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在外面吃飯,點了一桶大可樂沒喝完。本著物盡其用,堅決不浪費的原則,我「千裡迢迢」把它拎回家,準備做一道著名的可樂菜餚:可樂雞翅。可樂能做菜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主要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焦糖,既可以在紅燒的過程在幫助上色,而且還可以替代糖,非常方便。而可樂雞翅,被我評為懶人菜系列的代表作,做法簡單,味道永遠不會錯。
作為勤儉持家的小能手,之前我有很多用剩葡萄酒燉牛肉和用沒喝完的啤酒做啤酒鴨的經歷,做可樂雞翅更是手到擒來。可樂畢竟是個洋玩意,它是怎麼跑到中餐的體系中來的,有很多種說法:一是說在西餐中本來有一道叫作可樂雞的菜式,把可樂和番茄醬混在一起,和雞一起燉,後來這道菜經過臺灣同胞們的改良就變成現在可樂雞翅了。還有一個版本是魯菜廚師在做菜的時候無意中打翻可樂瓶子,成就了一鍋好菜的傳奇故事。究竟哪個更靠譜,對於一個吃貨來講,並不是那麼重要。手抓著雞翅大快朵頤才是終極目標。
製作可樂雞翅,我們首先需要把雞肉洗乾淨,把翅根和翅中兩部分切開,用鹽和料酒醃製片刻。在熱鍋裡放油,投入蔥薑片炒香,把雞翅切成塊,用鹽醃15分鐘。鍋裡放油,油熱後放入蔥薑片,然後放入瀝乾水分的雞翅翻炒。注意一定要不停翻炒,不然雞皮可能粘在熱鍋上,做出來的顏值就減分了。直至表面微微焦黃斷生,就可以加入醬油和可樂,可樂放多少以沒過雞翅為準,煮開後轉成小火燉半個小時,看到雞翅已經變成醬紅顏色,就可以大火收汁了。
除了這種傳統的燉法,如果家裡有烤箱的話,你可以可以試試可樂雞翅的高階烤製版。醃製的時候,用可樂代替蜂蜜,同時加入醬油,料酒,糖和蔥姜。醃製兩小時之後,放入烤箱烤200度30分鐘左右,等到雞翅表面金紅油亮就可以了。
當我把可樂雞翅的照片發到朋友圈求點讚的時候,朋友們的留言讓我大開眼界。歸功於這幾個月在家做菜的歷練,朋友們各個都是廚藝加身。我這才發現做可樂做雞翅真是太初級了,朋友們奇思妙想,創作出可樂排骨,可樂紅燒肉,可樂丸子,可樂豆腐,可樂燻魚,可樂滷蛋,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不過善於總結的我很快發現了規律,無論是什麼食材,如果在製作的過程中有類似紅燒,需要放醬油和糖的步驟,都可以用可樂來替代糖。因為可樂中還有別的成分,具有獨特的口感,而這種口感也會延續到菜裡面,多多少少和傳統紅燒的味道有所不同。至於可樂滷蛋則延續了傳統茶葉蛋的做法,只是茶葉改成紅茶的茶袋,放醬油的同時倒一些可樂進去。別忘在雞蛋煮熟之後,把蛋殼輕輕打碎,浸泡一會兒之後,可樂滷蛋才會更入味。
有了這些可樂菜譜,家裡再有剩下的可樂就不用再倒掉了。你也可以在前人的探索之上,挖掘出更多的菜品樣式。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可樂中的糖分很高,用可樂在做菜,糖分並不會減少,所以對糖的攝入有限定的人群一定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