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寶寶5歲了,是個胎裡素寶寶
是三漫陀大家庭的寶寶
從小就是個快樂的小朋友
和所有的小朋友一樣
愛吃,愛笑,愛玩
假 裝 今 天 過 生 日
也和很多小朋友不一樣
愛念佛,愛吃素,愛放生,愛供燈
已經會念觀音心咒、金剛薩埵心咒、
文殊心咒、綠度母心咒了哦,
還會給小動物念三皈依
在菩提心寶寶成長過程中,
三漫陀付出最多的不是金錢,
而是每一分每一秒的愛和點點滴滴的慈悲,
當然也帶著寶寶一起做了很多的善法,
慈悲和智慧的教育,
就是給他最好的禮物,和對他最好的祝福。
做煙供、供燈、放生、浴佛、
投龍王壇城,能做的一樣不落下
三漫陀不祈求寶寶未來具足多少財富,
有多大成就。
只願種下的菩提種子可以發芽成長發光,
成為如來事業的志願者。
有小姐姐問:寶寶你以後想做什麼呀?做老闆嗎?
寶寶回答:我要做菩提心寶寶
願天下所有的大寶寶,小寶寶們,
都能快快醒來,發願做一名菩提心寶寶,
自利利他,究竟成佛
菩提心寶寶是如何養成的?
送大家一份《養娃攻略》
做一個富有的人,成為富有的命。
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王善人說的很好:不要迷惑自己的孩子為什麼這樣,自己包的餃子還能不知道什麼餡,還問別人為什麼這樣?
孩子就是父母的投影,身教言傳永遠是最好的教育,怎樣培養孩子未來才能身心富足呢?孩子早期表現出來的行為,可以看出孩子將來是否能夠變得富有,經過科學統計證明,富有的人小時候都具有以下特徵:
1、自信心強
不管是世間還是出世間,要想承辦一項事業,信心都非常重要!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寶藏,要包容孩子的錯誤,智慧引導樹立信心。
很多師兄關心菩提心寶寶的學習,寶寶已經上幼兒園了,興趣也很廣泛,在滿懷好奇心去探索世界時,我們眼中的孩子,就如同上師眼中的我們,常常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這時要善巧的引導,要多多鼓勵
信心才能一點一點的長大。
2、行動性極強
人格套穩重,要精進,有始有終最圓滿。要做個好榜樣,如果自己平時修行也很懈怠,要如何要求孩子愛學習呢?
3、腳踏實地的堅持
不怕艱辛,能堅守誓言才能到達彼岸,佛陀在因地時無數次為了利益眾生而捨棄自己的一切,沒有一次次的堅持,哪裡來的成就佛果。
在佛教裡面講:八識田中含藏一切啊!每一個人本來他就很富有,只是沒有開發出來而已;等於說,每個人來到人間,開心人人都有,只是被生活中的各種困苦所纏,從而導致煩惱和痛苦,分別和執著,讓自己沒有辦法開心。
煩惱是誰給的?釋迦牟尼佛講:大地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沒有哪個人是沒有快樂的,也沒有哪個人永遠都煩惱的。如果你通過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開發自己的自心,快樂每一天,你就會擁有一個富有的人生!
法 師 開 示
現代社會「利」字當前,凡事講競爭,講成者王、敗者寇。有大人就教小孩子,你要比別人兇,別人打你,你跟他對打,別人罵你,你跟他對罵,這樣你才能立足於社會,這樣其實是害了小孩子。
在別人爭利的時候,要教會孩子養德,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心量大一分,福報就大一分。你學會讓,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一個小孩子從小能夠養成忍和讓,這種修養慢慢積累起來,其實成就了他生命中一種厚重,小孩子就會打開自己的心胸。一個人養其德,反過來,德也滋養了他的生命。有德之人會變得厚重,越厚重的人越有智慧。他看問題,讀聖賢書,就會理解。長大以後必能成大器,擔當大事業。
教小孩去爭,即便爭到些利益也不可能長久,因為不依德行得到的利益來得快,去得更快。長久的利益求不來、爭不來,福德具足自會來。今天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的名人,往往都是道德的標杆。可見有德之人,福德具足,能輕鬆擁有財富。
有德行,有福報,就會與聖賢神交,讀聖賢書就能通達無礙,這個孩子以後自會有他的成就。
善良是加持的緣起
讓孩子從小就播下慈悲的種子,
比什麼都重要!
堪布說:「這樣等他長大之後,即使沒有財富、地位、名聲,也會具有善心、菩提心,成為一個大乘種性的人,我認為這比什麼都有意義。」
孩童時代建立友愛觀念也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就懂得尊敬兄長、愛護弟妹,那他長大之後,跟同學、同事、道友相處時,也會幫助並尊重別人。
宇宙的規則就是,我們所給予的,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這就是宇宙自平衡規律。
若想被愛,請先去愛人;
期望關心,請先關心別人;
想要獲得友誼,請先對他人微笑,表達友好。
希望快樂,就先帶給別人快樂。
保護孩子的快樂和善良,
是送給孩子最珍貴的人生禮物。
只要還有一位眾生在受苦
我們的內心
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
就我們凡夫看,世界是不圓滿的,
就佛的眼睛來看,不清淨的東西,
裡面都有清淨相。
所以海濤法師說:「觀音菩薩的眼睛,清淨觀,對觀音菩薩來講,再髒的東西再醜的裡面都是清淨的,這就是佛眼。」
而小朋友的眼睛,和觀音菩薩的眼睛一樣,沒有染汙是清淨的。
我們有兩隻眼睛,要使眼睛變成慈悲的眼睛,慈眼等視眾生。我們要培養慈悲的口、慈悲的面容、慈悲的步伐、慈悲的樣子、慈悲的笑貌、慈悲的語言、慈悲的音聲、慈悲的眼淚、慈悲的心,使自己與慈悲合成一體。
不但我們自己要慈悲,進一步還要使整個宇宙都充滿慈悲。天上的雲是慈悲的雲,覆蓋著我們;大地是慈悲的花草、慈悲的樹木,向著我們微笑,給我們蔭涼;世間到處是慈悲的路、慈悲的橋、慈悲的山、慈悲的水。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一個人心中有憎恨時,眼睛看起來都是兇巴巴的。一個人心中慈悲,無論怎麼瞪眼睛,都不會讓人害怕。
佛教寺廟中的佛像的眼睛是"智慧的眼睛",象徵著佛法無邊,能夠度化世間一切。佛眼靜觀,在佛教文化中眼睛亦是體現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法眼就是學佛人的正知正見。正知正見你所想的、你所看的,與經教、祖師的開示相應,不相違背,這叫法眼。佛眼,表示佛法無邊,無所不見之意佛眼T恤,令得庇護 不見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何況親受。
刺繡般若法眼 | 扎西德勒衛衣
親子款,全家都能穿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阿爾弗蕾德·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