,因為我花錢了,就光這句我花錢了,就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了,他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你為我做什麼都是應當的,他自己就會消失了內力,總是靠外力去追趕學,而他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課本上的知識容易學得到,而課本外的知識卻不是你能花錢買來的。
  • 高考再次證明素質教育的雞肋,到底素質教育還能走多遠?
    每年高考都會掀起一場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爭論,與以往不同,今年情況有了一些變化——應試教育呈攻勢,素質教育呈守勢。但是,也出現了像南京一中素質教育成績不理想,而被家長抗議,讓校長下課的事件發生。同時也讓我們再次疑問,素質教育到底還行不行?
  • 什麼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定義: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
  • 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的校園有素質教育嗎?
    我們的素質教育提出很多年了,如果問現在的學校是什麼教育,幾乎每個校長都會說,當然是素質教育了,我們一直踐行的就是素質教育。那麼校園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兒呢?我們看看當今校園所謂的素質教育:第一:分數佔據最高位置的素質教育。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到底誰更適合中國式教育?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抗衡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教育才能適合現在的孩子教育,相反,素質教育並不是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它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個人、個性的全面發展。如果說應試教育的目的是成"材",那麼素質教育的目的則是成"人",它不僅僅關注學生現階段的狀態,更關注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
  • 什麼是最好的素質教育?
    從「素質教育」這個詞誕生之初,就備受爭議。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中高考的重壓下,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有什麼用等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大家。後來幾經教育體制改革,許多家庭認識了素質教育並認知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素質教育對於許多人而言依然是個嶄新的概念,怎麼樣評價素質教育的質量?如何讓孩子學習的素質教育能夠對今後的成長有最大限度的幫助?
  • 邁格森GCE課程:將英語素質教育進行到底
    「一年多考」、「轉變題型」、「淡化語法」、「提升技能測試」等等一系列舉措體現出國民對於轉變英語教學理念和學習觀念的需求,也讓國內各英語培訓機構面臨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緊急過渡的挑戰。「一年多考」、「轉變題型」、「淡化語法」、「提升技能測試」等等一系列舉措體現出國民對於轉變英語教學理念和學習觀念的需求,也讓國內各英語培訓機構面臨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緊急過渡的挑戰。
  • 我們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你怎麼看?
    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到底是個什麼東東?素質,我們籠統的認為,就是人的綜合能力和基本條件,家長和學校可能是認為,所謂的素質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成績。素質的提高,當然是好事,包括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等的成長和成熟。
  • 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回答什麼是素質?素質就是事物本來的性質。素質就是本質上的、基礎上的、不容易改變的東西。和這個相反的是個什麼東西呢?昨天考試了,今天就忘了。也就是說,考生考試的東西,很多都不是自己的東西,是從老師那裡借來的東西。所以,很多考試考的並不是素質。
  • 綜合素質|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高中生必看!
    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一個新詞,很多考生和家長還是不太明白,它對高考有什麼影響?綜合素質評價在什麼時候填寫?又由誰填寫呢?本文就為各位考生及家長一一揭開迷霧,讓您瞬間搞懂「綜合素質評價」~綜合素質評價到底是什麼?
  • 什麼才是好素質教育,
    談素質教育就不得不提應試教育,從這二者的轉變更能明確「什麼是素質教育」。我們為什麼要應試教育?根本的原因是教育資源不足,需要從廣大的基礎中選擇人進行資源不足的高等教育,而這種選擇基於社會系統本身的設置。
  • 「素質教育」是個什麼東西
    「素質教育」是個什麼東西?什麼是「素質教育」?至今也沒有誰說得清楚,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一概念來源於「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這樣類似的口號,而凡是國家所提倡的「教育」又都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我們通常所說的「教育」又是指國家所提倡的「教育」,這樣「教育」和「素質教育」是一個全同概念。「素質教育」的出臺,只不過是玩了一個抱著孩子找孩子的遊戲而已。
  • 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
    打開百度上網瀏覽一下,大多是素質教育是什麼,應該怎樣做的內容,至於要想開展素質教育,需要教育應該怎樣加強自身的建設,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卻很少有人提及。雖然如此(當然,也許是有的,之所以沒有看到那大概是我的孤陋寡聞了吧),但是在現實中,人們對這個問題有意無意間還是談到了一些。不過因為沒有明確的認識到它們二者之間內在的重要關係,大多也就沒有就教育的素質問題開宗明義的來對它進行專門的探討。
  • 學校的課改和素質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當前教育如果說有問題,問題都出在了太急功近利化。   實施素質教育,不是觀念問題,是良心問題。實施新課改,也不是觀念問題,而是本領問題。 我想,我們每一個老師,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必須要歷經這三層境界,也同時兼備這三個素質。
  • 我國的教育,到底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兩種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對立。「應試教育」本質上是目標教育理念的體現。它認為教育是社會的對象,是選擇社會階層和人力的工具。在這裡,教育的選擇功能被視為終極目標和本體,而人的發展只是適應選擇的手段和選擇的「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