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語言、文學、藝術

2020-12-16 長焰

元代語言學方面的成就由於各民族間互相交往的需要

《至元譯語》

又稱《蒙古譯語》

是漢字蒙語翻譯工具辭書

《語助》

作者:盧以葦

漢文文法研究專書

是已知最早的研究漢文虛字的專著

《中原音韻》

作者:周德清(江西高安人)

是漢語音韻學方面奠定等韻學基礎的著作

蒙古文字

蒙古,原無文字

蒙、元時期先後行用兩種蒙古文字

①蒙古畏兀兒字(創製於成吉思汗時期)

②八思巴蒙古字(忽必烈時)

白族白文碑

最早出現於元代

少數民族文學

《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

作者不可考

原文是回鶻式蒙古文

是一部民族史詩

是蒙古族可靠的第一部歷史文獻

現存文本:

明回夷管的漢文本

《江格爾》

一部長篇蒙古英雄史詩

大約在十二三世紀的四部衛拉特蒙古地區產生

之後廣傳各地

至清代才以新疆託忒蒙古文寫定

19世紀後才開始出版

郝天挺(詩人)

元代第一位蒙古族文字理論家

其著作:《唐詩鼓吹集注》

是著名的文學評點著作

《格薩爾王傳》

是一部藏族民間說唱體的英雄史詩

在元代寫定,當時在全國廣泛流傳

《米拉日巴傳》

作者署名說法不一

是研究藏族社會和文學的重要資料

元曲與元雜劇

元代文學主流

仍是漢族的創作

其最突出的成就是元曲

元曲包括兩種:

①劇曲(當時稱為雜劇)

元雜劇

北方地方戲「院本」和宋金諸宮調

兩者相結合而成長起來的一種新型文藝

其發展有著深厚的時代和社會基礎

②散曲

和雜劇中的曲牌一樣而沒有念白和摺子的歌曲

分兩種體裁:

小令、套數(散套)

元雜劇興起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元初城市經濟的逐漸復甦和繁榮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的激蕩

儒學倫理道德思想的束縛在各少數民族文化觀念衝擊下的相對鬆弛

漢族知識分子仕途無望大批轉向文學藝術從而專業劇作家的大量湧現

蒙古統治者對歌舞戲曲的愛好

元曲「四大家」:

①關漢卿《竇娥冤》

②白樸《梧桐雨》

③馬致遠《漢宮秋》

④鄧光祖《倩女離魂》

王實甫《西廂記》

石君寶《秋胡戲妻》

在藝術性和思想性上都有空前的成就

南戲

在南方

以南曲腔調演唱的溫州雜劇等地方戲

發展成為南戲

亦稱傳奇、戲文

元中期後

北方雜劇轉衰

南戲得到發展

著名的「四大傳奇」:

《金釵記》、《拜月亭》、《殺狗記》、《白兔記》

《琵琶記》高明(元末溫州)

被推崇為「南戲之祖」

藝術

音樂

蒙古早期的音樂很簡樸

僅有鑼、鼓、拍板、胡琴等樂器

繪畫

元旦沒有畫院

畫家們從宋院畫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有了用畫筆表達個性、抒發思想的自由

元初繪畫仍以山水為主

「元四大家」

黃公望(字子久)

王蒙(字叔明)

倪瓚(字元鎮,號雲林)

吳鎮(字仲圭)

元朝壁畫藝術有很高成就

敦煌的壁畫

安西榆林窟(萬佛峽)的壁畫

西藏日喀則德欽頗章宮裡的壁畫

山西芮承永樂宮道教壁畫

山西洪洞廣勝寺明王殿元代雜劇壁畫

繪畫內容

分得很細

各科有專門名家的畫師

畫道釋人物——蒙古人和禮霍孫

畫龍——伯顏不花(回回人)

畫竹——伯顏守仁(畏兀兒人)

畫墨菊——赤盞希曾(女真人)

元代書法

達到一個新高峰

趙孟

元代書畫巨匠

書法「稱雄一世」

被尊為中國古代書法典範「顏、柳、歐、趙」四體之一

雕塑方面

元代大師們

吸收外來技巧

繼承中原傳統

發揚光大,力求表現個性

比如劉元

本文由「長焰」閱讀書籍整理所得,乃原創首發,所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除致歉。

相關焦點

  • 文學小說圖書《洗河》中的語言藝術
    每部文學作品都有屬於自身獨一無二的語言藝術,或許有些細心的讀者在閱讀時,會發現兩本書抑或兩篇文章語言風格上頗為神似,但真正意義上而言不同的版本只有語言上的相近,沒有完全相同。即便可以模仿,也很難一模一樣,通過語言藝術的對比,就能夠區分作品孰優孰劣。
  • 中國傳統豫劇文化,劇本文學特點,語言藝術
    「文學的第一個要素是語言「.戲劇文學象其它文學作品一樣,寫作的主要手段也是語言。地方戲曲在形式上最觸目的標誌是語言和唱腔。豫劇以河南中部開封、鄭州一帶的「中州語」作為演唱的語音基礎和規範。*咽語言藝術大師茅盾先生也對中原地區的語言推崇備至。他曾對作家李準說過:「你們中原作家是得天獨厚。你們把生活語言直接放到作品裡,便樸素真切,妙趣橫生「。豫劇文學在語言的運用上具有如下藝術特色。(一)土色土香,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作為地方戲曲,豫劇文學的構成主要是具有中原地區特色的鄉土語言。鄉音鄉語,土腔土調,土色土香。
  • 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程小純重視文學帶來的精神追求
    文學對人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一個大而化之的問題。文學這個概念本來就充滿天地,只要屬於人類意識形態的相關用文字表達出來,都可以稱為文學。甚至不用文字記載,也叫做「口頭文學」,所以實際上寬泛得不得了,基本上除了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所有種類都可以文學表達。   而人的意義呢,又非常得不知所謂。對有些人來說,意義就是生存,對另一些人來說,意義就是活得更好。
  • 藝術、語言、文學……90%申請公立大學學生最青睞的專業領域詳解
    法國綜合性大學主要提供7個學科門類的教育:藝術、文學、語言;人文科學;法律與政治學;科學;經濟與管理;體育科技與運動學;醫學。>>>>LLCER外國語言和文化專業簡單來理解,就是語言專業,學習所選擇語種的語言與文化。這個專業會更偏向於研究性,與國內英語專業教學類似,由英語專業基礎過渡到高階英語專業學習,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打好基礎,到文化,語言,文學和歷史等專業課。
  • 202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語言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詳細解析
    2021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語言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二805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詳細解析805中國現當代文學進行詳盡的分析中國藝術研究院考研專業二概述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專業二在考試時,是第二天下午的時候考察,考試時間為14:00-17:00,考試分值150分。
  • 從元雜劇的思想內涵,來了解元朝文化繁榮背後的要義
    尤其是以「元曲」為代表的藝術形式,受到了統治階層以及黎民百姓的大力追捧。筆者認為元朝其實可以被稱為繼宋朝之後,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期。「元雜劇」產生與元朝藝術繁榮元雜劇又稱北雜劇,是一種與「南戲」相互輝映的藝術形式。它作為「元曲」中的一個分支,一經出現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價值。
  • 元朝時期,漢人與蒙古人語言不通,難道靠手勢交流嗎?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但是治理天下,不能全靠蒙古人,蒙古人也管不過來,必須要有漢人大臣的幫助。那麼問題來了,漢人和蒙古人語言不通,如何進行溝通,處理事務呢?首先,皇帝的漢語水平怎麼樣呢?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是一位漢語水平很高的皇帝。
  • 愛爾蘭的語言與文學
    愛爾蘭語是愛爾蘭的第一官方語言。憲法承認,英語是第二官方語言。作為愛爾蘭的第一官方語言,愛爾蘭語屬於凱爾特語系,與英格蘭語、蓋爾語、威爾斯語和布列塔尼語關係密切。19世紀以前,大部分愛爾蘭人說愛爾蘭語,但到1891年的時候,85%以上的人只講英語了。國家積極鼓勵人們使用愛爾蘭語。今天在愛爾蘭語地區(主要位於西海岸一帶)有很多人說愛爾蘭語。
  • 讀《聽聽那冷雨》余光中如何利用語言的陌生化,實現文學藝術突破
    語言陌生化的藝術體驗:說到語言陌生化,具體在字詞及其語言的外在表現上,其實就是我們上學學語法時,被老師指出的那些「病句」或「錯詞」。然而為什麼有些作家要執著於語言陌生化?語言陌生化的藝術價值是如何呈現給我們的,對我們的影響又會是什麼?
  • 強化文學的語言本體自覺
    21世紀是影視劇極盛的時代,視覺藝術以其聲光色影和感官直覺,從文學作者和讀者群中分流了很大的數量。這表明文化生活的豐富性和個人嗜好的選擇性的拓展和多樣化,這本來是無可厚非的。值得警惕的是文學作品日益影視化的負面影響。
  • 是產品,而非藝術品――也論人工智慧與文學藝術
    原標題:是產品,而非藝術品——也論人工智慧與文學藝術 【人工智慧與文藝創作大家談】提要●倘若人工智慧能夠自己分析文學藝術的風格,那麼,這種創造性探索才能被稱為創作。人工智慧的算法還只是模仿,而這種模仿仍然依附於人類的主體性創造●人工智慧不是詩人和藝術家,但在它的協助下,詩人和藝術家的潛能將被極大激發,這是一道令人嚮往的風景1月15日,光明日報《文藝評論周刊·文學》就人工智慧與文學藝術的關係這個話題,刊發一組文章,即《主體還是工具——人工智慧與文學藝術》《人工智慧寫的詩,算不算「作品
  • 文學語言的內涵與功能比文藝作品的語言廣泛得多
    文學語言又稱標準語,是指現代漢民族語言中經過高度加工並符合規範化的語言。作為標準語, 文學語言以其典範性特徵區別於一般的書面語與口語,推動著現代漢民族語言的健康發展文藝作品的語言是指藝術文學表達手段的總體。文學語言也包括優秀的、典範的文藝著作的語 言。
  • 談文學批評的素養、觀念與語言
    從「人的文學」到「人的文學批評」  ——談文學批評的素養、觀念與語言  【新時代·新創作·新文論】   ●作家與批評家都是獨立的個體,但他們「共同承載著文學這個列車」。  批評家李健吾說過:「批評之所以成為一種獨立的藝術,不在自己具有術語水準一類的零碎,而在具有一個富麗的人性存在。」真正的文學批評,是通過分享人類內在的精神生活,來表明自己的存在,是通過對作家想像力的呈現,來闡明文學作為生命世界所蘊含的秘密,並表達批評家作為審美個體的獨立。
  • 中國語言文學考研丨廣西民大中國語言文學參考書、複試錄取等分析
    #廣西民族大學的一級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專業代碼:0501)屬於學碩,在文學院下進行培養。六十載櫛風沐雨,歲月如詩,學院建設發展著力於學科建設和教學能力培養。已獲得「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廣西一流學科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其中漢語言文學為自治區級特色專業。
  • 【行測專區】法律常識:文學藝術分類!
    4、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訴諸人的視聽感官,無論文學的傳達還是接受都要通過主體想像去感受、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作為一個龐大的藝術種類,文學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體裁。其中,詩歌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
  • 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中國語言文學系
    作為新中國文學藝術學科體系的開創者和建設者,他們貢獻了一系列學科奠基成果,也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科研、教學等奠定了深厚的歷史底蘊。其後,呂啟祥、林冠夫、胡文彬、劉夢溪、張慶善等知名學者在中國語言文學各領域開展研究、教學和創作,成果豐碩,桃李滿園,在學界卓有影響。90年代以來,莫言、李心峰、摩羅、祝東力、陸明君、孫偉科等學者成為各自研究領域的佼佼者,也成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教學的帶頭人。
  • 探究:漢語言文學
    題目:論茶文化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融入    摘要:漢語言文學在我國歷史悠久,隨著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漢語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2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特點分析    隨著當前整個教學體系不斷完善,對於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開展來說,其當前已經進入教學發展的關鍵階段,而在整個漢語言文學教學機制中,存在一系列影響整個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的現象和問題。
  • 創造歷史:「文學藝術跨界工作坊」的誕生
    尤其是在圖像資本時代,以語言編碼所書寫的文學遭遇了現下讀圖視覺心理的慣性抵制,文學以抽象的語言符號所敘事的內視形象及其故事,給這個時代在高節律的工作後必須慵懶且惰性的大眾審美帶來的只能是閱讀疲勞。 文學在這個時代失寵的結局可以被詮釋為失去了資本運作的支持,最終跌落為一種「貧困的高雅文化」。
  • 創造歷史:「文學藝術跨界工作坊」的誕生
    尤其是在圖像資本時代,以語言編碼所書寫的文學遭遇了現下讀圖視覺心理的慣性抵制,文學以抽象的語言符號所敘事的內視形象及其故事,給這個時代在高節律的工作後必須慵懶且惰性的大眾審美帶來的只能是閱讀疲勞。文學在這個時代失寵的結局可以被詮釋為失去了資本運作的支持,最終跌落為一種「貧困的高雅文化」。
  • 2016中國語言文學真題匯總
    (3)以本篇為例,談談該部作品的藝術特色。   2、材料是關於周代、戰國和兩漢的散文評論,什麼「商代之文偉,戰國之文雄,兩漢之文華贍」,然後根據材料中涉及的散文,寫評論,說說自己的觀點。   3、材料是姜夔的《揚州慢》   (1)分析該作品的題旨。   (2)該作品的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