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這些行為是對佛的大不敬!

2021-03-05 一生學佛平臺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免費訂閱!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一生學佛平臺」,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精彩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本文內容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佛教寺院是極其嚴肅端莊的地方,必要的禮儀規劃還是要講究的,這體現了對佛菩薩的尊敬,然而現代人懷著找樂子的心態遊歷寺廟,不經意間就會觸犯了禁忌。

那個好比是佛祖和菩薩的肩膀,如果踩在上面就是對佛祖和菩薩的大不敬。

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禮拜,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前頭走過。不能用右手摸寺廟裡面的東西,因為右手是殺生的手,是不淨的。只能用左手,順時針轉三圈才能達到祈福的效果。千萬不能拿走寺廟裡的任何東西!

與僧人見面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與僧人、道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之辭、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那樣是對佛和菩薩的不尊敬。

女人到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

不得支腳、倚壁、靠桌、託顎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汙穢等,坐時不可箕坐。站立時應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一般進到寺院需按寺規上三炷香,拜完要將三炷香按順序插入香爐,並且嚴禁擅自燃燒大香,以免傷人。民俗中的燒香,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


在此, 我祈願,今生今世所有眾生都能聽聞佛法,離苦得樂!

如果您是佛子,請給更多的人看看...在新的一年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老實、聽話、真幹!為自己和家人積福!

願天下所有眾生離苦得樂!!

相關焦點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菩薩」不敬,切記
    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或是佛誕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帶著供品去寺廟供佛,也有一些人會把佛菩薩請到家裡去供佛,由於我們在供佛時,一定要敬佛,所以有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切記。我們對佛菩薩的供養,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恭敬心、利他心、感恩心、慈悲心、平等心,一個人有了慈悲喜舍,福報和智慧才會增長,好運才會不請自來。佛菩薩其實並不是需要你的供品,我們用來供佛的東西,佛菩薩並不會受用,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供給我們自己的,佛法講究因果,一個人種善因,就會得善果,我們用什麼供佛,就會得到什麼結果。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為了方便拜佛修功德,現在很多善信都會選擇在自己家設置一個簡易的念佛堂,雖比不上寺院殿堂那麼莊嚴大氣,但也功不唐捐。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
  • 不能夠用來供奉的水果,是對「佛菩薩」不敬,切記!
    02什麼樣的「供奉」如法有人說鞋子不能夠用來供奉佛菩薩,因為鞋子比喻著「邪」,還有人說香蕉不能用來供奉菩薩,是因為香蕉是猴子喜歡吃的,供奉就是對佛菩薩的「不敬」,更有人說梨也不能夠用來供奉,因為梨代表著分離的意思。實際上這個是人們自我意識上面的著相了。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其實,大多數的物品都可以拿來供佛,吃的、用的,等等,只有是吉祥的,表法好的。
  • 寺廟高僧:女性去寺廟拜佛,這3點要注意,不然對佛不敬
    那麼穿的太少露得太多就不好了,因為這樣很可能讓人覺得你不尊重佛,也不尊重寺廟裡的僧人。其實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穿得太暴露是對佛菩薩的不敬,但佛教裡並沒有這種說法,因為佛菩薩是遠離一切相的,並不會因為這些而不保佑你,也不會區別看待你是男性還是女性。無論你有沒有拜佛或者沒有拜佛,這些都不是對佛菩薩的不敬,但是這一點主要是針對寺廟裡的僧人們。
  • 佛教:這3種水果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
    很多人在選擇用水果供佛時,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到底哪些水果適合供佛,哪些水果不能用來供佛?我們在選擇供果時,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拿這三種水果供佛,會對佛菩薩不敬。民間一直都在流傳著,「梨」和「香蕉」不能用來供佛,因為他們的諧音不好,「梨」代表了分離,吃香蕉在粵語當中則是一句罵人的髒話,所以不能用這兩樣水果供佛。其實民間的這種說話是不可取的,我們都知道,在佛菩薩的心中,是沒有任何分別的,你選擇用什麼水果供佛都不會對菩薩不敬,但有三種水果,最好不要選擇。
  • 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
    那麼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談談這諸多供養中的「供果」,佛前供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佛前擺放供果,謹記這5點,功德無量!一、莫把供養作交易有些人錯將供養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認為自己祈求佛菩薩不靈,是因為自己的誠心不夠,覺得自己給佛菩薩的供養不夠,沒有打動佛菩薩。其實這種理解是大錯特錯的。
  • 佛說:一個人須謹記與人為善,方可獲得成功!
    佛說:學佛做人,須謹記與人為善,更要理解佛法之本義,能將所學之理,融會貫通的實踐於生活中去,方可獲得成功。一直站在禪師旁邊的弟子忍不住對禪師說:「師傅,您怎麼可以對佛祖不敬呢?」禪師心平氣和的對弟子說:「我之所以這麼做,正是出於對佛祖的一片敬重之心啊!」弟子不解的問:「這些金箔本來是用來裝飾佛像的,可是您就這樣送給了乞丐,我們要用什麼來裝飾佛像呢?這又怎麼是敬重之心呢?」
  • 佛教:拜佛放置「供果」之時,謹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為了表示自己是在誠心禮佛,許多善男信女去寺院或是在家裡佛堂禮佛供奉鮮花瓜果時,都會十分恭敬和尊重,大多數人都會洗淨新鮮瓜果供奉各路菩薩佛祖,守禮守法,但其實禮佛是否誠心無關於水果貴重、多少,這些不過是外在的東西是物質,做人不能受物質所困,佛菩薩最看重的是禮佛之心,佛教裡倡導的是「一切唯心造
  • 淨空老法師:你對你父母不敬,你來敬佛也是假的!
    佛不在了,塑個佛像在那裡,表達我們對他的敬意,見到這個像就像見到真佛一樣,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從哪裡學起?就從「敬」這個字學起。      佛在經上說過,你的家裡頭有兩尊佛,你知不知道?這經上有。哪兩尊?你的爸爸是佛,你的媽媽是佛。佛說了,你對你爸爸媽媽不敬,你來敬佛是假的。先要敬家中兩尊佛,然後才敬外面的佛,這就對了,合情合理。
  • 淨空老法師:你對你父親,母親都不敬,你來敬佛是假的!
    佛不在了,塑個佛像在那裡,表達我們對他的敬意,見到這個像就像見到真佛一樣,心不離佛,佛不離心。從哪裡學起?就從「敬」這個字學起。      佛在經上說過,你的家裡頭有兩尊佛,你知不知道?這經上有。哪兩尊?你的父親是佛,你的母親是佛。佛說了,你對你父親、母親不敬,你來敬佛是假的。先要敬家中兩尊佛,然後才敬外面的佛,這就對了,合情合理。
  • 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既然知道佛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便不能浪費時間、生命、光陰,不要糊裡糊塗地,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那樣太可惜了。因此,每一個今天,我們都要好好用功。有一些人只知道希求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卻不知道如何來修行?認為一旦明心見性、開悟成佛之後,便可萬事具足,得大自在,有大福慧了,所以老是期待著、夢想著:早一點開悟成佛吧!還有一些人,知道想求得開悟,但在開悟前,應該做些什麼呢?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千萬要牢記,不說你恐怕不知道
    我國雖然大部分的人都不信仰宗教,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佛教的,信奉佛教的人就是我們所謂的看破紅塵,出家的人,他們一般都會待在寺廟裡修行。我國大大小小的寺廟並不少,一些不信佛教的人也喜歡去廟裡燒個香,拜個佛,祈求佛祖的保佑。但凡去燒香拜佛的人,無論是不是教徒,都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從心中敬畏佛祖,還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特別是有五點需要注意。
  • 重慶魯祖廟:不敬道不供佛,這條街為何也能香火不斷?
    魯祖廟原來真是一座廟,一提到「廟」,難免要說說供奉的是何方神聖,但在魯祖廟裡,既不敬道、也不供佛,他供的是手藝匠人的祖師——魯班。1911年,重慶開埠擴城,工匠藝人眾多,木業公會便出資在民生路旁建起了魯班神廟,兩旁各建一幢二層樓廂房,形成一個天井壩子,在壩子前面還搭了個戲臺。
  • 掩面佛介紹,以及佩戴掩面佛的注意事項
    很多朋友不知道掩面佛是什麼,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掩面佛,分為四個部分給大家講明白:1. 掩面佛是什麼2. 掩面佛的由來3.佩戴掩面佛的注意事項掩面佛是什麼掩面佛,又稱必打佛,是泰國非常有名的佛,法相雙手掩面,盤腿而坐,雙手掩面寓意抵擋一切不好的事情發生,對佩戴者不利的事、物阻擋在體外,使之不能進入身體影響人們的心靈,讓佩戴著正氣隨身。
  • 三士道 8-不敬上師的罪業(上)
    一旦建立了師徒關係,如果對上師產生懷疑,或產生其他不清淨的念頭或言行,是非常嚴重的惡業罪障。尤其是受了密乘灌頂之後,如果不尊敬上師,不但會觸犯密乘戒,還會下地獄,歷經無數劫也不能成就。不敬上師的罪業分為身、語、意三個方面。一、身的罪業在身不敬上師的罪業中,包括不敬上師的影子。
  • 祈竹仁波切:佛教利益父母的孝道及三十五佛懺悔文開示
    在行為方面,佛法雖對出家人及在家人在行為上的要求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但不論出家或在家,也有許多共通及必須遵守的教法,譬如說我們都必須敬信三寶、不傷害其它生命、孝順父母及尊敬長輩等。在佛化的國家,不但修行人必須奉持比丘戒、比丘尼戒及居士戒等戒律,甚至在制訂國法時亦會包括十善業等,以令國家法律與佛法教義相符合。古代的印度及西藏,乃至許多其它亞洲國家,都是這樣的。
  • 去寺院拜佛,謹記兩句話,福報不求自來
    拜佛已經不是老一輩人的專屬活動,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也喜歡上寺院拜佛,一個是想滿足自己內心的所求,另外一個就是希望能夠與佛結緣,在未來能夠走入佛門修行。個人的行為是受到自己的意念所主導,也就是佛陀曾經說過的諸法意先導。慧能大師就曾經說過: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所以你燒香拜佛的方式要正確,否則你去拜佛就是盲目的崇拜,並不會起到任何增加福報的作用。
  • 俗語:「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父母才是應敬的佛!
    農村老人愛說:「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可為啥五臺山的香爐都被燒化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的文化裡面有不同的文化體系,作為中華兒女來說,需要有基本的分辨能力,能夠去對不同的文化進行分析判斷。從小時候開始,就接觸不同的俗語,這些俗語給了我人生很大的啟發,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今年回老家過年的時候,聽村裡的老人說了這麼一句俗語,「千裡燒香,不如在家敬爹娘」,這句俗語的意思簡單明了,就是告訴我們,與其跋山涉水的去深山遠私中去燒香,不如待在自己的家裡孝敬自己的爹娘。
  • 敬字得福
    王曾的父親「見字紙遺棄,必拾而以香湯洗之,然後焚化」的行為叫做「敬惜字紙」。宋代元狀 元、狀元宰相王曾的故事在歷史上廣為流傳成為家喻戶曉的敬惜字紙的典範。根據舊的文獻記載,可以發現,敬惜字 紙主要是指對帶字的廢紙的處理方法,一不能亂用亂放,二要妥善保管,三焚燒。將廢棄字紙妥善收藏,整理乾淨,焚燒埋於淨處,或流入江河湖海,是人們敬惜字紙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