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正榮將人才戰略的關鍵定義為培育經營型人才,加大人才厚度,打造正榮經營型人才戰略IP。這就意味著,正榮需要的人才絕非只會高效執行的螺絲釘,而是企業各個領域的頂梁柱。
撰稿|於 藍
2020年11月18日,初冬,正榮集團迎來了第22個生日,公司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派對館。從周年慶預告,到企業文化IP系列周邊禮品,到各地舉行22周年紀念跑,再到感人的微視頻,「愛在一起」的主題,讓我們攜手共度難忘的一年,也讓「你我」變成了我們。
值得一提的是,正榮集團旗下正榮地產,榮獲全球領先高管尋聘和領導力顧問公司史賓沙(Spencer Stuart)旗下Kincentric評選的「2020年中國最佳僱主」認證。Kincentric最佳僱主榜單作為全球最專業、客觀與權威的最佳僱主評選活動,自2001年起進入中國,該計劃此前由怡安翰威特負責運營,致力於不斷傳播以 「人」 為業務之本的價值主張。如今該榜單在全球範圍內始終嚴格堅守統一的認證方法,榜單基於全球1500萬名員工的資料庫積累,歷經50多年的員工經驗研究和20年的最佳僱主認證。
正榮地產組織人力中心副總經理吳波在接受《新民周刊》採訪時表示,榮獲此獎項,再次顯示了專業機構對正榮地產的經營團隊理念、「四高」人才模式等管理創新理念的高度認可。
打造「經營型人才」戰略
2018年年初,正榮地產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功進軍國際資本市場。短短一年時間,正榮完成了銷售額的千億進階,伴隨著布局的深化、優質土儲的獲取和產品力的持續提升,正榮穩健發展,各項經營指標表現優異,為其日後持續高質量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後千億時代,在「房住不炒」常態化調控背景下,更加考驗房企的基本面與內功。2019年,正榮提出「高質量發展」的新三年戰略,力爭在未來三年內,通過提升運營水平,改善債務結構,帶動營收及盈利水平持續提升,在規模水平、盈利能力、財務穩健、經營效率、持續發展五個維度邁上新臺階。
也是在這一年,正榮集團開始申請Kincentric「最佳僱主」,第二年就獲得了認證。Kincentric「最佳僱主」榜單作為全球最全面、最權威的僱主品牌評選活動之一,密切關注企業在變革大環境下,組織引領、人才聚焦、員工價值及數位化進程等。榜單以嚴苛的標準通過調研、訪談、數據分析等多種方式進行層層遴選。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獎項,在地產行業,只有TOP類別的企業才能拿到這個認可。」吳波表示,榜單認證標準主要分為三個考察維度——宣傳、留任和努力。「第一個層面是宣傳,意思是你的員工是否願意宣傳你的企業;第二個是留任,有些組織,員工可能願意宣傳但不願意留任,一旦有較好的機會就會跳槽;第三個層面是努力,意為我所在的組織會激勵員工,讓員工有動力不斷創新,實現自我價值。」這三個要素在正榮集團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
正榮集團總裁、正榮地產董事長黃仙枝曾說:「企業經營的本質,核心是靠人才!」過去幾年,正榮遷總部、破千億、搶上市高速奔跑,加上如今的「正榮服務」成功登陸港交所,正榮已閃電完成雙上市平臺的切換,也宣告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20年,作為正榮「新三年戰略」發展的攻堅之年,集團對於人才的需求也持續擴大,整個經營導向也開始更有聚焦性。通常來講,人才進入那些巨型房企,往往成為某個中心、某個部門的螺絲釘,更多的是遵循體系、制度展開工作,靈活度和施展度有限。
基於此,審視當下房企人才供應現狀,專業性人才或許過剩,經營型、管理型、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則逐漸凸顯。正榮將人才戰略的關鍵定義為培育經營型人才,加大人才厚度,打造正榮經營型人才戰略IP。這就意味著,正榮需要的人才絕非只會高效執行的螺絲釘,而是企業各個領域的頂梁柱;不是只有職業經理人思維,最重要的是有股東思維、經營思維。
一方面,要有當家意識,懂業務,還要懂財務,不能局限於業務思維的點和線,更強調看到整個「面」;也不能靜態看問題,而是在更長時間軸線思考項目的進退。另一方面,會經營組織。即對組織戰略、組織建設、組織氛圍、組織結構、組織融合擁有很好經驗和能力。
吳波認為,經營型人才的打造,最看重的還是職業旅程是否增值,將來有一天在全行業的價值是否幾何式增長。「目前通過正榮集團輸出的高管裡,有房企的總裁,有外企的精英,都是通過正榮人才體系培養出來的。也就是說,你在正榮努力,受到的是整個市場的認可。」
此外,團隊組織還要會經營人才。不僅要打造人才梯隊,更要創造氛圍,鼓勵多出人才,多出骨幹。吳波舉了個例子,假設一個組織分配了100萬的運營資金,帶頭人是找1個100萬的人幹活,還是找10個10萬的人幹活,或者搭配一個50萬、兩個20萬、一個10萬的人幹活,關鍵在於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
全力打造「幸福奮鬥事業家」體系
正榮能夠斬獲「最佳僱主」,離不開一個重要原因——「幸福奮鬥事業家」僱主品牌核心價值主張。秉持「幸福文化」,正榮希望公司與員工、客戶、合作夥伴,能夠同心同行、互相成就、共創幸福事業。而這些理念,集中體現在正榮的細微之處。
正榮全力打造幸福企業標杆。無論是總部還是區域公司,員工食堂、茶水間都是標配;周末非必要時段不鼓勵加班,每周組織各類健康活動,鼓勵員工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總部圖書館不定期舉辦「正榮TED」,邀請大咖開展講座,為員工提供充電提升的學習機會。正榮人希望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事業家,也不是打工賺錢,而是和公司一起成長,通過長久粘性的收益機制,讓員工有歸屬感。「我們從不把人當作資源,而是合作夥伴。」
從幸福文化到精英文化,到幸福奮鬥文化,再到今天的「幸福奮鬥事業家」,正榮的僱主品牌理念與時俱進、不斷升級,卻始終葆有成立伊始的初心。圍繞「幸福奮鬥事業家」這一核心理念,正榮還提出「四高」人才策略, 即「高標準·精英團隊、高認同·同心同路、高幸福·事業奮鬥、高格局·社會責任」。
高標準,代表正榮始終秉持的精英人才策略,正榮青睞高潛力、高素質、高能力的「三高人才」,通過人才引進、發展、配置、激勵打造更豐富更立體的人才供應生態。
高認同,則是將人才發展置於戰略高度,以未來視角,為人才匹配精準的文化融入、個性化的培養發展以及廣闊的事業舞臺,讓人才對企業高度認同,同心方可同路。
高幸福,指正榮倡導員工以責任為前進動力,以企業為發展平臺,以工作為奮鬥事業,從而收穫超預期的成長、回報與尊重。另外正榮的健康文化、培訓學習、多元福利,也保障了奮鬥者們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足。
高格局,作為正榮最具特色的價值主張,多年來,正榮已經將這份由內而生的幸福,傳遞給了股東、客戶、合作夥伴及社會各界。正榮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對員工開放公益假,鼓勵他們與企業一起參與到支教、助學、助老等志願活動中。
幸福源於責任
堅守初心,多年來正榮集團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2013年,集團捐資成立正榮公益基金會,致力於搭建專業透明的綜合性跨界公益平臺。成立至今,正榮公益基金會累計資助全國30個省份的公益組織400多家,獲得正榮集團之外的社會捐贈2300多萬元,以及超過13萬人次愛心網友的捐贈。機構獲評最高等級5A級社會組織。
正榮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婧告訴《新民周刊》,鄉村建設與振興是正榮公益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有別於傳統、單一的資金捐贈,正榮與專業組織合作,通過系統、持續的項目運作,激發鄉村社區內生力量,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正榮集團以「社會創新,助力精準扶貧」成功入選《企業扶貧藍皮書(2018)》企業優秀扶貧案例。
秉持「正直構築繁榮」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正榮積極探索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創新模式,在福建、江西等多地開展行動:2010年起,正榮攜手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發起「愛故鄉計劃」;2016年,與福建省光彩事業促進會設立1億元精準扶貧專項基金……
2011年開始,正榮公益在福建汀塘村駐點開展鄉村發展公益項目。9年來,正榮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汀塘的鄉村教育、養老育幼、文化傳承、社區服務等。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鄉村的文化和歷史遺存在逐漸流失,鄉村文明亟待留存。受正榮所託,熱愛人類學的芳芳,將汀塘村民們口述的歷史彙編成一部可閱讀的「田野民族志」。「未來,還會有更多人參與進來,為村莊帶來更多可能。」芳芳說。
2017年11月,正榮集團捐資1000萬元,與永泰地方共同成立「永泰縣鄉村復興基金會」,開展從「輸血」到「造血」的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創新實踐,打造「永泰模式」。「與其他模式不同,愛永泰計劃協同了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鄉村創客、媒體、專家等社會力量,實現了多元化資源連結、多利益相關方參與。」永泰縣鄉村復興基金會首席顧問岑曉華表示。兩年多來,累計培訓鄉村創客近20000人次,支持和孵化項目54個,與鄉鎮共同發起扶持3個鄉村創客空間。目前,「愛永泰計劃」的項目在永泰的實踐已呈現出較好的經濟和社會價值,該模式也已在福建省內其他縣域複製。
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教育發揮著基礎性、根本性的作用。正榮始終把扶持教育發展作為公益捐贈的重要領域,把支持鄉村教育事業作為參與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事業的主要形式。2019年,正榮集團升級推出「榮光計劃」,聚集鄉村教育發展。
抗擊疫情,正榮設立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專項基金,疫情專項捐贈累計超過1200萬元,持續助力疫情防控,同心同力,共克時艱。
「打造百年正榮,助力社會繁榮」,堅守這一使命,正榮將持續打造幸福企業,為人才提供廣闊發展舞臺,為社會創造更多美好價值,共創幸福事業,共享幸福成就。(撰稿 於藍)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