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好素質教育,

2020-08-27 張老師聊升學

談素質教育就不得不提應試教育,從這二者的轉變更能明確「什麼是素質教育」。

我們為什麼要應試教育?根本的原因是教育資源不足,需要從廣大的基礎中選擇人進行資源不足的高等教育,而這種選擇基於社會系統本身的設置。

隨著發展,教育資源愈發充足,不斷的擴招,提高高等教育入學率,使得這種選擇不再重要,當人們普遍能有教育資源可以使用的時候,有沒有使用這些資源的資格就不重要了,與此相應,能不能更好的使用這些資源就顯得十分重要,所以需要素質教育。再提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的選拔框架,取決於社會結構,在高考恢復之初,我國第三產業薄弱,社會發展主要依靠第一和第二產業,這些產業框架相對比較穩定,各個位置所需求的人才要求也比較明確,且協調性不高,這正是應試教育最適合的土壤。隨著產業發展,第三產業崛起,對於人才的需求的硬性指標模糊,協調性也很高,沒有了明確的指向應試教育也失去了指導作用,不基於單一生產框架的素質教育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

我們所有的觀念都來自於歷史,我們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是歷史的必然。應試教育追尋的是「位置」,素質教育追尋更多的是「價值」,從這樣的形態上,很容易分析出什麼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價值體系沒有基礎框架,重視的交互,只有交互才有價值,人與人之間的價值,所以要教會學生如何在相互碰撞的社會中在保持自我的同時尊重他人,不再是遵循本位的系統裡,處於什麼位置做什麼事的強硬要求。人與物的價值,在生產關係中,人不再是龐大社會生產系統的中一顆螺絲,可以正面的與物產生價值互動。

從知識的教育上講,由於應試教育是基於某些生產框架的,學生應該遵循這種框架的要求,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學什麼就教什麼,教什麼就學什麼。而素質教育不需要依託於固定的框架,所以一般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想學什麼就教什麼,素質教育絕不會忽視知識的教導,只是知識框架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素質教育單從量上說不應該比應試教育少,量應該多的多,素質教育是不可能減負的,只可能加重。

不過素質教育加的是知識的質量,減少了應試的磕絆,如果僅談考試的負擔,那確實會減負。單從知識的教導上來說,素質教育是符合「知行合一」理念的,人所學的一切都是為了「致良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所學的一切不能帶來更好的生活,那麼所學的一切又有什麼用呢?再繞回去,在社會資源嚴重不足的時候,能不能使用有限的資源直接決定的生活的質量,可當多數人都擁有了資源的時候,更好的使用這些資源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教育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話題,我點到為止。看下面有人說「快樂教育」,多說一句。「素質教育」和「快樂教育」是不同的概念,我國可以推行素質教育,但不太可能推行快樂教育

相關焦點

  • 科學網—什麼才是素質教育
    而素質教育改變這樣的狀態,不讓學生陷入考試的題海之中。但後來,有人把所謂西方的教育理念牽扯了進來,認為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本性和興趣發展,才是最好的教育。 然而,最近又有人指出,西方的那種教育理念主要是針對那些普通人家孩子上的普通學校,而所謂精英子弟進入的私立學校,其教育方式與國人所謂西方的素質教育理念沒有任何關係。他們的精英教育根本不按照所謂素質教育來進行。
  • 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要回答什麼是素質?素質就是事物本來的性質。素質就是本質上的、基礎上的、不容易改變的東西。和這個相反的是個什麼東西呢?昨天考試了,今天就忘了。也就是說,考生考試的東西,很多都不是自己的東西,是從老師那裡借來的東西。所以,很多考試考的並不是素質。
  • 啥才是素質教育?這才是素質教育
    1993年中國教育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偉大戰略。百度百科上是這麼介紹素質教育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素質教育≠技能教育,什麼才是理想中的教育?
    在素質教育的大旗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將增強孩子素質的方式寄托在各種類型的培訓班上。大多數家長的態度是:不管以後能得到什麼結果,至少,現在能獲得一項技能。當家長錯會素質教育的意義時,愛無意間也成了傷害,扼殺了這些孩子的本性和樂趣。這種「素質教育」,應該稱為「技能教育」。
  • 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甚至說他們的焦慮還可能更多,因為他們可能更沒有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孩子,沒有多餘的時間去教育孩子。根據我國調查顯示,那些越有錢,學問越高的父母,他們內心對於幼兒的焦慮也就越大,因為他們見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好,一些家庭往往會覺得能夠進入外國學校,得更得的offer。
  • 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的校園有素質教育嗎?
    我們的素質教育提出很多年了,如果問現在的學校是什麼教育,幾乎每個校長都會說,當然是素質教育了,我們一直踐行的就是素質教育。那麼校園真正的素質教育在哪兒呢?我們看看當今校園所謂的素質教育:第一:分數佔據最高位置的素質教育。
  • 比素質教育更重要的什麼?
    所謂素質,已經將最基本的尊老愛幼、文明禮貌、有涵養排除在外。依我看,在各種少兒培訓班滿天飛的時代,孩子缺少的不是所謂的素質教育,而是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想他人所想、分享和友愛的點點滴滴。因此,比素質教育更重要的,是基礎教育。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筆者針對該發言中的一些看法撰寫了一篇文章《依法治教和應試教育,教育部門最應該關注什麼》,認為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最應該關注的是依法治教,在政府教育部門依法治教的基礎上,學校選擇實施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是學校的自主選擇。
  • 「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素質教育」?至今也沒有誰說得清楚,因為這一概念來源於「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這樣類似的口號。最終,家長們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一跨出校門就成為名家、名人,又要玩又要學習好?這不能不說是一些對教育寄予厚望者的一種畸形心理。就現在一些所謂的取得了「素質教育」成效的學校而言,在幾年或十幾年後,這些學校培養的學生就一定都是高能者嗎?
  • 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
    只是緊盯著「素質教育」這一概念去開礦淘金,把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意義與作用,方法與途徑等問題幾乎弄得「淋漓盡致」,但素質教育卻始終是千呼萬喚難出來,教育的問題是時時聞之,教育的形象也在社會和老百姓的時時詬病中不斷的矮化。對於為什麼很少有人從「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所以本人在這裡上也就沒有發言權。
  • 有一種教育比應試教育好,但不是素質教育,知道是什麼教育嗎?
    素質教育的號角已經吹響了很多年了,記得剛批判應試教育、鼓吹素質教育時,學生家長熱舞沸騰於是很多家長覺悟了,素質教育就是自欺欺人的教育,最後還是應試教育管用,因為一切看分數!其實應試也好,素質也罷,只是所謂專家命的名字而已。最好的教育是適合教育,但教育成本比較高。
  • 什麼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定義: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於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在爭什麼?
    為何素質教育口號喊了這麼多年,仍然有這麼多人支持應試教育?在到底應該堅持應試教育還是堅持素質教育的根本方向上,依然沒有共識。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應試教育的支持者在支持什麼?  就算在低年級階段推行素質教育,一旦進入小學六年級、初三、高二,面對來自升學的壓力,素質教育就被打回原形,不得不回到題海戰術。正所謂「到小六就中止、到初三就叫停、到高二就下馬」。  即便是學校要搞素質教育改革,要為學生減壓,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因為最終還是要靠應試能力說話,要憑分數才能升入好學校。
  • 什麼是最好的素質教育?
    從「素質教育」這個詞誕生之初,就備受爭議。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在中高考的重壓下,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有什麼用等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大家。後來幾經教育體制改革,許多家庭認識了素質教育並認知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但素質教育對於許多人而言依然是個嶄新的概念,怎麼樣評價素質教育的質量?如何讓孩子學習的素質教育能夠對今後的成長有最大限度的幫助?
  • 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我特別贊成素質教育,但是又總覺得我們的素質教育哪裡有問題。我們現在說到素質教育,就是拼命地讓孩子學琴棋書畫……這些才藝,以為這些就是高素質。(圖書來自網絡)去香港的時候,就算電梯排隊再長,大家都是靠一邊站好,另一邊留給著急的人行走。
  • 應試教育該摒棄,素質教育才是社會正統
    勝者為王的考試,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考試,是拔尖競選考試,你考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比別人考得好,才能勝出。第二個問題什麼是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個廣義的概念,一方面,從學習知識上來說,就是學習的一切行為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實際運用, 它不以考試為目的,也用不著用考試成績來向別人證明什麼,學習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在工作生活中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就夠了。另一方面,從一個人的整體面貌來說,除了要用的知識學習以外,還有個人的素養教育,綜合能力的培養。
  • 「應試教育」該摒棄,「素質教育」才是社會需要
    勝者為王的考試,是一種優勝劣汰的考試,是拔尖競選考試,你考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比別人考的好,才能勝出。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個廣義的概念,一方面,從學習知識上來說,就是學習的一切行為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實際運用, 它不以考試為目的,也用不著用考試成績來向別人證明什麼,學習了,自我得到了提升,在工作生活中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這就夠了。
  • 什麼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區別在哪?我們具體應該怎樣做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讀一個好大學,自從恢復高考以來一直實行的都是應試教育。但是發現好多孩子都是高分低能,所以近幾年全國都在重視素質教育,那麼什麼才是素質教育?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 素質教育,是個什麼東西,你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已經提了很多年,然而素質教育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素質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改變?素質教育是不是讓我們對孩子培養更加迷茫?我們應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又是什麼關係?一、什麼是素質教育首先我們了解一下,什麼是素質。素質:一方面指心理學上的人的某些先天性特點,另一方面指的是失誤本來的性質以及品質、質量等。現在更多的人講素質包括了文化修養,道德水準,身體條件,心理健康等等方面的綜合衡量但尚未標準的概念。也就是說,素質本義主要指的是先天條件,與身俱來的特點。
  • 什麼是教育?何為素質教育?
    結果就來了,第一種情況的孩子只會覺得你這裡的老師為我付出多少都是應該的,因為我花錢了,就光這句我花錢了,就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了,他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你為我做什麼都是應當的,他自己就會消失了內力,總是靠外力去追趕學,而他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一點,課本上的知識容易學得到,而課本外的知識卻不是你能花錢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