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

2020-12-27 淘債寶

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指在進行執行程序時,債務人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權人的債權,但對案外第三人享有債權,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對該第三人強制執行。

在執行實踐中,當被執行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履行債務時,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無疑是解決「執行難」的一個重要手段。《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三百條規定:

「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該第三人對債務沒有異議但又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

這條規定雖然為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提供了法律依據,但是在適用條件和具體操作上並沒有詳細規定。對此,小編對相關規定進行了整理,供各位業界同仁參考。

一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適用條件

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理論基礎是債的代位權,因此,執行到期債權的條件應以債權代位權成立條件為基礎。

1、申請執行人對被執行人享有債權。2、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3、第三人對到期債務沒有異議。

「申請執行人對被執行人享有債權」是對第三人採取執行措施的關鍵,即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債權必須是到期的,第三人對該債務依法或依約定有清償的義務;「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是對第三人採取強制措施的前提,是由於某種原因,被執行人暫時缺乏償還債務的能力,或者暫時只能具有部分償還能力;「第三人對到期債權沒有異議」是法院對第三人採取措施的保證,說明第三人對所欠債務認可,或者第三人與被執行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清楚。如果第三人對到期債權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則不能執行。

除上述三個條件外,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條件還應該包括下列三個條件:

1、申請執行人對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要向法院提出執行申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61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履行通知必須直接送達第三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00條也規定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因此,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到期債權進行執行時,必須要有申請執行人申請才能啟動,否則,法院不得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

2、人民法院對第三人採取強制措施前,應當首先發出《履行到期債務通知書》,並附生效法律文書的副本,通知第三人在指定的期限內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不得在未通知第三人的情況下,直接對第三人進行強制執行。

3、該第三人在通知指定的期限內沒有履行。如果第三人只履行了部分,則可對未履行部分強制執行,不得在履行期限內就對第三人採取措施。

二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程序

第一,由申請執行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申請,並由申請執行人提供被執行人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證據材料或有關線索。人民法院須對提供的材料或線索加以審查,認為明顯不符合執行條件的,不予受理;

第二,人民法院經過審查,認為申請執行人的申請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即可以向有關第三人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通知該第三人協助將被執行人對該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根據人民法院指定的數額轉移給申請執行人;

第三,如果第三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根據人民法院指定的數額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完畢,則人民法院應及時向被執行人發出通知,告知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的全部或一部已由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完畢,被執行人對申請執行人所欠相應數額債務不須再加以履行,並不可再對第三人主張該部分債權;

第四,如果第三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之後,提出違約責任等異議,則人民法院不須予以審查,即應裁定中止對該項債權的執行;

第五,如果該第三人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未提出書面異議,又未按人民法院的通知協助執行,人民法院則應當製作民事裁定書,對該項債權予以強制執行。強制執行完畢後,應將有關情況及時告知被執行人,並通知被執行人不必再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已強制執行數額的債務,並不應對第三人就該項被強制執行的債權再主張權利。

三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疑點問題

1.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是否受地域管轄的限制

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不受地域管轄的限制。首先,地域管轄是指同級人民法院在各自的轄區內管理第一審民事、經濟糾紛案件的分工與權限,是以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為前提。而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發生在執行環節,第三人只是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主體,任何有協助執行義務的單位或個人都有協助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的義務,而不受該單位或個人所在地域的影響和限制。其次,具體規定如何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意見》第三百條沒有有關地域方面的限制,說明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是不受第三人所在地域的限制的。

2.能否對第三人採取財產保全措施問題

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前或者訴訟過程中,為了保證判決的執行,或避免財產遭受損失,對當事人的財產或爭議的標的物採取的強制措施,其前提是以訴訟為前提,而到期債權發生在執行程序中,並且《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經濟審判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規定》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措施時,保全的範圍應當限於當事人爭議的財產,或者被告的財產。對案外人的財產不得採取保全措施,對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與案件有關的財產,一般也不得採取保全措施.」因此,法院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執行不能採取保全措施。

3.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裁定書的主要內容

強制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應當製作民事裁定書,分別送達被執行人和第三人。民事裁定書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第一是主體部分,應載明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和第三人;第二,裁定書應載明對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強制執行的理由及法律依據,具體講應載明執行所依據的生效法律文書,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有到期債權的事實以及人民法院向第三人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第三人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內未提出書面異議且沒有在指定期限內履行協助執行義務的事實。對被執行人對第三人到期債權強制執行的法律依據為《意見》第三百條。執行裁定書的第三個內容即執行事項,即依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的數額對第三人相關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劃撥、提存、拍賣等強制執行措施。第四個內容應載明本裁定書一經送達被執行人和第三人,立即執行,被執行人和第三人可以在指定期限內提出複議申請,複議申請的提起不影響裁定的執行。

4.被執行到期債權經訴訟或仲裁應如何處理

執行被執行人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時,有時會遇到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正在經過訴訟或仲裁,有的已處理完畢,其裁判已發生法律效力的情形。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按《意見》對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予對執行呢?其實,只要符合前述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條件,人民法院就可以執行,而沒有審查該項債權是否正在經其他法院或仲裁機關審理的義務。正在審理該項債權的其他法院或仲裁機關可以繼續進行審理,其案件審理結果與執行法院的執行工作不會造成衝突,因為執行法院執行的前提是第三人對該項債權沒有異議,或部分沒有異議。人民法院只對無異議部分予以執行,其他法院或仲裁機關對執行法院執行的債權必定會加以確認。執行法院的執行工作使正在審理該案的其他法院或仲裁機關結案後不需對已執行部分債權予以執行,客觀上協助了其執行工作。

四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法律依據

《民訴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範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民訴法解釋》

第五百零一條人民法院執行被執行人對他人的到期債權,可以作出凍結債權的裁定,並通知該他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

該他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申請執行人請求對異議部分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利害關係人對到期債權有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處理。

對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到期債權,該他人予以否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辦理執行異議和複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5〕10號】

第五條第(四)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利害關係人提出執行行為異議:(四)認為人民法院要求協助執行的事項超出其協助範圍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

第七條 當事人、利害關係人認為執行過程中或者執行保全、先予執行裁定過程中的下列行為違法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審查:

(一)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以物抵債、暫緩執行、中止執行、終結執行等執行措施;

(二)執行的期間、順序等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三)人民法院作出的侵害當事人、利害關係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

被執行人以債權消滅、喪失強制執行效力等執行依據生效之後的實體事由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參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進行審查。

除本規定第十九條規定的情形外,被執行人以執行依據生效之前的實體事由提出排除執行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依法申請再審或者通過其他程序解決。

第二十三條 第一款第(五)項 異議裁定對應當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審查處理的異議,錯誤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審查處理的,裁定撤銷異議裁定,發回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重新作出裁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法釋〔1998〕15號】

第三十六條 被執行人在有關單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向該單位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其協助扣留或提取。

第六十一條 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以下簡稱履行通知)。履行通知必須直接送達第三人。

履行通知應當包含下列內容:

(1)第三人直接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其對被執行人所負的債務,不得向被執行人清償;

(2)第三人應當在收到履行通知後的十五日內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

(3)第三人對履行到期債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收到履行通知後的十五日內向執行法院提出;

(4)第三人違背上述義務的法律後果。

第六十二條 第三人對履行通知的異議一般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口頭提出的,執行人員應記入筆錄,並由第三人籤字或蓋章。

第六十三條 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間內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得對第三人強制執行,對提出的異議不進行審查。

第六十四條 第三人提出自己無履行能力或其與申請執行人無直接法律關係,不屬於本規定所指的異議。第三人對債務部分承認、部分有異議的,可以對其承認的部分強制執行。

第六十五條 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內沒有提出異議,而又不履行的,執行法院有權裁定對其強制執行。此裁定同時送達第三人和被執行人。

第六十六條 被執行人收到人民法院履行通知後,放棄其對第三人的債權或延緩第三人履行期限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仍可在第三人無異議又不履行的情況下予以強制執行。

第六十七條 第三人收到人民法院要求其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後,擅自向被執行人履行,造成已向被執行人履行的財產不能追回的,除在已履行的財產範圍內與被執行人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外,可以追究其妨害執行的責任。

第六十八條 在對第三人作出強制執行裁定後,第三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不得就第三人對他人享有的到期債權強制執行。

第六十九條 第三人按照人民法院履行通知向申請執行人履行了債務或已被強制執行後,人民法院應當出具有關證明。

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有效執行是裁判文書公信力和執行力的重要體現,正確理解和適用該項法律規定,對緩解」執行難「有著積極意義。

相關焦點

  • 對執行第三人到期債權的思考及建議
    無疑上述司法解釋為執行到期債權提供了法律依據,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執行被執行人到期債權而使大量執行案件得以執結,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能清償債務」的規定過死,對第三人提出的異議不進行審查賦予第三人的權力過大之弊。那麼在司法實踐中如何理解上述司法解釋,是指導執行工作理念的關鍵。作為執法者既不能片面的理解也不能機械的執行。
  • 探析第三人到期債權的執行問題
    一、第三人對訴訟保全未提出異議,而在執行程序中提出異議如何處理   有一種觀點認為人民法院可不予採納,直接執行已保全的被執行人在第三人處的到期債權。  三、對第三人未到期的債權可否執行   由於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此沒有規定,很多人認為不能對第三人未到期債權進行執行。筆者認為這樣的理解過於狹隘。債權未到期就不能採取任何執行措施,增加了第三人與被執行人串通的風險,對申請執行人非常不利。
  • 被執行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第三人提出執行異議
    本期與您分享執行複議案例。我們已推出多篇執行案例,輔助執行實務操作。被執行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執行法院向第三人發出執行裁定和協助執行通知,第三人提出異議,如何處置。裁判要旨被執行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第三人提出執行異議,應當停止對第三人執行,告知申請執行人另行代位訴訟。
  • 試析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執行困境與建議
    一、第三人到期債權的概念和性質  1.第三人到期債權的概念  第三人到期債權是指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案外的第三人享有的債權,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對該第三人強制執行。《民訴意見》第300條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執行人的申請,通知該第三人向申請執行人履行債務。
  • 訴訟第三人的到期債權可否強制執行
    [評析]  對第三人李勇在法院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進行訴訟保全時沒有提出異議,而在執行中提出異議是否能對抗法院生效民事裁定的法律效力,法院能否根據訴訟保全裁定確定的保全數額,確認第三人李勇對陳春負有到期債務及債務數額且應向程世武履行,並在第三人不履行時對其強制執行,有兩種不同意見。
  • 「綺惠說法」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執行
    作者:王倩根據法律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該通知必須直接送達第三人)。最高人民法院於2016年10月31日作出(2016)最高法執監234號民事裁定書,認為「執行程序中追加被執行人應當以法律或司法解釋有明確規定的情形為限,而現有法律或司法解釋中並未規定被執行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執行程序中追加該第三人為被執行人。」
  • 到期債權可執行,第三人提出異議怎麼辦?
    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可執行,第三人提出異議怎麼辦?可另訴!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間內提出了書面異議,且該異議不屬於法律規定的除外情形的,執行法院依法不應執行該到期債權,且不應對該異議進行審查,申請人應另案提起訴訟避免以執代審。
  • 法院執行之:被執行人到期債權如何執行?操作實務
    多數情況是,申請執行人和法院工作人員針對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針對次債務人人,忙活了一陣子後,包括調查、製作文書、送達等一系列動作下來,最後還是無奈的宣告失敗,因為達不到強制執行次債務人(就是欠被執行人錢的第三人)的條件。最高院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可以執行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可是,為什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效果並不理想?
  • 對第三人到期債權執行中相關程序的理解與適用
    最重要的程序在於第三人對到期債權未提異議,及時開始執行程序,但是對於執行程序中第三人提出異議,涉及實體部分的,應當釐清個案,回歸民訴法的程序源頭和實體審理的出發點上,需求最正當的執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辦公室關於到期債權執行中第三人超過法定期限提出異議等問題如何處理的請示的答覆 2006年3月13日  [2005]執他字第19號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關於開原市農村信用社、開原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申請執行遼寧華銀實業開發總公司一案的疑請報告
  • 對到期債權執行中第三人超期提出異議的救濟途徑
    ——河南高院裁定鵬宇公司訴胡某、胡某峰執行異議之訴案裁判要旨到期債權執行中第三人超過法定期限提出異議,仍應得到司法救濟,但在現有法律制度下,不能提起執行異議之訴,可參照適用民訴法解釋第五百零一條規定,裁定終止執行,然後由申請執行人提起代位權訴訟。
  • 代位權與債務人到期債權的執行
    執行債務人的到期債權,是執行程序中的一個執行手段(《民訴法解釋》第501條)。兩者最終要實現的目的,都是以次債務人的財產來滿足債權人的債權。兩種制度在我國法律上均有規定,對兩者如何銜接適用,理論上有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雖然還要很多細節問題需要定分止爭,但整體上講,我國的立法是沒有問題的。下面筆者進行一些分析。
  • 最高法:被執行人到期債權也能執行的3個要件
    在被執行人為工程承包方、第三人為工程發包方的情況下,如申請執行人主張對第三人予以強制執行,只能適用《執行規定》關於「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相關制度。因此,江蘇高院將華北建設公司定位於到期債權執行中的第三人,適用法律正確。關於能否對華北建設公司予以強制執行。《執行規定》第61條至第69條規定了「被執行人到期債權的執行」相關制度。
  • 論到期債權執行程序先執行異議權構建
    ,是指第三人在收到執行法院的履行通知書後,要求法院先執行被執行人財產,待執行窮盡後再履行自身債務的履行順序異議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七章規定,被執行人不能清償債務,但對本案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人或被執行人的申請,向第三人發出履行到期債務的通知。第三人規定的期限內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不得對第三人強制執行,對提出的異議不進行審查,但第三人提出無履行能力或其與申請人無直接法律關係,則不屬於本規定所指的異議。
  • 無財產可供執行?還有「第三人到期債權」這一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10月30日訊(通訊員 何莉 姚璐)被執行人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能通過到期債權執行?近日,永定區人民法院針對無可供財產執行的被執行人,巧用執行措施,依法執行其到期債權,維護了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
  • 清收經典:執行債務人到期債權
    清收經典:執行債務人到期債權 城建公司欠某資產管理公司1000萬元。某資產管理公司在執行中,發現城建公司對張某享有到期債權,遂向法院申請執行城建公司對張某的到期債權。法院認定,張某應向城建公司償還300萬元及其利息。在城建公司怠於行使權利實現該債權的情況下,某資產管理公司代位請求法院強制執行該債權,程序合法。因此,執行法院可直接強制執行該債權。
  • 執行程序中對已保全的第三人債權之處理
    [分歧]  人民法院在訴訟程序中對債務人在第三人處的債權採取保全措施,第三人未提出異議,進入執行程序後,第三人提出異議應如何處理,目前存在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按照《執行規定》第六十三條的規定執行。
  • 制執行實務|之三:到期債權強制執行問題研究
    如果被執行人對案件以外的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人民法院可依申請對該債權強制執行。司法實踐中,對被執行人的到期債權執行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將結合我們的實踐經驗,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 四、次債務人提出異議超出法定期限的,如何處理? 《執行工作規定》第65條規定,「第三人在履行通知指定的期限內沒有提出異議,而又不履行的,執行法院有權裁定對其強制執行。此裁定同時送達第三人和被執行人。」根據該條規定,次債務人在期限內沒有提出異議的,法院即有權對其強制執行。
  • 到期債權的執行——代理執行行為異議一案引發的思考
    未到期債權 2011年5月27日,最高法院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其中第十三條明確:「對被執行人的未到期債權,執行法院可以依法凍結,待債權到期後參照到期債權予以執行。第三人僅以該債務未到期為由提出異議的,不影響對該債權的保全。」
  • 關於到期債權執行的裁判要旨9則
    對第三人到期債權的保全裁定只是要求第三人對債務人在第三人處的到期債權不得清償,如果第三人未向被告清償即履行了保全裁定確定的義務,第三人此時的法律地位是協助執行人,只要其未支付財產,即視為履行了義務,就不應承擔責任。
  • 被執行人享有到期債權在執行案件中的影響
    申請執行人依據生效的法律文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的執行標的包括被執行人行為和財產,其中可以被執行的財產範圍也包括被執行人對第三人享有的到期債權,執行案件中被執行人對第三人享有到期債權可能會存在以下方面的影響:一、被執行人拒不履行到期債權的後果 被執行人拒不履行對第三人的到期債權,其行為屬於《民訴解釋》第一百八十八條第一項規定的,在法律文書發生法律效力後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