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教育者,應該考慮一個問題,即幼兒到底為了什麼學習?是為了考試,為了生活,還是將來的事業?教育者要明白,幼兒玩耍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習的過程,是通過嘗試各種事物甚至在失敗中學習,慢慢提高各種技能的過程。」在首屆幼兒教育(北京)高峰論壇暨芬愛教育登陸中國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辦之後,第二屆幼兒教育(北京)高峰論壇於5月22日在北京芬愛國際幼兒園舉辦。論壇上,「憤怒的小鳥」創始人彼得•維斯特巴卡表示,幼兒完全可以在玩中學到技能,而芬愛教育的教育教學指向即讓更多的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在玩中成長。
此次論壇以「早幼教素質教育課程及行業投資亮點」為主題,由北京芬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主辦,蘇州公爵琴業及惠洛克國際兒童之家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位幼教行業投資人、早幼教園長及教師參加會議,一窺世界前沿幼教機構管理的奧秘,領悟成就高品質幼託運營的管理之道。
「憤怒的小鳥」之父、芬愛教育聯合創始人彼得•維斯特巴卡,芬蘭資深教育家、芬愛教育(芬蘭)CEO桑娜•魯瞰德,公爵鋼琴CEO、立德資本合伙人金沛霖等專家出席會議,並分別作了主題演講。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樰松,中美幼教交流團團長、惠洛克國際兒童之家創始人張偉偉等行業專家,也在論壇上發表了各自的精彩觀點。
「憤怒的小鳥」之父、芬愛教育聯合創始人、時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彼得•維斯特巴卡
第二屆高峰論壇繼續聚焦行業熱點
第二屆幼兒教育(北京)高峰論壇延續了首屆高峰論壇直面行業問題、提供行業真知灼見的風格,與會嘉賓陸續發表了對幼兒教育的新觀察、新洞見、新理念。彼得•維斯特巴卡以《從培養幼教老師開始構建幼兒早期教育產業》為題,講述了幼教老師對於幼兒發展和早教行業運營的重要性。桑娜•魯瞰德從宏觀的理念梳理與具體的實踐層面,向與會者分享了幼兒遊戲教學課程建設的理念與做法。公爵鋼琴CEO、立德資本合伙人金沛霖分享了幼兒藝術素質教育課程的設置與投資價值策略。
彼得•維斯特巴卡:幼兒完全可以在玩中學到技能
彼得在發言中表示,芬愛對早期教育一直非常重視,也一直致力於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他以自己的孩子和一個新加坡朋友的同齡孩子為例,表明之所以出現花長時間做很多課後作業與花很少時間做很少課後作業在實際學習成績上相差不大的結果,是因為不同的學習方式。芬蘭幼兒園看似沒有教幼兒什麼東西,總是讓他們玩,沒有真正的學習過程,實際上他們玩耍的過程就是快樂學習的過程,是通過嘗試各種事物甚至在失敗中學習,這些都是學習的重要過程。只有經歷這些,幼兒才能慢慢學會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而在一個高度競爭的社會環境下,幼兒及其家長各方都受到很大壓力,學習本身變得不輕鬆、不快樂、不簡單。「身為教育者,應該考慮一個問題,即幼兒到底為了什麼學習?未來到底需要孩子具有什麼樣的技能,為了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幼兒必須學會跟別人合作,這就意味著幼兒最起碼的能力是先跟同伴一起玩,能夠玩到一起,而不是會多少單詞;通常玩的好的孩子一定能學得好,很多時候不會玩的孩子學得也不好。芬蘭基礎教育質量很高的背後,是高質量的師資培訓,很多老師往往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她們在帶學生玩的過程中,有效的引導孩子,讓他們學到更多單詞和更多技能,讓學生擁有未來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他建議,家長們在選擇好的幼兒教育時可以看到,好的教育機構提供的就是一種在玩中學的教育,例如芬愛就是讓幼兒的幸福感在趣味教育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
芬蘭資深教育家、芬愛教育(芬蘭)CEO桑娜•魯瞰德
桑娜•魯瞰德:老師要給予幼兒建立趣味學習的支持
「讓教育充滿趣味,不能只依靠一套單獨的體系,還要與文化相結合,還要做到本地化。芬愛從2012年開始,就與和中國的教育家們一起探討趣味教學」,桑娜在主題演講中說,趣味教學有幾條原則,一是熱愛自己所做的,即學習如果成為每個人熱愛的事,就能帶來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進而提高學習能力;二是學習應該建立在一個安全的環境基礎之上,這樣即便是失敗也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三是學習環境的創造應該有相關的條件準備,即為孩子創造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四是讓孩子正確看待學習,幫助其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四是老師要對孩子進行觀察、評估,然後做出有針對性的專項計劃。五是在教學中融入遊戲、學習、健康的營養和體育運動,讓孩子在學習和遊戲之間達到平衡。她建議,成為好的老師要致力於成為足夠細心的觀察者,能觀察到學生對學習的細微反應,通過評估為學生設計他們所需要的環境,如把音樂和圖書結合在一起,也能創造一個比較好的教育環境。「我希望老師能理解不同的教育理念在不同領域的適配,經常能看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享受,不斷達成更高的學習目標。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支持,但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技能不斷動態調整,畢竟學生的玩耍不是單純的玩耍,而是園本課程與生活技能的結合,真正把自主學習作為學生的內在技能」。
高峰論壇上,桑娜和金沛霖分別代表北京芬愛國際幼兒園與蘇州公爵琴業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教育學博士王樰松,中美幼教交流團團長、惠洛克國際兒童之家創始人張偉偉,中科院兒童教育與發展心理學專家、早期教育指導師、愛貝睿副總裁曹瑩,北美教育協會聯合發起人、子需智庫創始人、「子需榜樣媽媽」一起Talk發起人、中國標準化協會託育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馮翀翀,也分別在論壇上做了主題發言。
鏗鏘玫瑰圓桌論壇環節由馮翀翀主持,張偉偉先生以及英國劍橋大學教育哲學博士唐文娜女士作為圓桌論壇對談嘉賓,針對幼兒教育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予以回應和解答。
王樰松:腦科學研究應成幼教研究重要內容
在嘉賓發言環節,王樰松聚焦腦科學,講述了兒童在童年期的大腦發展情況,即兒童的大腦如何經過嬰幼兒、青少年向成年人發展,以及這個過程中對幼兒園教學、幼兒教育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她表示,腦科學研究顯示幼兒階段大腦的發育程度決定了孩子一生的發展,正因如此幼兒教育非常重要,因此幼教機構需要提供一個高質量的教育環境。而高質量的學習環境包括良好的同伴互動、多元感知體驗、大量的表徵活動、豐富的語言活動、積極的情緒情感等,這些都是未來幼兒園課程的努力方向,也是我們未來幼兒園去發展課程的一個方向。
北美教育協會聯合發起人、子需智庫創始人、「子需榜樣媽媽」一起Talk發起人馮翀翀
馮翀翀:優質早教機構有能力解決用戶剛需
馮翀翀則分享了她對學前教育的分析與感悟。她分析了商場早教機構如何拓展3-6歲以外年齡段的市場,如何構建一家社區日託,的財務模型與專業模型,日託,如何與早教、月子,、幼兒園無縫銜接等有操作性的做法。她還從定位差異化、運營標準化、效果可視化、價值直觀化等角度,對幼教機構如何做好線下的素質教育分享了自己的經驗與心得。在品牌運營方面,她建議要做到教育課程、市場活動、IP人設、教育產品相結合,藉助資本、時間、流量數據、新媒介傳播、商品自產能力、商品分銷渠道等關鍵資源。在馮翀翀看來,好的項目必然具備五大因素:支點,即商業模式與自身優勢;槓桿強度,即發展速度與風險、服務與成本的設計;自重,即品牌、行業趨勢、企業家勢能;目標以及機構的團隊合力與執行力。在運營在線教育產品方面,則需要堅持參與簡單、解決用戶的剛需痛點需求、及時與用戶溝通反饋、構建有效的精神或物質激勵等原則。
張偉偉、曹瑩等也圍繞託育機構的設計規範和經營理念、如何讓腦科學為學前教育賦能的方法與策略等主題發表了各自觀點。
首屆高峰論壇令人印象深刻
於2018年6月舉辦的首屆幼兒教育(北京)高峰論壇,聚焦中國產業探索與國際經驗,令人印象深刻。桑娜、彼得、芬愛教育(中國)CEO汪江等國內外幼兒教育專家以及金融投資界人士,分別從教育產業的國際經驗、中國教育產業現狀等角度進行解讀,給了與會者非常多的有益啟示。
桑娜•魯瞰德在首屆高峰論壇上闡述了幼兒教育的國際前沿,並分享了國際認可的芬蘭經驗。她指出,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沒有人知道未來會出現哪些新職業,沒有人知道未來人可能會面臨哪些新挑戰,因此,當下的教育目標不僅僅是專注於拿到學位,而是終身學習。在她看來,教育要解決三大問題:一是想在教育方面達成什麼;二是想教給孩子什麼;三是教育者應該怎樣教。教育的重要內容是以人為本,了解孩子步入社會後需要什麼樣的技能,培養其自信開心的個性,未來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彼得•維斯特巴卡發表了題為《教育與未來》的主題演講。在他看來,教育是改變世界,的一個辦法。高質量的教育體系不僅有助於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增強他們的幸福感,也助於提升一個國家人力資源在未來社會的競爭力,有助於提升整個國家的幸福指數。
首屆高峰論壇的另一亮點是,全球,的幼兒教育機構芬愛(Fun Academy)正式宣布登陸中國後,位於朝陽的芬愛國際幼兒園和位於東直門的芬愛國際託幼,率先開園。
芬愛教育(中國)CEO、聯合創始人汪江
芬愛教育開啟中國幼兒教育實踐
芬愛教育是一家來自芬蘭的專注於提供幼兒早期教育解決方案的專業教育公司,不僅支持幼兒園實體運營,還為幼兒教育的專業人士提供完整的學習提升方案。芬愛教育的宗旨是讓學習變得有趣,讓學習融入孩子的生活,成為其長期堅持的好習慣。在芬蘭,已經有超過100家幼兒園在實踐和使用芬愛的幼兒教育體系。芬愛教育已經成功在8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落地,並得到高度認可。在北京城區,兩所芬愛保育園和幼兒園,為超過350名幼兒提供專業的早期教育服務。
芬愛教育將興趣驅動下的學習融入每個教學方案和學習實踐中,讓理論結合實際,讓研究型、探索性學習成為主要學習方式,幫助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開啟人生精彩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新訊網無關。新訊網不對文章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