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齊魯電視臺放出一則報導,稱一名2歲小孩疑似「網癮」患者。報導裡稱這名小孩年僅2歲,但是已經可以熟練的玩遊戲,父母叫他吃飯也遭到拒絕,為此孩子的父母煩惱不已。據報導這名小孩最喜歡玩射擊遊戲,口頭禪就是「打槍」。
「我們家26個月的寶寶話還不怎麼會說,卻好像已經有網癮了,怎麼辦啊?」周先生向電視臺求助要給26個月的兒子軍軍(化名)戒網癮。軍軍剛滿兩歲,滑鼠已經玩得很溜,現在賽車、摸魚、挖金礦、飛行棋統統不在話下,連說夢話都在「打槍」。
周先生是大學老師,妻子是雜誌編輯,家裡除了一臺液晶桌上型電腦還有一個筆記本電腦,軍軍接觸電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和妻子會在家裡用電腦上網、查資料、寫東西,幾個月大他就喜歡看,看到我和他媽媽敲著鍵盤屏幕上蹦出一個個字,他就咯咯地笑。有一次我要趕著寫東西,軍軍在旁邊纏著我搶滑鼠玩,沒有辦法我就把筆記本打開,讓他坐在我旁邊自己玩。」等周先生完成工作後發現,兒子正自得其樂地用滑鼠在桌面上畫圓畫格,不亦樂乎。一激動,周先生把兒子抱在腿上開始教他滑鼠左右鍵的使用,還找了個小遊戲做實驗,從那天起軍軍正式開始和電腦遊戲結緣。
一開始覺得兒子是神童
周先生和妻子要忙工作的時候,軍軍沒人帶,只能由外公看護,只要讓他玩遊戲他就會安靜。「開始玩遊戲主要是這個目的,後來發現這個孩子在玩遊戲上真有天賦,作為父母還有些得意。」賽車、摸魚、挖金礦、打坦克……軍軍很快就能掌握要領,周先生把兒子玩遊戲的事情和同事說,大家也都覺得這個孩子是個神童。
除了遊戲其它都不感興趣
隨著軍軍遊戲玩得越來越溜,周先生發現兒子已經有些失控了。「每天眼睛一睜,就在床上假想自己打遊戲的場景,嘴裡還「啪啪」作響,以前喜歡的小火車玩具、花園寶寶雜誌都丟在一邊,我們一回家就要開電腦,從一開始只玩半個小時發展到現在經常一個晚上耗在上面,哈欠直打也不肯睡覺。一些有網癮的孩子都是初中、高中才接觸電腦,可軍軍現在就已經這樣了,發展下去豈不是後果很嚴重?」周先生也嘗試把軍軍帶到其他同齡的小朋友家去玩,想讓他多和夥伴接觸,可是軍軍也不和別人多說話,徑直先去找電腦,結果帶著三四個小朋友看他打遊戲,讓一群大人哭笑不得。
周先生的擔心絕非個例,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遭遇低齡孩子迷戀遊戲的問題,一位媽媽發帖說,孩子再過三個月才四歲,可是對電腦的熱愛如痴如狂,尤其是電腦遊戲,做夢都在想著按哪個鍵。「三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玩QQ遊戲,飛行棋,鬥地主自己會獨立玩,現在這三個月痴迷於紅色警戒。」
網癮低齡化日趨嚴峻,切不能等閒視之
2004年5月,青少年網癮開始引起全社會的關注,當時問題的主要表現是眾多初、高中生沉迷於暴力色情的電腦、網路遊戲。隨著遊戲產業的迅猛發展,網癮逐步向兩頭延伸:2006年以後,上網成癮出現高齡化趨勢--越來越多大學生和成人陷於網遊、網聊不能自拔;近兩年來,網癮低齡化問題逐漸凸現--越來越小的少兒,甚至兩三歲的幼兒都被魔力無窮的遊戲所吸引,嚴重影響著他們身心的正常發育。
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其它社會問題一經媒體報導,往往會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並儘快採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然而這六年多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種媒體,一直持續地對網癮問題進行了連篇累牘的報導,青少年上網成癮後墮落、犯罪的大量事實頻頻曝光,因為網癮自殺、猝死、甚至傷害、殘殺父母等駭人聽聞的案件都時有發生。儘管如此,網路遊戲仍然在金融風暴中一枝獨秀,網絡上的暴力色情遊戲繼續泛濫成災,日以繼夜地誘惑、麻醉、毒害大大小小的網民,製造更多的痛苦家庭與社會問題。
孩子,特別是年幼無知的兒童,需要全方位的細心呵護,他們是我們的未來與希望。作為社會管理者、企業家、商家,一定要把社會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不能只為了本部門和自己的利益危害廣大民眾,尤其是不能傷害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童。下面的報導再一次告訴人們,網癮低齡化在不斷地惡化,希望有關部門、企業和商家深刻認識不良網路遊戲對孩子們的侵蝕,認真面對網癮對社會的危害,全面思考、權衡一下,是應該真正把社會責任放在心上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