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三年前一場車禍造成榮女士右小腿下段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合併血管神經以及肌肉斷裂,屬於骨折裡最嚴重的,面臨截肢風險。被送到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後,科裡經過急診搶救性手術成功保住了右腳,三年裡經過大小4次手術已經基本康復,「是骨科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機會。」榮女士說。
23日上午9點,患者榮女士和家人給日照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李衛兵送去了感謝的錦旗,這幾年的遭遇對榮女士來說不幸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一場車禍差點讓她截肢,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群負責任的醫護人員。
2017年10月31日,榮女士因嚴重車禍被送到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李衛兵接診了榮女士,對當時的情形李衛兵還記憶猶新。李衛兵介紹,當時患者右小腿下段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合併血管神經以及肌肉斷裂,開放骨折按嚴重程度分1、2、3三個級,3級裡邊也分A、B、C三個型,3C型屬於最嚴重的,榮女士的病情就屬於3C型,「也就是開放骨折裡邊最嚴重的,整個右腳踝和小腿之間只有約4釐米寬的一點皮膚相連。」李衛兵說。
對榮女士來說,搶救手術時間的長短決定了右腳能不能恢復,否則將面臨截肢的危險。李衛兵主刀手術,相對於骨折來說,難度更大的是各種神經以及血管的重建,尤其是神經,如果重建不好,影響足部疼痛等各種感覺,也會嚴重影響後期生活。經過近四個小時手術,骨折做了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固定,顯微鏡下修復了血管、神經,縫合了肌肉肌腱,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後期可能還要做多次手術,還要看康復程度。」李衛兵說。
隨後三年裡,大大小小的手術進行了4次,清創、修復、固定,植皮、拆鋼板、經皮跟腱延長等,每次手術都可能會影響到後期的康復。在康復期間,榮女士還因自己過早負重導致鋼板斷裂,面臨可能要重新手術固定的危險。她前後去了青島、濟南等大醫院,都建議她手術。但李衛兵仔細分析前後拍的X線片後,建議繼續保守治療,「從頭到尾都是我給她治的,我了解她的病情,保守治療要比再次手術創傷小很多,預後應該比較好。」李衛兵說。最終榮女士聽取了李衛兵的建議,骨折順利癒合,足底的皮膚感覺完全恢復,肢體功能康復也非常好,可以正常人一樣走路。
23日,榮女士取鋼板後一個月再次來複查,肢體康復情況非常好,再休養一段時間就可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後遺症。她也專門製作了感謝的錦旗,「這三年太感謝李主任以及骨科所有醫護人員,可以說是他們保住了我這條腿。」榮女士說。
據了解,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已開展診治各種類型的骨與關節創傷、骨病、頸椎病、脊柱疾病、骨腫瘤、骨髓炎、腰椎間盤病變、骨折延遲癒合或骨不連、骨質疏鬆症等病。在微創骨科、創傷骨科、手足腕踝外科、脊柱外科等亞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微創特色診療技術:1、微創小切口骨折內固定手術及鎖定鋼板技術。2、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採用閉合復位PFNA微創內固定手術,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中不需輸血,安全可靠,縮短了患者臥床時間,降低了死亡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深得患者的好評。3、閉合復位帶鎖髓內釘治療肱骨幹、股骨幹、脛腓骨骨折,手術時間短、切口小,創傷小,出血少,關節功能恢復快。4、足踝部畸形的矯形,符合微創、有效的原則,手術創傷小,患者的外觀及功能滿意。5、足踝部骨折的診治微創、規範,符合足踝部生物力學,患者恢復滿意。6、肘關節損傷三聯症的治療新方法市內先進,患者術後肘關節穩定,活動功能恢復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