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留學父母提前遭遇空巢期 有人適應有人難受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兒女留學父母提前遭遇空巢期 有人適應有人難受

2008年08月27日 14:24 來源:廣州日報

發表評論

  隨著留學生的低齡化,不少中年夫妻提前進入「空巢期」。8月底是留學生出發的高峰期,家長們面對離別的「百態」值得玩味。父母如何正確處理失落、悲傷、焦慮等情緒,擺正自己的心態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上周末,在廣州某知名留學中介舉辦的一場離境輔導講座上,記者見到了鍾先生和兒子。「最近就忙一件事——買東西!」

  家長 提前買好美國手機卡

  鍾先生笑著說,兒子被各種電子產品「武裝到牙齒」。手提電腦、MP3、電子詞典、手機都是必需品,此外還特地去買了錄音筆。「剛過去的時候,外國老師講的內容小孩不一定能聽懂,下課了再聽錄音補課。」細心的鐘先生還特地託去美國出差的同事買當地的手機卡帶回來。為的是「飛機一降落就能給家裡報平安」,可謂事無巨細都考慮周詳。

  家長 臨急學習上網視頻通話

  除了忙著買東西,不少家長還在突擊「補課」——學習上網視頻。「我覺得上網視頻比打電話好,有圖像、又不用錢,操作起來也非常方便。」即將赴澳大利亞念會計專業的Anne表示。她和媽媽互相加了對方為「好友」,有需要可以隨時溝通。有的父母平時較少接觸網絡,學起來還挺費勁的。「沒想到人到中年還要學新玩意,嗨,還不是為了小孩!」家庭主婦盧女士說。

  據統計,目前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總計已超過30萬人。而根據廣州有關出國留學服務中介的不完全統計,本地的留學群體中,中學生所佔比例接近40%,赴美留學生裡中學生的比例更超過70%!此外,韓國、法國、荷蘭、新加坡、英國都是中學生留學的熱門國家。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申請留學至這幾大熱門國家的中學生增長率達15%,整體年齡從20歲降到16~18歲!90後獨生子女的「出國留學熱」是父母提前「空巢」的主要原因。

  父母 有人適應有人難受

  李女士的女兒出國留學已經一年多。現在,女兒和父母都找到了新的生活節奏。李女士下班後和老公去打打羽毛球、散散步,節假日就約朋友吃飯、飲茶。

  而市民黃太太就「鬱悶」了很久。兒子曉強高中還未畢業就去英國讀A-level課程,初到國外時每天都往家裡打電話。母子倆在電話中「哭哭啼啼」,一聊就是一兩個小時。「一個月下來,我家電話費就用了一萬多元!」黃太太說,過了大半年她的情緒才平復下來。

  廣州女孩小敏是應屆高三畢業生,她選擇赴法國留學。目前已是萬事俱備、只等籤證了。乖女在膝下承歡十幾年,一下子要去大洋彼岸,小敏媽媽萬般不舍之餘,又時時擔心孩子到國外照顧不好自己、或是被人欺負。小敏媽媽越想越悽涼,常常夜半垂淚,有一天更偷偷地對老公說:「要是籤證被拒就好了!」真讓人哭笑不得。

  三期合一 中年媽媽易患心病

  青少年情緒、社交及發展輔導師張潔表示,在做決定前,父母要問自己幾個問題:「送小孩出國的目的是什麼?孩子是否適合留學?我能不能適應與小孩遠隔重洋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在心理出現問題的家長中,中年女性佔了更大比例。專家分析,這是因為通常家庭中女性更多地承擔了教育、撫養子女的任務,所以孩子離開後女性的失落感更大。同時,子女離家的「空巢期」正好是女性的更年期,同時又是男性的「事業搏殺期」。這三個特殊時期一「撞車」,有些心理承受能力稍差的女性就可能「吃不消」。

  對此,張潔建議:「要在觀念上做一些改變。比如女性不僅是一個母親,還是妻子、女兒、別人的朋友、職業女性等等,擁有多重的社會角色。」(記者黃茜 通訊員何燕敏)

【編輯:侯冬華】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訪談歐思真夫婦(二):美麗的「空巢期」
    歐:我們都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因為有各方面的壓力,工作的壓力,兒女的壓力,甚至教會的壓力。那個時候夫妻之間有意見不合,兩個人會特別地難受。但是退休後,工作的壓力沒有了,教會的壓力也減少很多,兒女也離開了。
  • 「剩爸剩媽」成獨特群體 家庭提前步入空巢期
    一方面,兒女的長大離開,讓新「空巢群體」倍感失落,他們因為子女不在身邊而情感焦慮,精神空虛,生活亂了章法;另一方面,80後、90後獨生子女從小就處在父母的呵護寵愛下成長,不知如何孝敬父母,安撫父母孤寂的心靈;再就是一些剛剛晉級為「婆婆」「公公」的中年人,無法處理翁婿、婆媳關係,導致新的矛盾,一時間難以化解。
  • 孩子長大後父母如何面對空巢期?其實有了距離反而更唯美
    懷孕時,我們滿心歡喜孩子的到來;孩子呱呱落地,我們感謝上天的恩賜;孩子的成長,我們欣慰自己總能陪在身旁,這些,都是為人父母的甜蜜回憶。某天,你突然發現孩子長大了,跟當年的我們一樣步入社會、成家立業,開始有自己的人生,心中湧現說不出的惆悵感時,你可能已進入空巢期!
  • 孩子上大學 家長要自我調整度過「空巢期」
    8月底到9月上旬是各地學子報到上大學的時段,對於不少大學新生的家長來說,這種「分離焦慮」較為普遍,從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喜悅,到看著子女背起行囊遠去的失落,家長的心情好像坐上「過山車」,一時難以適應。對此,專家建議:應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適應新環境,家長也應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儘快度過心理上的「空巢期」。
  • 大型犬類引發的「空巢期」思考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對「空巢期」的關注席捲起了一場風暴,所到之處留下些許痕跡,篇篇報導驚醒了忙碌的兒女們,他們逐漸開始用物質所代替不了的「常回家看看」呵護父母脆弱的心,但是身不由己地在一場又一場的生存競爭中變得體無完膚,壓力以放射狀呈現在大大小小的問題中,這迫使做兒女的不得不將重心放在了事業的打拼上,對老年人的關心也只能變得微乎其微。
  • 父母中有人是此生肖,子孫滿堂,兒女必定出人頭地,光宗耀祖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通常來說是一種遺傳性的命理關係,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這個道理。所以下面我們來看看,家中父母是哪個生肖的人,兒女必定出人頭地,不論男女皆能大富大貴前程似錦!父母有人屬豬生肖豬的人,五行木興旺,生為庇蔭後代的格局,作為父母后,生肖豬的人都將成為後代的參天大樹,生的孩子福氣差不了,生肖豬人樂觀,後代更比自己還要努力勤奮,將來可成大器,因此屬豬的人他們以後能夠大有出息,並且他們的孩子都能夠繼承他們孝順的優點,從小就對父母表現得畢恭畢敬。
  • 寶寶在學校的這種遭遇,比挨打受氣更難受,很多父母沒當回事
    導讀:寶寶在學校的這種遭遇,比挨打受氣更難受,很多父母沒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在學校的這種遭遇,比挨打受氣更難受,很多父母沒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空巢"提前降臨 開始出現在中年人家庭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日漸長大,兒女們離家求學、就業和結婚,越來越多的低齡「空巢」家庭開始在本市出現。記者日前走訪了幾戶人家,傾聽這些「空巢」家庭的喜怒哀樂。有資料顯示:隨著獨生子女一代的成長,本市將湧現出更多「4-2-1」家庭,「空巢」家庭則是一種必然趨勢。如果說在上世紀80年代,空巢家庭佔老人家庭總數的10%,那麼到了90年代,這一比例則上升到30%。
  • 6月,可能遭遇桃花劫的3個星座,有人痛不欲生,有人心懷叵測
    六月份,有三個星座可能遭遇桃花劫,有人痛不欲生,有人心懷叵測,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你吧!一、摩羯座摩羯座一心撲在事業上,對戀愛之事不太敏感,他們理智又冷靜,客觀而公正,很少有人能夠讓他們感情用事的。可即便如此,陷入愛情的摩羯座還是會被感情左右,無法自拔,糾纏不休,還是需要注意的。
  • 不但是父母的養老需要兒女,兒女也需要父母的嘮叨和關愛
    我們這些做父母的都知道這幾十年一路走來有多麼不容易。大家好我是老劉。今天和朋友們聊一聊我們的孩子,這個問題可能有一些朋友並不想提及。但無論如何不能說我們是父母,是長輩,是老人是弱者就一定要固執到底。因為這樣的固執不僅對家庭對孩子,乃至對我們自己的身體和養老生活都是不利的。孩子不管是生在什麼樣的家庭,都是一張白紙,他們在父母,老師,朋友,社會的影響下逐漸長大。
  • 關於預產期,為什麼有人會提前,有人會推後?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們說懷孕之後對於媽媽來說,預產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在第一次產檢的時候,醫生會問你最後一次月經的時間,然後根據媽媽的末次月經來幫你推算一下寶寶大概會在什麼時候出生,但其實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寶寶只有5%,而有些人也會好奇在預產期提前、推後出生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走後夫妻無話可說 家庭"空巢期"逼近中年人
    和以往進入老年時才會步入「空巢期」不一樣,她發現周圍的很多人在四五十歲的年紀就由於孩子到外地上大學或者去國外念書,家裡只剩下夫妻兩個人,提前進入了「空巢期」。  為了研究「中年空巢現象」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陳曉敏所在的女性研究中心花了半年多時間,對106戶空巢家庭進行問卷調查,其中60歲以下的中年家庭佔調查總數的93.6%,問卷圍繞情感關係、權力關係、財產關係等夫妻間關係進行探討。
  • 香港四大天王兒女現狀,差別有點大,有人成第三者,有人剛出生
    香港四大天王兒女現狀,差別有點大,有人成第三者,有人剛出生四大天王可以說是一個時代特有的標記,他們代表著香港娛樂圈的黃金期,如今他們4位年齡都已經超過50歲,早過了結婚生子的年齡,但畢竟身處娛樂圈,他們也順應著娛樂圈的發展潮流, 除了張學友正常結婚外
  • 有人說,父母的使命就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這話真的在理
    有人曾經問過,到底什麼是教育?教育到底是不是就是對孩子的愛?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可是,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可見教育遠遠不是那麼簡單01教育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則教育就是父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喚醒一顆幼小的種子,用自己的行動來影響它,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大家還記不記得前段時間的新聞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事件,讓我想起了一個小故事在美國的早期,有一個黑人小女孩,她每天要和自己的姐姐走到很遠的學校去上學
  • 孩子上大學,父母如何「空巢」不「空心」?
    看著子女背起行囊遠去,家長的心情好像坐上「過山車」,一時難以適應。對此,專家建議:應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適應新環境,家長也應重新規劃自己的生活,儘快度過心理上的「空巢期」。 專家解析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病房主任楊旻實表示,要避免老人產生「空巢」心態,子女首先要提前告訴老人回家和離家的時間,讓老人有心理準備。
  • 父母愛兒女是掏心窩!
    父母愛幼兒幼女與子女對年邁父母的關愛是有區分的。主要表現在行動上與內心裡。在社會上,大街小巷,無論城市,農村。總可見到大人抱著孩子,領著兒孫哄呵,親啊。耐心地教他們說話,邦著她學走路。一口一口餵孩子吃飯。對兒女拉尿拉屎不厭髒和臭。有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享用。就是在吃不飽飯的年代裡。寧可大人自己餓著肚子,省下口裡食,也要讓小孩吃個飽。
  • 有一種感動,叫有人牽掛
    如果有天真的孩子衝你笑了,孩子的父母馬上會趕過來,把孩子拽走,他們以為你是傷害別人的人。人心隔肚皮,誰都不知道誰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是總有人,牽掛你一生,也讓你牽掛。牽掛你,是因為愛上了你;牽掛你,是因為放不下你;牽掛你,是因為想著你;牽掛你,是希望你越過越好;牽掛你,是等待與你重逢,如果今生無緣,那麼來生還要在一起。
  • 半數小留學生會感到焦慮 如何儘快適應留學生活
    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適應留學生活呢?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提前培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   在國內,許多父母從小嬌慣孩子。孩子的衣服都是父母洗,飯菜都是由父母做,導致他們做家務的能力低下。有的孩子連每天需要換洗自己的衣服都不知道。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開始寄宿生活,許多以前父母操辦的事情,現在不得不親力親為。
  • 《家有兒女》三個小童星事業各不相同,有人爆紅,有人沉寂……
    而有一部電視劇,火到反覆重播甚至佔據了整個假期檔,那就是《家有兒女》。它是為數不多能做到火成這樣的電視劇。劇中的笑點、娛樂梗在現在看來也是無比歡樂,他們陪伴我們觀眾度過了童年時光,也讓大家認識了劇中三個性格迥異的童星楊紫、張一山、尤浩然。
  • 空巢期來襲
    一方面,我很開心能盡到身為父母的責任,陪伴孩子們長大,看著她們勇於面對未來;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我和先生是否也意識到生命即將進入到下一個階段,心境也要開始跟著轉變了呢?  生命的變化,猶如四季。最近當我回家探望老父時,想到父親原本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高大挺拔的形象,如今年紀大了,因疾病纏身而逐漸變得身形瘦弱,體力和表達都大不如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