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和睡覺、發呆有什麼區別?

2020-12-11 AFitBody

近些年,關於冥想的報導鋪天蓋地,把冥想作為自己放鬆靜心的人群激增。現代人工作壓力大,冥想的好處正好擊中了現代人的痛點。

冥想可以減少憂鬱、壓力和焦慮之類的壞情緒,讓你更加快樂,讓你的更加從容淡定面對一切。冥想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有研究發現,接受冥想課程的人心臟病、中風死亡的整體風險大大降低。甚至有研究表明冥想會改變你的大腦,提升你大腦的各種能力。

冥想如此神奇,那麼到底如何進行冥想呢?很多人對冥想還是充滿疑惑,坐著一動不動就算冥想嗎?為什麼我一冥想就像睡覺呢?冥想到底和睡覺、發呆有什麼區別呢?

很多人都有過發呆的經歷,發呆時候思想隨意、甚至是放空的。發呆的放空也不是一直持續,是斷點放空的狀態。

睡覺是人的潛意識主宰,思想思維也是一種比較亂的狀態。

發呆、睡覺和冥想存在本質不同。冥想是精神狀態的高度集中,有意識地專注於某一點,最終達到了忘我境界。說的有點抽象,但我們可以通過具體冥想來練習體會。

一般入門的冥想是通過專注於呼吸來練習。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但不是每個人會關注自己的呼吸,下面就以呼吸為例,講一講如何進行冥想?找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明暗溫度適宜,總之就是可以讓你不被打擾的環境。閉上眼睛,用比較舒適的坐姿,感受自己的呼與吸,你的眼睛仿佛看到氣流在身體裡流動,又流到了外面;你的耳朵仿佛聽到自己呼吸的聲音,緩慢深沉,但是你能聽到呼吸;你的鼻子仿佛聞到了呼吸的氣流,即使它沒有味道;你的嘴巴品嘗著氣流,這是什麼味道呢;你觸碰呼吸的氣流,它穿過了你的手……

以上是舉個用呼吸冥想的例子,想要讓自己專注於呼吸,你應該要調用你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讓你所有的感覺專注於呼吸。一開始,你不會持續太久,隨著練習時間延長,你會發現你和呼吸融為一體,達到了忘我境界。

除了呼吸冥想,你其實可以冥想任何東西,這個東西應該儘量具體,你可以冥想一朵花,你最終和花融為一體,達到忘我境界。

冥想的姿勢其實不用太糾結,什麼雙盤單盤都不是重點,關鍵是找一個你能夠維持舒適狀態的姿勢。如果你完成不了單盤或雙盤,還要強行維持這個姿勢,就會產生疼痛感。肉體上的強烈不適感,很容易中斷你的冥想。

冥想的不是發呆、更不是睡著,而是讓你進入到寧靜的狀態。如果你一冥想就睡覺,你應該好好休息,睡一覺之後再來冥想。冥想時高度集中精神的狀態,你不能在疲憊到想睡覺的時候進行。

相關焦點

  • 容易走神,發呆逃避現實?試下用冥想提升專注力
    如果你像我一樣不能專注當下,也許可以通過冥想來提高專注力。冥想概念中,當下,是此時此刻注意力需要集中的地方。每個人都活在此刻,但只有全神貫注做事的時候,才算是活在當下。人們並不總是活在當下的,走神是我們的常態。是什麼導致我們容易走神呢?
  •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在冥想?冥想是什麼,冥想改變了我的一生
    1、厲害的人都在冥想前些日子,看綜藝《嚮往的生活》裡面,張鈞甯早起打坐冥想、跑步鍛鍊身體的習慣打動了很多人,看到張鈞甯緊緻的身材和陽光的笑容,果然熱愛生活的人都會被生活熱愛啊。2、冥想改變了我的一生作為一個現代人,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常常感覺自己僅僅什麼都還沒幹,時間就已經突然變得很晚了,而該做的事情都還沒有做。是誰偷走了你的時間呢?是你不專注的大腦偷走了。人們常常說「我有拖延症」、「我有選擇困難症」,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大腦不夠專注造成的。
  • 發呆真的能「放空」大腦嗎?
    這種初衷無疑是好的,但如果你以為發呆的時候大腦在休息,那可就錯了。  發呆時大腦耗氧反而更多  你也許認為發呆的時候大腦是空白的,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發呆是一種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發呆時,你的大腦沒有專注在目前的任務上,而是進入了「神遊」的狀態,在他人眼中看來,你就是「呆呆地坐在那裡不動,什麼都沒有做」。
  • 冥想與催眠、暗示的區別!
    什麼是暗示?什麼是催眠?它們和冥想的區別在哪裡? 在心理學界有幾種影響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的技巧,被大眾所熟知並運用得生活中,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催眠和暗示。
  • 【心理健康】終於有個正當理由發呆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建議每天發呆5分鐘...
    、時間等條件要求較少發呆與禪定、冥想、靜思以及某些傳統的健身氣功一樣,都會讓機體放鬆。 什麼時候適合發呆呢?例如當遇到連續加班感到累的時候,可以適當停下來歇一歇,把自己放空冥想放鬆一下,舒緩緊張的身心,後面做的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
  • 老師:冥想過程中總是想睡覺怎麼辦?
    剛開始練習冥想,你會發現你一直在分心拉回來,又分心再拉回來這個循環中。一開始你真正靜下心來關注自已的時間,也許只有幾秒,意識就跑偏了。這也沒關係,不用沮喪,隨著練習,你會發現意識停留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其實跟我們體式練習是一樣,有個反覆的循序漸進的過程。3、不知不覺就會有困意,想要睡覺。
  • 陪孩子練習冥想常見的問題和建議
    答:如果父母自己不擅長冥想,那就不要說話,親身示範如何學習好、練習好冥想!問題2:孩子在練習中很快又轉移注意力。答:練習冥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於孩子而言,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第一次可以只集中注意力1分鐘;以後逐次延長時間。問題3:孩子不耐煩練習冥想。
  • 「發呆大賽」引熱議 發呆真的能放空自己嗎?【2】
    尋找慢節奏的感受   「全國發呆大賽首站」成都站的活動參加者說,儘管活動中不能動、不能笑,也不能睡著,手機響了更不能接,否則將被淘汰,但他們還是在「發呆大賽」中得到了樂趣,釋放了壓力。比如,有人在發呆時想到了家庭的溫馨,有人則想到了生活的不易,有人想到了自己的奮鬥歷程等等。
  • 冥想(一)冥想想什麼
    在YOGA修行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這個詞就來源於梵文的DHYANA。據印度傳說,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瑜伽冥想術流傳於喜瑪拉雅山區。而瑜伽這個詞源於梵語(Yoga),意為連結、聯繫之意,是為了達到冥想而集中意識的方法。
  • 萬焻子冥想訓練:冥想是什麼意思《二》
    可一且練習者開始面對自己的意念,就需要有合適的曼陀羅來進行輔助。使用深諳冥想傳統的老師所傳授的曼陀羅,對練習效果會產生更為強大的助益。有關曼陀羅的文字和古籍浩如煙海。瑜伽科學的集大成者帕坦伽利曾提到:曼陀羅是所有內在覺知的源頭。因此它也被認為是連接塵世和不朽之間的橋梁梁。當死亡來臨時,身體、呼吸、自我意識會與無意識及靈魂分離,這時冥想者此前記憶的曼陀羅便會在無意識上繼續留下印跡。
  • 冥想產生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科學表明或許和個人成就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一些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掌控好自己的生物鐘的人來說,「冥想」真的十分重要,它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那麼他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科學表明或許和個人的成就有很大的關係。舉個例子,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高大帥大的男主一開始的時候十分討厭長相不好能力又一般的女孩,甚至有種就算這輩子打光棍也不會娶這種女孩的想法,但是通過長時間接觸,而如果這個男子經常給自己的潛意識裡去灌輸喜歡那個女孩的想法,那麼時間久了,這個男孩不但不討厭那個女孩,反而會慢慢地愛上她。這就是「冥想」,這也是「冥想」帶來的巨大的力量。
  • 冥想81—100天+總結
    冥想81-100天+總結100天冥想結束了,要說有什麼大的變化嗎?挑戰極限時,可以思考三點:1、挑戰成功時,你會收貨什麼?會有什麼回報?會更健康、更幸福、更自由、更富有,還是更成功?2、如果挑戰成功,會有哪些人會獲益?會如何影響你的家人和朋友?3、如果這一次挑戰成功,那麼下一次面對類似的挑戰,你將更加從容。通過以上三點的思考,你會從內心深處找到那個支撐自己的動力。
  • 發呆可以緩解壓力?冥想應用Simple Habit告訴你,用對方法就可以
    Locket是一款安卓鎖屏APP,已從Turner Broadcasting,Great Oaks 和Tyra Banks等公司獲得了320萬美元的融資,並在2015年7月被手機購物平臺Wish收購。談及到如何幫助廣大的創業者合理解決創業壓力問題,Kim表示,冥想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一開始,我每天冥想5分鐘,後來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這個活動。」
  • 冥想,到底是在想什麼?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冥想也越來越火。冥想方法在被美國科學界驗證,有減輕壓力、改善失眠等好處之後,開始從美國流行,並蔓延到全世界。時至今日,大家對冥想的刻板印象似乎愈發明顯。冥想時,必須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需要莊嚴地向對待某種儀式一樣,每人一張瑜伽墊,一個蒲團,這是最基本的。
  • 穿內衣睡覺和長期裸睡的女性,有什麼區別?聰明人早就知道了
    以女性為例,當她們有了孩子,她們失去了一半的自由。內衣發明後,人們逐漸失去了穿衣服的自由。如果你不穿內褲,你總是會被塑造成不同的形象,你可能會受到批評。只有晚上睡覺的時候,才是讓自己完全自由的機會,很多女生都會選擇脫下內衣睡覺。那麼,女人穿內衣睡覺和長時間裸睡有什麼區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穿內衣睡覺和長期裸睡的女性,有什麼區別?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高考語文時發呆睡覺,考生作文只寫幾行,自我感覺良好
    有記者在上海西中學考場的考生。一不小心就遇到一位佛系考生。剛考生表示自己因為發呆和睡覺,考語文的時候作文沒有些完,只寫了幾行,但是標題已經寫完了,應該可以得個10分左右。記者問他:「那你會不會擔心呢?那可是高考啊,為什麼在考試過程中睡覺發呆呢?」他滿不在乎的回答道:「我昨天晚上出去跑步了,回來洗澡休息的時候,感覺挺餓的,又去吃了夜宵,所以睡得比較晚。高考也不算什麼大事,沒必要那麼緊張。再說了,我數學和英語還不錯,上個本科應該沒社麼問題!」
  • 靜坐冥想:把握身心的律動,讓潛能發揮到最大
    你可知道,何時自己的這些能力可以得到超常發揮,在什麼地方會受限制?是否是,在清晨思維活躍而午後變得遲鈍?在傍晚容易感傷,夜晚感覺孤獨?在某些人面前變得拘謹,而與一些人相處則可以談笑風生……究竟那一面才是自己的本來面目呢?倘若,可以讓它回歸,重新排列組合,呈現本來面目。我覺得,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一種是自然,一種是冥想。
  • 女性晚上睡覺時,「一絲不掛」睡好不好?與穿衣睡覺有什麼區別?
    睡覺,說著好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可是會發現現在有很多人的睡眠都出現了問題。也就導致現在大家也開始重視睡覺這個事情,甚至還有人關心睡覺時該不該穿衣服睡覺。有的女性會覺得晚上不穿上衣服睡覺會更舒服,還會給身體帶來好處。而晚上穿衣服睡覺的女性,在身體上的差異好像還是有點明顯的。
  • 冥想過程感覺身體不舒服該怎麼辦?|冥想100問
    專欄【冥想100問】收錄了 冥想星球的小夥伴們在冥想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有也關於冥想練習的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在下一期作出答覆,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 本期問題清單 -1.為什麼臨睡前做助眠冥想反而不容易入睡?為什麼練習睡前放鬆以後,反而沒有放鬆呢?為什麼做完晨間喚醒更想睡覺?為什麼安全島練習後感到更不安?答:不容易入睡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身體不夠放鬆之外,很多時候,還與你腦海中的想法有關,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驗,越想就越是睡不著,你可以試著去練習一下非評判,與腦海中的念頭和想法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