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筆煙雨慰平生,半為清晰半朦朧

2020-12-17 情滿櫻花

01

初冬的雨,淅瀝而陰冷,使我心靈的天空,布滿著清晰陰翳的氣息,也溢滿了朦朧夢境的美麗。

就像我此時想你的心情,有著關於你深深抹不去的記憶,也有著對你星星點點,朦朧無聲的思念。

微微拉開窗扇,伸手觸摸著窗外的風,幾欲深入骨髓的寒冷迎面襲來,冰涼了我指尖的溫度,也醒轉了我對你想念的心情。

晨風寥落,就像嗚咽著或悲或喜的過往憂傷,寒風裡,想起你溫暖而淺淺的笑,寂寞的風呵,它可否能將我帶回有你的時光?

冬的味道,已濃,而你的容顏,是我永恆溫暖的留戀。

好久不見,很是想念。

你就是我溫暖芬芳的世界;你就是我溫情浪漫的歲月;你就是我沉醉迷惑的愛戀;你就是我風情美好的華年。

落筆煙雨慰平生,半為清晰半朦朧。

取一頁素箋,把這份時隱時現地情愫傾注筆端,就像我對你時而清晰時而朦朧的愛戀,時常在腦海浮現。

02

迷濛的天空,充盈著無邊的清冷,灰濛濛的,就像空曠的山野裡,那寥寥居住的人家,寂寞縹緲的炊煙,在風裡嫋嫋的升起,四處而飄散。

而你就像一個煙霧繚繞的夢,在那個明媚的午後,輕輕地,飄離了我的世界。

只剩下我孤單的身影,仿佛和這座古老的城市,一起佇立為風中的永恆。

看著你漸行漸遠搖曳的步影;望著你轉身的瞬間落寞的表情;回味著過往甜蜜的時光;面對這沒有結局而無奈的愛情。

憂傷的情緒,就似湖面永不停息的波紋,在心底,蕩漾為無邊悲哀的氣息,一點點化為溫熱的潮水,成為漫出眼底晶瑩的淚滴。

03

每當陽光明媚的下午,細碎的暖陽迷離了我的心房;每當微風拂過臉龐,淚水粘溼了衣裳;每當細雨濛濛,猶如落沙咯痛了目光;每當盛夏的靜謐裡,不經意地,想起曾經有你的時光。

你總是適時的出現在我的腦海,就像一幅美麗而寂寞的畫展,成為我揮之不去的甜蜜與傷感。

走過多少歡樂的時光;沉浸多少夢境的離殤;歷經多少漂泊的年華;細數多少流浪的夢想。

而你,就像繁華後的煙雨,充滿著夢幻般的美麗;就像璀璨的星光,閃爍著永恆不滅的光亮;就像水波投影的月光,蕩漾著希翼夢想;就像窗外流瀉的霞光,成為我無處不在的嚮往。

04

往事如煙,思念繾綣,想你的心情,溫馨依然,從未改變。

你的溫柔,是我不能忘卻的幸福點滴 ;你的愛情,是我最為眷戀的甜蜜;你的氣息,是我風雨滌蕩不去的痴迷;你的風情,是我魂牽夢縈的迷離。

無論有多少風雨,你都是我高高擎起的晴朗天氣。

無論有多少艱難黑暗的歲月,你都是我無處不在的堅強與勇氣。

無論有多少頹廢沉迷,你都是我最為清晰的遠方與希翼。

無論有多少迷惑心動的美景,你都是我最為朦朧的詩意和美麗愛情。

相關焦點

  • 十首描寫煙雨的古詩詞,一袖素衣醉狂舞,一蓑煙雨任平生
    攜一絲秋風秋雨,掬一捧秋意秋涼,到江南看一蓑煙雨。八月初的季節,雖然天氣依然燥熱,可是夜晚卻逐漸地開始變涼,山水朦朧,月光柔美,還有記憶中讓人迷戀的江南的油紙傘,以及使人難忘的潮溼的青石板。「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難怪白居易動容地說,「能不憶江南?」
  • 《斑斕志》: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詞中描述風雨突降,未帶雨具,同行人多呈狼狽,唯獨蘇軾邊吟嘯邊徐行,不懼風雨,笑傲長空,格外自在與暢快。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感嘆,更是將一生受盡生計窮苦、受盡政治迫害、受盡精神摧殘的一代才子蘇軾展現無疑,他的樂觀、他的豁達、他的桀驁、他的傲骨……他的所有。蘇軾將官途中的殘害比成風風雨雨的驚擾,不畏縮風雨,不驚懼坎坷,任憑風吹雨打。「誰怕?——任平生。」而張煒的《斑斕志》則將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坦然,呈現在讀者眼前。
  • 一蓑煙雨任平生:從詩詞中看蘇東坡的寵辱不驚
    而在我看來最可以說自己歸來還是少年的毫無疑問就是那個「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的千古通才蘇軾。圖為蘇軾說到蘇軾,應該可以算是家喻戶曉的一位大詞人 、散文家、文學家、詩人、教育家。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是蘇軾公元1076年在密州所作,那一年的暮春時節,寒食剛過,快到清明的時候,蘇軾登上了有子由命名的超然臺,在臺上眺望春色煙雨,觸動了鄉思,所以寫下了此作。
  • 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他的風波到底定了沒
    這句「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蘇軾的《 定風波 》,是點睛之筆。《定風波》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是蘇軾的一生遭遇、心志、人格的寫照。創作於「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沒有俸祿,仕途低谷。此時他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經歷了人生起起伏伏的磨難。
  • 一蓑煙雨任平生,最愛是中國最美麗的雨景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寄託的是喜悅;「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寄託的是哀愁;「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寄託的是悽苦;「一蓑煙雨任平生」寄託的是忘情得失、超然物外的禪意。出外旅遊,晴空萬裡,總是最適宜的天氣,少了雨水的累贅,似乎會更暢快。但是其實,有些風景在雨中觀看似乎更有韻味。
  • 一蓑煙雨任平生:為生民請命
    蘇軾成長在仁宗時期,人生最好的年華是在神宗時期為百姓做事,為百姓張目,最後年幼的英宗讓他達到了政治最高峰,晚年一貶再貶,我想他一生最喜歡的一句詞就是吧一蓑煙雨任平生,失意時他從未放棄熱愛生活,就算是做農夫也能寫出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最煩惱的就是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吧!面對朝堂的蠅營狗苟,黨爭攻伐他心裡想的卻是天下百姓。
  • 李夢佳深情演繹《煙雨平生》,將對故人的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內地女歌手李夢佳發布全新單曲《煙雨平生》。該歌曲由林弋人作詞,李美佳作曲,一經上線,便迅速收穫了眾多粉絲及網友的喜愛。經典懷舊的曲風、充滿韻味的歌詞,在李夢佳的傾情演唱之下,一幅「老派愛情」的畫卷徐徐展開。
  • 讀書推薦:《幸得諸君慰平生》——故園風雨前
    第一次聽說這本書是在作家大冰的微博推薦中,一直喜歡大冰的文字,有段時間特別關注他的微博,一天突然推薦了一本書,《幸得諸君慰平生》,重點是他很少推薦,這個作者之前也沒有聽說過,書的署名讓我以為作者是一個三四十歲的大叔,同時讓我特別好奇的,是書的內容。
  •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寫盡了人生命運沉浮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就是著名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其中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非常出名,流傳千載卻歷久彌新。那麼,如何理解這句詞呢?
  • 良師益友慰平生
    大卌載光陰彈指過,一路師友慰平生。看著「我與《蘭州晚報》的故事」徵文啟事,思緒萬千、浮想聯翩。回眸我與《蘭州晚報》近39年間從相遇、相識,到相知、相伴的漫漫旅途,猶如一首情歌、一幅古畫、一杯醇酒、一盞清茶,凝思的是感動、演繹的是人生、詮釋的是友誼、沉澱的是記憶。    撫今追昔,無限綢繆。
  • 手寫的溫度|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今天是周四,希望這首歌可以陪你寫下這段豪放不羈的文字,無論你那裡是風和日麗還是細雨濛濛,希望下班後你能暫停行色匆匆的步伐,踏著傍晚的和風細雨緩步前行。提起蘇軾,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吟誦一兩首他的詩詞,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深情,或是揀盡寒枝不肯棲的孤寂,或是人生如夢的透徹,但最多的應該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放,是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蘇軾的一生可以說不是被貶官就是在被貶官的路上,也正因此更加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歷,練就了他對沉浮榮辱的冷靜和曠達。
  • 蘇軾在雨中寫下一首詞,「一蓑煙雨任平生」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態度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北宋文學家蘇軾說的,出自於他的詞作《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也就是說: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始終保持從容、鎮定,用樂觀的心態對待人生。
  • 蘇軾最經典的宋詞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七個字究竟啥意思
    「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這些詩句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這句宋詞出自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巧做野菜 一口春意 足慰平生
    一口春意 足慰平生涼拌蒲公英。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荊雯 攝芨芨菜製作的餃子。
  • 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賞析 文/圖/書 紅楓主人
    東坡詞賞析系列之一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賞析定風波三月七日,
  • 高手認為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有錯字,建議改個字,說得過去嗎
    本期小美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近來被認為有錯的千古名句,來自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愛讀蘇軾詞的朋友應該對這個名句不陌生,它出自蘇軾的經典詞《定風波》。全詞如下:《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東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我最好的人生態度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是蘇東坡與朋友春日出遊,醉酒歸途中恰逢驟雨,即景而作。最前面部分是小序,介紹寫作此詞的直接原因:三月三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只能冒雨前行。
  • 累了風花雪月,擬成一抹塵煙,五首詞,淺笑看平生!
    淺笑看平生夜寂靜,涼風起,簾腳獨舞弄清影。守一份清幽,撥動心弦。淺笑看平生聽一曲清音,抿一口清茗,展一卷詩書,平平仄仄的句段中,驅散世俗的浮躁與喧囂。漫步在煙雨紅塵中,賞一池青蓮,讓流年的風吹皺心底的漣漪,領略「古來聖賢皆寂寞」的豪情。
  • 超然臺上回頭看 半是蹭蹬半浩然
    最後蘇洵直接挑明為長子起名「軾」的意圖——擔心長子太直太露不善於檢點掩飾自己的行為。知子莫若父,蘇洵從性格養成方面道出了自己對長子蘇軾的擔心。蘇軾21歲入京參加考試,深得主考官歐陽修賞識和皇帝厚愛。歐陽修讀蘇軾的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時,拍案叫絕,不禁感嘆道: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談起我,人人都會談論蘇東坡的。
  • 半載天立行,一曲幸福歌——2020小學部教師隨筆(一)
    半載來的披荊斬棘,半載來的革故鼎新,我們期盼涅槃重生的熊熊烈火,我們渴望破解成蝶的振翅飛翔。或許,這一路的堅守與初心是那麼得舉步維艱,這一程的風雨與前行是那麼得道阻且長。然而,夢想的光芒在天立的星空中永遠璀璨奪目,信念的力量在資陽的土地上總是拔節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