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懷孕之後不少準媽會出現一系列的妊娠反應,尤其是到了孕晚期身體愈發沉重,準媽也盼望著「卸貨」的那天。
孕晚期是胎兒的猛長期,孕婦的體重也會猛增,可是很多準媽只知道自己變胖了,卻不知道水腫已經找上門了。
孕晚期你是胖了還是腫了?要學會鑑別啊,緩解水腫你需學會這幾招,會讓孕晚期更輕鬆一些。
準媽調侃自己變成「大象腿」,卻不知道這是水腫
萌萌懷一胎的時候,感覺大腿和腳特別粗,看上去就像「大象腿」一樣。她那時候就在想,難道補充的營養都補到腿上去了嗎?
直到一次在單位午休,她感到小腿酸痛,腳也脹得厲害,第一次脫下來鞋子,坐在沙發上放鬆一下,有經驗的同事這才發現端倪。
「呀,你這才5個月腳就腫成這樣了」,同事說。萌萌疑惑地說:「這不是胖的嗎?」這時候大家過來七嘴八舌地指導了一番,萌萌才明白,原來自己的腳和腿已經出現水腫了,並不是「胖成球」。
現在萌萌懷二胎了,對是胖是腫已經能分辨得很清楚了,而且積極採取了措施,有效地緩解了腫脹。回憶起懷老大的時候,還真是有點可笑。
孕期為什麼會出現水腫的現象?
在孕期,隨著胎寶寶一天天長大,媽媽的肚子也越來越大,這會對準媽媽的下腔靜脈以及骨盆靜脈造成壓迫,使得血液不能快速循環回流。
當血管中的液體成分滲出來,積聚在組織間隙就會造成水腫。主要出現在腳踝和腿部。
早一些的從孕5月就開始出現了,並會隨著孕周的推進而逐漸加深,現象更加顯著。在腳和腿部、手掌部位較為明顯。
如何判斷孕婦是水腫還是發福?
在這方面有個簡單的判斷方法,用手指按壓住水腫的地方,將手指移開後,皮膚會過一會兒才復原的,就說明孕媽是出現「水腫」了。
如果是真的胖,這個小坑會很快復原的,而且不會在按壓時出現發白的跡象,都是肉肉。
怎樣區分生理性水腫和病理性水腫?
通常情況下,孕媽都是生理性水腫,這是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憂。但也有病理性水腫的,這就預示著寶媽可能伴有某些妊娠疾病。
二者從這三方面加以區分,一看水腫在什麼時間出現。一般情況下,生理性水腫出現在孕晚期,而病理性水腫則出現的時間較早。
二看水腫程度,生理性水腫通常較輕,在久坐、久站等候容易出現,休息的好就能緩解。相反,病理性水腫程度更嚴重,手指按壓後凹陷處久久不能復原,休息也無太大改觀。
三看水腫的部位,生理性水腫多出現在下肢,病理性水腫則會在臉部甚至眼瞼處都有明顯水腫。
妊娠期高血壓、肝臟、腎臟類疾病等,就容易引發病理性水腫,如果水腫情況比較嚴重要及時就醫,接受檢查和治療。
用這5招消腫,快學起來
生理性水腫採取相關措施,就能得到極大地緩解,準媽媽要學會哦。
1)適當活動: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單位,都不能保持一個姿勢太久,如久坐、久站,至少每隔半個小時就要活動一下,以防體液聚集在腿部和足部。
2)合理飲食:孕期飲食宜清淡,可以喝一點豆漿或者冬瓜湯,對減輕水腫有幫助。合理補水,少量多次。
3)墊高腳部:準媽平時在坐著的時候,可以在前面加個小凳子抬高腳部。午休時到沙發上歇歇腳,不要不好意思。夜晚睡覺時用小枕頭墊高下腳部,能幫助改善下肢的血液回流。
4)穿衣寬鬆:不要穿緊身衣服,那樣會加重壓迫感,選擇較為寬鬆的衣服來穿。
5)保證休息:身體休息好了,各器官的負擔也會相對減小,血液流通更加順暢,水腫自然會減輕。
【今日話題】你在孕期的時候水腫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