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入門(一)

2021-02-12 禪旅網

安那般那數息法
打坐重點是呼吸,呼吸主要在建立丹田契機,使丹田能成形。次要目的是攝受初學的粗心,不致於胡思亂想。其實此安那般那數息法在初學者言,比打坐姿勢來得重要。因丹田不成形,打坐就無進展,姿勢擺得好,也是只有腳痛的份,學習時間會拖得很長,耐力不足者即會退轉,不學了。
大多數同學第一次學習打坐,腦中一片空白,教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會有很好的境界,進展也會很快;以前自己摸索,或者是在別的地方學過的,不管對的、不對的都會變成一種所知障,何謂「所知障」?所知學識養成的一種習慣,習慣就變成一種障礙。
現在先說明如何呼吸,要講呼吸就要配合數息法。要做數息法就要認識「心」,「心」就是意念,有的人搞不懂什麼叫做「心」?什麼叫做「意」?佛教講「心」有好幾種,譬如我叫他看我手指,手指在指導你看這裡、看那裡,此「心」在唯識講是第六意識,現在用此心念來前導你的呼吸。要呼吸時心為前導,鼻端開始吸入的空氣要緊接在後,然後繼續呼吸!

先述明《安般守意經》,經云:「坐禪法,一不二數,二不一數。一數二者,謂數一息未竟,便言二,是為一數二,如是為過精進。二數一者,謂息已入二,甫言一,是為二數一,如是為不及精進。...,在一數一,在二數二,是為法行,便隨精進也。」由上舉經文觀之,呼吸配合數息法要,記住安般數息法要。開始吸氣時,心當前導就開始往下走,氣跟在後面,心走到那裡就觀想那裡。觀想心經過鼻子、喉嚨、肺部再到胃部,最後入小腹丹田處。現在說明「在一數一,在二數二」的要訣,一是單數,是指吸氣,二是雙數, 是指呼氣。何時是一,何時該數一?例如有一個人一口氣可吸100個氧(O2),開始吸氣時,心由鼻頭往下走,空氣隨在後。心走到一半路(胃部),第一個氧就跟在後面,此時第50個氧還在鼻外面,第100個氧還沒開始進入鼻中,這時候是不是在「一」?不是!這時候不能數「一」。

觀想的心又繼續往下走,走到丹田時,第1個氧到了丹田,第2個氧接著在後,第50氧達胃部中間站,第100個氧剛好在外面,這時候要不要數「一」?因還不是數「一」的時候,還尚差一點!故不能數一。觀想的心已經到了終點–丹田,不能夠再往下了,氣呢?第100個氧還在吸,吸!吸!50個氧到了丹田,且100個氧也到了丹田。當第100個氧到了丹田表示這口氣已真吸滿了,對不對?對!這時候小腹會自然的微凸出來,不要故意把肚子脹得很大。吸滿了就再吸不進氣來,這時候是不是可以數「一」呢?對!正是數「一」的時候。該數「一」時心裡念一下「一」,這就是說「在一數一」的重點。

現在講「在二數二」,「二」雙數是要呼,到數「一」後要呼出間有3~5秒空檔的時間,做換氣的動作,每個人的時間不一樣;如果聽不懂的話,現在吸一口氣看看,要開始吐氣以前的空檔時間,是不是每個人不一樣長的!然後開始吐氣,這個動作跟吸氣的動作一樣。氣在我們體內經過代謝的結果,變為二氧化碳(CO2),我們都知道二氧化碳是不好的,要把它呼出去。


開始呼時,同樣的以心為前導,氣隨在後,這裡的氣是二氧化碳。心一起動,在呼出去的時候,小腹會自然慢慢的下凹,因為小腹凹進,氣才能吐出去,但不要故意用力將小腹內凹。心同樣當前導走到中繼站(胃)時,第1個二氧化碳也走到胃部,第50個二氧化碳在丹田處,這時候是不是該數「二」?還不是!還不行!繼續吐!心慢慢走再經過肺、喉嚨、到鼻尖。此時觀想的心在鼻尖,第1個二氧化碳也走到鼻端,理論上講第50個CO2還在中繼站,第100個還在小腹肚子裡面,這時候也不能數「二」。第50個二氧化碳吐出來的時候,第100個還在半路上,還可以再吐,這時也不能數「二」,等到第100個CO2都呼出去,呼得不能再呼時,當下就可數「二」,此時心裡默念「二」!這樣一吸一呼也就完了!接著又開始吸,數「叄」,開始再吐,就變為「四」,一直到「十」以後重頭「一」開始再數起。

講了半天,羅羅嗦嗦的,你有智慧的話,聽到這一句話,你就會知道怎麼樣做,因為是初學的,所以以理論不厭其煩的講解。
總結安般數息法的精髓即在:「你一口氣有多長,吸滿後再數一,這是「在一數一」;你一口氣有多長,吐盡後再數二,這是「在二數二」。能夠做到這樣的話,是為法行,就是正確、如法的功用行,也是正精進。因為有了正精進,所以就有了不及精進和過精進,這都是由這句話衍生出來的另兩種不正常方式。

講到這裡懂不懂?有沒有問題?沒人舉手就表示懂了!好!現在身體坐挺,盤不盤腿沒關係,就練這個動作,心觀想:去做「在一數一,在二數二,是為法行,正精進」的動作。認真的吸,認真的呼,吸氣時小腹微微脹、自然的微凸;吐氣的時候小腹自然的凹進去,有凹沒凹沒關係,因為有的人認真的呼吸,小腹會自然有凹、凸的現象。

愛禪旅遊網站須知:愛禪旅遊網是一個免費的信息分享平臺,如果有遇到好的禪修或禪修中心可以直接留言給我們。我們將在確認後發布相關信息分享給其他禪友。

 

同學實習後小參:
問:實習後似無特殊感覺?
答:初學者沒有感覺,表示你還沒有認真呼吸。
問:所吸的氣下不來,會有喘的現象?
答:吸了很滿是不錯,但你犯了一個毛病,已經沒有氣進來了,但還假裝在吸氣,只是悶在那裡而已,所以就會喘,這是過精進。假若真有氣還可以吸進來的話,那就是正精進的功法。
在坐的有幾位是新的同學,大部份是在家修或在別的道場修,其實剛開始做的話,橫隔膜脹滿一定會悶,如果你連這個都沒有做到的話,表示吸氣不夠;打坐越久,橫隔膜會越來越下降,肺活量也會越來越增加。
橫隔膜是在胃跟肺之間,橫隔膜一直下降,所以就有空隙,可容納的空氣越來越多,等到丹田成形或者是肺通丹田之管成形了,有一條脈連接到丹田。像一個身體氣脈打通的人,在他勞累的時候,只要閉氣幾秒鐘,這條管子由肺到丹田又接上了,氣就一點、一點的到丹田。之後,他又精神抖擻,不再呼吸了,只有進沒有出,慢慢吸進來,一口氣可以吸多少氣進來,兩叄分鐘一直在吸,這時丹田已成形,如果沒有的話,就會悶、會發熱。
正常的呼吸是一口氣可以吸100個氧,所以吐出去的二氧化碳也是100個,慢慢以後就不一定,有的只有進沒有出的,呼跟吸是不等量的,這要以後慢慢去體會。初學者吸一口氣有這麼長,吐盡時也這麼長,這樣一來一往,表示正常的「在一數一,在二數二。」
以前在大乘精舍上課時,有一位同學課後跑來問我說:「老師!真的我們身體有氣嗎?」
師:「有呀!」
生:「那我打坐二十幾年了,怎麼沒有感覺呢?」
師:「你呼吸沒力沒氣的,是沒有認真在呼吸!」
生:「打坐很好!可入輕安之狀,這樣就是在打坐吧!?」
師:「對!打坐很好,常常可以進入輕安的。」他認為輕安就是在打坐,打坐的境界只是很舒服而已,以禪修來講,二十幾年都是那個境界,不要說等先修班課程結束,也許你們現在就有那種境界了,何必花一、二十年。
生:「那我該怎麼做呢?」
師:我就跟他講這些,安般數息法的要訣。回去後他照做,一個禮拜後來上課,他就對我說:「真的耶!身體真有氣感!」因為他有十幾年的禪修底子,只是不知道怎麼修,這樣如法一做時,整個氣機就劈哩叭啦的一直發動,他才知道:哦!原來打坐是有氣感,是要這樣子的。
譬如說禪宗的經典從不講「氣」,《大藏經》也很少講「氣」,一講到「氣」好像都不對,都是外道,不講不是沒有氣,只是怕你們執著色身的「氣」,而不去修心,那就糟糕了;先修班的課程都是在練這個丹田,最重要的是到最後都是要修這個「心」,練得解脫、自在。真的沒氣,也修不進去,只在那裡講些名相,從不會修得好,故諦閒法師說,悟後才是實修的開始。

上述經文講「不及精進」及「過精進」的現象,那是依數數字來講,若依呼吸量的多少及數息相配度來言,「不及精進」是指一口氣未吸滿即數「一」,或一口氣未吐盡即數「二」,是為「不及精進」;另種情況,一口氣已吸滿,應數「一」時,卻不數,還悶在那裡;或一口氣已吐盡,應數「二」時,還不數,悶在那裡。此種現象是謂「過精進」。不及精進及過精進之利弊如下:
過精進會傷身,尤其是呼吸器官;不及精進是會多花時間在打坐上而已,因為方法不對,所以沒有辦法進到修心的境界。
普通我們剛開始的呼吸是這樣,慢慢的一個月、兩個月過去、一年、兩年過了、..,你的呼吸會越來越加長。假設最長是這樣子,何謂最長呢?表示你身體已經灌不進空氣來了,像籃球一樣,用一根針把球灌滿氣,灌滿的時候就會反彈,所以氣就進不去了。身體也一樣,等到你身體氣都灌滿的時候,你能再呼吸嗎?氣進得去嗎?不能,所以呼吸就越來越短。在剛開始學的時候呼吸是越來越長的,長到一個境界以後,氣就進不去了,到最後呼吸就變為似有若無。很多老參說:「我忘了呼吸!」這時候吸一點點就夠了,甚至於不呼吸了,這已經快到叄、四禪的境界。
打坐一柱香也是一樣,剛開始呼吸越來越長,..,你叫我數息法,我數得很用心,呼吸就越來越慢、越來越長。數到一個境界以後數不下去了,進不了空氣了。數一數二的數息法,除了丹田的誘發以外,還可加深呼吸,這個過程及功用要去了解。

粗心的控制

很多人說我也想打坐,但一坐下後心亂想,不得不放棄。此種人無智慧又不請教他人,真是福德不具足,沒有遵照方法去修、去做,當然無法入門的。初學打坐的人,因平時身無靜止下來過,不知自心是那麼心猿意馬,從無一刻安定。現盤腿坐定後,始知此心亂七八糟,若用安般數息法很得利,能自在控制你亂心,那是不錯的境界。因數息法除能增長呼吸長度外,第二個功用是在攝受你的粗心、妄心,不要去胡思亂想。初學人的粗心要怎麼來攝受呢?攝受在「數一數二」上,攝受在呼吸上上下下中,這種方法叫做「數息守意法」。
很多道場都在教數息法,如果你照《安那般那沙第法門經》中所言去做的話,體會其殊勝處,就不會用其他的方法去教人。安般數息法正確的說法是入息數一(單),出息數二(雙),數的數字不要超過十息,十息以後再由一開始。
有的道場說數息法很簡單,從一數到一千也可,或吸吐完再數一次,或甚至倒數數字,此種說法並不是說不對,但其效果及方法沒有經典之精神也。若是行家或久經打坐沒進境者,以安般守意經方法試試看,即知其差異在何處矣。
例如打坐時,你數:1,2,3….9,10,之後又倒數:10,9….3,2,1等,此種數息法 是在攝受你的心,無法好好控制你的呼吸,不能在無意間拉長呼吸。若用安般數息法,你的心要去配合,也就能把呼吸拉長,呼吸拉長要做什麼?就是要丹田能夠早日成形,發動氣機,是有很多的功用在裡面,不是只有攝受你的心而已。如果你要這麼念1,2,3….9,10,10,9….3,2,1,那不如去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這樣還可以消業障,念1,2,3…幹嘛?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攝受心,也可以消業障。

如果安般數息法還不能攝受你的心,打坐時心還是無法定下來,那表示你的業障蠻重的,否則你坐下來怎麼會一直胡思亂想一大堆呢?此是業障深重之現象,故安般數息法派不上用場。此時,你只有用「萬法歸一」的法門來攝心。什麼叫「萬法歸一」?就是將萬種念頭,歸在一句佛號上。既然妄想一堆,不如以一句佛號來攝受心,同時亦可消業障,讓吾等理性抬頭。

一個人一心一意用嘴巴來念佛號,是用第六意識心來修。妄想心起自第七識對八識種子的執著,若用第六意識來念佛,其力量會強過第七意識的妄想執著心。唯識中闡述第六意識說:「動身發語獨為最。」用語言念佛,突顯第六意識的功用,會強過第七意識的妄想力的。另外,念佛一句,可消恆河沙業,念到心清淨無雜念時,也可與諸佛法身相應,此時打坐就不再一直打妄想了。不要輕看念佛法門,《佛說阿彌陀佛經》是世尊不請自說的,念「阿彌陀佛」佛號是末法時期,依佛庇佑而能成就的法門,古僧大德念佛開悟例有很多。當然你也可依喜愛而執其他佛或菩薩的洪名,只要在打坐中,能攝住你的妄想心都可用的。

以上所講是初學的「打坐叄要素」,包括七支坐法、安般數息守意法及粗心的控制等叄。若初期以安般數息法能順利打坐,就可日日進步,往後打坐姿勢就顯得重要。若初學者妄想心很重,則粗心的控制變為第一重要,要先對症採用適當方法,始能不半途而廢。
最後要提醒各位,打坐叄要素只是基礎而已,其他打坐生理衛生、飲食、丹田誘發等還有很多的課程要學,須能搭配來聽學,才能對打坐技巧有完整的認知。另外,八周課上完,不是就圓滿了,往後的身、心變化要如何化解,更需有人指導,才不會遇事驚慌失措,或者好事認為是出問題,更怕錯認境界而走入歧路。故隨時要參加初級禪修課,以增廣見聞。(待續)
( 87 年 12 月 12 日 講於 法爾先修班 )

相關焦點

  • 極簡打坐入門法教學
    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因為茫然無措,沒有信心就難以堅持。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取決於個人心性,不可能也沒有標準化,能量場大到一定程度,會取得與高我高靈的連結,進展神速。這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小周天(胸到後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體所有重要的內臟器官都在這條線上,重回健康態,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禪修入門】佛經開示要打坐中舌頂上顎的重要性 打坐是閉眼還是睜眼?
    【禪修入門】佛經開示要打坐中舌頂上顎的重要性  打坐是閉眼還是睜眼?
  • 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就取決於心性
    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因為茫然無措,沒有信心就難以堅持。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取決於個人心性,不可能也沒有標準化,能量場大到一定程度,會取得與高我高靈的連結。小周天(胸到後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體所有重要的內臟器官都在這條線上,重回健康態,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大周天只是在這基礎上補上四肢而已,所以,小周是修復物質身體的基礎,也是所有修行中的重中之重。
  • 最實用的打坐入門心法,輕鬆進入冥想狀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打坐仙翁
  • 開啟身體的「內視」,打坐修煉瞬間進步.
    打坐站樁打坐修行 | 站樁養生丹道修煉 | 奇門遁甲          在對於很多初級修煉者來說,思維意識是一直難以掌控的一道難題那麼你會發覺胸很悶,而且中丹田會突然發出一股熱氣,然後直衝頭腦,這股熱氣一上頭,最直接影響的就是你的理智,當它的能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的理智會被完全碾壓,這就是為什麼憤怒爆發的當時,你是無法去控制的。而且事後,你才會感覺後悔,甚至說恐懼自己的行為,這股氣產生之後,它會帶動你的身體器官,然後進行一些變化。比如加速心跳,血流變快;比如分泌腎上腺素,然後呼吸急促等等。
  • 精簡打坐教學參考教學
    打坐是佛醫堂的養生教學中的基礎內容,以下分享一些參考。  打坐最辛苦的階段是入門時,因為茫然無措,沒有信心就難以堅持。等入了門,修為的高低取決於個人心性,不可能也沒有標準化,能量場大到一定程度,會取得與高我高靈的連結,進展神速。這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小周天(胸到後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人體所有重要的內臟器官都在這條線上,重回健康態,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脈。
  • 為什麼打坐許多年,你還無法入定?
    打坐入定是一件「神奇」的事,能讓人進入一種「惚兮恍兮」,似空非空的狀態。有人說,打坐只有真正能入定,才算是入門。對於許多人,打坐能入定,或許是「終生追求的目標。」佛教道教打坐,都講究入定。打坐到底能不能去忉利天我們不知道,但是一般入定後,能「魂遊太虛」,則是有可能。不過,前提是,你打坐能進入定中。如果無法入定,其它的都是虛妄。有的人就講:「我打坐許多年,但是沒有一次進入定中。」雖然聽說過別人進入定中,但是心中仍然似信非信。其實,這種心態,本身就是讓你無法進入定中的原因之一。
  • 對打坐的十大錯誤認識 使人不願打坐 不敢打坐
    打坐,是佛陀出家後,前後經過六年的辛苦努力,才在菩提樹下覺悟到的離苦得樂的方法。佛陀把自己覺悟到的這一方法,傳遞給了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們,也都相繼擺脫了內心的痛苦。佛陀所說的通過打坐離苦得樂的方法,除了記錄在不同的經文上以外,還被那些通過打坐,掌握這一方法的禪修者,口口相傳著。我們今天的人,讀不懂經文,聽不懂禪修者的言說,原因都是因為我們沒有打坐。沒有打坐的經歷,沒有打坐禪修的體驗,是我們讀不明白佛經的原因。
  • 超凡脫俗,看打坐心法
    上一篇《超凡脫俗,從打坐開始》引導大家入門打坐,本篇接上,繼續深入學習打坐:一、打坐注意的要點(一)念起即覺念頭來時,要能看見,如果看不見就跟著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紛飛不能入定了。(六)下座觀照把打坐中的靜定功夫推廣到日常動用中去,在行、住、坐、臥當中冷冷自用;綿綿密密地觀照,一切無住,既不讓境界拉著跑,也不隨妄念流浪。時時修,事事煉,才是真正的修煉打坐。記住這六點,照之修行,決定能打開美好的未來,親證佛性。
  • 正確的打坐方法教給你(圖示)
    簡單來講,絕大部分人都是從靜坐開始,知道有一天機緣成熟,開始打坐。其次,還需要明白一些:在以後的文章和交流中,我們都會統一用打坐這個詞。原因也很簡單:一來,大家只需要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方法,自己方便入門,通過打坐來提升自己的身心靈能量,獲得真正的平和與智慧,不必去進行過多的理論研究;二來,就是某些歷史原因,法某功以前在首都鬧事,當時用的就是「靜坐」這個詞,以至於十幾年之後,網絡上一些論壇貼吧之類地方,對「靜坐」這個詞都是禁止的。
  • 《打坐實修寶典》專為你解決打坐出現的各種問題
    關注氣感,就像是你掙了錢,存在銀行帳戶上,總認為沒感覺,一定要拿在手裡數一數,摸一摸質感,才覺得錢是自已的,不然,總覺得沒掙到錢。其實,這除了給自已造成麻煩外,沒有任何好處。8、聽說女人打坐後,會絕經,好可怕,女人還能打坐嗎?
  • 什麼時候打坐最好,打坐時間探討
    本文整理部分實修者的經驗如下:第一部分1、何時打坐初學者飯後不要立刻打坐,要飯後1.5~2小時以上再打坐。吃飽飯時,血氣在胃部進行消化作用,且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時打坐,腳一盤,血氣分散到腳部,手印一結,肩膀會有氣行走,血氣會集中到手去。
  • 心練好了,一打坐就能入定!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打坐仙翁
  • 打坐必讀:關於打坐的五大誤區
    現在很多道場,都提倡一個勁的打坐!是的,人體打坐本身是科學而又神奇的,比如從外看金字塔是神奇的,向內找,人的身體比金字塔不知要神奇多少倍。如雙盤腿打坐的時候,雙手放在膝蓋上,叫五心朝天(兩手心、兩腳心、頭頂百會穴)。
  • 99%人打坐都會犯的錯:心未清時 忙把眼閉
    一、打坐是修行的四威儀之一,是最便捷的得真步驟我們的身體的形態,主要有行立坐臥四種形式。這四種形式,佛教常常叫做四威儀。也就是說,這四種基本的生活方式,除了身體障礙與殘疾人外,是每個健康者每天少不了的姿態,少不了的活動狀態。
  • 打坐打通周天,中脈,頂輪詳解(一)
    當時我就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門,也沒有特定的目標與進度。有時遇到問題,就以打網遊的心態來對待,好吧,等我搞定你,下一關又會是什麼呢?一個個超越困難後會很有成就感。另外保持一個原則----「松而不懈」。心態很放鬆,但練習並沒有三天兩天就曬網。只隨手撿些鬆散時間。
  • 打坐的時間控制 ,什麼時候打坐,打多久?
    吃飽飯時,血氣在胃部進行消化作用,且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時打坐,腳一盤,血氣分散到腳部,手印一結,肩膀會有氣行走,血氣會集中到手去。如此會造成胃及消化道無法正常運轉,胃腸內容本來2~3時可排空的,此時便成3~4小時後才排空。久而久之,胃會受傷害,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所以空腹時打坐最合乎時宜。
  • 只要一開始進行禪修 就要堅持每天打坐一小時
    關於打坐的準備,我在《要保證打坐成功 必須做好的十大準備》專欄裡,已從打坐的目標、心理、生活、工作、方法、房間、時間、坐墊、著裝、禪修指導老師十個方面,做了詳盡講解。大家可以去仔細閱讀,做好自己打坐方面的各項準備。
  • 楚留香怎麼打坐回血 打坐按鈕位置就在這
    楚留香怎麼打坐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