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專注力不好,多半是受家長的影響,這2種行為你可能還在繼續

2020-09-05 青青育兒秘笈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孩子專注力好不好只要上了學就能夠看出來,想要了解自己家孩子不妨可以問問老師,要是老師說孩子總是坐不住,上課也不認真,那無非就是專注力不足的表現了,這個時候就要及時糾正孩子這個錯誤。

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不好呢?

首先孩子專注力不好有可能是病理性方面的問題,例如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等其他原因,其次就是孩子專注力的不好與家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是認為自己家孩子專注不好要在自身上找找原因,要知道注意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更多的需要家長後天去培養。

孩子專注力不好,多半是受家長的影響,這2種行為你可能還在繼續

1、過度關愛孩子

其實關愛孩子是每個家長都要盡的責任,可是過度關愛孩子就是在無形中害了孩子。

錯誤的家庭做法就是:看見孩子就想什麼事都自己替孩子做主,每天給孩子買各種吃的,穿的,用的,可是孩子真的喜歡嗎?這種過度關心不但不會讓孩子感覺到幸福還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每天學習都會分心。

正確的家庭做法就是:基本的吃穿用行都由家長準備,不每天過度關心,然後等待孩子有需要有需求來向家長開口,這種普通關心,會讓孩子每天都會覺得非常幸福,自己有什麼想法都能和父母說,從而學習就開始慢慢上升。

我有一個朋友和我講,他小的時候的家長就是每天過度關心,導致他一點都不想回家,他跟我說,只要他一回家每天就能看見一桌子的菜,而且當他學習的時候,他奶奶每天晚上怕他吃不好,睡不好,就大晚上來詢問他,餓不餓啊,冷不冷啊,就打斷來學習的思路。

最令他覺得感動還有牴觸的是,每個月都能收到來自奶奶給買的衣服,而衣服的樣式還不是自己喜歡的,但是奶奶自己都捨不得花錢,把錢都用給他買衣服上了,感動中又不能拒絕奶奶,因此他就選擇了,不念書了,去遠處打拼。

所以對於過度關心這件事,希望家長們不要再繼續了,這會讓孩子內心產生一定的壓力,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專注力的不足的原因,嚴重的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以後。

2、過度寵溺孩子

過度寵溺孩子也是能夠影響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原因之一,現在的孩子有哭有鬧基本上家長只需一部手機孩子就立馬好了,要知道手機可是最危害孩子專注力的。

有這麼一個例子,我小姑家的孩子就是如此,孩子哭著吵著要手機打遊戲,小姑就給孩子買了,然後孩子在放學後就開始不停的玩手機,小姑進去看著孩子學習,孩子就開始心不在焉、寫作業糊弄,不認真,不一會孩子寫完又開始了遊戲,慢慢的上學屬他成績低,上課還不認真聽總被老師點名,因此小姑就來詢問我,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就告訴小姑一句話,把手機當做獎勵,讓孩子有動力,然後再給孩子買套提升專注力的繪本,讓孩子每天大聲閱讀5篇以上,日積月累孩子就能提高了。

小姑信任了我,結果孩子一個月才把專注力板過來點,但是現在上課專注力也強了,老師也開始誇孩子了。

所以家長不要總是寵溺孩子,會把孩子寵壞的。這種給孩子看電子產品的行為家長就不要再繼續了,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電子產品最能導致孩子學習不認真,家長要注意了。

總結

當面對孩子專注力不好的情況下,家長不要驚慌失措,要從自身找找原因,在去解決這個問題,要是孩子真的很嚴重的,就要去找專業的專家去培訓孩子。

對此你家的孩子專注力強嗎?你是怎麼訓練的?歡迎評論在下方~

關注青青不迷路,育兒知識小寶庫~

相關焦點

  • 孩子專注力不好,多半是受家長的影響,這2種行為你可能還在繼續
    首先孩子專注力不好有可能是病理性方面的問題,例如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等其他原因,其次就是孩子專注力的不好與家長有很大的關係,所以要是認為自己家孩子專注不好要在自身上找找原因,要知道注意力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更多的需要家長後天去培養。
  • 孩子專注力不好,多半和父母3個行為有關,很多父母可能還在繼續
    而這恰恰也是最難的,很多孩子的專注力都不好,跟孩子有關,也跟家長的一些行為有關係。何女士最近時不時接到孩子班主任的電話,都是來「告狀」的。原來何女士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每次上課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總是不能集中,一會玩玩筆,一會東張西望,碰碰這摸摸那的,一節課40分鐘下來就沒認真聽幾分鐘課,班主任表示這樣可不行,孩子慢慢的就跟不上學習,會耽擱孩子的,希望家長好好教育孩子。
  • 孩子「軟柿子」性格,多半是父母這3種行為造成的,受欺負是常事
    有些孩子從一出生開始就被家長教導「什麼事情都不要逞強」,「吃虧是福」,「捨己為人」這種心態。這就導致孩子在性格上變得比較弱小。孩子「軟柿子」性格,多半是父母這3種行為造成的,受欺負是常事1、「出事了都是自己的問題,他為什麼不欺負別人」
  • 別再打斷我了」,你的這些行為,可能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你能別再打斷我了嗎?我都沒辦法專心了!」我才意識到,我的行為影響了大寶。其實很多家長都有過跟我一樣的行為,殊不知這些行為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如果家長在這時不能很好的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就很有可能讓孩子陷入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思維障礙裡。
  • 孩子專注力差,多是受家長影響,這3件事情你還在做嗎?
    專注力是一個漢語詞彙,又稱注意力,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許多學習差學生的共同特點。經常會有家長說自己家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讓孩子專心地做一件事比登天還難!良好的注意力能明顯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讓孩子更快學習新的知識、新的技能,這何嘗不是伴隨孩子一生的財富。
  • 孩子為何缺乏專注力?主要受家長影響,這3件事儘量避免
    朋友家孩子麗麗已經兩歲半了,最近朋友特別頭疼,給孩子看繪本,他總是不專心,這邊還沒讀完呢,那邊就已經開始玩玩具了。不僅如此,麗麗從來沒有單獨完成過一件事情,總是半途而廢,就算是玩遊戲的時候,也會被其他的東西吸引,這樣朋友可能很疑惑,孩子有這種行為就是專注力差嗎?
  • 孩子專注力不好別急著怪孩子,家長先自省再用這幾種方法訓練
    「你家姑娘以後肯定學習好,你看我家孫女就不行了,一天到晚坐不住,像有多動症似的,以後學習肯定不好。」這樣的話鄰居跟我說過好幾次了,其實她孫女挺聰明的,但同時我也在想,是不是好動的孩子就一定學習不好呢?擁有「飛魚」之稱的英國遊泳健將菲爾普斯的經歷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菲爾普斯在奧運會上拿到了18金2銀2銅,總計22枚獎牌,成為史上奧運獎牌數最多的選手。
  • 家長要注意,你的這些「好意」,正在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同樣在學習上,效果卻可能相差十萬八千裡。哈佛大學前任校長魯登斯坦也說:要想成為哈佛的優秀學生,不可或缺的就是專注力,而「普通學生」和「優秀學生」之間的差距,可能就體現在「專注力」這三個字上。從一個網上調研「你最關心孩子哪種學習能力」中家長們的投票中就可以看出,專注力是眾多家長的選擇。
  • 抹殺你家孩子一輩子專注力的五種行為,家長:可惜知道太遲了
    導讀:抹殺你家孩子一輩子專注力的五種行為,家長:可惜知道太遲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抹殺你家孩子一輩子專注力的五種行為,家長:可惜知道太遲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專注力差,多半與家長這3種行為有關,看你有沒有做過
    孩子一上小學,很多家長開始吐槽,自己的孩子屁股上像長了釘子一樣,左扭一下、右扭一下,就是不能老老實實地坐住聽老師講課。而小學低年級孩子注意力缺乏的現象也很普遍,但總有些「別人家的孩子」告訴你啥叫良好的專注力。
  • 育兒專家: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並不是開竅晚,還可能是專注力不夠
    父母這樣說,多半是處於兩種心理:一、為孩子成績不理想找藉口,在這個拼娃的年代,不想落後於人。二、推卸家長教育不當的責任,一二年級課程非常簡單,考驗的多半不是智商,而是學習習慣。育兒專家: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並不是開竅晚,還可能是專注力不夠當下孩子的學習問題,已經不單是智商高低的區別,還上升到了科研水平。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研究孩子的思維習慣、行為表達、生物反應等,得出了無數跟學習有關的數據結論。
  • 孩子專注力不好,極可能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因為這個原因
    ,專注力不好。專注力是很多家長關注的能力,那麼娃是否真的如家長所說專注力缺乏呢?7分鐘後,如果你家孩子的表現,比上面對應年齡孩子的專注力還差,那麼就能知道,你家孩子的專注力已經比同齡孩子落後了。如孩子在這些方面表現不好父母往往會歸結為孩子的品行問題,而不會想到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大腦缺乏結構化的訓練
  • 孩子這三個「小毛病」,可能是專注力強的表現,看你家娃佔幾個
    很多時候孩子會有一些家長無法理解的行為,家長可能會覺得這是「壞毛病」。但是,如果孩子有這三個小毛病,家長別急著糾正,可能是孩子專注力強的表現。來看看這三個小毛病,你家孩子佔幾個?,所以所看待的事物就會產生兩種不一樣的想法,當孩子在一個地方停留久的時候,家長就會以為這孩子怎麼是慢性子,走個路也那麼慢,而在孩子的眼中,這個時候正是孩子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動腦思考,善於發現的時候。
  • 或是家長5種行為導致的,3招輕鬆改變娃的專注力
    都不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專注力。這可不是我瞎說,專注力可是影響娃學習最重要的原因。《大眾醫學》雜誌曾組織全國百餘位專家,分析影響兒童學習最嚴重的10個問題行為,其中「專注力差、愛分心」排在第一位。最常見的就是下面這5種行為,堪稱「絆腳石」,家長趕緊自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1)強行幹擾指導孩子最常見的場景,孩子在開開心心的自己玩玩具,搭積木,家長非得過來插一腳,在孩子玩的最專心的時候打擾孩子,「你這麼玩不對,你得這樣,來,媽幫你。」
  • 影響孩子專注力的5個因素,你都做了幾個,家長應避免這4種表現
    現如今孩子做作業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難住每一個家庭中的家長的世紀難題,因為看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們也是煞費苦心。但是孩子為什麼寫作業不專心,說到底還是專注力不集中,影響孩子專注力的5個因素家長們了解嗎,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孩子學習「坐不住」?其實孩子的專注力很可能是被家長親手破壞的
    家長常有的三種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家長也許會對我的觀點感到不服,那麼我接下來就說三種在家長身上經常出現的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你看看你有沒有中招1.打斷正在專心玩的孩子孩子正在專心玩遊戲或者看閒書,而家長這時候叫孩子去吃飯、給客人打招呼、出門幫忙跑腿,這好像是很合理的事情,但其實這正是孩子的專注力被破壞的元兇之一
  • 孩子愛鬧騰坐不住?與父母這三個破壞行為有關,你可能經常這麼做
    三歲左右的孩子坐不住、好動、專注力不夠確實是很正常的,這是由於孩子的大腦還未發育完善。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上漲,還是這麼的好動、坐不住,那就有很大的問題了。大孩子的專注力不夠,多半是小時候沒有養成好習慣。
  • 家長這4個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要趁早杜絕
    :家長常做的這4個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看看你是否也做過,若是你也在做,一定要趁早杜絕掉,免得影響孩子學習。打擾孩子這件事,幾乎每個家長都做過,而且還是經常做。就比如孩子正在專心的玩玩具,或者專心的寫作業,你突然跑過去問:「寶寶渴不渴?餓不餓呀?」若是孩子沒有回答,很多家長還會繼續問,這個就導致孩子要分心去聽家長的問題,從而不能專注地去做同一件事,這種行為就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 具有這5個行為的孩子,培養專注力更容易,家長不要忽視
    每年夏天都是一個悲喜交加的時候,有些家長因為自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而開心,有的家長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成績不理想而難過,其實孩子的成績高低,跟孩子專注力的高低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雖然他小時候成績不好,但是卻具有高度的專注力,據他的妹妹介紹,愛因斯坦可以在喧鬧的人群中專注自己的思考,完全不受外界打擾。
  • 家長無意間的4個舉動,可能「損害」孩子的專注力,看你做過幾個
    其實專注力除了天生的之外,也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一個不夠專注的孩子身邊,總有一個喜歡打擾他的大人。」家長無意間的4個舉動,就可能損害了孩子的專注力,看看你是否做過?當孩子非常調皮,或者是做事情沒能如自己所願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大聲地指責孩子,並且反覆不斷地跟孩子去嘮叨,甚至很多時候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一小時,但家長仍然還在對孩子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