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否認移民:喜劇之王離不開鐵嶺,就像白雲離不開黑土

2020-12-22 肥羅大電影

又一次,趙本山斬釘截鐵地告訴媒體記者:我從沒有移民,我全家戶口現在都在遼寧!

這段回應的故事背景,是一份「明星移民錄」在網上熱傳,在蔣雯麗、寧靜先後否認後,面對媒體採訪,這位喜劇之王也終於做出了自己的回應。

這當然不是趙本山第一次回應移民傳言,早在2014年,他就對媒體發表過一段情緒激昂的發言:「我們國家發展這麼好,我為什麼要移民?我永遠都是中國人!」

但無論他怎麼否認,傳言始終沒斷根。可是趙本山有可能移民嗎?

回到故事起點,1982年秋,遼寧省文化廳舉辦農村小戲調演,李忠堂決定拿《摔三弦》參賽。但誰來當主演讓他犯了難,想來想去,他想到開原蓮花滿族鄉農民趙本山。

他讓趙本山住在他的辦公室裡,專心排戲。3天後,他對趙本山說:「你把戲中『算命調』給我唱一下。行了,就留下你;不行,你走你的。」 趙本山認真唱了一段,李忠堂當場拍板:「唱得有味兒,演得也像,就用你演了!」

《摔三弦》令趙本山在東北爆得大名,在東北各地演出的時候,趙本山惟妙惟肖的盲人表演一度令臺下觀看的範偉心嚮往之。一時間,東北文藝圈都傳開了,鐵嶺出了個趙本山,號稱「天下第一瞎」。

後來他大火,一次回鄉時,深情地寫下了「蓮花是我家」幾個大字,送給了蓮花村村委會。

2014年回應移民傳言時,當時還喜歡對媒體講笑話的趙本山調侃說,「如果有媒體非要說我移民的話,那我就只好說,我會從瀋陽移民到蓮花村。我不會移民到海外。「

多少年後,趙本山的土味宇宙從鐵嶺出發,一路起落跌宕,但始終走的是一條來自土地、回歸土地的路。他的才華源自於此,命運中的某些曲折或許也來自於此。

但不管時運如何興替,趙本山故事的底色始終如一:這位至今憑藉「改革春風吹滿地,中國人民真爭氣」制霸B站的喜劇之王,一直記得——自己是從東北農村走出來的農民。

為什麼趙本山喜劇那麼好笑?因為帶著土地的「土味」

趙本山進演藝圈是為了有口飯吃。

他的母親早逝,十多歲時,他父親又獨自一人到北大荒去謀生。剩下趙本山一個人,就像孤兒一樣。據同學回憶,少年趙本山不論冬夏就那麼一套衣服,吃飯有上頓沒下頓,只好到處蹭「百家飯」。

也正是這樣,趙本山很早就練就了一張巧嘴,無論面前有多少人,從來不怯場。

後來他和盲人二叔學藝,拉二胡、吹嗩吶、唱小曲、二人轉,走街串巷,耍盡活寶……

逗人笑成了他活命的本錢。

趙本山的搞笑手藝來自於東北,可紮根於黑土地的趙本山,也曾因作品裡東北土話太多,四次被央視春晚拒之門外,直到1990年的小品《相親》。

1990年趙本山登上春晚舞臺時,正值小品的黃金歲月。那時候「小品王」的稱號還屬於陳佩斯和朱時茂,趙麗蓉老師正在創造一個個經典,黃宏蔡明等新人則已經開始冒頭,誰也沒想到,表演中時不時低下頭用腳尖蹭地、一身土味的趙本山,將在多年後成為B站鎮站之寶的「念詩之王」。

《相親》的靈感來自於趙本山的初戀愛情故事,小時候,趙本山暗戀過同村一個女孩兒,但他出生貧寒,為了吸引鄉村女神注意,他經常在她上學路上躺著裝「死人」嚇她。

嚇多了,有一次趙本山又沒交作業,那女孩兒把作業本往他頭上一扣,擰著他的耳朵:「看你長不長記性,以後還敢不敢拖作業了」。

趙本山疼在耳朵上,心裡美了。

趙本山把這段土味愛情經歷搬到小品《相親》裡,對相親對象一個勁兒的擠兌,反倒演出了那股子害臊又期待的喜感。

小品結束時,對象含羞掩面跑下臺去,他邊追邊回身對觀眾說道:「結婚前都擱東北吃喜糖去啊!」

這一年的趙本山,相貌平平,土味十足,可是東北口音自帶笑點,一張嘴就是一連串的疙瘩話、俏皮話、歇後語和押韻短句,包袱抖得特別響,觀眾笑得特別開心。他也不知道,這一笑竟是21年。

從《昨天今天明天》《賣拐》《賣車》《火炬手》一路演過來,搭檔換了幾波,他也成為了春晚笑聲的保障。

但春晚小品並非趙本山喜劇的全部。

縱觀巔峰時期趙本山作品,那些土味最重的電視劇裡,其實寄予著他成為人民藝術家的追求。

在他導演的《馬大帥》裡,他把進城農民嘗過的苦,幾乎都演了一遍。

在《劉老根》裡,他完整地演繹出一個農民的創業路。

但不論遭受怎樣的挫折,這些土生土長的人物始終沒有被命運打趴下,還能開導別人說——「你得支稜起來」。

這時期的趙本山喜劇往大了說,仿佛一部城市化進程之下農民進城的一副時代畫像。既諷刺了城裡人的裝腔作勢,也調侃著農村人的狡黠愚昧,趙本山的厲害在於,他調侃完了,被調侃的人們反而會笑得前仰後合,也不怪罪,因為故事真實。

在他贏得影帝提名的《落葉歸根》裡,他演的農民工背著工友屍體,奔走了一千多裡地把他送到老家安葬,一路嘗盡人間甘苦。

最為動人的一段戲,是他帶著工友坐在運水泥的工程車上,看著公路兩旁的遼闊風景,興奮地放聲朗誦從小學生那裡學來的課文:

如果我的祖國是一條大路,我就是一輛汽車,我跑啊跑,我多快樂。

如果我的祖國是一棵大樹,我就是一片樹葉,我搖啊搖,我多快樂。

那是小人物的尊嚴,與浪漫。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帶給了人們太多的笑聲。但他喜劇的根,始終是那個幼年成了孤兒,跟著叔叔在街頭賣過藝,吃著百家飯給大家逗樂子的趙本山,所以他的喜劇,始終保持和普通老百姓共情的能力。

這或許也是後期的趙本山喜劇沒那麼經典的原因,戲外的他,買過私人飛機,人也漸漸富貴,離開土地遠了,喜劇也就沒有那種耐琢磨的味道。

可趙本山的事業,依然扎在這片土地上。

趙本山土味宇宙,根在鐵嶺

在表演之餘,趙本山還在關注著這片土地上的文藝生態。2001年,他去吉林遊玩時,觀看了一場二人轉的演出,被張小飛夫婦合演的《傻子拉媳婦》給逗得前仰後合。

二人轉是東北當地的一種傳統的藝術表演方式,但早年間因為很多作品包含了大量低俗內容,難登大雅之堂。趙本山開始響應抵制低俗,推廣「綠色二人轉」,這一具有東北濃鬱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由此開始出圈。

2004年,他買下了瀋陽大舞臺,更名為「劉老根大舞臺」,全面推廣「綠色二人轉」,並開始宣布連鎖經營;到了2007年時,劉老根大舞臺連鎖劇場的演出總收入達5800萬元。

與此同時,一個更廣闊的趙本山電視劇宇宙開始被創造出來。

趙本山曾力邀《賣拐》《賣車》等小品的編劇、高秀敏的丈夫何慶魁一起創作電視劇《劉老根》的劇本, 並找來範偉飾演其中的關鍵角色——藥匣子。

2002年《劉老根》正式在CCTV-1黃金時段首播,斬獲了13.45%的收視率,同時以10.09%的平均收視率位居當年央視電視劇收視率榜的亞軍。高秀敏曾說,光接觀眾電話,話費就花了好幾千,演員李靜則將角色名「大辣椒」印上了名片。

2003年趙本山正式成立本山傳媒,左手電視劇,右手二人轉,同時向演藝圈輸送了一批旗下的東北藝人,一個圍繞趙本山IP的商業帝國開始迅速崛起。

由於《劉老根2》首播近4%收視率遠不及第一部,在全國呈現出北熱南冷的局面。

2004年,趙本山果斷打造出《馬大帥》,取代《劉老根3》和觀眾見面,這部劇集再度大獲成功,尤其是劇中角色範德彪,在多年後依然成為B站男神。

跟在《馬大帥》後面火的,則是一開始趙本山並沒有特別寄予厚望的《鄉村愛情》。

但正是這個土味系列,幾乎伴隨了趙本山土味宇宙的興衰沉浮,然後神奇的在衛視平臺「失寵」後,重新在網際網路重生。

《鄉村愛情7》上線三天後,劇集播放總量破億, 18-29歲的年輕觀眾佔到了總播放量的73%,曾經被認為只有中老年人會看的《鄉村愛情》,不僅攻佔了年輕觀眾,還成為城市年輕人的新寵。

趙四、劉能、謝飛機接連成為鄉愛頂流,抗疫期間,謝飛機「我想出去玩」的梗,再度火得一塌糊塗。

帶著這股氣勢,2019年《鄉村愛情11》收官時, 「最長壽普通話劇集」記錄也被該劇打破,《鄉村愛情》完成封神。

一部談不上什麼故事情節,也沒什麼頂流參演的農村劇,到底憑什麼吸引一批批的城市新觀眾?答案依然是土味。

它的魅力正在於從趙本山把這個系列打造出來,講的就是農村故事,呈現的是真實的鄉村百態,拍出的是最真實的鄉村世態人情。

至此,一個趙本山土味宇宙,找到了在網際網路新時代的立身之本。

劉老根離不開故土,就像白雲不離開黑土

魯豫採訪鄉愛劇組的時候說過,看這個劇特別希望自己也有個小院,夏天坐在院裡,和鄉親們嘮磕,摘摘菜吹吹牛。

而這似乎正是近幾年趙本山的真實生活。

曾幾何時,趙本山頻繁登上了新聞頭條,輿論形象也日趨複雜,2011年以後,趙本山再也沒有上過春晚。這期間的春晚彩排,他的身體已每況愈下,春晚演出大廳擁擠,他需要吸氧才能勉強上臺。

至此,他不得不告別他最珍視的舞臺。

接下來,他開始漸漸隱沒於江湖。

2013年1月,在北京錄製完江蘇衛視春晚後,趙本山參加郭德綱主持的脫口秀《郭的秀》,聊到興起突然拋出一句話:「我決定從現在開始,小品這個舞臺不會有我了,我選擇退出了。」

趙本山曾經借用電影《一代宗師》形容自己的離開——趙本山也覺得自己的心態跟丁連山很像:「演電影、上春晚、演電視劇都一樣,在觀眾那兒我整好了是應該的,整壞了就得挨罵,我已經把這些事情想得很清楚,所以就看得很淡了。就跟丁連山一樣,我要忍耐,行就往上面走,不行就歇了。」

可傳言沒放過他。2015年元旦,趙本山頂著爭議走上瀋陽劉老根大舞臺。時隔多年後留下了又一個經典段子:「網傳我有20噸黃金,我自己都信了,這幾天我挨屋翻,找來找去也沒找著啊。」

話音剛落,臺下觀眾鬨笑一片,趙本山在臺上悲喜交集。

那些輝煌、那些爭議都好像是昨天的故事,而倏然間,趙本山已兩鬢斑白。

他不上春晚的日子,在聚集著大量90後甚至00後的B站,他成為讓「改革春風春吹翻地」火遍全網的念詩之王。

而不再出現在臺前的趙本山,依然在默默為這片土地做一些事情。

早年他就回鄉蓋起了「本山希望小學」;在家鄉遭難的時候,靠自己的影響力舉行大型賑災義演。

疫情當前,他以公司名義捐出一千萬,但拒絕接受採訪,只是囑咐:「要儘快將一千萬打到武漢慈善總會有關帳上。」

1月28日,武漢慈善總會收到這千萬善款。

人們這才翻出他這些年記錄在案的公益善行:

2008年,他先後資助貧困兒童50餘人,另將義演和拍賣所得200萬,悉數捐往貴州;同年汶川地震,他再次捐款220萬。

2010年舟曲泥石流,他暫放工作捐款100餘萬。

2011年西南旱災,他累計捐款266萬,又在青海玉樹地震中捐款200萬。

2015年西藏地震,他捐款700萬及數所災區學校;同年他又向雅安捐款300萬,用於捐建「趙本山蘆山小學」

2019年遼寧龍捲風災害,他捐款500萬。

除此之外,他還曾向中國青少年愛滋病防治工程捐款2000萬。

但所有這些,他都沒有大肆宣傳,而是漸漸閒雲野鶴。

閒下來就和老哥們一起拉二胡,抄《心經》。 2016年10月,趙本山獻出了自己的直播首秀,在農家小院燒火燉魚,和徒弟們一起表演二人轉。首秀全程103分鐘,在線觀看人數為1500萬,收入高達300多萬,趙本山哈哈一笑說,收入全部會捐給慈善機構。

最近趙本山帶著宋小寶,文松與友人聚餐,女兒球球又做起了直播,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相談甚歡,還和潘長江連麥,潘長江上來就吐槽趙本山,"你那滿頭的白頭髮能不能染一染"。

網友們樂的啊,齊刷刷給球球刷禮物。

整完了趙本山一問,已經刷了150萬的禮物。

趙本山有點不敢相信,說一人一塊還能刷到150萬?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後,趙本山臉一沉說:這都捐了哈。

球球說,肯定捐!

人們奮力刷禮物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懷念全家被同一個笑點戳中的時光。而直播裡的趙本山已然63歲,頂著一頭花白的頭髮,偶爾出來演個《劉老根3》,和範偉在劇裡相逢一笑泯恩仇,

更多的時候,他拉著自己喜歡的二胡,恍然如老僧入定。

他始終知道觀眾最愛的是什麼, 是那份源自於這片土地的,勞動人民式的的鮮活,不管他演什麼,演誰,萬變不離其宗的還是那份生活氣。他是離那片土地遠了一些,可是從來沒有真正離過地,因為喜劇之王的力量源自於此。

這些年,他始終曾承受著質疑與揣測,類似移民這樣的謠言,他澄清過許多遍,下一次繼續來。而他就站在這片生於斯長與斯的土地上,依然露出最和善的笑容。

那一刻,又令人想起當年他站在臺上說:「在1982年,通過演《摔三弦》,我改變了命運。我能有今天,首先感謝李忠堂老師。一個人哪,就得像李老師那樣生活和工作。他的人品和能力,都是值得我學習的。今後,我要像他那樣老老實實做人,刻苦求藝。」

人生起落,方知根本,2014年他的發言言猶在耳「我沒有移民任何國家。我愛中國,愛東北的白山黑土,愛鐵嶺老家蓮花村。我們國家發展這麼好,我為什麼要移民?我永遠都是中國人!」

喜劇之王離不開故土,就像白雲離不開黑土。

相關焦點

  • 趙本山的混沌管理學,所有HR的入職必修課
    從江湖走向廟堂,從東北四線城市鐵嶺走向春晚。回顧起本山耀司的奇幻之旅,貫穿戰線之長,涉及人物之廣,無異於挖掘一座中國復古亞文化的寶藏。30歲以前,趙本山從沒想過自己能上春晚,能在他口中的魔幻大城市鐵嶺演出已是奢望。
  • 趙本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喜劇第一人
    就這樣,來自鐵嶺,日後家喻戶曉的藝術家就此誕生。年少時的趙本山,過得太苦了,從來沒有試過飽腹是什麼感覺。1963年,趙本山年僅六歲,在生產隊工作的母親,由於積勞成疾,撒手人寰。在鐵嶺,甚至是整個遼寧,趙本山成了當之無愧的喜劇巨匠。有傳言,一位剛割完闌尾的患者,在看趙本山演出時,由於頻繁發笑且笑得太大聲,導致傷口脫線裂開。只是,趙本山的成名屬於牆內開花,對於東北以外的觀眾趙本山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
  • 趙本山女兒球球否認移民新加坡,直言:我戶口是瀋陽的
    趙本山女兒小球球因為當了網紅,在網絡上的人氣非常高,她也經常登上熱搜,一舉一動都被網友關注著。球球出道之後,可以說是爭議不斷,早年在網絡上炫富,最近又因為收徒弟,徒弟當眾對她下跪叩拜,很多網友表示這是學習了父親趙本山,趙本山是喜劇大師,收徒弟能受得起徒弟的跪拜,而球球只是網紅,憑什麼讓徒弟對她下跪?
  • 趙本山火了之後被拋棄的原配妻子現在怎麼樣了?
    趙本山和葛淑珍兩人的離婚協議,在此之前葛淑珍並沒有發現有何不妥,最初當兩人結婚以後,趙本山為了支撐家庭四處演出養家餬口,葛淑珍則是在家照顧家庭,兒子趙鐵蛋又是個聾啞兒童更離不開人的照顧。1987年,趙本山正式登陸央視春晚的舞臺,在那之後憑藉這自己的風格和對喜劇獨特的理解更是火遍了全國,在大紅大紫的背後,離不開自己辛苦的付出和默默的努力。
  • 與趙本山相差38歲的李雪琴,這座「大城市」鐵嶺為何能頻頻出圈?
    還未來得及驗證,就匆匆忙忙著拎著小包和行李,硬是要去那裡瞧一瞧,是不是真如趙本山口上所言的,鐵嶺真的能去度蜜月。「當時聽說還真的有一對情侶從上海過來,想看一看鐵嶺是不是真的和趙本山所言,是一座大城市。還真的傻,這麼容易就被忽悠了,鐵嶺真的不大。」鐵嶺本地人笑了笑回答了這個問題。
  • 趙本山否認舉家移民加拿大,國內明星移民錄曝光,你怎麼看?
    3月23日,一份「明星移民錄」出現在網絡上,除了「曝光張鐵林、蔣大偉等多位明星移民」外,「趙本山舉家移民加拿大」惹人關注。隨後,媒體就此事電話採訪趙本山。其本人否認移民傳聞:「沒有那事,那是假的。我從沒有移民,我全家戶口現在都在遼寧!」1957年,趙本山出生在遼寧。1963年趙本山母親病逝,父親遠走他鄉,幾乎成為孤兒,開始跟二叔(盲人)學藝。1974年趙本山17歲入公社文藝宣傳隊,又入威遠鄉業餘劇團,後借調西豐縣劇團主演二人轉。1990年,趙本山在姜昆的推薦下進入了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之後逐漸走紅。
  • 趙本山魔法名望史!
    說到趙本山全國人民真的不知道。雖然趙本山近年來沒有出現在舞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也沒有多次露面報導,但它往往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家喻戶曉。這樣的喜劇之王,成功的道路不是平面的。我1957年10月2日,遼寧省鐵嶺開原市蓮花鎮生下一幅素描王,即趙本山。上帝沒有讓他打開一路公寓,因為他在未來變成了東北二轉傳承人和喜劇之王。1963年,年僅6歲的趙本山失去了他最喜歡的母親,而父親離他很遠!
  • 有趙本山的這18年 央視歷屆春晚回顧(圖)
    1999年  《昨天、今天、明天》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這是趙本山最被觀眾所津津樂道的「白雲黑土」系列的開山之作。除了新搭檔宋丹丹之外,這也是趙本山第一次在小品中安插當紅的央視主持人。  2006年  《說事兒》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6年之後,崔永元從《實話實說》轉成主持《小崔說事》,當年的白雲和黑土也重新走進了演播廳。81歲的黑土與老伴之間的矛盾衝突始於物是人非,最後精彩的二人轉表演,為這一年的節目作了精彩結尾。
  • 鐵嶺給趙本山豎銅像,真應了那句話:渾身都是銅臭味!
    給趙本山豎銅像,不說是」歪門邪道」,也算是」不正之風」,不但活著不能豎,死了更不能豎。如果有一日人們去鐵嶺旅遊或者辦事,來到這片」光榮與驕傲」的地方,是否要拿束鮮花,肅然起敬的來到銅像前,是朝拜,崇拜,還是祭拜,參拜?反之就是對」英雄」的不敬了,豈不失去了豎銅像的崇高目的與意義?
  • 趙本山小品的妙處,可遠不止改革春風吹滿地
    「我叫白雲,我叫黑土。我七十一,我七十五。我屬雞,我屬虎。他是我老公,他是我老母……」這個口誤的笑料最為典型。諧音口誤笑話誰都會。但如此三翻,最後抖包袱。妙在雖然是文字遊戲,卻融匯在情節中:黑土大爺的緊張,全在這個段子裡體現了。劣質的喜劇作品裡布滿了刻意的語言笑料,一副「我這個動作這句話,就是為了當流行語,你們還不記住」的嘴臉。高級的喜劇作品,經典臺詞,都融匯在作品情節矛盾裡。
  • 從趙本山到李雪琴,「大城市」鐵嶺20年出圈記
    在東北笑星的語言體系裡,鐵嶺這座小城的邊界正在被不斷擴容。1999年的春晚,趙本山讓全國人民首次知道了這座城市。那是趙本山登上的第9次春晚,也是他與宋丹丹、崔永元第一次合作,帶來的小品是《昨天 今天 明天》。在節目最後,趙本山計劃帶著老伴出去旅旅遊,走一走大城市,然後有了那句著名的本山語錄:「去趟鐵嶺,度度蜜月。」那一年,趙本山的鐵嶺小老鄉李雪琴剛剛4歲。
  • 王不見王:趙本山&範偉恩怨始末
    來源:虎嗅APP原標題:王不見王:趙本山&範偉恩怨始末「永遠不要讓結局,遮擋了故事的光芒。」5《賣拐》是本山表演史上很重要的一個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小品多半靠四六八句的東北語言包袱支撐,這才成就了B站鎮站之寶《念詩之王》。《賣拐》後的幾部作品,情景衝突佔據主導,語言包袱退居次席。而對範偉來說,《賣拐》在那年春晚造成的轟動效應,總算把這個上了5次春晚的男人捧紅了。
  • 「小品藝術之鄉」鐵嶺,書記、市長擬同步調整
    【編輯/張喜斌統籌/劉姝蓉】4月5日,遼寧省委組織部對兩名擬任領導職務的人選進行公示,均涉及地級市鐵嶺。其中,現任中共鐵嶺市委副書記、鐵嶺市人民政府市長的李士偉擬任中共鐵嶺市委書記;現任遼寧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遼寧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正廳長級)隋顯利擬任中共鐵嶺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並提名為鐵嶺市人民政府市長候選人。
  • 趙本山神奇成名史!
    說起趙本山全國人民真的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近幾年趙本山並沒有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也沒有過多的露面報導,但是單憑曾經家喻戶曉的紅火程度,也經常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就這樣一個喜劇之王,成功的道路也並不平坦。
  • 趙本山今年流行臺詞提前曝光:「蹺右腳 親一口」
    徐正超告訴記者,今年他給趙本山春晚小品策劃的是一個關於奧運冠軍夢的故事,具體內容不便透露,但絕對有像「你太有才了」的搞笑臺詞通過春晚舞臺流行開來。該小品導演將由趙本山親自擔任,而徐正超、劉流目前是趙本山小品智囊團的核心成員。  昨日下午,記者在央視影視之家與編劇徐正超交換名片時發現:徐正超的名字下清楚印著「本山傳媒副總裁」。「你升官了?
  • 潘長江不信命:曾被斷言活不過25歲,又因矮被嘲,卻逆襲成小品王
    在同時代的趙本山、陳佩斯、黃宏等大腕級明星接連淡出春晚後,潘長江獨佔鰲頭大放異彩,成為當之無愧的「小品之王」。 因這齣戲,兩人走出鐵嶺來到瀋陽,並迅速紅遍東北三省。 1989年,潘長江演的二人轉《豬八戒拱地》獲第三屆國際青年戲劇節「個人表演金獎」,他被譽為「東北醜王」。趙本山也沒閒著,1990年首次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火遍全國,取代潘長江成為東北的代名詞。
  • 為什麼「黑土」在「白雲」60歲生日兩天後沒有出現?原因終於找
    我是白雲,我是黑地球,我71歲了,我75歲了,我是只雞,我是只老虎,只有前黃金搭檔趙本山沒有出現。人們也在想,這是趙本山身體上的不便嗎?也有網友反映趙本山也出現在的劉老根儀式上。在開幕式上,趙本山充滿了活力和紅燈。這消除了物理和時間上的原因。
  • 趙本山被惡搞"登夢想秀"圓夢:為見倪萍練書法
    圓夢人:大家好,我本名叫趙本山,外號「黑土」。很高興時隔一年後再次登上這個舞臺,去年我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圓夢。今年,為了14年前的夢,我拼了命都要上。  1999年,我在央視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說過:「倪萍就是我的夢中情人!」當時,因為有白雲(宋丹丹 飾),所以不好意思表白。但如今白雲離我而去,我膽兒也大了。
  • 趙本山的背景有多強大?幾張照片一目了然,網友:惹不起!
    說起趙本山,想必大家都聽過他的名字吧。趙本山是一位很優秀的喜劇演員,他的名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而且趙本山憑藉著自己的實力成了春晚釘子戶,從八十年代以來,幾乎每年都能在春晚的舞臺上看到他,他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精彩的小品,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聲笑語。作為一個喜劇演員,還是十分著名的喜劇演員,他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 娛樂圈五大「喜劇之王」,第一個無人超越!(1)
    大家一說起喜劇之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周星馳,不錯,周星馳確實是喜劇之王,尤其在電影方面的造詣,目前整個娛樂圈,真沒有那個導演或者演員能達到他的高度,但是喜劇分了很多類,像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