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16 00:50:08
8月14日晚,瀘州老窖(000568, SZ)公告稱,公司擬出資約4.2億元收購瀘州老窖天府中學鳳凰校區資產,用於升級改造國窖廣場旅遊工業園景區。
近年,不少酒企利用廠區等資源發展工業旅遊,成為尋求新利潤增長點的的另一種嘗試。行業中,茅臺、五糧液等名酒廠紛紛在此有所布局,其他酒廠也都有所動作。
但實際上,酒企跨界發展旅遊也面臨著安全生產與旅遊需求之間難以平衡、投入較大且周期較長等諸多難題。有企業人士及行業專家表示,酒企布局工業旅遊更多是為促進主業發展及品牌價值提升,經濟利益或非主要訴求。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陳 星 每經編輯 陳俊傑
每經記者 陳 星 每經編輯 陳俊傑
瀘州老窖14日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收購瀘州老窖天府中學鳳凰校區資產的議案》,公司擬出資3.97億元(含稅費共計約4.2億元),收購瀘州老窖天府中學鳳凰校區資產(含土地46.943畝及其附屬建築),用於升級改造國窖廣場旅遊工業園景區。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點,瀘州老窖工業旅遊「國窖廣場」多年前就已啟動。其以位於瀘州市三星街的「國窖廣場」為參觀景點,以「中國第一窖」為主要賣點,形成了瀘州老窖工業名酒文化旅遊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查詢某在線旅遊平臺得知,「國窖廣場」景區的門票售價為35元,包括講解費、參觀1573國窖生產車間和品酒費用等。
瀘州老窖一位內部人士向記者介紹稱,隨著近年來瀘州老窖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品牌力持續提升,遊客數量也不斷增多,現在的國窖廣場區域明顯擁擠,而瀘州老窖天府中學原鳳凰校區地塊緊挨著國窖廣場,因此公司購買了該地塊用於升級景區。「由於景區位於老城區,此前的佔地面積較小,對於舉辦重大活動、窖池展示等都有所限制,這次的收購實質上就是將『國窖廣場』景區進行擴建。」
此前,瀘州老窖並未公開披露過「國窖廣場」景區的經營狀況。對此,上述人士表示,該景區實際上就是公司的生產基地,將其打造成景區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窖池的使用價值和文物價值,塑造品牌文化進而推動酒類主業發展,「景區或旅遊業務本身的經濟利益並非我們的主要訴求。」
瀘州老窖並不是唯一一家在旅遊方面有所動作的白酒企業。白酒行業專家孫延元告訴記者,「酒企布局工業旅遊已有十幾年的時間,我國白酒企業一方面歷史悠久、文化積累深厚;另一方面又受釀造工藝要求,廠區生態環境較為優良。這決定了白酒企業具有發展旅遊的行業特質。」
「酒廠做旅遊,更多是體驗式營銷的一種方法,是酒企推動主業發展的宣傳點之一。」孫延元還表示,「但由於酒企缺乏充足的資源支撐,其想發展純粹的旅遊產業並從中獲利,是比較不成熟的」。
除瀘州老窖外,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及水井坊等均在旅遊產業有所布局。
以茅臺為例,茅臺酒廠工業旅遊區及中國酒文化城景區是位於茅臺酒廠內的兩個主要景點。已公開的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1~8月,茅臺集團非酒類業務實現了營業收入10.9億元,其中工業旅遊收入3000萬元,同比增長78%,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地方也正推動酒業旅遊的發展。今年7月,洋河股份所在的宿遷市洋河新區管委會發文稱,將積極助推洋河股份加快建設夢之藍中央酒區、酒文化博物館等項目,全力支持洋河股份創建國家5A級景區,推動廠城一體發展旅遊。
孫延元對此表示,將酒廠旅遊納入地方發展規劃和景區範圍之中,一方面可以緩解旅遊打造投入大、投入期長的難題;另一方面也可藉由名優酒企的影響力,打響地方的旅遊品牌,帶動地方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發展旅遊業務的酒企雖多,但其主要依靠的是自身帶有的優良生態環境,如原生態水源地等旅遊資源,輔之以窖池、生產線及文化博物館等作為補充。除白酒品類、酒企文化等方面各有不同外,酒企涉足旅遊業的路徑多有相似之處。
除此之外,酒企發展工業旅遊景點還面臨著一些其他問題。茅臺所在的仁懷市的一位官員去年曾對媒體表示,如何在安全生產與旅遊之間取得平衡,既滿足遊客需要,又保證工藝不受破壞,是當地政府與茅臺集團還在研究的難題。同時,遊客奔茅臺而來都是想了解茅臺酒的釀造過程,但目前茅臺酒廠對外開放的主要是包裝車間、文化城及體驗館等,可實現的開發程度有限。
實際上,一些酒廠位於遠離市區的較偏遠地區,交通不便、除酒廠以外的旅遊資源有限等,也是限制酒企發展工業旅遊的一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