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午,武昌中北路南京大牌檔餐廳,顧客使用公筷公勺用餐。
7月28日中午,南京大牌檔餐廳工作人員為菜品準備公筷公勺。
疫情之後,越來越多消費者在外出堂食時期待更安心的就餐環境。為此,武漢市多家餐廳在菜品、包裝、服務和餐具上都進行了改善。特別是因為公勺公筷的推廣使用,武漢有餐廳的餐具用量已經達到疫情前的三到四倍。
一菜一公筷成眾多餐廳標配
7月28日,記者在武昌中北路凱德1818廣場的多家餐廳看到堂食區提供公勺和公筷。每個桌都要提供公筷已成餐廳的標配。
在南京大牌檔就餐區,疫情前每個桌提供公筷,而現在則每道菜都有一個公勺或公筷。服務員在端上湯菜或羹菜等大菜時,還會幫客人提供分餐服務。
餐廳經理張先生說,因倡導公筷,推行分餐消費,現在每個桌的餐具使用量為疫情之前的三到四倍。為了在上菜時倡導分餐食用,餐廳服務員在上菜時還會主動提出幫助食客分餐。因服務工作的增加,原來可以看管一大片就餐區的服務員現在只能服務6到8桌客人。餐廳的工作量較之前加大。
為外賣而生的「一人食」成堂食熱賣品
在荷花亭中商廣場店,為提倡消費者就餐時使用公筷,每個餐桌都會提供兩雙公筷,公筷比普通筷子長10釐米,一眼看去,很明顯。「這些公筷是在武漢『解封』後,為了倡導使用公筷和分餐專門採購回來的。」該店經理黃先生告訴記者,作為「解封」之後第一批恢復堂食的中餐廳,餐廳在公筷和分餐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有的顧客在堂食時還會提出要使用一次性餐具,餐廳也會為其提供。
餐品方面,獨立包裝,適合分餐的「一人食」便當是荷花亭的熱賣單品。今年3月,荷花亭恢復外賣時,開始嘗試推出這種「一人食」便當。獨立包裝的「一人食」便當配有三份餐廳熱賣菜品和一份米飯。一經推出,就獲得上班族的歡迎。一直到現在,這種「一人食」便當都是全餐廳銷售第二名。現在,很多顧客到餐廳來點堂食時,也會選擇這種「一人食」便當。
例餐新品成為今年中餐廳的「主打歌」
除了「一人食」外,為滿足消費者分食分餐的需求,餐廳在新品推出上也推出了更多例份選擇。在荷花亭,依據食客的需求,點餐時可以選擇一人份、兩人份或四人份。
而在南京大牌檔,今年6月上的新品則大部分都是例份供應。「例份更便宜,頗受歡迎。因為例份的推出,越來越多周邊上班族過來點外賣或堂食。我們變成了他們的食堂了。」
據南京大牌檔張經理介紹,例份菜品推出之後,一個人來餐廳吃飯的消費行為變多了。「以前賣38元的桃膠木瓜盅現在是16元一個例份,還有新上的甜品古法糖芋苗一個例份只要6元。一個上班族中午過來點一碗陽春麵,9元,再點個甜品和炒菜,一共就30元。與吃盒飯的價格差不多。因為例份菜品的增加,現在我們可點的餐品有100多種,而疫情之前只有六七十種。」
外賣餐具也達到高溫消毒標準
與荷花亭、南京大牌檔一樣,老鄉雞的「一人食」和「例份菜」也賣得很好。老鄉雞武漢品牌部杜銀告訴記者,作為新生代中餐快餐連鎖店,老鄉雞從創立開始就推行分餐和「明廚亮灶」,到店顧客可以看到每份餐食都出自小鍋現炒。「我們50%以上菜品是蒸菜,從製作開始,就是分餐製作。」
在餐具上,老鄉雞即便是外賣用餐具也達到了可以高溫蒸煮消毒的標準。「可高溫蒸煮的一次性餐具成本高許多。現在我們特別重視餐具的安全性。餐廳在堂食區也設立了餐具消毒自取櫃,並張貼圖文提醒消費者選擇熱的消毒餐具進行就餐。」杜銀說。
西餐廳的水果和沙拉也提供分餐
與中餐相比,西餐一直採用分餐,而疫情之後,武漢本地知名西餐品牌豪客來在分餐上做得更細緻。「我們做西餐,一直以來都是分餐制,牛排、湯、麵包都是一人一份,每人一套餐具。疫情之後,以前整盤端出的水果、沙拉現在也全部分餐提供了。如果顧客要使用一次性餐具,我們也會提供。」豪客來牛排武漢區域負責人楊先生舉例說,豪客來剛推出的新品「戰斧牛排」套餐中,甜品和水果全部採用分餐小盤提供給顧客。
中餐廳使用公筷的認可度很高
採訪多家餐廳時,記者隨機詢問了多位食客對公筷及分餐的看法。大多數食客表示:中餐廳能夠多多提供公筷,推出平價例份菜品,非常好,可以接受。
經常進行商務接待的王先生告訴記者,相比西餐廳,他更喜歡大家圍桌吃飯的感覺。「圍桌吃飯是中國傳統,圍桌顯得更親近。商務接待和朋友聚會我都會選擇中餐廳。有了公筷和公勺,安全、放心又不會生分,挺好。」
與王先生一同吃飯的劉女士也表示,現在外出吃飯一定會要求餐廳提供公筷和公勺。餐廳做到這一步就夠了,接下來就靠食客自覺使用公筷了。
文/記者張珺 圖/記者苗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