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物」是老百姓經常聽到的一個詞,人們普遍認為生病後不能食用發物,否則會讓腫瘤復發,尤其是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是發物就應該忌口。
可人們口中的發物到底是什麼?在發物當中比較熱門的幾種食物,分別為牛肉、羊肉、雞肉、雞蛋、韭菜等等。幾乎更多的都屬於高蛋白食物,然而在現代醫學中,並沒有發物的說法。
在抵抗外界病毒上,主要靠人體強大的免疫力,免疫力強大可以抵抗病毒入侵,從而保證身體健康。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就包括免疫球蛋白,此物質需要攝入更多蛋白質食物。
無論對於任何病情,都需要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在臨床營養上,對於有腫瘤或者是自身有癌症的人群,反而需要適量吃些富含蛋白質的營養食物,從而讓病情快一點恢復。
所以,整體上來看,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吃發物並不會讓腫瘤復發,並沒有這種說法,而對於發物的概念也沒有得到證實,大家還需正確對待。
另外,還有人認為得了癌症患者就應該吃素,不吃肉。從根本原因上來看,這種方式可以減少人們攝入脂肪、能量,但同時也意味著會失去肉中的蛋白質、鐵、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成分。
在抵抗癌症細胞時,蛋白質就好比是細胞的養分,如果養分都沒有了,那麼機體消滅癌症細胞的概率就會更小,因缺乏營養最終會讓身體健康變差。
因此,對於癌症人群來說,適量吃些高蛋白飲食是沒有關係的。按照中國營養學會標準,每天男性需要攝入65g蛋白質,女性需要攝入55g蛋白質為宜。
這樣做可以讓患者避免蛋白質流失,對合成肌肉有利。對於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也沒有發物概念,只不過在病情的影響之下,糖尿病患者應該少吃含有糖分食物,即便是木糖醇也需要少碰,但也並非完全忌口。
就比如在機體胰島素分泌異常,需要血糖水平上升來提高體力時,也就是說在低血糖狀態下,糖尿病患者反而需要攝入一定量糖果,或者是無糖餅乾等,讓機體慢慢恢復。
總的來看,對於任何人都沒有發物概念,營養均衡,適量而宜才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