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姚常房 健康報
新冠肺炎疫情對醫院整體發展的影響深刻而持久。同時,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與DRG付費方式改革都已走進現實,也需要大型公立醫院在發展中積極應對。為此,健康報社系列直播策劃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醫院管理,邀請部分醫院的管理者,一起線上分享經驗和思考,抱團取暖,更好地完成新時代的「三重大考」。
打造有溫度的醫院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黨委書記單保恩
在剛剛公布的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河北醫大第四醫院在全國排名第66名,河北省第一名。其中,醫院的患者滿意度和醫務人員滿意度實現了雙高,這背後離不開醫院人文建設的助力。
提升醫務人員人文關愛,應該將醫學與文學結合起來。文學的情感、音樂的夢想、詩歌的情誼、書畫的神韻常常會給醫生疲憊的頭腦和枯燥的生活帶來清醒和靈性,更能緩解患者病痛。如果要求醫務人員熱愛本職事業,就應該先真切關愛職工的身心健康,讓他們有愉悅的心情、幸福的生活。如果不關心職工,就不能達到這個目的。
專科醫聯體助力醫療同質化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在專科醫聯體上做了一些探索。為了做好醫聯體,醫院專門成立了醫聯體辦公室,制定了相關流程。想要加入醫聯體的醫院,除了要提交申請,通過審核以後才能籤訂合約授牌,最後還要考核,並不是掛個牌子就可以了。
專科醫聯體最關鍵的是能夠讓診療更加統一規範。專科醫聯體成立後,為減少醫務人員的奔波,可以藉助遠程醫療。我們希望能夠將遠程醫療、專科醫聯體與分級診療形成互動。其中,遠程醫療作為技術手段,醫聯體作為模式,分級診療是實現目標。在組織架構上,瑞金醫院建立了五個平臺、一個中心。為了方便醫生參與工作,醫院還開發了數據管理平臺,醫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手機端、PC端、PAD端工作。
先行先試的探索展現出瑞金醫院學科的服務水平,覆蓋了更多的周邊群眾,提供了更好的優質服務。從醫院角度來說,診療也越來越規範,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培訓等不斷完善,而這些平臺的搭建也成為長三角醫療一體化的重要環節。
網際網路醫院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供給側重構
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崔勇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網際網路+醫療」有了更多應用場景,包括慢病管理、醫學人工智慧整合、信息化藥學等。
在人工智慧方面,中日友好醫院做了很多開拓性的工作,比如在皮膚病患者人工智慧方面,其識別率達到91.2%,高於很多三甲醫院醫生的平均水平。在藥學服務方面,醫院很早就開始把信息化藥學服務納入醫院整個處方管理系統,主要是處方前置審核。目前醫院有60多個科室已經接受了前置審核,自動攔截臨床開藥時發生的錯誤,規避了不少醫療差錯和糾紛。
但是,網際網路醫院絕不是僅僅把醫院進行網際網路化或者智慧醫療。除了醫療服務以外,還包括為居民健康提供服務、院際協同服務以及為管理決策服務,是以患者為中心的供給側重構。目前,網際網路醫院還存在很多瓶頸問題。在醫院層面,各家醫院都在建網際網路醫院,存在大量的重複建設和資金浪費,而且可能會形成新的信息孤島。在社會層面,社會資本對網際網路醫院有高度熱情,如何把社會資本的逐利性和醫院的公益性有機結合,這對每家醫院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績效考核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蔣立虹
在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位列省內第1名、全國第68名,這些都是通過改革創新、信息化建設推動醫院精細化、科學化、規範化管理而取得的初步成效。
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院全面推行薪酬制度改革以及崗位聘任管理,實行醫療組長負責制,通過醫療組長考核,業務績效增加了40%~60%,目前整個醫院運行平穩推行。
對醫院來說,高質量發展體現在精心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精準強化醫療質量管理、著力打造拔尖人才團隊、著力發展尖端醫療技術上。首先要有以患者為中心的目標和價值觀,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同時,機構之間有序協作。事實上,不同的醫院有不同的運營模式,關鍵是找到最適合醫院自己的路徑,提高運行效率。
留住去不了「北上廣」的患者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副院長白鋒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量患者不能去「北上廣」就醫,大家選擇了家門口的優質醫院。因此,蘭州大學第二醫院近期的手術量和三四級手術量增加特別快。
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患者需求,醫院要求自身建設和學科建設快速提高,滿足廣大患者不能去「北上廣」而留在本省就醫的需求。
醫院對各個學科展開評估,促進了學科建設、專科水平的提升。同時,引進了一些人才,進一步完善了醫院人才梯隊。醫院將各科的CMI值進行分析,要求各個學科的CMI值最少要到1。利用北京版DRG分組器,要求CMI值一定要提升。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大型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就擺到醫院建設的議事日程上來。在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考核排名中,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排名比較靠前,學科建設能力也在提升,醫院正在積極申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作為綜合性醫院,蘭州大學第二醫院以前沒有專門的感染專業人才。疫情防控常態化以後,醫院十分重視感染控制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對感染科進行改造,明確了公共衛生科的職責,強化了其哨點功能。通過傳染病監測、上報系統平臺,建立預警機制。
走進DRG付費時代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祝新根
今年開始,江西省南昌市醫保正式實行DRG收費,我們也真真正正走進了DRG付費時代。DRG對傳統醫院管理模式有重大的衝擊和挑戰。
那麼,DRG下的醫院管理該如何應對?應對一,加強病案科的建設,提高病案首頁的質量,合理對病案科進行設備和人員的配置,廣泛開展培訓。醫院定期對病案首頁進行質控、檢查、通報,定期反饋、追蹤,病案及時動態管理。應對二,加大信息化的投入,升級醫院信息管理系統。應對三,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加強內部成本管控。應對四,轉變績效考核模式,將醫院績效提升目標與全院員工的收入回報和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應對五,明確醫院功能定位,調整病種結構。
隨著分級診療的貫徹落實,專注疑難危重症成為省級醫院的生存之本。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利用DRG調整病種結構,抓大放小,控制小病種比例,優化小病種的診療流程,提高大病種比例,使醫院真正成為疑難危重疾病診療中心。
文:健康報首席記者 姚常房
原標題:《面對新時代「三重大考」 醫院準備好了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