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厲害的人都在冥想?冥想是什麼,冥想改變了我的一生

2020-12-22 娛樂桔梗醬

1、厲害的人都在冥想

前些日子,看綜藝《嚮往的生活》裡面,張鈞甯早起打坐冥想、跑步鍛鍊身體的習慣打動了很多人,看到張鈞甯緊緻的身材和陽光的笑容,果然熱愛生活的人都會被生活熱愛啊。

除了張鈞甯,還有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薩提亞也寫過這樣的一本書:《薩提亞冥想:內在和諧、人際和睦與世界和平》,這是他關於冥想的精髓匯總。

還有已經去世了的,蘋果公司的前任總裁史蒂芬賈伯斯先生,他也常常會一個人安靜的坐著,主持人奧普拉也曾言:冥想之後,人會變得更完整。

2、冥想改變了我的一生

作為一個現代人,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常常感覺自己僅僅什麼都還沒幹,時間就已經突然變得很晚了,而該做的事情都還沒有做。是誰偷走了你的時間呢?是你不專注的大腦偷走了。

人們常常說「我有拖延症」、「我有選擇困難症」,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大腦不夠專注造成的。

我曾經也很疑惑,冥想,到底是想什麼呢?我的朋友告訴我,冥想,就是學會什麼也不去想。

什麼也不去想?這還要學麼?不就是發呆麼?誰不會呢?

冥想不是發呆,冥想是掌控自己的大腦。你以為你是你的大腦的掌控者麼?別忘了,這個認知也是你的大腦告訴你的。

3、如何冥想?

首先,找一個你覺得合適的地方坐下。不一定非要安靜舒適的,隨便什麼地方都行。

然後,自然的呼吸。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觀察自己呼吸時的感受。

第三,可能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你會發現你的大腦會飛速運轉起來,可能會陷入一些會議:我今天說了哪些傻話,我昨天幹了一件上面蠢事,我前些天遇到了一個什麼人我好討厭他。可能會思考一些問題:早餐吃什麼呢?一會兒要不要去上個廁所?也有可能,你會覺得很困,昏昏欲睡。

這些時候,不要控制你的大腦,不要責怪自己怎麼又去想這些東西了,隨它去吧。你要做的,就是放鬆,然後觀察它。

你還可以準備一個單獨的、好看的本子,每天冥想完之後,可以隨便寫寫,內容可以是你剛剛想到的一些東西,也可以是你的體悟,還可以是今天對自己的狀態滿意程度,隨便是什麼,你開心就好。

4、總結

去試試吧。

相關焦點

  • 冥想(一)冥想想什麼
    」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甚至在很多書裡會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仔細去思考會發現所有的神話都是有現實依據,很多難以表達思想都是通過宗教的方式傳遞出來。而「冥想」幾乎是所有宗教都在傳遞核心思想的表達方式——佛教的禪宗,基督教的禱告,道教的內觀、存想,伊斯蘭教的禮拜……
  • 冥想改變了腦迴路|精練學院
    「冥想能打開心扉、令頭腦更冷靜」,都來自冥想者的言傳身教。但深問冥想為什麼對腦子好,似乎更多是個玄學問題。 從絲綢之路開始,盤腿冥想後神清氣爽,被用「神靈合一」來解釋。 冥想為什麼對腦子好,很大程度在於冥想改變了我們的「腦迴路」。
  • 冥想,到底是在想什麼?
    實際上,冥想完全不需要被賦予那麼多意義。它就像我們吃飯、喝水一樣,是一件極平常的事,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沒有任何限制。對於冥想,在我最初的體驗中,就是靜靜地坐著,覺察自己的呼吸。什麼都不做的時間又很難熬,常常冒出很多負面的感想。腿坐久了會酸,屁股會痛,身上會發癢,老是克制不住自己想撓一下動一下的念頭。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我的1000天冥想體驗
    書中給出了100天的冥想指導。據說賈伯斯也曾經和他一起做冥想。為什麼託賓·布萊克練習的冥想叫「克利亞」冥想?我沿著這個名字,找到了一本傳記《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是尤迦南達的自傳。禪修跟冥想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區別呢?禪修也是關注呼吸,冥想也是關注呼吸。禪修的不評判,跟冥想的不評判也非常相似。兩種方式有殊途同歸的味道。學習《禪者的初心》,讓我對冥想的心態有了更多的了解。保持初心,就是老子說的「嬰兒之心」,就是對萬事萬物如同「初見」之心。這種初心運用到冥想中,就在每次冥想,都能體驗的不同的感受,沒有了「無聊」的感覺。
  • 冥想師:冥想行業的基礎指導標準(1.0)
    冥想這個新興的行業,一個新興的指導標準是什麼呢? 我寫了好幾年關於冥想的知識。這幾年斷斷續續梳理出了關於冥想的道、流派、學科、技能、境界、冥想法等等各種知識。從我確立冥想學,立冥道開始已經過去好久好久。
  • 萬焻子冥想訓練:冥想是什麼意思《二》
    冥想不是自我與自我的對話或爭辯,也不是某種強化思維的過程,它只是一種非常簡單、安靜、不費力氣的專注與清明。冥想中,我們應當儘量避免胡思亂想、浮想聯翩,連那些平時稍縱即近的思緒和聯想也都要儘量捨棄。當然,這並不等於說我們要完全清空大腦,事實上這也不可能。我們這樣做只是讓意念專注於某一個特定的對象或物體,因為這將引導注意力轉向內在。
  • 冥想與催眠、暗示的區別!
    什麼是暗示?什麼是催眠?它們和冥想的區別在哪裡? 在心理學界有幾種影響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的技巧,被大眾所熟知並運用得生活中,其中運用最多的就是催眠和暗示。
  • 吳彥祖常做冥想,3步學會正念冥想,告別焦慮,擁有好睡眠
    那麼建議你每天騰出分鐘來冥想,堅持6個月,看一看有什麼變化。不要問別人,只管自己試一下。,沒辦法冥想;我要上班,沒地方冥想。如果你真正想要冥想,你身邊處處都有適合冥想的地方,儘管有些地方似乎並不盡人意,但你總能找出一處理想的地方可以靜靜地坐下。對於上班族來說,辦公樓的樓梯間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那裡很少有人經過,也許偶爾碰到一兩個偷偷溜出來抽菸的人,開始你也許會覺得不自然,但是,當看到每天在工作間隙進行冥想能夠讓你變得多麼專注、多麼從容時,你就會覺得這樣做很值得了。
  • 冥想過程感覺身體不舒服該怎麼辦?|冥想100問
    專欄【冥想100問】收錄了 冥想星球的小夥伴們在冥想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有也關於冥想練習的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將在下一期作出答覆,期待和大家一起交流。- 本期問題清單 -1.為什麼臨睡前做助眠冥想反而不容易入睡?為什麼練習睡前放鬆以後,反而沒有放鬆呢?為什麼做完晨間喚醒更想睡覺?為什麼安全島練習後感到更不安?5. 為什麼那個減輕恐懼的冥想訓練聽完之後更加恐懼了?6.
  • 普通人冥想常常進入的幾個誤區
    只是對我來說,很多人講的冥想是我心中的閉目養神,比如在公交車或者地鐵上,比如工作間隙的幾分鐘,我也會放空腦袋,讓自己什麼都不想靜坐,休息效果也挺好的。然而我前面的文章提到過,長期冥想是可以改變自己的,不過要想通過這個改變自己,在練習的時候對自己就要有要求,這也是刻意練習的結果吧!
  • 冥想81—100天+總結
    其實,明天的你還是你,不會有什麼變化,明天之後還有後天,你今天拖一天不算什麼,你明天還會繼續這麼做。 當你期待從明天開始改變的時候,不妨拿出本子記下來,明天沒有改變,還是記下來,你會發現,明天的你還是今天的你,不會有什麼改變。 今晨冥想:一覺醒來,早起過了鬧鐘響的時間,我好像沒有聽見鬧鐘響,還是我關了,不記得了。
  • 冥想和睡覺、發呆有什麼區別?
    冥想可以減少憂鬱、壓力和焦慮之類的壞情緒,讓你更加快樂,讓你的更加從容淡定面對一切。冥想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有研究發現,接受冥想課程的人心臟病、中風死亡的整體風險大大降低。甚至有研究表明冥想會改變你的大腦,提升你大腦的各種能力。冥想如此神奇,那麼到底如何進行冥想呢?
  • 冥想者分享:對我來說,冥想到底是什麼?
    剛接觸冥想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冥想是一種讓人獲得寧靜放鬆的方式,練習時什麼也不需要做,通過不斷地呼吸,讓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避免分神,而達到冥想的目的。當我們練習了一段時間,再回歸到冥想到底是什麼的話題,很多人給出了在自己練習之後,理解之下的不同答案。也讓我們從側面了解,冥想帶給我們的不同認識角度。「冥想我感覺是覺知當下, 自己的身體感覺、情緒、思維、意識流。冥想讓我放鬆,同時打開自己思維的視野,將以前沒考慮過的暗黑區域慢慢意識化,生長出新的智慧。」
  • 跟薩提亞學冥想
    我的一切教學內容都可以在冥想中找到基礎,反之亦然。這些冥想中的一切都是最基本的東西,並且與我的「成長模式」教學相關。換句話說,對我而言,所有這些冥想都是通過人的右腦來實現成長的,是自我中的成長之錨。我知道,我們進入未知的能力取決於我們所擁有的資源,而並非由於我們確知將會發生什麼或得到對於具體結果的切實保證。當人們了解自己的資源時,就能更有希望地去任何地方。這樣就可以降低他們對於改變的懼怕。
  • 關於對冥想的誤解,你中了幾招?堅持冥想能帶來什麼?
    關於對冥想的誤解,你中了幾招?堅持冥想能帶來什麼?提到冥想,我想很多人還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解甚至是偏見。關於對冥想的誤解,你中了幾招呢?生活中隨機問了幾個朋友,「你們眼中的冥想是什麼?」有這樣幾種回答:「很玄的東西,有點宗教的意味,不太理解。」
  • 世界名校為什麼開設「冥想課」?
    因此,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為什麼說冥想具有強大的力量,為什麼賈伯斯說它才是看清世界本質的最好方式為什麼要進化出如此消耗能量的大腦?只有它是生物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才會被優先對待。而冥想就是推動和加快「大腦高效工作和進化」的最佳手段。 200萬年以來,人們形成了以「本能和習慣」為主的自動工作模式。而冥想,讓人超越自動化駕駛的本能意識,從理性邏輯上來看,它是違背本能的,這也使得冥想需要特別的訓練和養成。
  • 冥想反而使人沒幹勁? | 雙語哈評
    瀏覽一下目標制定方面的理論文獻,你會看到差不多500項研究都證明,工作積極性和表現存在相關性。積極性更高的人表現更佳,反之亦然。積極性和表現出現背離,這很不常見,非常奇怪。  How could they be at odds?
  • 每天打坐冥想,一個月後,我的世界變了
    當每一個人都做冥想的那一天來臨,我們將可踏入另一種文明,了解萬物歸一的真理,靈魂的解放必可獲得,而那種經歷正是人類生命最後的目標」——《樂活冥想》拉瑪大師冥想讓我們從100%的努力發展出100%的覺知最近的一個月,持續在關注「冥想」這一塊,雖然習練瑜伽有些年頭,對於冥想也不是很陌生,而且曾經專門找到一些視頻或者文章來了解它。
  • 對談 何謂冥想?
    要達到這個境界,你不需要練習,你只要準確覺察到內在和外在的整個情況,只要保持覺察即可。克裡希那穆提:你可知道,先生,在所有組織化的宗教和它們的信條、信仰、傳統裡,個人 和個人的經驗都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人變得格外重要,不是教誨,實質的教誨,而是人。全世界的人類都強調教師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