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零壹財經
金評媒(https://www.jpm.cn) 編者按:這些銀行各有特色,包括供應鏈金融、草根信貸、產業鏈金融;也有O2O銀行、B2B金融服務、生活網際網路+金融等,看點頗多。
進入2017年以來,又有6家民營銀行開業了。從2014年首家民營銀行——微眾銀行成立至今,已有13個省市的14家民營企業開業(另有3家在籌備中)。通過梳理,我們發現,本土巨頭民企+網際網路基因幾乎是它們的標配。而在業務定位上,這些銀行各有特色,包括供應鏈金融、草根信貸、產業鏈金融;也有O2O銀行、B2B金融服務、生活網際網路+金融等,看點頗多。
從目前獲批籌建的17家民營銀行來看,有8家銀行明確打出「網際網路銀行」的招牌,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華通銀行、億聯銀行、眾邦銀行、蘇寧銀行、中關村銀行。
而對定位於網際網路銀行的民營銀行而言,其網際網路烙印主要來自於股東背景和背後龐大的網際網路資源。
如微眾銀行大股東是騰訊(佔股30%);網商銀行最大股東是阿里旗下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佔股30%);新網銀行背後有小米的支持(佔股29.5%);吉林億聯銀行第二大股東是吉林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佔股28.5%),與美團點評緊密關聯;蘇寧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是蘇寧雲商(佔股30%)。
為什麼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一股腦跑去搞銀行呢?
首先,金融的完備能夠打通網際網路的全流程業務。無論網際網路時代的流量,還是不斷出現的各種創新模式,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實現盈利和變現。而如何實現盈利和變現,那就是要產生交易,一旦產生交易就和金融產生了聯繫。
如果網際網路公司始終都放置在外部平臺上面,顯然無法真正發揮出自身所創造的模式和流量的作用,不僅能夠增加企業運營的成本,而且始終無法讓現金流為我所用。每年火爆的電商購物節上不斷攀升的銷售量僅僅只是用戶的消費方式不斷轉變的一個重要標誌,而在這些銷售量的背後是電商平臺如何運作、存管這些資金的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這些網際網路公司自己沒有銀行資質的話,這些現金流會流向銀行,最終自己還是要被託管銀行賺取相當大的一筆費用。如果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獲得銀行資質,能夠實現資金的自我管理,那麼他們不僅能夠節省下來一大批的費用,而且可以用這些現金流進行保險、投資等諸多衍生性的業務。所以,搭建了完備的金融體系就相當於打通了網際網路的全流程業務,對於網際網路公司的二次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傳統銀行的功能與業務無法滿足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需求。儘管網際網路技術對於傳統銀行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顛覆了傳統銀行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概念,比如,區塊鏈技術、比特幣等。但是,傳統銀行的業務創新能力和產品生產能力依然無法滿足網際網路公司發展的需求。
以當下比較火爆的分期業務為例,儘管以銀行信用卡業務為主要切入點的分期業務開始不斷出現,但是對於這些分期業務很多用戶依然不會買帳。分期費率較高僅僅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的原因在於銀行的分期業務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依然比較生硬,對於習慣了靈活消費的年輕消費群體來講並沒有太多吸引力。
而對於基於電商平臺的網際網路巨頭來說,儘管很多電商平臺都開通了綁定銀行卡的功能,但是銀行卡與電商平臺之間始終都隔了一層窗戶紙,如果這層窗戶紙不捅破的話,對用戶體驗總是會造成影響。網際網路公司需要根據他們掌握的用戶消費數據、支付數據、行為數據等諸多數據組成的大數據為依據來創新出更加符合用戶習慣的金融產品。
第三,金融將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介入金融才能更好地影響用戶。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對金融行業影響的逐步深入,特別是隨著以智能科技、大數據為代表的新技術對金融行業產生更加深度的影響,金融將會從更深層面上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未來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果想要繼續與用戶綁定在一起獲得新一輪的發展,他們就必須參與到實際的金融操作過程當中。
傳統金融的運行邏輯是一切以資產為中心,通過優質資產來吸引用戶,這種方式所導致的最終結果是金融行業的優質資產並不會對所有人開放,而僅僅會對符合銀行行業要求的人或者達到某種資格的人開放。這種模式註定了金融行業不會與大多數人的產生產生聯繫,金融行業始終都是對少數人開放的領域。
進入到金融科技時代後,傳統的以資產為中心的操作模式開始朝著以用戶中心的方向轉移。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網際網路對金融行業產生影響之後,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大量湧現,給用戶帶來了選擇困難。
網際網路公司進入到金融領域之後久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它們手中有海量的用戶數據資源,這些數據並不單單僅僅局限在某個行業,某個領域,而是囊括了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通過對用戶這些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夠讓我們知道用戶真正需要的金融產品是什麼,哪些金融產品真正適合用戶需求,哪些金融產品的風險最低,甚至用戶真正喜歡哪些金融產品。
「新進者」民營銀行,差異化競存的路徑如何?
相對於傳統銀行對於綜合化經營的熱衷,不難發現,普惠金融、小微企業是民營銀行普遍的聚焦點。網際網路企業股東的平臺特色,讓這些民營銀行的業務特色各異:
其中,前海微眾銀行的微粒貸產品,網商銀行的中小微金融,蘇寧銀行強調的線上線下並重打造O2O銀行,社群銀行的網際網路社群金融服務體系,億聯銀行的生活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提供。
拿最近剛剛開業的蘇寧銀行舉個例子。蘇寧近年來的轉型方向脈絡清晰:以實體店起家的蘇寧,近年來加大了線上布局,目前已經成為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的網際網路企業。在此過程中,騰訊、螞蟻金服等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觀念不僅影響了蘇寧的整體布局,他們在民營銀行上的探索同樣讓蘇寧選擇了「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作為自家銀行的發展關鍵詞。但是與其他網際網路企業牽頭建立的民營銀行相比,蘇寧在線下基礎紮實、資源豐厚,而近年來線上轉型過程中積累的數據和技術,又能與線下資源相輔相成,實現O2O。
那麼,O2O銀行到底什麼樣?蘇寧銀行董事長兼行長黃金老指出,這一定位最大的特點是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發展。
一方面,蘇寧銀行將區別於普通的商業銀行,更加注重線上布局,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大數據應用為基礎,精準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用戶需求,實現全方位、定製化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蘇寧銀行也不同於純粹的網際網路銀行,將更加注重線下渠道優勢,聯合股東線下門店資源和財富中心打造實體金融體驗中心,為用戶帶來線上、線下全場景金融服務體驗。
對於O2O的場景,蘇寧銀行這樣描述:營業部中將有智慧機器人、遠程銀行VTM、智能填單機、智能發卡機、VR娛樂、人臉登錄、指紋支付、刷臉存取款、智能投顧、大數據風控等10多項創新應用,可提供零鈔兌換機、智慧卡充值、大額存取款機、取票繳費機等生活便利服務。
應該說,14家民營銀行的業務功能和定位各具特色,但都強調金融創新和服務效率、普惠金融、立足本土,同時,小微企業成為每一家的重點服務對象。這也是民營銀行最具魅力,一出生即多方力捧的重要原因。
不過,目前民營銀行並非不存在問題,比如資產負債結構不盡合理,由於開業時間尚短及業務資質方面的原因,收入結構中非利息收入佔比偏低、收入多元化有待提高。但是,民資進入銀行業,開設民營銀行是大勢所趨,新的競爭者進入也將迫使傳統銀行提升效率,改善服務,尋找差異化優勢,網際網路金融市場的競爭會愈加好看。
(編輯:楊少康)
來源: 零壹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