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呆大賽」引熱議 發呆真的能放空自己嗎?【2】

2020-12-1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尋找慢節奏的感受

  「全國發呆大賽首站」成都站的活動參加者說,儘管活動中不能動、不能笑,也不能睡著,手機響了更不能接,否則將被淘汰,但他們還是在「發呆大賽」中得到了樂趣,釋放了壓力。比如,有人在發呆時想到了家庭的溫馨,有人則想到了生活的不易,有人想到了自己的奮鬥歷程等等。

  本次「發呆大賽」的冠軍由24歲胡女士奪得,她足足發呆了5小時。「我也沒有想到有一天能發呆這麼久。」胡女士以前是幹銷售的,每天工作壓力都特別大,今年8月的一次意外受傷讓她辭職在家,忽然發現時間空了出來。「沒事幹,就只能發發呆,想想未來的路。」參加這場發呆比賽,她想挑戰一下自己的毅力,感受如何在疲憊中學會放鬆,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尋找慢節奏的感受,找到自我歸屬感,而不是被別人的節奏所打亂。

  「發呆大賽」倡導「慢生活」 ,引來2萬多網友的轉發。很多人反思自己多久沒有停下來放空自己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總被快節奏的生活拖累,對於周圍美麗的風景視而不見。有人借用米蘭·昆德拉在《緩慢》中的話發問:「慢的樂趣怎麼失傳了呢?古時候閒逛的人都去了哪裡?」

  在某些年輕人中,「發呆」成了一種時尚,特別是一些處在緊張工作節奏下的白領,很喜歡到風景秀麗的地方發呆,面對綠樹青山或者大海,似乎什麼都在想,又似乎什麼都沒想,任大腦處於「意識流」狀態。收拾心情後,再以全新的狀態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懶惰,而是讓速度的指標「撤退」,讓生活變得細緻。這是相對於當前社會匆匆忙忙的快節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種生活方式,這裡的「慢」是一種意境,一種回歸自然、輕鬆和諧的意境。

  「走神兒、開小差」要不得

  在忙碌與疲憊共存的現代生活中,放空自己是一種最好的、必然的放鬆與解壓方式。

  一個人發呆時,會暫時遠離現實世界的喧囂,擺脫沉重的心理負擔,找回心靈深處的平靜。這時候的自己,心靈處於一種無牽無掛的境界,沒有想要去擁有的欲望,沒有緊張焦慮。不過,對沒有經過「冥想」訓練的普通人來說,保持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的狀態很困難。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從「小」開始。選擇讓你感覺非常安全的地點,比如家中,關閉所有打擾注意力的設備——電視、電腦、手機、電話等等,閉上眼睛嘗試集中注意力5分鐘—10分鐘,讓自己只專注於想一件事情,不作評價,不作判斷,只是靜靜地觀察自己的思緒。5分鐘—10分鐘後放鬆休息一下,再進行嘗試。

  發呆有利於放空自己,但「走神兒、開小差」可要不得。「走神兒」是一種對外界活動注意力不集中的反應,不論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族,「走神兒」不但對大腦健康無益,還會影響工作和學習。所以,不要為了趕時髦隨意「發呆」。

  需要注意的是,成年人一般發會兒呆無損健康,但是如果孩子經常發呆的話,可能是一種心理疾病。如果任由其發展,完全沉浸在自己獨立的空間中而不加以幹預,則可能會影響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發呆真的能「放空」大腦嗎?
    11月18日,首屆全國發呆大賽首站在成都寬窄巷子舉行。參賽者達200人,他們坐在地上,不動不笑,保持放空,期間聽到手機鈴聲響起也不能接。23日,發呆大賽「轉戰」重慶。據悉,全國發呆大賽共包括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南京、哈爾濱等27個城市賽區。
  • 適合發呆放空的3個好去處,給自己一個發呆的時間,你去過嗎?
    現在的人們每天都在工作和家庭中奔波,為了生活不斷努力著 ,很少有時間去放鬆一下自己,幾年前和朋友計劃好的旅行,也遲遲沒能實現,其實在快節奏的社會中待久了,心中難免會產生厭倦喧囂的感覺,那為何不抽出幾天的時間,給自己一個發呆放鬆的機會呢?
  • 孩子喜歡「發呆」您別盲目幹擾,會放空自己的孩子總能帶給你驚喜
    在印象裡,發呆是走神的表現,上課時當老師看到孩子發呆時,他(她)總會通過一些「小物件」來提醒孩子打起精神來。但是發呆真的就只有壞處嗎?其實當孩子發呆時,作為家長,您千萬不要輕易打斷孩子,巧用這幾個法子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聰明,您明白嗎?
  • 今天放空了嗎?6個發呆英文用法教你說
    <p data-bjh-box="video"一般人對於「發呆」的認知通常都是無聊、偷懶時才會做的事。但你知道嗎?發呆其實對大腦可是有很多好處的!現代社會節奏飛快,手機不離身,每天要接收大量的資訊,若是適度地讓大腦放鬆、調整一下步調,反而可以讓記憶力和創造力增加哦!
  • 發呆,是一种放空方式
    或許是太久沒有一個人靜靜的發呆放空,也或許是精神壓力比較大。一坐下,似乎很快就進入了自己世界的狀態。在那一刻,下意識的發現,真的很久沒有發過呆了呢。好在,朋友是理解我的,不然這一定是一個很難堪的畫面。發呆對於我來說,是一种放空。在內心深處,我會跟自己對話,我會安靜的想事情。
  • 北京辦第二屆國際發呆大賽:不玩手機不聊天 放空自己享受發呆...
    北京辦國際發呆大賽發呆現場顏值爆表看點十足  在生活節奏和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今社會,發呆這種在過去看似極其簡單而又被認為是極其荒謬的行為,如今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人們似乎已經忘卻了發呆這種是一種可以讓人放鬆的過程
  • "發呆,放空自我"英文怎麼說?不是stay foolish and empty!
    喝杯咖啡,發發小呆,放空自己英文怎麼說呢?發呆用這個單詞你八成學過我剛才在發呆。(2)Want to be successful? Spend more time staring into space!想成功嗎?用更多的時間來發呆吧!
  • 想找地方發呆,那麼就去這些地方放空自己吧!
    如果你覺得每天都在不停的奔波,你覺得生活的節奏太快,想找一個地方休息休息,想找一個地方就呆呆的坐著放空思緒,讓自己不被摧促,那麼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個適合發呆的地方,這幾個地方很適合喝喝茶打發時間卻又不會那麼的無聊無趣,你可以從中選擇一個,然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發呆之旅。
  • 韓國舉辦發呆大賽:女護士穿職業裝參賽 意外得獎
    (韓國《中央日報》)海外網4月22日電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21日下午,韓國首爾舉辦第四屆「漢江發呆大賽」,超過80人報名參加,爭相放空自己。女選手頭上貼定身符,扮演殭屍。(韓媒Newspim)男子鑽進睡袋,一臉愜意。
  • 孩子喜歡發呆就是壞習慣?聰明的孩子都喜歡發呆,家長要懂得保護
    所以當孩子遇到難題而發呆的時候,也正是他們休息的時間,進入到發呆的階段裡面,他們的大腦會放空,利用這段時間來讓自己放鬆,才能讓他們用最好的狀態去解決這道難題。但是孩子長時間發呆的話,反而可以讓孩子的想像力得到更好的發展,當他們的思維更加活躍,而且也能激發出孩子的創造能力。
  • 孩子總是發呆愣神?家長不要著急,愛發呆的孩子其實更聰明
    很明顯,發呆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惡」,就連全世界都認同的天才愛因斯坦,在思考問題時陷入瓶頸都會選擇聽聽莫扎特的音樂來放空自己。 這也就是另一種方式的發呆,讓大腦進入放空狀態,這樣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境。很多的科學家藝術家其實都有這樣的習慣。
  • 腦科專家的護腦法寶 聽聽歌發發呆放空自我
    散步、慢跑、遊泳、跳舞等也能起到保護腦血管、延緩大腦衰老的作用。這提示我們,許多生活小事都能讓大腦保持最佳狀態。為此,《生命時報》獨家專訪多位不同細分領域的腦科專家,請他們介紹自己獨到的護腦妙招。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武劍:發發呆,累了聽音樂   門診量大的時候,武劍最怕大腦缺氧,進而「死機」。
  • 孩子愛發呆就是笨?家長要轉換固化思維,不要錯過孩子的隱藏潛能
    作者:迎迎(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編輯:迎迎表姐發現對比其他同齡的小朋友,自家孩子巖巖似乎總是喜歡發呆。老一輩的人總說這孩子呆頭呆腦,看著不機靈。表姐聽了就發愁,難道孩子是真的笨?當家中來了客人,表姐讓巖巖問好,卻發現巖巖仍在"放空自我"嗎,忍不住爆發了情緒,"你這孩子一整天都在想什麼?媽媽讓你打招呼,你還在發呆,笨頭笨腦的,一點禮貌都沒有。"巖巖立刻流露了受傷的眼神,委屈的說:"我在看阿姨衣服上的圖案,好像星空。"。表姐仔細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朋友衣服袖子上有的印花。
  • 愛發呆的人更聰明 今天你發呆了嗎?
    愛發呆的人更聰明 今天你發呆了嗎?愛發呆,容易走神,聽起來似乎總是負面的,我們總是聽到「分心有害」的論調。走神是我們大腦生成的具有適應意義的自然產物,走神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們提高創造力,促使我們理智地做決定,提醒我們解決當前困擾著我們的事。
  • 冥想和睡覺、發呆有什麼區別?
    近些年,關於冥想的報導鋪天蓋地,把冥想作為自己放鬆靜心的人群激增。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冥想的好處正好擊中了現代人的痛點。很多人對冥想還是充滿疑惑,坐著一動不動就算冥想嗎?為什麼我一冥想就像睡覺呢?冥想到底和睡覺、發呆有什麼區別呢?很多人都有過發呆的經歷,發呆時候思想隨意、甚至是放空的。發呆的放空也不是一直持續,是斷點放空的狀態。睡覺是人的潛意識主宰,思想思維也是一種比較亂的狀態。
  • 孩子總愛「發呆」愣神?你就偷笑吧,會「發呆」的小孩更有創造力
    一旦我們上課走神發呆,就會被老師批評"人在課室心在門外""不好好上課,發什麼呆",或者承擔錯過重要知識點的過錯。一旦我們上班發呆走神,被老闆發現了就會被臭罵一頓,甚至要被增加工作任務。發呆真的那麼令人討厭嗎?
  • 「發呆」用地道的英文怎麼說?
    A: 反正,我剛剛說… 你有在聽我說話嗎?B: Oh, sorry! I just zoned out for a second.B: 噢抱歉!我剛剛出神了一下。他就一直坐在那裡發呆。釋義:stare 的意思為「凝視」,而 space 則表示「空間」,所以 stare into space 的發呆方式是「直視著前方放空」,例如念書念一念覺得無聊,但還是堅持不放下書本,最後的結果就是 stare into
  • 發呆|只是讓你偶爾有那麼一刻,可以做自己
    能衝進地鐵,第一時間找個可以固定的位置,然後開始放空自己,什麼都不去想,進入發呆的狀態。只有這個時候,即將要交的房租,不滿足的錢包,如約而至的deadline,才會離你很遠。相對於這種「窮人式發呆」「中產式發呆」的地點一般在車裡。中產階級則有著自己的尊嚴,外人眼中,他們是言笑晏晏、風光無限的成功人士,事實上,他們的脆弱只在私密的空間裡宣洩出來。
  • 「發呆」「全神貫注」英語應該怎麼翻譯?
    但在這之前,我特愛先「發呆」一段時間,放空腦袋,總感覺這時候的腦袋特別輕鬆。當然,「發呆」還是要適可而止就是了。今天,罐頭菌來說一下,這個所謂的「發呆」「放空腦袋」等相關的作業工作精神狀態詞彙怎麼說。一.發呆 ~。
  • 【心理健康】終於有個正當理由發呆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建議每天發呆5分鐘...
    發呆有哪些益處嗎2例如當遇到連續加班感到累的時候,可以適當停下來歇一歇,把自己放空冥想放鬆一下,舒緩緊張的身心,後面做的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發呆時如果不能儘快地放鬆下來,可以回憶自己以前經歷過的輕鬆愉悅的場景,比如置身於溫暖舒適的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