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馬·普頓爾
信仰,是一個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什麼是信仰呢?或許是對某一樣事業的堅持,亦或者是對某一個人的崇拜。王芝霞,便是一個用畢生的時間來詮釋自己信仰的人。她在43歲那年與家人斷絕聯繫、皈依佛門。如今,王芝霞已經年過九十,卻依舊隱居於終南山。
心有菩提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佛教,自傳入中國便極受人們歡迎。幾年過去,佛教已經成為了中國的最大的宗教之一,在中國的不少城市裡都有著大大小小的佛寺分布。
如今,雖然不少人對於佛教崇拜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有不少人信奉這這一宗教,甚至不惜斬斷紅塵、剃掉三千煩惱絲,終身侍奉佛祖。王芝霞便是其中一位。
王芝霞與佛教之間的緣分仿佛是冥冥之中註定的。和大多數小孩子一樣,年幼的王芝霞一直是一個不肯安靜下來的人,她常常憑藉她的大嗓門和怎麼也用不完的精力弄得父母頭疼不已。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混世大魔王」,卻在一次隨著父母進入寺廟燒香、見到佛像後轉變了自己的性子——她沉靜了下來。對於這一個改變,她的家人都吃驚不已。
學生時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是一個令人記憶深刻的時期,許許多多美好的事情都發生在那個階段。對於王芝霞而言,她的學生生活與佛經息息相關——在閒暇的時光,當其他的同學都在打鬧或是在睡覺的時候,王芝霞總是捧著一本佛經。
在旁人的眼中,這些佛經如同天書一般難以讀懂,而在王芝霞的眼中,讀懂一本佛經就如同吃飯睡覺一般簡單。她在佛經中尋覓著屬於自己的淨土。
斬斷紅塵三千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慢慢的,王芝霞也長大成人,並一步一步延尋著其他女生的人生軌跡——和一個看起來不錯的男人結婚,然後生下了孩子。在那段時間,生活的重擔壓在她的身上,讓她無暇再細細品讀佛經。
那時候的王芝霞,似乎已經和普通的女人沒有了任何的區別。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的心裡總會有絲絲的無法言說的難受。有時候,一個人雖表面上風平浪靜,但是在平靜的冰山下面,卻深藏著一座不知何時爆發的火山。
有一天,終於有了一點空閒的王芝霞和家人去附近的一個寺廟燒香拜佛,在見到金光閃閃、面容慈善的佛像的時候,她心中的被抑制已久的火山終於有了鬆動的痕跡,她開始明白,自己為何會常常在午夜夢回的時候感到難受了。
在回到家之後,王芝霞再一次拿出了壓在箱底的佛經。當她再一次捧起佛經、看著佛經上的一句句箴言的時候,她暗暗地下了一個決定——她要出家。從此之後,世上少了一位賢妻良母,卻多了一位佛祖的忠實信徒。那一年,王芝霞四十三歲。
王芝霞最開始在香積寺出家。那個時候,對於她的皈依佛門的選擇,不管是他的丈夫、兒子還是其他人,都不能理解。他們不斷地勸說她,試圖使她放棄這個選擇。然而,決心已定的王芝霞依舊選擇了佛祖。
人非草木,草木沒有一絲的感情。雖然王芝霞雖然選擇了出家,但是家庭與她而言,依舊是難以割捨的存在。與此同時,她的家人也常常來香積寺看望她。因此,在獨坐佛堂、閒敲木魚的時候,王芝霞的腦海裡不斷地浮現出她的孩子和家人的身影。
心裡放不下紅塵三千,便無法靜下心來侍奉佛祖,更不可能在佛法上有所研究。在輾轉反側數月之後,王芝霞再一次做出了一個令眾人極度意外的決定——隱居終南山,甚至還給自己取了一個法名——王慈善。
終南山歷來就是一個隱居聖地,王芝霞的家人們在看到了她的決定之後,也終於明白了她對於佛的堅持。慢慢的,他們也不再去探望王芝霞了。
艱苦的修行生活
「隱居」,在人們的心裡一直是一個美好的詞彙,在眾人看來,隱居的生活大概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隱居的出家之人,大概都是衣袂飄飄白如霜,來去塵埃不惹的謫仙。然而,現實和想像常常有著極大的出入。
至少,王芝霞的隱居生活並不是唯美的。終南山雖然一直是人們心嚮往之的存在,但是在終南山,除了如畫的風景之外,還有並不發達的交通和進出的道路的崎嶇。長期生活在終南山,就必須忍受一系列的惡劣的條件。
王芝霞在選擇隱居終南山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修建一座房子。在她看來,修行之人,比應該追求生活的享受,因此她只是建了一個小小的茅草屋。
在這個屋子裡,供奉著一座佛像。在那裡,除了下山購買日常所需的物資之外,王芝霞便整日在房間裡打坐,或鑽研佛法。她覺得自己在打坐念經的時候,能夠聽到佛祖講話,還能夠和佛祖交流。
日子在王芝霞的木魚聲中慢慢過去,不知不覺,王芝霞已經是一個90多歲的老人了。不過,如今已漸漸行動不便的老人,卻依舊保持著當年的初心和信仰。她還被人稱為終南山第一女隱士。
心懷信仰,所以快樂
對於王芝霞的選擇和做法,有的人表示敬佩,但更多的人卻表示難以理解。在他們看來,人們信奉佛祖大多是因為現實不順,而王芝霞的前半生雖然平凡而普通,但是卻平平安安。完全沒有出家的理由,更沒有必要為此拋家棄子,去終南山過如此艱苦的生活。
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無法用言語解釋的東西,比如信仰。王芝霞之所以會選擇拋下一切,以身侍佛,不過是因為她對佛教的信仰而已。
信仰聽起來是一個非常玄乎的詞,但是它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而不可缺少的。百餘年前前,無數的中國人便因為對中國的信仰而拋頭顱、灑熱血。
而對於王芝霞個人而言,因為信仰,所以她無畏生活的艱苦,更無畏眾人的紛紛的議論。因為信仰,因為堅持信仰,她的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幸福。
王芝霞用她的一生,證明了她對佛祖的忠誠,也向世人證明了信仰的力量。這種力量無形,卻有力。願世上所有人都能夠找到可以為之奉獻一生的信仰!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