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太平洋蠵龜

2021-02-22 龜鱉商情


中文學名:太平洋蠵龜

中文別名:赤蠵龜、紅海龜、靈蠵、靈龜、嘴蠵

英文名:Loggerhe adturtle

二名法:Caretta carett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目:龜鱉目

科:海龜科

屬:蠵龜屬

種:太平洋蠵龜

分布:太平洋和印度洋內溫水海域。中國南海、東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龜。

食性:以魚、蝦、蟹、軟體動物和藻類為食。

保護狀態: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UCN瀕危等級:瀕危;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太平洋蠵龜的外觀與大西洋蠵龜相似,背部呈流線型,頭部較大,脖子短、頸肩寬,四肢呈漿狀,這樣的身體形狀有利於在海水中的滑行,太平洋蠵龜是海洋中的精靈,數量稀少,需要人們的保護。

  太平洋蠵龜的體型較大,體長可達1米,一般重約100千克。體型大導致背甲曲線長度745~1025mm(n=16)。背甲紅棕色,腹甲橘黃色。頭寬大,具有極為強健的鉤狀喙。頭背鱗片對稱排列,前額鱗2對,比綠海龜多1對。背甲呈心形,臀部窄而高。體鱗平砌。頸盾寬短,椎盾一般5~6枚,肋盾通常5對,第一對與頸盾相切,緣盾13對,具3對下緣盾。四肢漿狀,四肢槳狀,前肢大,後肢較小,前後肢各具1~2爪,適於遊泳,尾巴較短。

  太平洋蠵龜在國外分布於亞洲東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在國內分布於廣東、廣西、臺灣、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也見於上海長江口外海域,甚至黃浦江內。S.S. Frazier等(1988)報導在我國福建與廣東調查資料,共觀測得龜16號。據該文作者統計我國龜記錄多在福建(81%),其中一半以上得自福建平潭島沿海。

  太平洋蠵龜曾一度遭到人類的獵殺,主要原因在於,中醫理論認為龜身上的任何部位都是很好的中藥材,就從人們喝「鱉湯」的情況就可以看出,這個理論已經深入人心。


  中醫傳統理論認為太平洋蠵龜龜板膠為滋補品。其血可治療刀劍毒。取膽囊、膽汁、掛通風處乾燥備用,有清肺、瀉火的功能。因此被利用。掠奪性的亂捕濫殺,濫挖龜卵,是西沙群島海龜資源急劇減少的重要原因。過去海南島也曾有過較多海龜,正是由於人們捕龜挖蛋,導致海南島早在20年前就看不到海龜蹤影了。臺灣省東海岸沙灘風景優美,可惜在人為捕殺破壞後,已幾乎無海龜在此產卵。

  太平洋蠵龜是瀕危保護物種,海洋生物之一,每年只有產卵季節會出現的海灘,其餘時間通常遊蕩在大海中,身體代謝很快,需要不停的捕食,在我國海域偶見,主要產卵地分布在日本。它主要捕食底棲或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水母和其他無脊推動物,偶爾吃魚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


  太平洋蠵龜主要棲息於溫水海域,特別是大陸架一帶,甚至可進入海灣、河口、鹹水湖等,是海產龜鱉類中分布地區最北和最南的種類。主要以魚類、甲殼動物和軟體動物為食,特別是頭足類動物。每年5~7月為繁殖期,太平洋蠵龜都會憑藉著驚人的毅力以及方向感,準確的找到產卵位。雌性交配之後在夜間到海岸沙灘上挖穴產卵,每次產60~150枚,卵白色,球形,卵徑38~40mm左右。然後在巖礁間休息2~3周後,還可以再產一次卵。產卵後用沙覆蓋,在自然條件下經60天孵出仔龜。在西太平洋的主要產卵場所為日本國熊本、鹿兒島以及衝繩島等沿海沙灘。而在我國的海灘雖然可以發現其蹤跡,但是近年來的獵殺已經導致產卵趨於「零」,所以並不能算作是一個合適的產卵地。

編輯:叮叮

【本文由龜鱉商情編輯報導,歡迎各大平臺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龜鱉商情】

您看到的正是別人想要的,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馬上【進店】選購

↓↓↓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西部錦龜
    根據背甲的大小及龜體的品相有一些差距。錦龜背甲的長度為10-25cm,屬小型水龜。至於和別的水龜混養,也並不是很穩妥和理智的決定,因為水龜基本都是「肉食主義者」,養在一起如果沒有充足的食物,或者飼養空間過於狹小的話,容易發生互相撕咬,其結果就是品相的損壞。西部錦龜尤其喜歡咬對方的尾巴,如果去市場上看看,許多斷尾巴或沒尾巴的西部錦龜其實都是群養、混養的受害者。因此建議還是單獨飼養。
  • 每天認識一隻龜:雙棲系列•星點水龜
    通常在野外,很難在木頭上發現曬背的星點水龜,因為它們通常都很機警,而且在野外星點水龜都是成群活動的,很少見到單獨行動的個體。 所以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要在星點水龜的飼養環境中布置較多的躲藏空間,可以採用浮島,沉木或是增加水草等方法,同時儘量避免單獨飼養一隻。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印度稜背龜
    易患病:腐皮、腐甲   印度稜背龜的外觀非常好看,就像是一隻綠色的小青蛙,年幼的印度稜背龜背甲的顏色最為豔麗,背部中間的突起也是鑑別的最重要標誌,這也使得其非常容易辨認。  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甜甜圈龜
    甜甜圈龜下巴上的寬條紋構成一個倒「Y」字,有時候還有黑色的鑲邊。腹甲為黃色,至少在其前部有一處大型的深色圖案。腹甲上的圖案在成年後往往會褪色。雄龜擁有更為顯著的尾部,腹甲可能略帶凹陷,而雌龜往往長得比雄龜更大。購買時可以儘量挑選一些健康的小龜,小龜的顏色往往比大龜更好看一些,大多數人飼養這種龜都是為了好看,而只有小時候的龜才能滿足這一要素,但是小龜很容易生病,所以飼養要注意。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中華花龜
    中華花龜屬於入門級的水龜品種,雖然野生個體數量稀少,但是經過人工繁育,市面上見到的人工繁育個體卻很多,中華花龜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水龜品種,在大陸也比較容易買到。中華花龜是比較常見的水龜品種,飼養與護理也不會很複雜,但是中華花龜的飼養要注意一些細節上的問題,這樣可以避免龜龜發生疾病,也可以保證其健康成長。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密西西比麝香龜
    壽 命:50歲左右  密西西比麝香龜體長7.6-13.7 cm。這是一種性情活潑易怒的小型水龜,頭部有兩條淺色的條紋,下顎和喉部長有觸鬚。背甲光滑,或者有三條稜突,高隆而修長,沒有鋸齒;顏色棕橄欖色至深灰色,常常因披覆著一層藻類而顯得模糊不清。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東部錦龜
    屬:錦龜屬分布區域:北美洲繁殖方式:卵生壽 命:30~40歲左右  東錦的飼養方式與巴西龜差不多,而且外觀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判斷東錦最好的方法就是背甲的周圍有一圈紅色的花紋,而巴西龜沒有。背甲的長度為4-10英寸(10-25 cm),屬小型水龜。其背甲光滑,呈扁平的橢圓形,通常在錦龜的東、南、西三個亞種之中,顏色最深,深褐色接近黑色的,同時是所有北美洲發現的龜類中唯一一種背甲盾板排列成行的。和大多數盾板相互交錯排列的龜不同,它前面的椎盾實際上和肋盾排成一行。這種物種特徵使得它成為現存龜類中最容易鑑別的一種。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花面蟾龜
    性 格:膽小   花面蟾龜蟾龜屬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其背甲長可達35釐米。通常來說背甲的顏色是黑色或是深色,一般來說,龜背甲顏色的深淺與陽光的照射程度有關,但是花面蟾龜的背甲並不會因為陽光的變化產生變化,而且這是一種不喜歡曬太陽的龜。  花面蟾龜的背甲灰褐色,呈橢圓形,頂部扁平。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日本石龜
    頸中等長,成體日本石龜背甲為黑色(似石灰),幼龜背甲棕黃色(暗青),背甲長橢圓形,有一條脊稜,稜呈深黑色,幼龜背甲後緣呈鋸齒狀,成龜不明顯。成體的背甲長度為13-18cm。雌龜比雄龜來得大。而雄龜則有個長尾巴。
  • 蠵龜 綠海龜 稜皮龜 玳瑁
    )、玳瑁(Entmochelysim-brica)、太平洋麗龜(Lepidochelysolivanea)、蠵龜(Carettacaretta)、大西洋麗龜(Lepidochelyskempii)、平背龜(Natatordepressus)和稜皮龜(Dermochelysco-riacea),以及目前仍存在爭議的黑海龜(C.agassiz-ii).在我國分布的海龜有2科5屬5種,分別是綠海龜、蠵龜、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黃肚紅耳龜
    該龜生長較快,在相同養殖條件下快於紅耳龜,繁殖季節在5~10月;雄龜的前爪明顯長於後肢爪。卵為白色,呈長橢圓形,重6~10克。注入溫度適宜的清水後再把龜放回水中。  有些種類的沼澤龜或水龜不太能適應完全換清水,但黃肚紅耳龜不久便能習慣於這種作法和給它帶來的幹擾。完全換水仍有一個缺點二會誘使彩龜加速排盡腸中糞便,把剛換過的水又弄髒了,所以最好在換水後不久察看一下養殖箱(池),把糞便清除。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枯葉龜
    枯葉龜大概是世界上最獨特的龜,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的一種龜,尤其在巴西、蓋亞那、秘魯分布最多。它的頭的作用是什麼呢?   枯葉龜怪怪的外形給飲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很多人都奇怪枯葉龜到底是怎樣吃東西的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結論。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中美擬鱷龜
    此龜種外型看起來比其它亞種更顯得霸氣十足,為四種亞種中數量最為稀少之龜種。中美種群的甲殼基本為黑色,而宏都拉斯種群的甲殼顏色則為棕色等顏色相對深得都有可能。人工飼養中美擬鱷龜是擬鱷龜四個亞種其中之一,數量並不是很多,也並不是很常見,成體比較大,屬於大型的水龜品種,個性兇猛並不適合家庭飼養,一些人會買來作為肉龜食用,繁殖較困難。
  • 《中國龜類大全》--看看有你不認識的嗎?
    在我國所有龜類中,烏龜、黃喉擬水龜和平胸龜分布最廣,而金頭閉殼龜、周氏閉殼龜、百色閉殼龜、缺頜花龜、菲氏花龜、擬眼斑水龜和四爪陸龜等僅分布於某一狹窄區域爭議原因:對於艾氏擬水龜的物種有效性尚有爭論,不過英國雜誌「NATURE」(2003) 撰文指出,美國學者James Parham和中國學者史海濤試驗證實:艾氏擬水龜是黃喉擬水龜與三線閉殼龜的雜交種。
  • 每天認識一種龜:星點水龜
    星點水龜是一種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水龜,壽命在四十年左右,身上有不規則黃色斑點花紋,成體14釐米左右,屬於小型龜類。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北部黑瘤地圖龜
    分類: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沼澤龜科、沼澤龜亞科、地圖龜屬、北部黑瘤地圖龜分布:美國阿拉巴馬西南部。飼養難度:簡單  北部黑瘤地圖龜的外觀就像所有地圖龜一樣,都有著地圖一樣斑斕的圖案,但是北部黑瘤地圖龜還是很容易辨認的,是因為它背部有著棘刺一樣的黑瘤,是它最明顯的標誌。  北部黑瘤地圖龜最大甲長19.1公分。前方椎盾的前緣部位有明顯的黑色瘤狀突起,且背甲上具有黃色細紋。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南美蛇頸龜
    南美蛇頸龜的外觀形態與普通蛇頸龜差不多。一般雌性個體要大於雄性個體,最大可達40釐米。根據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蛇頸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南美蛇頸龜的主要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擁有長頸和粗糙不平的龜殼,尤其是年幼的品種。
  • 每天認識一隻龜:雙棲系列·三稜黑龜
    習性:三稜黑龜的習性與黑山龜類似都屬於水龜,但是三稜黑龜卻更為接近陸棲。  三稜黑龜數量不多、分布也不廣泛,屬於潮龜科黑龜屬的一員,在我國僅分布在福建及貴州,在國外分布於尼泊爾、印度及孟加拉,背甲上有明顯的三根龍骨,龍骨顏色較淺。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佛州甜甜圈龜
    易患病:腐皮壽 命:50年左右   佛州甜甜圈龜的外觀與巴西龜相似,背甲的花紋是由黃色與綠色組成,不同的是,佛州甜甜圈龜渾身的顏色就只有綠色與黃色兩種,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顏色變深。  甜甜圈和大多數美洲親戚一樣好動互動性也很不錯,沒有地圖龜那種神精質的性格,密西西比地圖龜和北部偽圖龜都是非常瘋狂的,抓住它們會不停地喘氣而且膽小,這點不如甜甜圈。大甜甜圈有種優雅之美,輕輕抓住它時它不會反抗而是乖乖的趴在手中,你可以摸摸它的腦袋。而不像地圖試圖攻擊你的手指,一抓上來就掙扎的一刻也不想安靜一會。
  • 每天認識一隻龜:雙棲系列·楓葉龜
    楓葉龜的膽子比較小,而且地龜是出了名的難養,一不小心龜龜很容易拒食,但是熟悉了飼養環境的楓葉龜,與人們的互動性還是很強的,所以這是一種不適合新手養的龜。每天投餵多種食物,投餵前勿驚動龜,以免龜拒食。 1、沙土運用  地龜屬半水棲龜類而且水性不好,不能當作水龜來養。應該在容器內鋪上5公分左右的潮溼沙土,或者枯樹葉,鋸末等,每月更換一次,並放置一個供龜龜喝水和泡澡的水盆。也可將龜舍布置成半邊淺水半邊陸地。它喜歡陰暗的角落,所以應給它一個藏身之處。