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車禍,面臨截肢!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四次手術成功救治

2020-12-19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彭彥偉

三年前一場車禍造成榮女士右小腿下段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合併血管神經以及肌肉斷裂,屬於骨折裡最嚴重的,面臨截肢風險。被送到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後,科裡經過急診搶救性手術成功保住了右腳,三年裡經過大小4次手術已經基本康復,「是骨科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機會。」榮女士說。

23日上午9點,患者榮女士和家人給日照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李衛兵送去了感謝的錦旗,這幾年的遭遇對榮女士來說不幸又是幸運的,不幸的是一場車禍差點讓她截肢,幸運的是,她遇到了一群負責任的醫護人員。

2017年10月31日,榮女士因嚴重車禍被送到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副主任李衛兵接診了榮女士,對當時的情形李衛兵還記憶猶新。李衛兵介紹,當時患者右小腿下段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合併血管神經以及肌肉斷裂,開放骨折按嚴重程度分1、2、3三個級,3級裡邊也分A、B、C三個型,3C型屬於最嚴重的,榮女士的病情就屬於3C型,「也就是開放骨折裡邊最嚴重的,整個右腳踝和小腿之間只有約4釐米寬的一點皮膚相連。」李衛兵說。

對榮女士來說,搶救手術時間的長短決定了右腳能不能恢復,否則將面臨截肢的危險。李衛兵主刀手術,相對於骨折來說,難度更大的是各種神經以及血管的重建,尤其是神經,如果重建不好,影響足部疼痛等各種感覺,也會嚴重影響後期生活。經過近四個小時手術,骨折做了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架固定,顯微鏡下修復了血管、神經,縫合了肌肉肌腱,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後期可能還要做多次手術,還要看康復程度。」李衛兵說。

隨後三年裡,大大小小的手術進行了4次,清創、修復、固定,植皮、拆鋼板、經皮跟腱延長等,每次手術都可能會影響到後期的康復。在康復期間,榮女士還因自己過早負重導致鋼板斷裂,面臨可能要重新手術固定的危險。她前後去了青島、濟南等大醫院,都建議她手術。但李衛兵仔細分析前後拍的X線片後,建議繼續保守治療,「從頭到尾都是我給她治的,我了解她的病情,保守治療要比再次手術創傷小很多,預後應該比較好。」李衛兵說。最終榮女士聽取了李衛兵的建議,骨折順利癒合,足底的皮膚感覺完全恢復,肢體功能康復也非常好,可以正常人一樣走路。

23日,榮女士取鋼板後一個月再次來複查,肢體康復情況非常好,再休養一段時間就可恢復正常,不會留下後遺症。她也專門製作了感謝的錦旗,「這三年太感謝李主任以及骨科所有醫護人員,可以說是他們保住了我這條腿。」榮女士說。

據了解,日照市中心醫院骨科已開展診治各種類型的骨與關節創傷、骨病、頸椎病、脊柱疾病、骨腫瘤、骨髓炎、腰椎間盤病變、骨折延遲癒合或骨不連、骨質疏鬆症等病。在微創骨科、創傷骨科、手足腕踝外科、脊柱外科等亞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微創特色診療技術:1、微創小切口骨折內固定手術及鎖定鋼板技術。2、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採用閉合復位PFNA微創內固定手術,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中不需輸血,安全可靠,縮短了患者臥床時間,降低了死亡率,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深得患者的好評。3、閉合復位帶鎖髓內釘治療肱骨幹、股骨幹、脛腓骨骨折,手術時間短、切口小,創傷小,出血少,關節功能恢復快。4、足踝部畸形的矯形,符合微創、有效的原則,手術創傷小,患者的外觀及功能滿意。5、足踝部骨折的診治微創、規範,符合足踝部生物力學,患者恢復滿意。6、肘關節損傷三聯症的治療新方法市內先進,患者術後肘關節穩定,活動功能恢復快。

相關焦點

  • 車禍致骨踝粉碎性骨折,日照市中心醫院3D列印助患者
    來自河山的李先生(化姓)由於車禍造成左腿股骨髁粉碎性骨折,被送到日照市中心醫院後急需手術治療。骨科主任孔慶迎介紹,由於李先生骨折比較複雜,手術難度比較大,藉助傳統手術,雖然也能做,但是時間長,而且手術過程存在眾多未知因素。
  • 車禍少年右腿做八次截肢手術 僅剩20釐米(組圖)
    車禍後右腿已做八次截肢手術僅剩20釐米因骨髓炎復發又要手術  一場車禍改變了黃增華的命運。  經歷八次截肢手術,他的右腿僅剩下20釐米。
  • 日照市中心醫院心臟逆嚮導絲手術,創多項日照第一
    陳女士來到日照市中心醫院,經心臟造影檢查發現,心臟主要血管前降支開口處完全堵塞,需要立即手術。由於血管堵塞位置特殊,常規手術無法進行,需要使用逆嚮導絲技術。據了解,該項技術是心臟領域頂尖手術,山東省能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也並不多。經過日照市中心醫院心內科團隊反覆研究與論證,決定為陳女士做這個手術。經過四個半小時的努力,心內科團隊成功完成手術,在逆嚮導絲技術領域創造多項日照第一。
  • 市中心醫院創傷中心:敬畏生命 撫平「創傷」
    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創傷中心醫生正在進行創傷手術。記者 張少慧見到王永勝大夫,是在醫院的急診醫學科。此時的他,正救治完一位因重物砸傷左小腿的患者。「這個病人送來的及時,要是再晚送來一會兒或者醫院的救治流程有耽擱,患者的左小腿可能面臨截肢。」王大夫剛剛經手的是一場創傷救治手術。創傷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創傷致死達70萬~75萬人,佔死亡總人數的9%左右,是第5位死亡的原因,同時也是我國青壯年人群第1位死亡原因。
  • 九旬老人膽囊及膽總管結石,日照市中心醫院微創手術成功治癒
    日照市中心醫院肝膽胰脾外科在北京朝陽醫院孫文兵教授指導下進行多學科會診,改變傳統手術方式,採用腹腔鏡、膽道鏡雙鏡聯合膽總管切開取石、免T管引流微創技術,住院幾天即可康復出院。老人今年90歲,三個月前肚子有點疼,在日照市中心醫院檢查發現,是膽結石,由於年齡比較大,醫生建議保守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還不錯,出院回家。可沒一個月時間病情突然加重,並且誘發急性膽源性胰腺炎,在醫院進行緊急治療後病情好轉。日照市中心醫院肝膽胰脾外科主任孔新亮介紹,由於老人年齡比較大,合併多種基礎疾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機率高,手術風險大,手術前需要先把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方可進行。
  • 6次手術、歷經16次鬼門關,94天的生命接力終讓戰士重新站立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特殊「戰場」,一場守望生命的激烈戰鬥悄然打響。醫院茅建華副院長、醫務部劉玉秀副主任趕赴搶救現場,迅速成立由急救醫學科牽頭,普通外科、骨科、麻醉科、醫學影像科等學科骨幹組成的多學科救治小組。根據前方傳來的傷情報告,專家們商討出一套科學的手術方案和三套備選方案。當天下午16時42分,鳴笛的救護車從風雨中呼嘯而至。開通靜脈通道、迅速補液、糾正酸中毒。「情況不妙!」
  • 少年車禍後七次截肢手術 患骨髓炎殘腿難保
    傷情沒得到控制還患上骨髓炎本報訊 (記者林靜)一場車禍讓來自梅州的13歲少年黃增華失去了右腿膝蓋以下的部分。在經歷7次截肢手術後,黃增華的傷情不僅沒有得到控制,還不幸患上了骨髓炎。因為傷情總是得不到控制,黃增華隨父母來到廣州求醫,他的骨髓炎隨時可能復發,家裡為了給他看病已經欠下幾萬元的債務,身心備受折磨的少年對未來充滿迷茫。
  • 羊膜帶症候群寶寶,出生四天成功手術切除束帶
    這是罕見的「羊膜帶症候群」,若不及時手術將面臨截肢。新生兒麻醉風險極高,創傷骨科黃山東主任團隊與麻醉科迎難而上,為佳寶而戰,解除了她的身體束縛。新生兒出生手指腳趾不全,四肢畸形6 月 12 日早上,佳寶在祈福醫院產科足月剖腹產。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聲,滿懷期待的媽媽露出幸福微笑。
  • 因一場假手術導致截肢,榆樹男子獲賠百萬後再向醫院三倍索賠
    飯後,見張志勇的腳踝紅腫,朋友便打了一輛計程車,將他送到了榆樹市人民醫院。經該院骨科接治,張志勇住院後被診斷為右側糖尿病足、破潰感染。張志勇告訴記者,自己受傷前,右腳明明是好的,該院骨科主任由明閣卻稱病情很嚴重,需要手術治療。實施的手術名稱是病灶清除、人工骨植骨。入院後,張志勇籤了《植入性醫用器材使用知情同意書》。
  • 寶寶一出生就面臨截肢風險
    這是罕見的羊膜帶症候群,醫生評估,若不及時手術,隨著寶寶的快速生長,孩子將面臨截肢的結局。新生兒一出生就腳綁束縛帶6月12日早上,佳寶在祈福醫院足月產出。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聲,滿懷期待的媽媽露出幸福微笑。
  • 血漿置換17次,淄博市中心醫院成功救治一例罕見病患者
    近日,56歲方女士因頭痛、腹脹、乏力就診於淄博市中心醫院。經檢查發現,患者血小板顯著低於正常(6*109/L),全身多處紫癜,並伴有重度貧血且逐漸出現意識障礙、發熱、肝功能障礙等典型「五聯徵」表現,ADAMTS13結果為0%(正常100%),最終確診為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TP)。
  • 25歲小夥2天2次大手術心態崩了
    兩個月前, 25 歲的患者小周因為外傷以及嚴重術後併發症面臨截肢,但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華美醫院骨四手足外科醫護人員不放棄,先後為他進行五次手術,幫助小周度過最艱難的日子,重新站了起來。出院一周後的複查,小周與妻子向醫生護士送上了錦旗,還激動地說:」謝謝你,付醫生!我能站著跟你拍照了。」新華社發(賈敏傑 攝)「這條腿我不要了!鋸了吧!」
  • 永州市中心醫院骨科:創新引領「強骨」路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冷水灘分站記者 王庚娣)永州市中心醫院骨科是永州市最早單獨成立的科室,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今年成功被評為省級省臨床重點專科,將有力推動全市骨科疾病的診治能力提升。
  • 高難度低創傷 常德一醫成功實施髖關節鏡手術救治車禍重傷患者
    紅網時刻常德6月16日訊(通訊員 歐陽文)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三病區為一名嚴重車禍致髖關節脫位、股骨頭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實施了髖關節鏡下關節腔清理及游離體取出術。該手術僅有0.5釐米長的兩處切口,術後患者快速康復。
  • 一場大車禍,把他幾乎碾碎了!1小時內,浙大一院多學科出動聯手來救命!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孫韻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給在杭州打工的四川人華子(化名)帶來了「滅頂之災」!骨盆粉碎性骨折、盆腔出血、尿道撕裂、直腸破裂、腹腔內肝臟、脾臟破裂……被送往車禍附近的醫院搶救後,他一度被宣告「無生還希望」。
  • 上海長徵醫院牽頭成立泛長三角地區創傷骨科救治網絡
    由上海長徵醫院骨科牽頭髮起的「泛長三角地區軍民融合創傷骨科救治網絡」日前在上海啟動,該救治網絡聯合上海、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四省一市100餘家軍、地的優質醫療救治資源,「抱團」為泛長三角地區百姓提供健康保障。這是泛長三角地區唯一跨區域骨科創傷救治合作組織。救治網絡將大力推進學科的區域聯動,實現資源與數據共享,協作與發展共進;達到學科全方位共同發展,為提升長三角區域創傷骨科整體水平搭建優質的平臺。
  • 歷經6次近30個手術保住雙腿,56歲阿姨重獲新生!
    本期健康青白江跟大家分享一個車禍後診治案例▼今年1月初,區人民醫院收治了一位在車禍中險些喪命的病人,經過近30個大大小小的手術,在骨科和康復醫學科醫護人員長達半年的悉心照顧下骨科主任周維雲立即組織科室成員開展急診手術,進行骨盆及雙下肢清創、復位、外支架固定止血,並聯合ICU進行補液抗休克等搶救治療,總算將劉阿姨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命雖然保住了,但由於受傷太嚴重,腿能不能保下來,經驗豐富的骨科醫生們也不敢斷然做出結論。「皮膚組織創面太大,一旦發生深部壞死及嚴重感染,就要面臨截肢。」主治醫生李鵬說。
  • 少年八截肢右腿只剩20cm 舊患復發或要第九截
    車禍後右腿已做八次截肢手術僅剩20釐米 因骨髓炎復發又要手術一場車禍改變了黃增華的命運。經歷八次截肢手術,他的右腿僅剩下20釐米。但是,噩夢並沒有結束。因骨髓炎復發,少年將接受第九次截肢。若骨髓炎得不到根治,他的痛苦還會繼續。「我好害怕。」13歲少年的手上留有因換藥時疼痛難忍亂抓的傷口。
  • 臺中市長夫人車禍截肢 與扁妻以前車禍同日(圖)
    臺中市長夫婦發生車禍  21年前同一天同一處吳淑珍出車禍 昔日明星截肢又切脾臟 未來24小時是生存關鍵  臺中市長胡志強、邵曉鈴夫婦18日晚7時50分在臺南發生車禍,邵曉鈴左手臂開放性骨折、顱內出血,一度昏迷,送柳營奇美醫院急救,其左前臂已經截肢,其後又切除脾臟,目前顱內仍持續出血,
  • 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創傷骨科治療脈管炎取得重大突破
    今年30歲的甘肅省會寧縣男子邸璞(化名),2013年11月,突然出現左下肢麻木、疼痛症狀,家人將其護送到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左下肢脈管炎,經過對症保守治療後回家休養。去年4月,邸璞下肢疼痛症狀逐步加重,不僅行走後疼痛劇烈,靜息痛也非常嚴重。家人陪同邸璞輾轉國內多家知名醫院就診,通過實施人體幹細胞移植手術,疼痛症狀有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