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是一胎準媽媽,經常會關注網上的孕期知識,孕28周產檢時發現胎位不正,因此非常擔心,胎位不正意味著不能順產,一胎剖宮產,二胎難免也要跟著剖,而且剖宮產對孩子大人都有影響,為此小麗越想越覺得焦慮。
孕婦孕28周以後,每次產檢醫生都會常規用四步觸診法摸胎位。
為什麼要28周才開始摸呢?
因為28周以前胎兒小,羊水較多,胎兒在子宮活動範圍較大,胎位還不固定。28周以後胎兒在子宮內位置相對較固定,但還是有活動變化的空間,所以這個時期,如果發現胎位不正,就要在32周之前進行胎位的糾正。
如果32周以後胎位沒法糾正,那可能比較難再糾正了,但也有例外,有些腹部比較鬆弛或者羊水較多的孕婦,在生產前一天胎位都可能隨時發生變化。
臨床常見於多次懷孕分娩、肥胖或羊水過多的孕婦,懷孕次數較多,或者前一胎是多胎的孕婦,因為腹直肌分離嚴重,再次懷孕時,腹部鬆弛,或是羊水較多,胎兒活動範圍較大,胎兒在子宮裡面有可能「大鬧天宮一般翻筋鬥」。
臨床上統稱不是頭朝下的姿勢都稱之為胎位不正。
正常分娩方式是孩子的頭首先從媽媽的生命通道出來,然後再到肩、胸、臀、腳依次出來。
頭先露
如果屁股朝下,頭朝上的站姿或坐姿稱為臀位。還有一種橫著躺在媽媽肚子裡的稱為橫位,這兩種情況都稱為胎位不正,一般都不建議陰道分娩。
橫位
如果有機會嘗試順產的孕婦,一般建議糾正胎位,但如果是高危妊娠不建議順產的孕婦就沒必要折騰,如疤痕子宮、前置胎盤等。
一般孕周在28-32周之間可以採取以下方法嘗試糾正,
一、胸膝臥位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具體的操作方法如圖所示,在操作之前,讓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褲帶,根據圖片的方法,每天2-3次,每次15分鐘,連做一周後去醫院複查。這種方法的成功率70%以上,但是孕婦會覺得比較辛苦。
二、雷射或艾灸至陰穴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這個方法效果也比較好,本人試過,建議在家用艾條艾燻至陰穴(足小趾外側,距趾甲角0.1寸),每天1次,每次15-20min,5次為一療程再到醫院複查。
這兩個方法做之前一定要到醫院產檢諮詢專業婦產科醫生,評估是否有高危因素,如果有不建議做。另外每次做完以後一定要注意胎動情況,如果胎動異常及時去醫院就診,因為胎兒在宮腔裡改變姿勢,有可能會導致臍帶繞頸、繞身、繞腳等或者本來有繞頸的臍帶拉緊導致缺氧。
有,可以考慮下面這種方法:
操作方法是:外倒轉術,操作者是有經驗的婦產科醫生。
成功率與操作者的技術,還有孕婦腹肌緊張度有關,不是每個胎位不正的孕婦都能做,經過評估風險和適應症後才能嘗試。
哪些情況不能做?
1.子宮畸形的孕婦,子宮畸形,胎兒活動空間範圍小,操作者很難推動胎兒。
2.有妊娠相關高危因素者,如妊娠期高血壓,胎盤早剝史、臍帶繞頸、胎膜早破、胎頭已入盆等。
這種方法一般建議在36-37周以後進行,因為操作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生早產、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等一些風險,所以,在操作之前要做好急診剖宮產的準備。
做完以後建議用腹帶固定腹部,住院觀察兩天無異常再出院,出院後要繼續監測胎動情況,有異常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