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趙本山到李雪琴,「大城市」鐵嶺20年出圈記

2020-12-18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稜鏡(ID:lengjing_qqfinance)作者:陳弗也

編者按:從咫尺到遠方、從個體到群像,這是一個萬物皆可網紅的時代,如今,輪到城市了。

或是新經濟下的產業變遷、或是輿論場內的文化重塑、亦或僅僅是時代洪流裡普通人的肆意嬉笑,在被鋼筋水泥包裹的外表下,每座網紅城市,都必定擁有屬於自己的鮮活面孔。

2020年末,我們走到那些東南西北、大大小小的新網紅城市,試圖感受他們各自不同的城市脈搏、發現他們本同末離的網紅基因。

是為《網紅「進城」》系列第一篇。

在東北笑星的語言體系裡,鐵嶺這座小城的邊界正在被不斷擴容。

1999年的春晚,趙本山讓全國人民首次知道了這座城市。那是趙本山登上的第9次春晚,也是他與宋丹丹、崔永元第一次合作,帶來的小品是《昨天 今天 明天》。在節目最後,趙本山計劃帶著老伴出去旅旅遊,走一走大城市,然後有了那句著名的本山語錄:「去趟鐵嶺,度度蜜月。」

那一年,趙本山的鐵嶺小老鄉李雪琴剛剛4歲。

隨後多年,「大城市鐵嶺」成了全國人民調侃回味的經典梗,與此同時,東北地區以外的人們都開始尋思:這個鐵嶺是哪裡?到底有多大?時至今日,當人們提起「鐵嶺」二字,第一反應還是「大城市」。

20年後,脫口秀取代小品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源泉,緊接著,25歲的李雪琴在今年脫口秀大會上又為鐵嶺這座城市賦予了新的定義——「宇宙的盡頭」。

在那期堪稱李雪琴巔峰之作中,李雪琴吐槽如今仍住在鐵嶺的媽媽,凡是自己遇到不順心事情的時候,媽媽都會讓自己回鐵嶺:失戀了要回鐵嶺,工作黃了要回鐵嶺,甚至微博掉粉了也要回鐵嶺。

「愛因斯坦怎麼想的我不知道,但是在我媽眼裡,宇宙的盡頭就是鐵嶺。」

此句一出,一戰成名。於是,從趙本山到李雪琴,這兩個相差38歲的開原老鄉,各自憑藉著一己之力,讓鐵嶺不斷出圈。

「大城市」鐵嶺究竟有多大?

在鐵嶺,有一種名為「倒騎驢」的交通工具,它的形狀像極了三輪車,但不同的是,這種車子要倒著騎,載物的車鬥在人的前面。

「倒騎驢」曾在上世紀90年代的北方城市非常流行,是當時重要的拉貨工具。但在2020年11月的鐵嶺街頭,依然可以看到這些「倒騎驢」的身影。

一位五十多歲的大爺告訴作者,他的那輛倒騎驢已經有十多年的車齡了,那是他最重要的賺錢工具。每天,他會早起騎著倒騎驢出門攬活,幫人搬家、拉貨,穿梭在城市的街頭巷尾,每個月會有兩千塊錢左右的收入。

進入冬季的鐵嶺,時常會頂著一個灰濛濛的天空,由於氣溫低,街上沒有南方城市的喧囂繁忙,樓房、商場也顯得有些陳舊。

從鐵嶺舊城區到鐵嶺新城,要經過一大片已經收割完成的田地。圖片為作者拍攝。

無論之前對鐵嶺抱有什麼樣的想像,踏上這片土地後就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這就是一座普通的、甚至有些落後的北方小城。

鐵嶺是一個地級市,位於瀋陽市的東北部,兩城相距僅80公裡。鐵嶺下轄兩區五縣,主城位於銀州區,南北狹長,面積不大,約203平方千米,從南到北,開車只需20分鐘。

根據2016年的《鐵嶺年鑑》,銀州區人口約33.95萬,按照國務院城市規模劃分標準,鐵嶺是一座實打實的「小城市」。

同時,鐵嶺並沒有從靠近省會城市的區位優勢上獲得太多便利,它的GDP常年位列遼寧省倒數第二。

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真正能夠在名字面前加上「大」字的只有上海和武漢——大上海、大武漢自現代以來都是赫赫有名的大都市。趙本山用「大城市」來定義鐵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東北農民對外部世界的個體想像,同時也濃縮了趙氏幽默的精華。

「趙本山是開原人,開原是鐵嶺下轄的縣級市,位於鐵嶺的北部,鐵嶺就是距離他們最近的大城市了。」知乎網名叫「李有才」的一位博主向作者介紹。

李有才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鐵嶺人,也是一個「斜槓青年」,其中一個身份是美食博主,對鐵嶺文化、故事、八卦都有了解。21年前,當趙本山在春晚上說出那句「大城市鐵嶺」時,李有才還是一個在上中學的少年,他覺得趙本山的這句話既真實又搞笑。

那個年代,交通、信息都還不太發達,對於很多當地的農民來說,能去一趟鐵嶺就是去了一趟城市。趙本山把鐵嶺說成是大城市,本身沒有毛病。但是放眼全國,鐵嶺顯然不是一座大城市,更不是一座可以讓情侶們度蜜月的浪漫之都。

很多時候,趙本山在小品中的形象就是一個現實、愛耍小聰明、愛忽悠的東北農民,那一次他也抖了下機靈,用了一句很現實的話把全國人民都給「忽悠」了。

「當時聽說真有兩個女孩從北京過來,想看看鐵嶺到底有多大。這兩個女孩挺傻的,這麼容易就被忽悠了,鐵嶺真的不大。」李有才一臉尷尬地告訴作者。

從趙本山到李雪琴的歡樂迭代

如今,21年過去了,在鐵嶺,尤其是在開原,到處仍可見打造喜劇文化的努力。

作為趙本山的老家,《馬大帥》、《鄉村愛情》的拍攝地,開原市刻意塑造著自己的幽默形象。從鐵嶺出發,下了高速之後不久,就能看到一個寫著「開心之原 歡樂之城 幽默之都」的牌子閃閃發光。

開原高速路口的城市宣傳牌。圖片為作者拍攝。

多年來,開原大劇院幾乎每天都會有節目上演,最經典的節目就是二人轉。11月5日那天,本山劇團團長張小偉來到開原大劇院表演。半個小時的演出中,他邊唱邊跳,不忘與臺下的觀眾互動、合影。不過,臺下的觀眾不過百人,還有不少買的是30、60元的低價票。

前兩年,直播行業火起來時,東北人佔據了半壁江山,外界曾對天生幽默的鐵嶺人寄予厚望,但遺憾的是,鐵嶺並未出現全國知名的主播、大V。今年,受疫情影響,鐵嶺多家直播公司都已經大門緊閉。

一位直播公司老闆告訴作者,去年行情還比較好,公司僱傭著七八個主播,但今年年初疫情開始後,主播們都回到了農村老家過年。疫情期間,雖然直播行業比較火,但是主播們的老家不具備直播條件,沒設備、沒無線網絡,農村管控又出不來,公司就做不下去了。

「四五月份主播們回來後,發現流量已經續不上了,現在只有兩個主播了。」這位老闆現在也打算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去本地的一些劇團裡工作。

雖然目前的直播行業不景氣,但在鐵嶺的直播界裡也誕生了一個億萬富翁,並成為了鐵嶺的新首富。他就是快手的聯合創始人程一笑。根據《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程一笑擁有的財富高達150億元人民幣。

這一兩年,脫口秀又火了起來,為了跟上形勢,開原大劇院也推出了脫口秀節目。目前的代表節目是《小航說事》,表演者正是當地的「轉壇老將」馬小航。

在開原大劇院上演的《小航說事》。圖片為作者拍攝。

與李誕、李雪琴等人的脫口秀相比,有著二人轉深厚功力的馬小航在表演脫口秀時會融合很多二人轉的特色,唱歌、跳舞、聲樂表演,無所不能。但他的名氣也僅限於當地,以前二人轉時代的老粉絲。

最終將鐵嶺風格脫口秀帶火的,還是那個叫做「李雪琴」、完全沒有任何二人轉經驗的年輕姑娘。

「李雪琴?沒聽說過。」在開原大劇院,一位工作人員向作者詫異地表示,直到身邊的一位年輕人提醒,他才恍然大悟:「哦,你說的是那個說脫口秀的年輕人啊。」

目前,在微博上,李雪琴的粉絲達到367萬,超過了鐵嶺市的總人口——根據公開信息,2018年,鐵嶺的人口總數是271.77萬人。今年,在脫口秀領域,李雪琴成為了粉絲數量僅次於李誕的紅人。

她從一開始就以一個小城青年的形象示人,在脫口秀大火之前,她的主業是拍攝小視頻,很多人之前都不會想到這個胖乎乎甚至有點不修邊幅的女孩,是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不過,自成體系的李雪琴也與其他脫口秀演員有著明顯的不同,她的脫口秀作品中,不是廉價的段子堆砌,往往會帶著一些當代年輕人的焦慮和苦澀。

當她在《脫口秀大會》第三期上,吐槽媽媽總是讓她回鐵嶺老家時,應該引發的是所有年輕人的共鳴:大城市打拼這麼難,是不是真的可以考慮回老家發展了?

宇宙的盡頭是鄉愁

於是,到了李雪琴,「大城市」鐵嶺,搖身一變成了「宇宙的盡頭」。

然而,在一位當地人看來,李雪琴的這句名梗,絕不只是信手拈來的一句。與「歡樂之城」的招牌相比,在歷史上,鐵嶺有過一段厚重的記憶。

清朝初年,鐵嶺曾是被貶官員重要的流放之地,尤其是位於鐵嶺下轄清河區的尚陽堡,至今都是研究「北方流人文化」的重要基地。康熙前期詩人丁介在《出塞詩》中曾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

位於鐵嶺博物館旁邊有一座銀岡書院,被稱為「東北第一書院」,它的締造者就是順治、康熙時代的一位「流人」郝浴。郝浴26歲中進士,後授刑部主事、四川巡撫等職,順治十一年,因彈劾吳三桂被貶流放,在瀋陽、鐵嶺度過了22年的流人生活。

如今,「宇宙的盡頭」還有現實的支撐。前述當地人告訴作者,很多年輕人可能只是認為這句話很搞笑,很幽默,但是卻說出了很多當地父母的心聲。

他介紹說,鐵嶺有著濃重的鄉土情結,孩子們想去外面闖,但父母們對孩子的期望是平安、開心,回到鐵嶺就能滿足這些期望。這座城市雖然不大,經濟也不發達,但是如果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天上班下班,晚上擼串喝酒,也是一種愜意人生。

擼串是鐵嶺人重要的娛樂活動,他們也和很多東北人一樣,將燒烤形象地稱之為「重工業」。

「上炕擼串」是當地的一家知名燒烤店,在2019年還被拍進了紀錄片《人生一串2》。這家燒烤店的一大特點就是將餐桌搬到了炕上,顧客需要脫掉鞋子盤著腿在炕上擼串。烤串的香味、腳的臭味,再加上鐵嶺人吹牛時的大嗓門,融合起來就是當地人調侃的「鐵嶺的味道」。

上炕擼串店面其貌不揚,裡面人聲鼎沸。圖片為作者拍攝。

「鐵嶺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李有才大學畢業後,曾當過一年「北漂」,他想證明自己可以在外面活下來。他在北京住過隔斷、睡過地下室,但是挺了一年之後,還是回老家了。

如今,他在鐵嶺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天有事幹,業餘時間還搞一點副業,認識本地各行各業的朋友,他覺得生活很滿足。

快手網名「來姐」的女孩也是一位「回巢」的年輕人。2010年大學畢業後,她在瀋陽的鐵西服裝城開了一家服裝店。2018年初的時候,她開始玩快手,上傳一些服裝的視頻,如今粉絲量已經超過了57萬,專門做大碼女裝這個品類。

「有粉絲經常問,主播是哪裡人,我說是鐵嶺的,粉絲們就說,哦,大城市啊。」來姐告訴作者,她覺得在知名度上,鐵嶺不比瀋陽差。後來,她乾脆就把瀋陽的店給關了,回到了鐵嶺,並把直播間和門店放到了鐵嶺。

如今,她和老公在鐵嶺新區生活,依靠快手帶來的生意,每年都有不少的收入,她覺得內心很平靜,沒有了在外的漂泊感。

鐵嶺新城,曾因人少而備受爭議,如今這裡的人氣已經旺盛起來。圖片為作者拍攝。

不過,一位當地政府官員告訴作者,作為一座靠近省會城市的東北小城,鐵嶺仍舊很難留住年輕人,即便這些年輕人不去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發展,也會去瀋陽待上幾年。

根據官方資料,2019年鐵嶺的GDP達到640億元,同比增長2.9%,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佔比分別為24.1%、28%和47.9%。去年年底,鐵嶺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曾評出幾個鐵嶺的知名企業,如鐵嶺閥門廠、鐵嶺橡膠廠、鐵嶺化工機械廠等,這些企業所在的行業構成了鐵嶺的工業基礎。

於是,被媽媽多次呼喚回老家的李雪琴,最終還是止步於瀋陽。企查查顯示,她持股90%的北京十斤文化,100%控制著四家位於瀋陽的文化傳媒公司,其中有三家都是今年剛剛成立。

最近幾年,鐵嶺也在不斷改善營商環境,希望吸引優秀企業前來建廠投資,他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給年輕人提供一個好的生活、工作環境,留住年輕人。此前,鐵嶺市營商局圍繞窗口服務質量不高、企業群眾「辦事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不到位等5個方面問題,確定了17項具體推進措施。

「在鐵嶺辦事還是很講關係的,這一點不好,不利於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人們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改善營商環境是整個東北的大命題。」上述政府官員向作者表示。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與趙本山相差38歲的李雪琴,這座「大城市」鐵嶺為何能頻頻出圈?
    從未想過有一天,趙本山的名字,會與相差38歲的北大才子李雪琴放在一起,甚至被眾人津津樂道。而這一切,均與這座「大城市」有關——鐵嶺。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鐵嶺在哪裡,甚至不知道它到底是不是一座「大城市」。
  • 「紅人」李雪琴:火得突然,「出圈」更快
    文:劉青青 陳茜ID:BMR2004李雪琴紅出圈了。謝哥知道這天會來,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快。在冬日溫暖的午後,北京國貿附近的一個咖啡館裡,李雪琴的創業合伙人謝哥向《商學院》記者聊起他與李雪琴初識的故事。那是2018 年 9 月的一個晚上,謝哥喝了點酒,腦子不甚清明。醉意之中,他在一個女孩的直播間打賞了 1000 元。
  • 「大城市」鐵嶺,新增旅遊項目,別樣親子旅遊是孩子爸爸的最愛
    #鐵嶺「大城市」這個稱號還是著名藝術家,趙本山先生在小品種給「叫響」的。那麼,很多到東北地區旅遊的遊客,對鐵嶺的旅遊景點了解的比較少,甚至會經常「打聽」鐵嶺有什麼好玩的呢?象牙山風景區很多遊客對鐵嶺象牙山是「久聞大名」的,當然這象牙山的出名主要還是因為趙本山先生,他所拍攝的《鄉村愛情》系列電視劇,把象牙山這個地方,讓很多遊客都比較熟悉了。
  • 鐵嶺給趙本山豎銅像,真應了那句話:渾身都是銅臭味!
    給趙本山豎銅像,不說是」歪門邪道」,也算是」不正之風」,不但活著不能豎,死了更不能豎。如果有一日人們去鐵嶺旅遊或者辦事,來到這片」光榮與驕傲」的地方,是否要拿束鮮花,肅然起敬的來到銅像前,是朝拜,崇拜,還是祭拜,參拜?反之就是對」英雄」的不敬了,豈不失去了豎銅像的崇高目的與意義?
  • 李雪琴:總能發現人群中沒笑的那一個
    2018年,李雪琴隨手拍攝的一則「問候吳亦凡「的視頻,讓她迅速爆紅於網絡。今年,她原本為自己定下的目標只是在《脫口秀大會》講滿三場,卻一路殺入決賽,實打實地破圈爆紅。這個北大畢業、總是一副懶洋洋狀態的女孩,兩次爆紅看似都是偶然,但如果了解她的經歷與這些年的公眾情緒,就會明白,李雪琴用喜劇為這個時代和自己留下註腳,似乎是一件註定的事。
  • 關於李雪琴
    關於李雪琴:1、 李雪琴是鐵嶺開原人,跟趙本山是正宗老鄉。2、 李雪琴初中一直是年級第一,高中進了遼寧最好的中學(之一):本溪市高級中學。李雪琴喜歡找同學嘮嗑,老師覺得她影響到同桌,就讓她一個人坐一桌,然後她又跟前後桌聊,最後老師把她的課桌搬到了講臺邊。
  • 趙本山否認移民:喜劇之王離不開鐵嶺,就像白雲離不開黑土
    趙本山認真唱了一段,李忠堂當場拍板:「唱得有味兒,演得也像,就用你演了!」《摔三弦》令趙本山在東北爆得大名,在東北各地演出的時候,趙本山惟妙惟肖的盲人表演一度令臺下觀看的範偉心嚮往之。一時間,東北文藝圈都傳開了,鐵嶺出了個趙本山,號稱「天下第一瞎」。
  • 坐上雪國列車了,李雪琴不是她的真名
    關於李雪琴,可能大家都從各個渠道七七八八了解的差不多了——包括她,都是信手拈來當段子講的:老家是著名的東北大城市鐵嶺,下屬的開原縣,跟趙本山是老鄉;所以她才能很自信地說:搞喜劇,還有哪兒比鐵嶺更合適呢?
  • 趙本山有哪些社會頭銜和職務
    老家的「名片」:「鐵嶺市形象大使」自1990年央視春節晚會,趙本山憑藉小品《相親》,一夜爆紅之後,其老家鐵嶺也因本山大叔的「名人效應」,成了廣為人知的「大城市」。「政事兒」注意到,此間趙本山一度是鐵嶺的「城市名片」。2001年12月,趙本山被鐵嶺市委授予「鐵嶺市形象大使」稱號。
  • 趙本山神奇成名史!
    一、1957年10月2日遼寧省鐵嶺開原市蓮花鎮的蓮花村降生了一個小品王,他就是趙本山。上天並沒有因為將來他成為東北二人轉傳承人,以及成為喜劇之王而讓他一路平坦開掛。1963年,年僅6歲的趙本山就失去了最疼愛自己的母親,而父親卻遠走他鄉!
  • 漩渦中的趙本山:住在根據地 出門帶港幣
    讓樂團裡張阿姨感覺遺憾的是,本來說錄製完兩三天就能播出,後來因為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節目延期到15日。「我還發了朋友圈,讓大家15日一定看我表演,可是到現在都20多日也沒有播。」從上海回鐵嶺後,很多街坊鄰居覺得老郭知道內幕,總問他,趙本山到底出啥事兒了?老郭說「不知道」,大家就更覺得有隱情。老郭回答得沒好氣兒:「你們希望他有啥事啊?!」
  • 李雪琴,你別裝了!
    每當李雪琴跟媽媽吐槽在北京混得不好,媽媽就立馬勸她回老家鐵嶺,在她看來,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總決賽的時候,李雪琴一上臺就說「驢拉磨」直接打臉節目組,那句「轉圈大王」更是戳中了將自己在突圍賽復活的李誕: 好不容易到決賽了,告訴我們終點也是起點,那咋地,驢拉磨呀?攏共就這麼幾個驢,年復一年,一圈一圈拉,拉得好的還給根胡蘿蔔,蘿蔔上面刻幾個字:轉圈大王。
  • 趙本山的混沌管理學,所有HR的入職必修課
    從江湖走向廟堂,從東北四線城市鐵嶺走向春晚。回顧起本山耀司的奇幻之旅,貫穿戰線之長,涉及人物之廣,無異於挖掘一座中國復古亞文化的寶藏。30歲以前,趙本山從沒想過自己能上春晚,能在他口中的魔幻大城市鐵嶺演出已是奢望。
  • 老四、李雪琴、張踩鈴……短視頻時代的東北突圍
    歌曲《東北東北》中有一句歌詞:「一過那山海關,全都是趙本山。」某種程度上,這並非一句戲言。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前遼寧大學教授江帆曾在趙本山、李雪琴的老家鐵嶺開原插隊7年,在她看來,李雪琴在《脫口秀大會》中的表述,並沒有太多舞臺表演中的刻意為之,而是把遼北山區裡的日常生活樣態,忠實拿上舞臺。那裡的生活和表述風格,就是這種效果。
  • 趙本山大兒子趙鐵蛋夭折詳情曝光,他是趙本山成功路上的最大助力
    現在主要是做直播帶貨,有著明星老爸身份的加持,圈粉人數肯定是不容置疑。曾經她還自曝自己做了個鼻子就花了三十多萬。 1982年,兩人的兒子趙鐵蛋出生。但是很不幸,這孩子從一出生就是聾啞人,之後又被檢查出患有多種疾病。
  • 趙本山的雕像破舊不堪,沒有人對這個風景區感興趣
    眾所周知,趙本山來自遼寧大城市鐵嶺。在他的小品創作和影視劇中,這個地名也經常出現。也許是因為趙本山的出現,全國的觀眾都知道鐵嶺。事實上趙本山的名聲在很大程度上為鐵嶺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正因為如此,為了表達對趙本山的愛與感激,在鐵嶺的一個景區,出現了趙本山雕像。
  • 李雪琴你好!我是熊莉,我拆解了你的個人品牌
    李雪琴全網爆紅,我也被圈粉了。看熱鬧之餘,忍不住去總結拆解她走紅的真相~嗯,李雪琴你好!我是熊莉。我拆解了你的個人品牌的嚴肅的真相,希望對普通人打造個人品牌走紅有所啟發。李雪琴著名的爆梗段子,比如:盤錦地大物博,還有王建國;宇宙的盡頭是鐵嶺;最大的愛好是給男人花錢;4000億盤下阿里等。
  • 李雪琴:你可太帥了
    姑娘也答得耿直:「王建國就是『鐵嶺』(李雪琴老家),他有燻雞架、鍋包肉、鐵鍋燉大鵝,而且他讓我快樂。」 那次比賽,導演組給出的主題是「遺憾離場」。 李雪琴哭笑不得地懟道: 「我們都進半決賽了,為啥讓我們講遺憾呢?你讓那淘汰的40個人上來講啊。」
  • 老四、李雪琴、張踩鈴……短視頻裡有「老多」東北戲精
    歌曲《東北東北》中有一句歌詞:「一過那山海關,全都是趙本山。」某種程度上,這並非一句戲言。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前遼寧大學教授江帆曾在趙本山、李雪琴的老家鐵嶺開原插隊7年,在她看來,李雪琴在《脫口秀大會》中的表述,並沒有太多舞臺表演中的刻意為之,而是把遼北山區裡的日常生活樣態,忠實拿上舞臺。那裡的生活和表述風格,就是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