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覺讀過一本書,卻什麼都不記得?一招教你學會深度閱讀

2020-12-20 終身成長社區

今天下午學習了一節知識內化課程,受益匪淺,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些天,因為疫情關係,這些天在家裡看書,但由於家裡四口人,都在家裡亂鬨鬨的,經常看著看著就被打斷了,要麼需要重新再看一遍,要麼乾脆怎麼也看不進去了。

後來不得不使用了一些輔助手段,深呼吸啊、冥想啊、番茄鍾啊,這些小方法,來幫助自己專注下來,讀下去。

不過今天討論的不是這個,而是今天我學到的一個非常棒的方法,問答式讀書法。

到底什麼是「問答式閱讀法「呢?我們待會再說,先來看看你讀書中遇到的問題。

1 經常讀書走神

你有沒有遇到像我剛才講的一樣的問題,讀書時,總會被別的東西吸引走注意力。

比如正在播放的電視?比如突然來的手機通知聲音?比如別人打電話的內容?比如孩子玩鬧?比如樓下的車聲?等等等等

能吸引我們的東西太多了,不得不感嘆一句,想要讀本書,我太難了。

不過呢,首先你要知道這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因為根據人類眼睛的構造和功能來說,讀書本身就是一件反人類的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要從原始人講起。

當我們的祖先還是原始人的時候,他們每天要做的就是狩獵,想像一下在一個茂密的叢林中,突然出現一條蛇,哪怕他出現在你的眼角餘光的位置,你也肯定能夠迅速的捕捉到它,並且快速的做出反應,逃跑或者戰鬥。

所以,人類的基因中,眼睛(或者說大腦)最容易看到的是動態的東西。

雖然經歷了1萬多年,我們的這種基因仍然沒有改變。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在一個人非常多的廣場和朋友分開了,當朋友在遠處給你招手時,你是不是更容易看到他。

而反觀讀書,文字是靜止的,我們要強迫自己的眼睛和注意力集中到那麼小的文字上,真的挺難的。

你說讀書是不是反人類。

2 讀書很慢

不過,你也不必太擔心,因為所有的能力都是經過大量的練習練出來的。

所以,即使讀書有點反人類,但如果我們能不斷地堅持克服這種困難,去讀下去的話,可能堅持個1-2個月,讀書就已經不成問題了。只是太多人中途就放棄了。

再說第二個問題,讀書很慢。

我們從小就學習,但似乎沒有任何一門課教我們怎樣讀書。甚至,從小學以來,所有的課外讀物都不被推薦,老師會覺得我們讀那些東西就是在浪費時間,家長也是這樣認為,所以很自然的,我們最後也這樣認為。

但事實上,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滋養你,成為你人生大廈的地基,成為你談吐不凡的底蘊。

所以也難怪我們都會讀書慢。

所以讀書慢只有要給原因,讀的少。

另外,我推薦一本叫做《快速閱讀》的書,英文名《VISUAL READING》。這本書深入淺出的講解的快速閱讀的原理,分析了閱讀慢的詳細原因,同時羅列了練習快速閱讀的方法。根據作者的方法,堅持練習,不僅能快速閱讀,還能讓人讀過書之後,記得更牢固,真正讓度過的書成為自己的營養。

我目前還在堅持書中提供的方法練習,效果很明顯。

3 讀著後面的前面就忘記了

接下來,還有人會遇到第三種問題,那就是讀著後面的內容,前面一章節講的什麼就都忘記了。

我記得在我2017年10月份的時候,我剛剛開始我的讀書生涯,之前雖然活了20多年,但從來沒有想過畢業後自己還會拿起書來認認真真的讀本書。說實話,我以前真的不是愛讀書的人。

那時候大冰的新書《我不》剛出不久,正在宣傳的熱火朝天,我忘記從哪個地方看到了書中的一篇文章《你好小藍》,看的我哭的稀裡譁啦,激動之下趕緊把書買了來,連續一周愛不釋手的,都給看完了。

(那時候的讀書速度太慢了,一周每天都讀2個小時左右,算起來有15個小時,那本書才讀完)

但當時我就發現了,雖然我讀完了,讀的時候也感動的稀裡糊塗,但讀完之後就啥都忘了,感覺一個故事也想不起來。到現在我也只是記得當時那種感動的稀裡譁啦的感覺,內容都不記得了(得找時間重新再讀一遍才好)。

說起來呢,還要感謝大冰,就是因為他的故事,讓我重新拾起了讀書的愛好,也才有了現在不一樣的我。

當年,我又陸續把大冰前面幾年出的書都買來看了。酣暢淋漓,反正我讀的很爽。

4 問答式閱讀,一招制勝

好了,說了這麼多問題,想必或多或少你也會有吧。

那麼,接下來,敲黑板了。今天學到的一招讀書方法,真的是放大招了。感覺豁然開朗,原來讀書還可以這樣讀。

你是否感覺讀過一本書,卻什麼都不記得?似乎對你的生活也沒有什麼影響,讀過去就像流水淌過、輕風吹過,沒留下任何痕跡一樣。

其實原因很簡單,你沒有 」 內化 「。

讀一本書,你好像讀過了,也看似每段文字都懂。但你的大腦並沒有思考,並沒有產生記憶痕跡(科學的叫法是心理表徵),那可不就像風吹過一樣。

想要記住一樣東西,你需要思考,需要動腦子。需要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你已經認知的東西,或者說你自己的語言。

打個比方,學習打領帶或者系蝴蝶結,如果你只是看別人操作了幾遍,你可能感覺自己會了,但你實際操作時,可能根本就做不好。但是如果你在一個人的指導下,實際動手操作成功一次,你就會了。它就真的轉化成你的東西了。再隔段時間聯繫上幾次,那你這輩子都不會忘記了。

那讀書同樣的道理,讀書的過程中我們要讓大腦去思考。

那怎麼做呢?

方法很簡單,帶著問題去閱讀。

但是怎麼帶著問題呢?讀一本書我們可能根本不知道書裡講的是什麼,那我們怎麼提問呢?

這裡有一個好的方法,就是讓作者幫你提問。

每一本書都有目錄,每一章,每一節,其實都是作者提出的一個問題,而書的內容就是作者對該問題的解答。

這個方法總共分為4步:

1)通過標題、序言、簡介等,了解全書的概況

2)瀏覽書籍的目錄,找出自己感興趣的標題,作為【考題】

3)用自己已知的知識,寫下這些考題的答案,推薦使用思維導圖

4)帶著問題去讀書,同時對照自己的答案,尋找作者的答案

哪有人會問了,難道所有的目錄我都要做成考題嗎?

這個跟你讀這本書的目的有關了,如果你只是想簡單了解一下,你就可以簡單列幾個感興趣的考題;而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一門學問,或者這本書對你非常有用,那你就需要全部列出來。

你種下什麼,就會收穫什麼。

當你試著這樣去閱讀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閱讀是一件這麼有趣的事情。

有時候你能發現與作者英雄所見略同的觀點,有時候你能看到作者的全新視角,有時候你還能和作者爭執一番,興趣多多。

換個角度看世界,你會發現更美好的風景。

好了,感謝您看到這裡,麻煩動動您發財的小手,幫我點讚轉發一下,如果有問題可以評論區和我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積極時刻 太極

2020年3月5日

本文說的內化課程,如果有興趣可以聯繫我,免費分享給您。

相關焦點

  • 這本書告訴你,怎樣讓讀過的書不白讀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惑:書買過不少,也讀過不少,卻總感覺收穫寥寥?別人看完書,可以輕鬆複述出來,自己看完之後,心裡知道作者說了什麼,但是就是說不出個一二三。成甲稱這樣的學習方式是陷入了「低水平勤奮陷阱」。追其原因就是不會讀書!
  • 提高閱讀能力的10本書,讀完後你能輕鬆閱讀一本書
    什麼是有效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作為一個讀者,你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閱讀?這10本書,連同它們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教你如何真正有效地閱讀。,但你是否通過管理組織和管理自己來改變自己的行為呢?》——讀書也要選擇合適的方法這本書在閱讀界早已為人所知,但真正讀過它的人並不多。
  • 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不會被辜負
    這些書你都讀過嗎?如果沒有,不妨再當一回「新生」,靜下心來讀一讀。要知道,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會藏在你的一顰一笑一一舉一動之中。△舒伯特-小夜曲這幾本高校薦書,你可曾讀過?我說,你們有沒有想過,魯迅這個小老頭,如果不是一個讀書人,他走在紹興的大街上,你都不會拿眼睛看他一眼,為什麼?因為這個小老頭長得太一般了。那麼矮的個頭,眼睛好像是單眼皮,鼻梁好像也不高,還有他的嘴形、臉形好看嗎?不好看。可就是這個矮小的老頭,我們面對著當年留下來的黑白照片的時候,又是什麼樣的感受?
  • 4個技巧,教你如何快速讀懂一本書,遠離低效閱讀
    書所講內容為從閱讀的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每本書有一套骨架被肌肉包裹著,作為閱讀者,你要學會的不是去撕開它的皮肉找到骨架,而是要用一雙透視眼來看這本書。 接下來,我將從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四個方面,分享這本書帶給我的閱讀啟示。
  • 學會這三種閱讀方法,你也能成為優秀職業讀書人
    02 蘋果閱讀法,能讓你在一小時內輕鬆高效讀完一本書有一種方法叫蘋果閱讀法,能解決如何高效在一個小時之內讀完一本書。在我沒實踐之前,我是不會相信一個小時能讀完一本書。但自從我自己實操這種方法以後,真的能在一個小時內讀完一本書,還能記住書中自己要想知道的一個問題的答案。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打破低效,讓讀過的每本書都為你所用
    查理茫格說:在我所認識的成功人士裡面,沒有一個人每天不在閱讀的,沒有。當你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時,是否遇到過以下問題:聽說別人一年閱讀幾百本書,自己幾天讀完一本,內心開始焦慮?著名作家叔本華說過:不加思索地濫讀或無休止的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這也是很多人無法將閱讀變成終身習慣的原因。也就是說:如果,你閱讀目的是為了消遣,無論怎樣閱讀都可以。如果,你想通過閱讀提升自身認知或者專業能力; 閱讀時,就必須掌握高效有用的方法。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讀了這本書後才知道,以前的書都白讀了
    1.無效的讀書,就好像沒有讀過一樣在生活中,很多人會遇到和我以前一樣的狀況。至今為止,讀過那麼多書,基本都只有一個模糊的影響,大多數都忘記了,以前讀過的書對於現在的自己就好像沒有讀過一樣。如果有人問你最喜歡哪本書,你也許能回答對方一個書名,說「我還是學生的時候讀過這本書,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而當對方問起下面的問題:·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
  • 5招教你如何引導孩子深度閱讀
    學會欣賞文字。在閱讀中遇到不懂的也可以跳過,主要是閱讀有一個流暢性。也許讀到後面你就了解了之前所不懂的內容。在閱讀中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認真去感受文字的美,也享受那些文字所帶給你的充實和快樂。4. 做筆記。當你碰到能達到共情的句子,你可以記下來。你也可以記下書中的重點,你感興趣的東西,也可以是你不了解的東西。比如說你讀一個全集。
  • 記得住!這樣的閱讀方法你會嗎?
    寫作 21 天訓練營復盤學習第 6 課——學會核桃讀書法,讓自己成為閱讀的主人一、關於閱讀,你真的會嗎?當你想要讀一本書時,是從封面開始逐字逐句的一行行開始?還是先看目錄,找重點,抓關鍵,快速閱讀呢?二、想要讀書變現,你必須先學會快速閱讀1.時間逐字讀一本書,最快可能需要一個月,如果慢的話,估計一年下來也讀不完,我自己就是如此。想要讀書變現,這樣的速度估計也是無法讓你能相信和堅持的。
  • 如何正確且快速閱讀一本書?
    而讀書,對於你來說,是否也是一件很花費時間的事情呢。 你讀一本書,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一個小時?一周?還是一個月也無法讀完。 這或許就是大多數人不願意讀書的原因所在。覺得花費很多時間讀完一本書,結果卻不記得自己讀了什麼,是一件挺不划算的事情。
  • 《如何閱讀一本書》:四個層次的閱讀,讓你的學習效果翻倍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可以說是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了,然而讀書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艾德勒提出了著名的「閱讀的四個層次」理論,讓你學會如何更高效的讀書,促進學習。
  • 讀過的書都不記得了?高效閱讀法,助你提高閱讀記憶力!
    法國文學專家鹿島茂先生曾經說過:圖書都是有重點的,沒有必要從頭到尾詳讀。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點功夫讓自己對讀過的書有印象。」你還對上一本看過的書有印象嗎?你記住了哪些對自己有用的觀點或方法?如果你能回憶出大概的內容,還能快速找出來使用而不需要重新翻看原著重新理解一遍。那麼說明你的閱讀效果是很好的,但如果不能,我想這篇文章能幫助到你。信息是如何被刻進大腦的想要進行有效的閱讀,我們就要先弄明白信息是如何被我們記憶的。
  • 如何走出讀書無用的怪圈,這本《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分享給你
    但有些同學讀過之後,就跑過來問我,「老師,我讀了你推薦的那本書,為什麼覺得沒你說得那麼有用呢」。這時我一般都不會直接回答,而是會讓學生隨便挑一本曾經讀過的書,然後回答四個問題。Q1: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Q2: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內容?
  • 如何深度閱讀一本書?
    閱讀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是想要深入閱讀又是件難事。我非常喜歡看書,相較於買衣服買包我更捨得在書上花錢。而且這是項長期投資,只要堅持輸入,等到輸出的時候肯定會有回報。起初,我拿起一本書沒有目的和技巧地從頭讀到尾,讀完就扔一邊。但慢慢地我發現,我對讀過的書都沒有印象,更別提實際性的回報,閱讀這件事好像變成了一項任務。
  • 如何快速地閱讀一本書,一天可看一本書!
    你讀一本書,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一個小時?一周?還是一個月也無法讀完。這或許就是大多數人不願意讀書的原因:覺得花費很多時間讀完一本書,結果卻不記得自己讀了什麼,是一件挺不划算的事情。正確的做法是,拿到書的第一時間去看這本書的序言和目錄,了解這本書大致將的什麼內容,哪些是你已經掌握的知識,哪些是你感興趣的東西,從而確定你讀書的策略,在哪裡多用一些時間,哪裡快速的翻過。2、有目的的閱讀大部分人看書是一頁一頁的看,看到哪裡算哪裡,書看完了,也不知道這本書講的是啥,自己也沒有什麼收穫。
  • 簡單3招,教你如何真正讀懂一本書
    寫在前面本文討論的是如何閱讀有難度的書籍,不包含爽文小說等體裁。讀書能力強弱的真正差別讀書是一項技能,如同打籃球,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同一水準。三年級小學生剛學面積和周長時,會感到十分吃力;同樣的題目,在高中生看來,會覺得太簡單,幾乎不需要思考。知識儲備不同,理解能力也會不同。按照這個邏輯,你會發現,許多快速閱讀的課程是有局限的:不管閱讀技巧再怎麼厲害,也無法彌補知識儲備的差距。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閱讀五步法,學會與書共處,親測有效的方法送給你
    買了一大堆暢銷書,結果絕大部分都讀不下去;讀了一本好書,結果讀完已經不記得書裡的內容了;嘗試著寫一篇讀後感,卻不知道從何下筆。。。。。這些情況想必已經不同程度地出現在大多數人的身上,好不容易提起一點閱讀的興趣、好不容易擠出一點時間,結果這種興致卻給"看不進、記不住"這兩個魔怔毫不留情地澆滅了。為什麼會這樣?
  • 看書時候覺得有道理,書一合記不起來了,4個辦法教你讀懂一本書
    你有沒有出現過讀完一本書感覺很迷茫的狀態,不知道這本書到底講了寫啥?下述的情況你是否遇到過呢?原本你計劃在周末讀一本書,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有很多的詞語你不懂它的意思,於是你就去查字典,結果時間浪費了一大半,最後啥也沒讀懂。
  • 快速閱讀 | 學會這個方法,誰都可以一天讀完一本書
    今天的閱讀課學習的是關於快速閱讀方面的內容,其實我之前就看過很多關於快速閱讀的方法,這些方法大同小異,快速閱讀並不是囫圇吞棗,這個方法有它內在的邏輯,學會了這個方法任何人都能擁有一天一本書的能力。現在思維方式改變了,我能夠放棄自己的一部分不安全感,開始享受快速閱讀的樂趣了。其實即使是隻字不差地閱讀,也不可能記住一本書裡所有的內容,根據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的二八定律,一本書重要的精華內容一般只佔20%,剩下的80%都是次要內容,所以我們能把20%的內容掌握好就足夠了。
  • 如何閱讀一本書
    比如說:理論性的作品是教你這是什麼?實用性的作品是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認為你應該做的事。 那麼究竟如何透視一本書呢? 那就是找出這本書的骨架。確切的說就好比一個人,沒有骨架,它是站立不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