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9月28日是什麼日子嗎?
沒錯,就是聖先師孔子誕辰!就在9月28日,北師大珠海分校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院在會同村莫氏大宗祠,為經典讀書班一群年滿20歲的大學生舉行了莊重、典雅的成人禮。
行禮參照古代男子「士冠禮」與女子「笄禮」的環節進行,依次為男子三加冠,女子三及笄,醴酒,賜字。三加冠要依次佩戴緇布冠、皮弁冠、爵弁冠,分別意味行禮者摒棄幼稚、修己成人、立志擔責、立人達人和以天下為己任。而在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女子成人也被賦予相同的意義,所以「笄禮」也按照冠禮的含義進行。
行完三加冠和及笄之禮後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賜字。古人在成人之際都要由尊長為他們取字,作為成人的標誌。有了字之後,兒時的名只有父母尊長才叫。學生們分別得到了師尊的賜字,這些字都針對學生們的秉性特點,取自古代經典。
文學院學生朱淵博今年正好20歲,導師為他賜字「子謙」,含義取自 周易 :「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朱淵博說:成人禮非常莊重,讓我感覺到沉甸甸的責任,學業的責任、社會的責任、成長的責任。
學生林釗翌高興地說:老師賜字給自己「子墨」,「墨」不僅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鼓勵和鞭策,也有「不偏不倚」的含義,希望自己能不負眾望,不斷完善自我人格。
而兩位女同學則表示,成人禮讓她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好與義理,強烈莊重的儀式感讓她們今後對自我更有要求。
作為主禮人,北師大珠海分校傳統文化教育研究院院長張明遠教授表示,中國古代成人禮的核心理念可以用「責任」二字來概括,體現了對自身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 禮記 中說:「冠者禮之始也」,就是說中華禮儀之邦的禮儀是從成人禮開始的,並且作為「國本」。因為後來沒了成人禮,所以現在許多20歲的年輕人,雖然年齡已到成年,但缺乏成年心態,處於尷尬、焦慮的矛盾之中。所以,將傳統成人禮融入當今,於國、於家、於人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2016年7月,同樣在莫氏大宗祠,該研究院還為國際青年領袖營、「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計劃未來英國—英國大學生來華實習項目」等外國學生舉辦成人禮,令外國學生大開眼界,親身領略了中華禮儀之邦的風採。
來源:珠海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