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這是龍應臺曾經寫給她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如今再品,方解其中味。我們都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因為讀書可以找到好的工作,賺很多錢,可以買大房子,買汽車;因為讀書可以有出息,可以上大學……而事實卻是,真正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通過讀書收穫自己的人生。讀書不一定可以給你帶來很多的財富,但讀書可以帶來心靈的高貴;讀書不一定可以改變命運,但讀書可以遇事淡然。
回到龍應臺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一位母親對兒子最真切的期望,不求以後能有多大成就,獲得多少名利,只希望能夠開心快樂的健康的活著。在我看來,要滿足這一點並不簡單,因為我們需要通過讀書,獲取知識。
是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千萬不要相信某些讀書無用論,因為,讀書,真的,有用。可能你會覺得學數學沒用,也就是去菜市場買菜可能會用到,但是它決定了,你能去哪個地方買菜。可能覺得學英語沒用,因為我們日常用語依舊是漢語,但是當你走出國門,你會發現之前那些停留在紙上的英語突然都跳出來了。可能覺得學語文沒用,平時用不到,但是想想,如果想給某位喜歡的他寫個情書,語文的作用不可小覷。所以,讀書,真的有用。
面對父母的期望,我們怎能讓他們失望?或許很多孩子都會這樣想。但是細細想來,讀書,最終的受益人還是我們自己啊,不是嗎?有人說,這個世界沒有誰能替代誰,我們能改變的只有我們自己。是的,讓我們以夢為馬,揚起書籍的風帆,繼續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